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 Offsite

“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系列:影像之外的影像,耿建翌的艺术家朋友和艺术家学生的艺术影像

2023.6.14
19:30-21:30

影像艺术交流
地点:  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文华楼1441
语言:  中文

“我从事艺术专业的教学已经有二十多年快三十年了,实际上艺术是一定要依靠想象力的,但是我们现在依靠的却不是。一般来说,艺术其实就是无中生有的过程……教学与创作对我来说是两个频道,创作是很私密的,是个人的事务;而教学是考虑大多数人都需要的训练,无关个人喜好。我自己现在对教学这件事情还是很怵,教了这么多年不知道误了多少人呢。艺术没有办法教,但是能学。在某些方面我可以提供并设计训练,比如说在观察方面多些机会,在材料认知上多些接触的机会。其实最要紧的是思想与认识,把认识的模式觉醒起来,让每个人知道自己的认识形态。”

——耿建翌

 

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观念艺术家之一,耿建翌是前卫派先锋组织“池社”的早期成员,作品涵盖纸本作品、行为展演、装置艺术、雕塑、版画、绘图、拼贴、录像装置及绘画等不同媒介,其中以描绘身份认同与周边世界之间矛盾概念的作品最广为人知。

耿建翌运用不同的媒介创作,探索艺术表达及其边界,从绘画到版画,从影像和摄影,从行为艺术到观念艺术,探讨观众与艺术的关系;提出了艺术是什么,以及艺术的可能性等问题。耿建翌自2008年创立想象力学实验室以来,一直不断尝试推动创新事物的展开与自我突破,试图将当代艺术延伸至日常创造力层面;随后又创立了“8赫兹催眠实验室”和“感官造物实验室”,将艺术的创新开拓到一个新高度,通过这些方式扶持、鼓励和帮助了许多年轻艺术家。

耿建翌的艺术创作和教学方法影响和滋养了很多艺术家,尤其以国美教学为甚。在展览结束之际,UCCA携手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从以下维度呈现耿建翌的艺术创作方法和魅力,以耿建翌的艺术家朋友和学生的艺术互动、教学为切入点,展示耿建翌的艺术家朋友、艺术家学生的艺术影像作品,以期从拓扑的艺术影像中,感知耿建翌的艺术创作和影响。

耿建翌的艺术家朋友及其艺术家学生的艺术影像作品简介

《屏风》

1997, 录像视频,19分50秒

艺术家:张培力

作品简介: 视频包涵以下内容:a. 对镜子哈气,使其模糊,再将其擦拭干净;b. 张开口;c. 眼部特写。本视频由艺术家张培力拍摄,由艺术家耿建翌参与拍摄,视频中有间隙出现的黑场,使影像时隐时现。


艺术家张培力与耿建翌:

“我们这种关系真的是很难得。彼此都清楚对方的态度、原则、看法。我们在很多事上是有共识的,但性格不一样,处事方式也不一样;我们在有些问题上会保持适当的距离,只要他不说,我就不问,反过来也是。我们不会很刻意地保持一致。这是一种默契,求同存异的默契。我觉得这样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

“我和他的年龄差五岁,但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是非常、非常平等的关系。这样的一个朋友不在了,五年下来,我有的时候想起来还是会很不习惯。我经常有一种感觉:这样的一个事情,他在,会怎么样;他又会怎么说。譬如说现在做展览、做画册,我经常想,他对这件事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当然,他可能反对我们做这样的事。有这个可能。可以这么说,五年下来,我几乎没有一天中断和他的对话。”

“有一段时间,我对老耿不太理解,他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张罗艺术活动,组织策展安排各种事情?”“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做这些,比如‘想象力学实验室’,比如‘课堂’和‘月食’,老耿从来没有很明确宣布过这些是他的作品,或者跟他的艺术有什么关系,他也不是怀着具体、功利的目的去做。一定要说目的,也许就跟他的态度有关,他希望让人意识到,日常生活和艺术之间的界限没有那么清楚。就像博伊斯说的那句:人人都是艺术家。”“对于很多人来说,老耿(很多人都习惯这么叫他)是朋友,是老师、艺术家、策展人、组织者。但是了解或者理解他的人应该都会觉得,他首先是一个智者,是一个将生活和艺术的问题看得很明白的人。”

