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导览

1968年,尽管韦纳还在创作一些公共装置作品,但他逐渐意识到一件作品或许不需要被实体制作,也可以达到近似的效果。这让他开始思考自己创作的根本理念,思考的成果就是展览入口展示的《意图宣言》,这个宣言将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被视为观念艺术的奠基思想。在那之后,他开始以语言作为雕塑材料,把词语当作和水泥或木材相同的材料。既然他将语言视作实体,那么一件作品的存在就不依赖于是否被制作出来。正如他在宣言中提到的,“作品可被制造”,制造者其实可以是艺术家,也可以是任何其他人,与此同时,作品“无须被实现”,它可以仅仅以语言的形式存在。韦纳对语言的这一运用方式以及创作理念,实际上将艺术作品从独一性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并且给予了自己作品——从翻译、转化、呈现到观众的接受方式——等无限的可能性。因为在韦纳看来,只有作品在被展出的时候才产生意义,而每一次展出时,作品都会在全新的时间地点被重新制作。作品的受众也全然不同,每一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与作品之间建立不同的关系。
策展人彼得·逸利谈劳伦斯·韦纳与60年代的观念艺术运动:“这场被称作观念艺术的运动主要发生在60年代末的纽约,洛杉矶和欧洲也有艺术家活跃,劳伦斯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当然,在这之后,我们逐渐把观念艺术等同于当代艺术,毕竟所有在思想和观念上超越其形式的创作都可以被称为观念艺术。尽管如此,还是有一群艺术家,他们之间或是朋友或是竞争关系,同时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的一些重要展览展出,主要在欧洲,美国也有,这些艺术家与展览共同构成了现在我们所说的观念艺术的名字来源,勾勒出其最经典的定义。有一个词经常和这些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一起出现,这个词就是“去物质化”,意思就是作品本身的物质性不再重要。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有的不再拥有实体,有的探讨艺术潜在的定义,还有一些像劳伦斯这样突显语言的属性并将其转化成艺术作品。其中最为重要的观念艺术展览是1969年在瑞士伯尔尼举办的展览“活在你的头脑:当态度变成形式”。劳伦斯在墙上量出1平米的方形空间,然后凿掉这个区域的墙皮。这件作品也成为了观念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如今收藏在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此次UCCA呈现的一件最早构思和实施于1969年的作品《填泥或板材剥落的墙面》与刚才策展人提到的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可视作对这段艺术史的致敬。
许多韦纳的语言作品包含英文惯用语的成分,例如《被夜晚相遇的两艘船照亮》时,改写自英文里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可直译为“船在夜里相遇”(Ships passing in the night),类似于中文里萍水相逢或擦肩而过的表达。为了尽可能还原这个作品在英文原文中的“语言及其所指的材料”,中文选择了直译,牺牲其惯用语的引申义。然而,当这句话以如此大的尺幅呈现在展厅,语言的物理属性被无限放大,观者就会开始以另一个角度看待眼前的词句。对于英文母语者来说,如果是在平常情况下看到这句话,只会联想到惯用语的引申义,但是面对韦纳这样的呈现方式,则会发生转变,让人开始实实在在地联想到两艘船相遇的情景。

