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徐冰 x HISFF 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如何在当代激活

2018.7.22
16:00-18:00

影像艺术交流
地点:  UCCA报告厅
语言:  无字幕

七月月末,展览“徐冰:思想与方法”于UCCA精彩呈现。其中,《蜻蜓之眼》作为一部由公开监控录像剪辑而成的无演员、无导演、无拍摄的实验电影,用81分钟展现了女孩“蜻蜓”在监控之下的生活图景,写就了一个关于“窥视”的生活隐喻。UCCA与HISFF华时代全球短片节基于徐冰的作品《蜻蜓之眼》,联袂策划本次以“中国传统艺术概念如何在当代激活”为主题的特别放映及映后论坛。

UCCA与HISFF诚邀艺术家徐冰、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张杨、北京大学电影文学系教授戴锦华参与放映之前的嘉宾对谈,并邀请《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著名乐评人袁越担任主持,共同以《蜻蜓之眼》为起点,探讨新媒体时代下当代艺术与电影创作的困境,以及影像艺术对于捕捉文化精髓、反思社会议题的多重作用。随后放映的四部短片《一指城》《韩熙载夜宴图》《创造》与《纱|界》不仅展示影像与艺术的结合方式,还将引发我们对于时间与空间的联系、中国传统价值观、科技与文化的碰撞等话题的讨论。同时,其中三部影片的导演金泽伟、张恩岩和田晓磊也将亲临现场,针对作品的主题与观众展开对话。在人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不断受到科技冲击的今天,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精彩碰撞。

票务信息:

普通票:50元/人

会员票:25元/人

*享受UCCA会员票价,须购买300元/年会员年卡;

*开场前30分钟于UCCA前台领取活动门票;

*活动开始30分钟后谢绝入场,请勿迟到;

*场地准入人数有限,一人领取一张票,先到先得;

*活动期间请保持手机静音;

*活动门票一经售出不退不换;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票。

HISFF170

扫码下方二维码,即时加入UCCA会员享受会员票价

会员170

活动流程

16:00-17:00 主题讨论(徐冰、戴锦华、张杨 主持人:袁越)

17:00-18:00 HISFF华时代全球短片节 优秀短片联展+导演映后交流

短片简介

“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如何在当代激活”(四部)

本单元4部短片来自2017 HISFF新媒体视觉单元提名短片,共30分钟。

《韩熙载夜宴图》

Han Xizai Night Banquet

导演:张恩岩

语言:中文

地区:中国

时间:11分

类型:实验

剧情概要:这部作品用影像手段延续书画的意蕴,成功吸引了威尼斯电影节的目光。故事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后主李煜准备重用当时的北方旺族韩熙载。因忧虑自己小朝廷的存亡,他决定派遣画家顾闳中以赴韩府夜宴为名,记录韩熙载在府中设宴的场景,从而了解韩熙载的人际关系。韩熙载深知朝廷灭亡已是定局,想要力挽狂澜却无奈力薄身轻,只好顺应历史更替……

《创造》

The creation

导演:田晓磊

语言:中文

地区:中国

时间:5分30秒

类型:实验

剧情概要:当代科技会对人类的进化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科技与生命体之间又会是怎样的关系?我在电脑中构建了一个混合的世界,其中的人们将在文化、科技、身体等各种坐标中杂交诞生。

《纱|界》

Sha Jie

导演:梁龙

语言:中文

地区:中国

时间:4分26秒

类型:新媒体视觉

剧情概要:十五年前,二手玫瑰把自己涂抹成风尘嫂子的模样,刺痛并体恤着北京摇滚圈。十五年后,当台下观众已缺失了对长发梁龙的记忆,当时代机器把独立文化推向“中国梦”的高度,对未来摇滚舞台的可能性报告成为本作品的核心。同时,前瞻性的纱幕技术与酒吧时代二手芳心的纱帘,使得“纱”这一介质成为连接两个时代的桥梁。“界”是天堂、人间、地狱。“纱中之物”预示着无性的仙人玩偶“被老天踢下了界”,并在制度林立、物质横流的人间被“活活逼成了个病人”。此次,梁龙与LIGHT BUNKER光掩体合作,用影像语言组织一个抽象化的故事,“界”成为影片的线索之一。二手玫瑰为影像创作的新编版《允许部分艺术家先富起来》是一次开放的尝试。跨“界”交互所产生的多次元可能性,也成为本作品的根本立意。