“我认同耿老师的艺术,甚至认为他的艺术很伟大。……对于耿老师,他的决定、他的做法都是有他的道理。他曾经在采访里说,我的一些举动让他受到启发。其实我也是。还记得筹备‘85新空间’,原来定的是年底,但直到那年夏天我还是定不下来要做什么。有一次,他到我家,跟我说已经决定了画什么。我当时就很兴奋,很快就知道我该怎么做…...我相信人和人之间有一种默契,有一种通感。我和耿老师就是这样。”

 

张培力(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1957年11月生于杭州。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油画系,居住和工作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1985、1986年组织参与“85新空间”展览及“池社”活动。主要作品有《X?》系列、《30X30》《水-辞海标准版》《(卫)字3号》《不确切的快感》《遗言》《阵风》《碰撞的和声》等,《30X30》(1988)被艺术界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作品。强调艺术对于现实生活的关照和干预,强调艺术语言的批判和自我批判性。主要从事以录像、文字、声音装置、机械装置、摄影为媒介的艺术创作。

从事艺术教学工作三十余年,于2003年在中国美院建立新媒体系,开始了中国艺术院校中最早的新媒体艺术教育。曾三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及里昂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光州双年展、釜山双年展等重要国际展事;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比利时根特当代美术馆举办个展。作品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比利时根特当代美术馆、纽约亚洲协会、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澳洲昆士兰美术馆、香港M+、福冈亚洲美术馆、法国造型艺术委员会、民生美术馆(上海)、德国戴姆勒艺术收藏、中国泰康收藏、法国DSL艺术收藏、香港K11艺术基金会、四方美术馆(南京)等国内外机构收藏。获AAC年度艺术家大奖,CCAA终身成就奖。

 

《922颗米》

2000,录像,7分59秒

艺术家:杨振中

内容: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吃完一堆米,通过数它们点头的次数,得出这一堆米有多少颗。

配音:男声数公鸡点头的次数;女声数母鸡点头的次数。

字幕:左边的字幕随公鸡点头的次数同步跳数;右边的字幕随母鸡点头的次数同步跳数;中间的字幕数值是总数。

首次展出于2000年意大利的都林双年展。

 

艺术家杨振中与耿建翌:

“我算是老耿教的最早一批学生,1986年我进大学的第一堂素描课就是耿老师上的。老耿只比我大六岁,我们亦师亦友的关系一直持续到他去世。一开始他们提议让我来做这个展览的策划人,我是很抗拒的,说实话压力比较大:因为我知道老耿在很多朋友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在我心目中更是。作为艺术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形式和理念如此丰富和超前;作为我的老师和朋友,我们之间又有很深的私人感情。但也是在筹备这个展览一年多的过程中,我又有机会详细梳理耿老师一生的工作和思考,受益很大。”


杨振中(艺术家、策展人)

艺术家、策展人,1968年出生于浙江。通过录像、摄影、装置、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观念艺术的创作实践,并于2003和2007年两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曾作为策展人,在上海合作策划了“超市展”“快递展”“吞图”等十几场当代艺术项目。

杨振中的重要个展包括:“静物与风景”(唐人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8);“始终”(MANEGE美术馆及展览协会,莫斯科,2014);“不在此时”(上海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2013);“不要动”(香格纳,北京,2011);“杨振中”(IKON美术馆,伯明翰,2006);“轻而易举”(比翼艺术中心,上海,2002); 重要的群展包括:“1989年之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2017);“我们光明的未来:控制论幻想”(韩国白南准艺术中心,龙仁,2017);“前卫中国:中国当代艺术20年”(国立新美术馆,东京,2008);“全球化城市”(泰特美术馆,伦敦,2007)等。其作品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2003,2007)、上海双年展(2002,2016)、广州三年展(2002,2005,2012)、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2006)、里昂双年展(2013)等国际大展,亦被纽约MoMA、古根海姆美术馆、英国IKON美术馆、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瑞银集团等重要公私艺术机构所收藏。

 