这件作品对于事物之间关系的探讨,可以说是此次UCCA展览的一个核心主题,我们挑选展出的许多作品都在讨论有着一定距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或被隔离,或相互连接,或在连接之后依然保持距离。这或许也让人联想到当下的地缘政治环境以及我们的生存境遇。对于这个主题的探索,还呼应着韦纳对于创作的一个关键定义,他将自己的作品视为“对人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和人的关系”的持续探索。
策展人彼得·逸利谈到劳伦斯·韦纳实体作品时这么说:“他的一些语言作品,描述的是一个事件,而且能够根据语言的指示将描述的事件实施或构建出来。这其实来自于他的《意图宣言》中提到的,‘作品无须被实现’,但你有实现它的自由。”因此在UCCA展览中选择了一系列的作品,以实体而非语言的方式呈现,观众们可以在展册上查找带星号标识的作品信息,来对照这些作品的语言表述。例如出现在展厅靠西墙地面上的一片油漆,其实是对语言作品《一些涂料倒在地面 任其风干》的实体呈现。这件作品是韦纳最早以“语言及其所指材料”为媒介创作的语言雕塑,出自韦纳在1968年发表著名的《意图宣言》之后,创作的第一本艺术家书《宣言》。在他看来这本书就是一个展览,里面包含了24个或“普遍”或“具体”的文字宣言,它们很快以或实体或语言的方式呈现在不同的重要展览里。
韦纳一直热衷于参与海报设计的工作,他曾说,作为一个擅长做平面设计的艺术家,每当有人问他,“嘿,你要不要帮我设计张海报”,他总是觉得非常欣喜。他经常为展览和演出活动设计海报,通常只是随着自己的喜好而出于非利益考量来决定是否接下设计工作。他从不将海报视作自己进行语言雕塑创作的一部分,而是将其作为另一重语言与绘图实验的媒介。尽管这些设计在各种文字游戏、符号与标志的使用上与他主要的语言雕塑创作有着显著的关联性。他不会让自己的设计受限于海报所宣传的内容,但同时海报的宣传属性又让韦纳的创作直接面向更广泛的大众。因此他的海报作品一方面极度个人化,另一方面又有着显著的公共性。
作为一个以文字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字体的选择是构成韦纳创作的最关键元素之一。这不仅关乎视觉上的表达,也关乎韦纳透过语言所传达的思想以及他所强调的文字所指的物质性。他在早期文字作品中最经常使用的是全大写的哥特式富兰克林窄字体(Franklin Gothic Condensed)。这个字体由美国著名的字体设计师莫里斯·富勒·本顿于1912年设计,笔画较粗、无衬线,显得朴素有力,一度是美国和欧洲最常见的招牌用字。韦纳十分喜爱这个字体,认为这个字体令他想起工人阶级与街头文化,与广泛使用的另一种无衬线Helvetica(赫尔维提卡体)所传达的中产风格截然相反。到了90年代,他开始使用另外一种无衬线的字体FF Offline,这是一个模版字体,也就是字符中带有切割或分割元素,尽管线条颇为优雅,但这个模版样式的字体依然保留了街头创作的即时感,让人联想起涂鸦喷绘的效果。逐渐的,韦纳为了摆脱已有字体的历史包袱,自己亲自设计了一款无衬线字体,名为Margaret Seaworthy Gothic,这也是最能代表他个人风格的字体。
此次展览展出了一系列韦纳的工作草图,策展人彼得·逸利介绍道:“他一直都画画,他把这些画稿称作工作草图,这些草图记录了他思考如何把词语构成作品,或者在空间里实现的过程。”在韦纳的画稿中,可以发现很多他逐渐萌生的创作灵感,一些零散的元素在之后将会变成某一件语言雕塑作品。还可以看到他在创作时,并不是去钻研具体的内容,常常是通过思考一个词语与另一个词语在纸面上相互关系,或者是与他其他作品作品之间的关系,从而从更根本的层面上去思考事物之间以及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韦纳创作的最基本出发点。
