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 Edge

“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系列
线上对话:为什么要给历史建模?

2022.7.16
13:00-14:30

对话
地点:  线上直播
语言:  中文

UCCA Edge正在展出的“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是这位德国艺术家在中国的首个全面回顾展。展览通过迪曼德职业生涯创作的摄影、电影、墙纸等70余件作品,对艺术家融合雕塑与摄影,探讨历史、图像与建筑形态交界的艺术实践进行系统梳理。

作为一名有着雕塑与建筑学习背景、以摄影作为表现媒介的当代艺术家,托马斯·迪曼德的作品无疑有着极其丰富的层次感。他将生活中貌似偶然的信息交流作为思想的引子,展开漫长而繁琐的想象与研究。迪曼德通过制作精细还原真实场景的原尺幅纸模型,来表达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和感想,最终将这所有的一切全都压缩在一张照片之中。这样的艺术行为,给所有观看作品的人都提出了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

当我们站在托马斯·迪曼德那些尺幅巨大的作品面前,我们面对的到底是什么?是一张照片,还是一个承载历史与想象的容器?是虚构,还是对历史的个人化梳理与思考?是再现,还是个人记忆与社会记忆的混合与交织?托马斯·迪曼德的作品与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而我们究竟要如何通过这最终的照片来重新回到他所讲述的历史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历史给我们带来的震惊,如何面对我们对历史的失语?

本场活动,我们邀请到两位长期关注当代艺术——尤其是摄影艺术的嘉宾:艺评人、译者林叶和策展人施瀚涛。他们将立足于作品与历史、作品与现实的关系,对托马斯·迪曼德的作品展开讨论,试图找到通过照片重新回归历史与现实的方法与可能。希望此次对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触及这位艺术家深邃的艺术思想,也希望能够开启我们自身的想象之旅,去思考我们自己与当下的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

视频资料

视频资料

关于嘉宾

林叶(艺评人、译者)

艺评人、译者。主要从事视觉文化的研究与摄影理论翻译工作,译作有杉本博司文集《艺术的起源》、《现象》、《日本摄影50年》、《私摄影论》和《为什么,是植物图鉴》,以及选译了《日本艺术摄影史》等。文章发表于ARTFORUM、腾讯·谷雨、澎湃、《信睿周报》、《艺术当代》、瑞象视点、《书城》、《中国摄影》和《摄影之友》等媒体。

 

施瀚涛(策展人)

1973年生于上海。曾任第12届上海双年展项目总协调,于爱普生影艺坊、上海外滩美术馆、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瑞象馆及“上海种子”等机构工作,长期从事艺术展览及公共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2002年成立的“原点画廊”为中国最早的摄影画廊之一;2005年在首届连州国际摄影节获“年度策展人”奖;2008年获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政策研究"硕士。部分策展经历包括“走神”(连州,2005);“别扭的焦虑”(纽约,2008);“上海祭忆1980s”(兰州,2012;上海,2013);“听我说”(上海,2017);“上海之像1990s”(上海,2017);“公园”(上海,2020);“回望:外滩的9个隐身片段”(上海,2021)等。曾担任荷兰阿姆斯特丹FOAM摄影中心的Paul Huf摄影天才奖评委(2017),瑞士温特图尔摄影博物馆Plat(t)form 15评审员(2015)等。已发表数十万字的当代艺术、摄影以及艺术体制相关主题的写作和翻译。编撰有《身体-性别-摄影》《摄影的多元化空间》;其他文字散见于《摄影-社会-空间》《上海-影像-都市》等文集,及《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书城》《艺术当代》《艺术世界》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