《欢迎来到真实的沙漠》

2023,单频影像,8分钟

艺术家:汪建伟

作品介绍:就像拉康所言:真理来自于误认。人们努力去摆脱控制的行为,最终成为获取控制权的努力,人们努力去预设自己的命运,最终成为被预设的对象。“俄狄浦斯王”对预言真实的逃避,最终使他成为预言的牺牲品(真实的杀父娶母的故事)。《欢迎来到真实的沙漠》仍然延续了关于“剧场”的观念,即如何在众多的关系中发展和建立一个现场的可能性。本片让身体始终处于一种网络状态的关系中,呈现出多种系统并置的现场,展示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矛盾主题。本片的起点来自于真实的报道:一个十六岁的少年,随打工的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城市作为他未来的象征,他努力地去寻找通向未来真实的位置,唯一能给予他真实位置的是虚拟世界,以及他可以获得自由的网络游戏。他竭力逃避现实,必须用虚拟来掌握自己真实的命运,用幻想去对抗恐惧,真实与幻想融为一体,错觉、假定、误认成为行为的依据,最终对真实世界的逃避使虚拟中的谋杀成为真实的事件。本片将提供一个重叠的空间,即如何在众多的关系中发展和呈现一个现场的可能性,现场始终提供的是一组组的“征兆”,每一个场面、每一个情景都具有多重的信息,同时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总是处于多种不同事物的关系中,一个真实与虚拟、 现实与幻想互相缠绕的参照域,一个观众可以使用自身知识与经验去“剪辑”自己的版本。

 

汪建伟(艺术家)

1958年生于中国四川,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汪建伟一直在探索知识综合与跨学科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尝试使用不同学科的方法去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在综合知识的背景下,以哲学式的质询,实践一种交叉学科的观看世界的方式,并赋予这些实践以形式。为此,其艺术作品呈现多元样式,跨越电影、戏剧、多媒体、装置、绘画和文本等领域。汪建伟应邀参加了国际众多电影节、戏剧节、艺术展览和重要学术活动。2008年,汪建伟获得美国当代艺术基金会(FCA)授予的2008年度艺术家奖。

 

《默片》

2011,单频影响,11分19秒,

艺术家:施勇

作品简介:影片中,一个年轻男人和一个女孩在上海城郊的工地附近偶遇。他们害羞而愉悦地期待着彼此的共存。但是语言成为了他们之间的一道屏障。过了一会,他离开了,她还在原地。这场缓慢进行的心理剧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小插曲。

 

艺术家施勇与耿建翌:

“我和老耿认识,然后保持后面的朋友关系,是因为1994年他做的第一个计划就是“以11月26日作为理由”的这个计划,那个时候就有上海、北京、杭州,他邀请的艺术家在这几天,各自在自己的城市,随便你在什么地方做一个作品或者一个计划,然后用照片文字来汇总合成册,就完成了这个计划,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才一直保持联系。

然后,紧接着就是第二年的“以45度作为理由”,也是他策划的,我们继续参加了,而且他也是我们画廊的代理。他也是相关画廊代理的艺术家,我们也是,然后又参加了各种的展览,所以一直保持这样的一个朋友关系。”

 

施勇(艺术家)

1963年出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现在工作和生活在上海。施勇作为中国较早从事装置与影像媒介的代表人物之一。自1993年起,他的作品就在国内外被广泛展出。早期创作致力于揭示现实内部的意识形态;九十年代开始关注改革开放神话下的当代上海的转型概念,继而引向更宏观的全球化,消费文化等层面。2006年,从作品“2007没有卡塞尔文献展”始,施勇将质疑的目光落实于艺术界本身,思考如何通过“搁置”创作来予以抵抗。2015年个展“让所有的可能都在内部以美好的形式解决”,既是之前创作的延续,又传达了其未来意图在表面“抽象”之下展开对于“控制”的反思与实践。

 

《双重风景》

2001,单频影像,16毫米胶片、彩色无声,10 分钟

艺术家:朱加

作品简介:一个年轻男子坐在咖啡馆临窗前的桌子旁,画面右边一名无法确立身份的“女子”背对着他站立在那里,画面的结构始终没有任何改变;模特的位置关系,场景及道具也没有丝毫的变化,甚至演员的动作都是微小的,看上去就像是一幅凝固的画面。

 

朱加(艺术家)