韦纳的创作一直跨越多语言,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以英文的形式,也会和本地语言的翻译并置,或者同时以好几种语言出现。关于韦纳作品翻译性的讨论,显然是绕不过去的议题。此次展览,我们也特意将作品《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放置在大展厅中央呈现,此突出其重要性。一方面,韦纳将语言视作雕塑材料,对于语言本身所指向物质的强调,赋予了他作品的可翻译性,也奠定了翻译基调——即逐字逐句根据字面含义进行翻译,尤其是他的许多作品都涉及具体的物质与材料;另一方面,他的语言作品常常像是未完成或悬置的句子,经常有着字面含义之外的寓意或是歧义,他热衷于对日常用语、格言警句进行改装,这赋予了翻译过程的开放性和多义性。在翻译韦纳作品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对原语言及其物质所指的忠实再现,同时尽可能地呈现原文的“言外之意”,可以说是一个反复考量和平衡的挑战。此次UCCA展览是首次韦纳作品被大量翻译成中文,如果说完美的翻译是不可能,对这个议题的讨论也应留给他最为重视的——自己作品的“接受者”——来感受与考量。
1996年,韦纳为德国开姆尼茨一座公共广场的马克思雕像的基座,设计了一款模版镂空刻字,内容为“各取所需,各尽所能”,这句名言出自1875年马克思的《哥达纲领猜想》。此次展览选用小贴纸的形式,随机贴在展厅空间里,令人联想起国内街头常见的“牛皮藓”小广告。韦纳有一类为公共项目而创作的作品,内容直接引用或改编自名言警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些作品不属于公众,但存在于公共领域。”除了这件贴纸作品,同类别的作品还展出了《应抓尽抓》和《行动 反应 转折点》。这两组作品出自艺术家在2007年为纽约州新泽西的一个公立高中的户外座椅所构思的方案,但在当时没有能够实现。在这次UCCA的展览中,这一方案得以实现,被刻在展厅中的两个几何形坐凳上,邀请观众以另一重角度来体验韦纳作品中对于语言、物质、空间以及与之相遇的个体之间动态关系的探索。
韦纳的作品可以以无数种方式实现。不仅可以被放在美术馆和画廊的墙上展示,也可以出现在建筑的外立面、硬币的表面、出版成书、甚至成为歌词传唱。观众脚下的这件语言作品曾经被印在一张从阿姆斯特丹寄往纽约的明信片上,而本次展览选择在地面中央呈现,将这两段语句铺就了成色彩鲜明的道路,把观众从一处引向另一处。韦纳在这里再次玩起了文字与材料的游戏,他将钢铁和玻璃这样的现代化工业材料和“小径”一词搭配,竹藤和贝壳这样的原生态材料则与“大街”相搭配。行走在这两条几乎跨越整个展厅的文字道路上,观众更难以在短时间内阅读和理解全句,只能反复驻足,前后徘徊,关注脚下的每一个“文字及其所指的材料”。
靠近展览出口的这件作品创作于2020年,也就是韦纳去世前一年,是此次展览创作年份最晚的一件作品。在一般习惯表达中,提到潮水或者浪,并不会搭配“encroachment”(侵占或侵入)这样一个涉及非法占用他人财产或边界的法律用语。韦纳在此特意选用这个不太顺口的词语,给观众带来阅读上的障碍,仿佛卡顿在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进程中,由此引导人们反复观看和思考眼前的文字所指。走到人生的尽头,韦纳再次回到了水——这个他最为钟爱的主题之一。在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诸多与水流或者航行有关的作品。韦纳生前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生活在阿姆斯特丹的一艘船屋上,他曾说自己“为河水着迷,因为水流有着不断变化的特性”,他也曾将“浪奔浪流”“流动中”等与流水相关的语言作品选作自己个展的标题。这些与水流相关的语言作品,除了“语言及其所指的材料”的层面,大多有着另一层关于人生如长河的引申义,这是一个能够轻易跨越不同语言与文化,不会被翻译所限制的意象。河水永远在流淌,然而我们也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其中所蕴含的动态辩证关系或许也是对韦纳创作生涯及其艺术理念的一个恰当总结。
这件作品是UCCA在2007年开馆之际,委任劳伦斯·韦纳创作的一件场域特定作品。时隔17年,这件作品再次回到北京,在同一个位置被还原展示。尽管空间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是韦纳创作中常常被考虑的要素,但这并不意味着特定的空间场域是构建他作品的必需条件——语言本身才是作品的核心媒介。正如这件作品,虽然是为UCCA空间量身定制的委任作品,在2008年也曾在纽约以纯英文的形式展出。

