艾蕾尔(策展人、批评家)
艾蕾尔获清华美院博士学位,现为一名独立策展人,同时任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她基于国际前沿视野,梳理并策划以中国女性艺术、生态艺术、新媒体艺术、实验艺术等为主题的重要大型学术展。其出版专著、译著主要包括《灵性之维》(上海三联出版社)、《艺术何为:马克·罗斯科的艺术随笔》(北京大学出版社)。她在《画刊》《艺术市场》《艺术广角》《中国美术报》《中国文化报》等期刊发表相关学术文章近百篇,并长期主持《当代女性访谈》项目。
曹克非(剧场导演、编剧)
曹克非是一位剧场导演及编剧。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柏林。自2003年起,她结合装置、影像、表演等艺术媒介进行跨界的剧场创作,并于2008年和诗人周瓒在北京共同创办了Ladybird瓢虫剧社。她曾参与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艺术节,策划了不同的国际剧场交流项目。2013年曹克非被聘为德国吉森大学应用剧场学系的客座教授。
郝青松(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郝青松获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学位,并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同时,郝青松还担任多家艺术杂志专栏撰稿人,并倡导当代艺术的精神史向度,特别关注“废墟艺术”和“当代灵性艺术”方向的研究和策展工作。
田戈兵(戏剧作家、导演)
田戈兵1963年出生于西安,于1997年创立北京纸老虎戏剧工作室。田戈兵自1998年起创作的一系列戏剧作品均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以残酷幽默的“搅局”姿态消解并颠覆着官方、经典和商业的戏剧。他很早就开始尝试将视觉艺术和戏剧场景或非戏剧场景混合在一起,把深思熟虑的剧本与即兴的、非专业的表演结合在一起呈现给观众。作为一位戏剧作家、导演、自由撰稿人以及策展人,他和他的纸老虎作品出现在上海、北京、深圳、香港、新加坡、东京、柏林、安特卫普、苏黎世、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多个城市和国际艺术节。其作品《500米》于2017年5月在汉堡“世界戏剧节”上全球首演。
罗海明(导演、编剧、艺术家)
Raimund Rosarius,中文名罗海明,是一位兼导演、编剧、表演与策展的全能型艺术家。罗海明出生于德国,在奥地利完成学业,目前主要活动于中国。罗海明从中学开始编剧与导演工作,很快便为活跃于一流舞台上的德国著名导演——如卡琳·贝尔(Karin Beier)、戴特·迪辛(Dieter Giesing)和约翰·克瑞斯奈克(Johann Kresnik)等——担任副导演。罗海明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戏剧电影媒体,同时也在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学习剧本创作,之后前往中国,在中央戏剧学院导演专业进行研究生课程学习。在中国,他导演的《老年变异》参加了乌镇国际戏剧节,为奥地利大使馆导演了作曲家查米恩·赞迪(Scharmien Zandi)的新作品《Dione》;其执导的《变形记规定动作》与《狗吠》参加了南锣鼓巷戏剧节。 罗海明也是德国国家学术基金会与克虏伯基金会奖学金的获得者。
高氏兄弟(艺术家)
高氏兄弟(高兟、高强)现居北京、纽约两地,曾出版《中国前卫艺术状况》《艺术生态报告》《在北京一天能走多远》《一部手机的可能性》等书。他们曾于中国、欧美许多城市的博物馆、画廊举办个展、联展,作品曾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博物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美国堪珀当代艺术博物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等中外艺术机构以及斯蒂芬·科恩、查尔斯·萨奇、乌力·希克、安谆·戴维德等国际著名收藏家收藏。
对谈学术主持:
李心沫(艺术家、批评家)
李心沫是一位艺术家、批评家。她运用绘画、影像、行为、装置等综合媒介进行艺术创作,曾参加多伦多摄影双年展,布拉格国际艺术双年展,并在德国波恩女性博物馆、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馆等博物馆参与展演。她的作品曾在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重要的美术馆展出。同时,李心沫也曾参演过多部戏剧作品,其行为艺术作品中经常会融入戏剧的元素,结合空间、装置、音乐及文本等,创造出具有能量的现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