《一指城》

Forefinger town

导演:金泽伟、 曹润泽

语言:中文

地区:中国

时间:9分2秒

类型:新媒体视觉

剧情概要:《一指城》用动画的呈现形式,记叙了社会发展与人心归根之间的现实矛盾。故事里,在巨楼脚下,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子,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奶奶独自居住在这里。她终日因楼房加盖、小院难保而惶惶不安。每天早晨,院落里因建筑工事而布满碎石瓦砾,老奶奶只能一遍遍地清扫,并摘下新鲜的柿子供奉在院落里的菩萨石像前,以祈求小院完好无损。然而,大楼的修建昼夜不停,老婆婆的院落愈加危险。但她依然守着小院不愿离开,无奈终有诀别的那一天……

关于合作方

HISFF华时代全球短片节

由全球最大的华人视频资讯平台华加视频(华+ HUAPLUS TV)于2017年8月主办。作为全球首个以华人影像为主的短片节,“华时代”致力于在国际化浪潮下,审视新时代华人世界和中华文明在国际上的位置,并用影像记录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和融合,找寻时代变迁中多元文明的和谐之道。

2018 HISFF公共空间展映计划

作为2018 HISFF国内线下展映项目,现已覆盖全国超过20家创客空间,超过200个办公区域,400余处夜场Live House等消费场所,40余个北京上海潮流消费场、商业地产。2018年HISFF公共空间展映计划将于6-8月陆续在北京、上海的文化地标举行每周一场的主题展映活动,并将邀请短片节的轮值主席张扬、艺术顾问徐冰、CNEX执行长陈玲珍、著名导演李霄峰、耿军、郑大圣、著名影评人毛尖等人参与其中。这项展映计划已于6月19日登陆上海国际电影节。除此之外,HISFF还整合了多个线下文化消费场所进行Freestyle放映,使短片走入公共空间和大众生活,成为我们日常消费内容中重要的补充。

关于嘉宾

徐冰

1955年出生于重庆,成长于北京,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其作品曾在古根海姆博物馆(2017)、美国大都会博物馆(2014)、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2013-2014)、纽约现代美术馆(1999-2000; 2007; 2012)、伦敦大英博物馆(2011)等国际重要艺术机构展出。他也曾多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93; 2015)、圣保罗双年展(2012)、2000年悉尼双年展等国际艺术展。他曾在世界范围内举办多次个展,如:“徐冰——回顾展”(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2014);“文字风景写生”(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牛津,2013);“鸟飞了”(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纽约,2011);“背后的故事7”(大英博物馆,伦敦,2011);“游戏文字:徐冰的当代艺术”(美国史密森学会塞克勒国家美术馆,华盛顿,2001);“徐冰:天书和书法教室”(布拉格国家美术馆,布拉格,2000);“徐冰:英文方块字书法入门”(新美术馆,纽约,1998)等。徐冰曾获得包括麦克阿瑟天才奖(1999)和美国国务院AlE艺术勋章等在内的诸多国际重要奖项。

张杨

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第六代导演之一。1997年凭借电影处女作《爱情麻辣烫》入围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1999年因执导电影《洗澡》在西班牙第4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获“最佳导演银贝壳奖”。2001年导演的电影《昨天》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并获得第四届曼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翼奖”。2005年凭借影片《向日葵》再次获得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7年执导并编剧的公路电影《落叶归根》在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独立影评人全景单元最佳电影奖。2015年导演的影片《冈仁波齐》入围多伦多电影节,2016年导演的影片《皮绳上的魂》获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

戴锦华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任教11年,1993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现为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她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工作,开设《影片精读》《中国电影文化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性别与书写》等数十门课程,专著与论文被译为十余种文字出版。其代表作有《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

袁越

199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1992年赴美留学并获得生物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从事生物技术研究。2005年回国,担任华纳唱片公司欧西部经理,并于同年加入《三联生活周刊》,成为该杂志旅游与地理和科普板块的特约撰稿人。迄今为止已出版11本书籍,涵盖音乐史、旅游与地理和科普等领域。其作品有:《来自民间的叛逆》《20世纪最后的草根艺术》《生命八卦》(3册)《土摩托看世界》(3册)《热新闻的冷思考》《像蜗牛一样旅行》《人造恐慌》。

张恩岩

华时代全球短片节新媒体视觉实验单元入围短片《韩熙载夜宴图》导演。其作品曾入围威尼斯电影节“聚焦中国”单元、韩城金帧国际短片电影节。

田晓磊

华时代全球短片节新媒体视觉实验单元入围短片《创造》导演。其作品曾入围丹麦奥登塞国际电影节、第30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等。2016年入围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青年艺术家候选名单。

放映技术支持

中影巴可公司

CFG-BARCO

购票二维码

HISFF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