韦纳在他稍晚期的作品中,开始加入括号、方块、圆圈以及其他方向性的线条。他强调这些平面元素同样有着物理上存在意义,例如与电压、电阻和电流符号的关联,与此同时也起到留出空白,为单个文字框上轮廓,为平面注入动感与能量的功能。

意图宣言

1968年,尽管韦纳还在创作一些公共装置作品,但他逐渐意识到一件作品或许不需要被实体制作,也可以达到近似的效果。这让他开始思考自己创作的根本理念,思考的成果就是展览入口展示的《意图宣言》,这个宣言将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被视为观念艺术的奠基思想。在那之后,他开始以语言作为雕塑材料,把词语当作和水泥或木材相同的材料。既然他将语言视作实体,那么一件作品的存在就不依赖于是否被制作出来。正如他在宣言中提到的,“作品可被制造”,制造者其实可以是艺术家,也可以是任何其他人,与此同时,作品“无须被实现”,它可以仅仅以语言的形式存在。韦纳对语言的这一运用方式以及创作理念,实际上将艺术作品从独一性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并且给予了自己作品——从翻译、转化、呈现到观众的接受方式——等无限的可能性。因为在韦纳看来,只有作品在被展出的时候才产生意义,而每一次展出时,作品都会在全新的时间地点被重新制作。作品的受众也全然不同,每一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与作品之间建立不同的关系。

劳伦斯·韦纳与60年代的观念艺术运动

策展人彼得·逸利谈劳伦斯·韦纳与60年代的观念艺术运动:“这场被称作观念艺术的运动主要发生在60年代末的纽约,洛杉矶和欧洲也有艺术家活跃,劳伦斯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当然,在这之后,我们逐渐把观念艺术等同于当代艺术,毕竟所有在思想和观念上超越其形式的创作都可以被称为观念艺术。尽管如此,还是有一群艺术家,他们之间或是朋友或是竞争关系,同时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的一些重要展览展出,主要在欧洲,美国也有,这些艺术家与展览共同构成了现在我们所说的观念艺术的名字来源,勾勒出其最经典的定义。有一个词经常和这些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一起出现,这个词就是“去物质化”,意思就是作品本身的物质性不再重要。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有的不再拥有实体,有的探讨艺术潜在的定义,还有一些像劳伦斯这样突显语言的属性并将其转化成艺术作品。其中最为重要的观念艺术展览是1969年在瑞士伯尔尼举办的展览“活在你的头脑:当态度变成形式”。劳伦斯在墙上量出1平米的方形空间,然后凿掉这个区域的墙皮。这件作品也成为了观念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如今收藏在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此次UCCA呈现的一件最早构思和实施于1969年的作品《填泥或板材剥落的墙面》与刚才策展人提到的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可视作对这段艺术史的致敬。

被夜晚相遇的两艘船照亮

许多韦纳的语言作品包含英文惯用语的成分,例如《被夜晚相遇的两艘船照亮》时,改写自英文里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可直译为“船在夜里相遇”(Ships passing in the night),类似于中文里萍水相逢或擦肩而过的表达。为了尽可能还原这个作品在英文原文中的“语言及其所指的材料”,中文选择了直译,牺牲其惯用语的引申义。然而,当这句话以如此大的尺幅呈现在展厅,语言的物理属性被无限放大,观者就会开始以另一个角度看待眼前的词句。对于英文母语者来说,如果是在平常情况下看到这句话,只会联想到惯用语的引申义,但是面对韦纳这样的呈现方式,则会发生转变,让人开始实实在在地联想到两艘船相遇的情景。

这件作品对于事物之间关系的探讨,可以说是此次UCCA展览的一个核心主题,我们挑选展出的许多作品都在讨论有着一定距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或被隔离,或相互连接,或在连接之后依然保持距离。这或许也让人联想到当下的地缘政治环境以及我们的生存境遇。对于这个主题的探索,还呼应着韦纳对于创作的一个关键定义,他将自己的作品视为“对人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和人的关系”的持续探索。

实体作品

策展人彼得·逸利谈到劳伦斯·韦纳实体作品时这么说:“他的一些语言作品,描述的是一个事件,而且能够根据语言的指示将描述的事件实施或构建出来。这其实来自于他的《意图宣言》中提到的,‘作品无须被实现’,但你有实现它的自由。”因此在UCCA展览中选择了一系列的作品,以实体而非语言的方式呈现,观众们可以在展册上查找带星号标识的作品信息,来对照这些作品的语言表述。例如出现在展厅靠西墙地面上的一片油漆,其实是对语言作品《一些涂料倒在地面 任其风干》的实体呈现。这件作品是韦纳最早以“语言及其所指材料”为媒介创作的语言雕塑,出自韦纳在1968年发表著名的《意图宣言》之后,创作的第一本艺术家书《宣言》。在他看来这本书就是一个展览,里面包含了24个或“普遍”或“具体”的文字宣言,它们很快以或实体或语言的方式呈现在不同的重要展览里。