作为中国当代最早的一批录像艺术实验者之一,朱加一直在尝试以不同的方式记录常态的现象。他往往将镜头锁定于最为日常的人物和现象,又非常主动地呈现一种观看习惯之外的世界。如创作于1994年、曾多次参加国际展览的作品《永远》,他将摄影机绑在一辆三轮车的左轮边缘,随着轮子的滚动前行,拍摄下北京街头的日常生活,不同于一般影像,在一种使人晕眩的状态下,以陌生的视角截取瞬息万变世界中的瞬间。而1995年的《他们俩有过性关系?》,通过在忙碌于城市,陌生甚至毫无关系的公共人群之间突兀地插入写有“他们俩有过性关系?”字样的牌子,强制地加上一种极为私密的关系,借此关注和思考社会各类人群对于性之类敏感问题的态度。

1963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和工作于伦敦和北京。主要展览包括个展:“近期的绘画”(香格纳,上海,2020);“留住现场”(外交公寓12号空间,北京,2017);世界的舞台,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美国(2017);萧条与供给: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百家湖美术馆,南京(2016);第三届蒙得维的亚双年展2016,蒙得维的亚,乌拉圭(2016);世变,PARA SITE 艺术空间,香港(2016);展示片段:OCAT十年(2005-2015)文献研究展,OCAT研究中心,北京(2015);2015艺术长沙,长沙市博物馆;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长沙(2015);朱加个展:临界的弥漫,香格纳画廊主空间 & H空间,上海(2015);M+进行:流动的影响,香港(2015);海陆空-重访录像艺术的空间性,OCT 当代艺术中心,上海(2014);出格,中国录像艺术的开端 (1984-1998),广东时代美术馆, 广州 (2011);快城快客—第七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08);第十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必要的 / 全球战争时代的乐观主义,伊斯坦布尔,土耳其(2007);聚焦-来自美国HAUDENSCHILD夫妇收藏的中国当代摄影和录像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05);第5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梦想与冲突 观者的权利,威尼斯,意大利(2003);节奏,20世纪当代艺术家邀请展,纽约现代博物馆,美国(2002);生活在此时-29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柏林汉堡火车站当代美术馆,柏林,德国(2001);每天-第11届悉尼双年展,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等,澳大利亚(1998);贸易途径:历史和地理,第二届约翰内斯堡双年展,约翰内斯堡,南非(1997)。

 

《喊》

1998,影像,3分42秒

艺术家:徐震

作品介绍:在人群中大喊一声,拍摄下人群回头的影像。

 

艺术家徐震与耿建翌:

“老耿是喝茶的朋克。艺术创作、教育、艺术圈、市场、影响力,在他这里都是他说了算。他过着想当然的、随时发动的、自我中心的摇滚人生。这个行业因他这样的人而迷人。”


徐震(艺术家)

艺术家、策划人、没顶公司和没顶美术馆创始人。1977年出生,工作和生活于上海。徐震的创作非常广泛,包括装置、摄影、影像和行为等。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双年展均有展出。2004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艺术家”奖项,并作为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参加了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2001)主题展。

 

《佛跳墙》

2012,单频影像,2分钟

艺术家:张鼎

作品简介:根据佛跳墙——以猪、羊、鸡、鸭、鱼、龟等动物为原料制作的著名菜肴,张鼎制作了一组动物石膏雕塑,并制作了一段使用特殊爆破效果和拍摄技术的视频。在庄严肃穆的交响乐伴奏下,动物们的石膏雕塑被炸得粉碎,一个接着一个,接着是巨大的爆炸,最后粉碎成碎片。高速摄影机镜头捕捉每一个瞬间的爆破,液体和碎片以令人震惊和残忍的方式到处飞溅。它以独特的审美展现在张鼎的作品中。类似于烹饪材料的制作,视频《佛跳墙》作为整个项目的起点,为展览的其他作品提供素材,为整个氛围奠定基础。

 

艺术家张鼎与耿建翌:

“最早知道老耿是上2000年本科的时候,是在买旧书的地摊上看到80年代的《美术》杂志上刊登他的作品,当时特别惊叹和震撼:在中国80年代有这样的艺术家能画出这么超前的作品,耿建翌这个名字就这样放在了我的心里。2003年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读书有幸认识了老耿,当然去那边读书也是冲着他还有张培力老师去的,他们当时刚刚组建了新媒体系。老耿作为老师,他永远是用一种鼓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作,和老耿聊作品想法的时候他会一直看到你想法有趣的点,会说‘这个想法牛逼啊’,让学生充满一种对创作的自信,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教育方式,让我能更坚定地从事艺术的创作到今天。