海报设计

韦纳一直热衷于参与海报设计的工作,他曾说,作为一个擅长做平面设计的艺术家,每当有人问他,“嘿,你要不要帮我设计张海报”,他总是觉得非常欣喜。他经常为展览和演出活动设计海报,通常只是随着自己的喜好而出于非利益考量来决定是否接下设计工作。他从不将海报视作自己进行语言雕塑创作的一部分,而是将其作为另一重语言与绘图实验的媒介。尽管这些设计在各种文字游戏、符号与标志的使用上与他主要的语言雕塑创作有着显著的关联性。他不会让自己的设计受限于海报所宣传的内容,但同时海报的宣传属性又让韦纳的创作直接面向更广泛的大众。因此他的海报作品一方面极度个人化,另一方面又有着显著的公共性。

劳伦斯·韦纳的首选字体

作为一个以文字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字体的选择是构成韦纳创作的最关键元素之一。这不仅关乎视觉上的表达,也关乎韦纳透过语言所传达的思想以及他所强调的文字所指的物质性。他在早期文字作品中最经常使用的是全大写的哥特式富兰克林窄字体(Franklin Gothic Condensed)。这个字体由美国著名的字体设计师莫里斯·富勒·本顿于1912年设计,笔画较粗、无衬线,显得朴素有力,一度是美国和欧洲最常见的招牌用字。韦纳十分喜爱这个字体,认为这个字体令他想起工人阶级与街头文化,与广泛使用的另一种无衬线Helvetica(赫尔维提卡体)所传达的中产风格截然相反。到了90年代,他开始使用另外一种无衬线的字体FF Offline,这是一个模版字体,也就是字符中带有切割或分割元素,尽管线条颇为优雅,但这个模版样式的字体依然保留了街头创作的即时感,让人联想起涂鸦喷绘的效果。逐渐的,韦纳为了摆脱已有字体的历史包袱,自己亲自设计了一款无衬线字体,名为Margaret Seaworthy Gothic,这也是最能代表他个人风格的字体。

工作草图

此次展览展出了一系列韦纳的工作草图,策展人彼得·逸利介绍道:“他一直都画画,他把这些画稿称作工作草图,这些草图记录了他思考如何把词语构成作品,或者在空间里实现的过程。”在韦纳的画稿中,可以发现很多他逐渐萌生的创作灵感,一些零散的元素在之后将会变成某一件语言雕塑作品。还可以看到他在创作时,并不是去钻研具体的内容,常常是通过思考一个词语与另一个词语在纸面上相互关系,或者是与他其他作品作品之间的关系,从而从更根本的层面上去思考事物之间以及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韦纳创作的最基本出发点。

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

韦纳的创作一直跨越多语言,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以英文的形式,也会和本地语言的翻译并置,或者同时以好几种语言出现。关于韦纳作品翻译性的讨论,显然是绕不过去的议题。此次展览,我们也特意将作品《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放置在大展厅中央呈现,此突出其重要性。一方面,韦纳将语言视作雕塑材料,对于语言本身所指向物质的强调,赋予了他作品的可翻译性,也奠定了翻译基调——即逐字逐句根据字面含义进行翻译,尤其是他的许多作品都涉及具体的物质与材料;另一方面,他的语言作品常常像是未完成或悬置的句子,经常有着字面含义之外的寓意或是歧义,他热衷于对日常用语、格言警句进行改装,这赋予了翻译过程的开放性和多义性。在翻译韦纳作品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对原语言及其物质所指的忠实再现,同时尽可能地呈现原文的“言外之意”,可以说是一个反复考量和平衡的挑战。此次UCCA展览是首次韦纳作品被大量翻译成中文,如果说完美的翻译是不可能,对这个议题的讨论也应留给他最为重视的——自己作品的“接受者”——来感受与考量。

各取所需 各尽所能

1996年,韦纳为德国开姆尼茨一座公共广场的马克思雕像的基座,设计了一款模版镂空刻字,内容为“各取所需,各尽所能”,这句名言出自1875年马克思的《哥达纲领猜想》。此次展览选用小贴纸的形式,随机贴在展厅空间里,令人联想起国内街头常见的“牛皮藓”小广告。韦纳有一类为公共项目而创作的作品,内容直接引用或改编自名言警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些作品不属于公众,但存在于公共领域。”除了这件贴纸作品,同类别的作品还展出了《应抓尽抓》和《行动 反应 转折点》。这两组作品出自艺术家在2007年为纽约州新泽西的一个公立高中的户外座椅所构思的方案,但在当时没有能够实现。在这次UCCA的展览中,这一方案得以实现,被刻在展厅中的两个几何形坐凳上,邀请观众以另一重角度来体验韦纳作品中对于语言、物质、空间以及与之相遇的个体之间动态关系的探索。

地面作品

韦纳的作品可以以无数种方式实现。不仅可以被放在美术馆和画廊的墙上展示,也可以出现在建筑的外立面、硬币的表面、出版成书、甚至成为歌词传唱。观众脚下的这件语言作品曾经被印在一张从阿姆斯特丹寄往纽约的明信片上,而本次展览选择在地面中央呈现,将这两段语句铺就了成色彩鲜明的道路,把观众从一处引向另一处。韦纳在这里再次玩起了文字与材料的游戏,他将钢铁和玻璃这样的现代化工业材料和“小径”一词搭配,竹藤和贝壳这样的原生态材料则与“大街”相搭配。行走在这两条几乎跨越整个展厅的文字道路上,观众更难以在短时间内阅读和理解全句,只能反复驻足,前后徘徊,关注脚下的每一个“文字及其所指的材料”。

就在潮水侵入 前一刻

靠近展览出口的这件作品创作于2020年,也就是韦纳去世前一年,是此次展览创作年份最晚的一件作品。在一般习惯表达中,提到潮水或者浪,并不会搭配“encroachment”(侵占或侵入)这样一个涉及非法占用他人财产或边界的法律用语。韦纳在此特意选用这个不太顺口的词语,给观众带来阅读上的障碍,仿佛卡顿在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进程中,由此引导人们反复观看和思考眼前的文字所指。走到人生的尽头,韦纳再次回到了水——这个他最为钟爱的主题之一。在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诸多与水流或者航行有关的作品。韦纳生前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生活在阿姆斯特丹的一艘船屋上,他曾说自己“为河水着迷,因为水流有着不断变化的特性”,他也曾将“浪奔浪流”“流动中”等与流水相关的语言作品选作自己个展的标题。这些与水流相关的语言作品,除了“语言及其所指的材料”的层面,大多有着另一层关于人生如长河的引申义,这是一个能够轻易跨越不同语言与文化,不会被翻译所限制的意象。河水永远在流淌,然而我们也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其中所蕴含的动态辩证关系或许也是对韦纳创作生涯及其艺术理念的一个恰当总结。

游移 以邀光 一遍 两遍 三遍

这件作品是UCCA在2007年开馆之际,委任劳伦斯·韦纳创作的一件场域特定作品。时隔17年,这件作品再次回到北京,在同一个位置被还原展示。尽管空间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是韦纳创作中常常被考虑的要素,但这并不意味着特定的空间场域是构建他作品的必需条件——语言本身才是作品的核心媒介。正如这件作品,虽然是为UCCA空间量身定制的委任作品,在2008年也曾在纽约以纯英文的形式展出。

韦纳在他稍晚期的作品中,开始加入括号、方块、圆圈以及其他方向性的线条。他强调这些平面元素同样有着物理上存在意义,例如与电压、电阻和电流符号的关联,与此同时也起到留出空白,为单个文字框上轮廓,为平面注入动感与能量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