从学生到朋友,和老耿在一起做了很多的事情,参加过他在杭州组织策划的很多展览,2004年在杭师院现代美术馆组织了‘让一些念头被看见’,LOFT49的‘丢失ING,没LOST’,2005年在杭州南山路柳浪闻莺枫杨林的‘出事了’,2006年在杭州胡庆余堂的‘没事’,以及后来参加了很多次他创建的想象力学实验室的项目。相处这么多年不仅仅是艺术上的交流,在生活上我们也有很多交集,经常会组织几个朋友出去旅行,我们一起去过深圳、汕头、厦门、兰州、郑州、洛阳,浙江周边的很多地方,留下太多美好的记忆。”


张鼎(艺术家)

1980年生,生活工作于上海,是当代艺术界最为活跃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常使用雕塑、装置及影像等媒介进行创作,也常举办大规模的、积极邀请其他艺术家及观众参与的视觉-音乐现场项目。张鼎的大型机械装置作品具有强烈整体性:主题、形式元素与诸多作品部分的紧密联系让他的展览看起来不是众多互相独立作品的横向陈列,而是一件结构缜密、纵向构筑的巨大作品。他曾通过惊人的、有某种新粗暴主义意味的空间装置将美术馆空间转变为华丽而荒诞的囹圄;在互不相干、相距甚远的展览空间之间搭建观念性桥梁;邀请众多风格迥异的乐队、声音艺术家在舞台上同时进行演出,扭曲并压缩声音、影像、空间——在张鼎的展览现场发生的,往往不是创作成果展示,而是艺术创作过程。

 

《泰坦尼克》

2008

三频影像,6分6秒*3,

艺术家:张辽源

作品简介:《泰坦尼克》这件影像作品拍摄于2008年,是经由上海比翼艺术中心推荐,专为日本横滨“黄金町艺术市集”(Koganecho Bazaar)制作的。所以作品的起点是和这个国家的地域有些关联,不过我没有去过,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反而对这个岛屿类型的地域产生了一种抽象化的想象。但作品的最终内容还是在拍摄过程中不断生长的结果,是一个和计划中完全不同的画面。

 

艺术家张辽源与耿建翌:

“扑克牌也成了他的教学道具,我们来到教室时,看见耿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副扑克,在教室地上铺好了全开画幅的纸,要求我们在它上面限时用扑克牌完成一件‘东西’,要写出它的十个优点,并对其他人的‘作品’做出评论,指出它的缺点。他没有僵硬的执行这个原则,而用温和中带着严肃的态度尽可能完成这个过程。这样特殊的课程内容有好几次,课程参与者的作品相互启发之外,他成功地引起了我对一个‘领域’的兴趣,你感觉这些‘游戏’和一个深邃的广阔的世界相连接,而这是需要自己走入的。大概从这时候开始,对他有些敬畏起来,这和一开始他给我的中年大叔的形象截然不同了。”

 

张辽源(艺术家)

1980年生,现工作生活于杭州,1999-2006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和新媒体系,2004年曾赴法国尼斯美术学院学习交流,毕业后任教于新媒体系和跨媒体学院至今。“能看的方式和所见的形式”是他关注的两个基本问题,并使用与此相关的媒介展开他的创作。作品曾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比翼艺术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西岸艺术中心、法国Le Fresnoy国立当代艺术工作室、OCAT美术馆(深圳/上海)、东京都写真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等机构中展出。

 

《光源》

2005,影像, Hi8、黑白, 5分02秒 

艺术家:程然

简介:部分隐藏,部分可见,与某人和某物保持一定距离,片刻,是夜的一种形态。这次作品《光源》是我的第一件作品,也是当时策划“礼物”展自己展出的作品。

 

艺术家程然与耿建翌:

“我不是老耿的学生,但老耿对我的影响像是师长。很早之前,2005年,我还是毛头小子,策划的第一个展览叫‘礼物’,当时耿老师推荐了杭师院美术学院的美术馆给我做这个展览,初出茅庐,四处乱撞,多亏耿老师事无巨细地妥帖安排,转眼多年,仍历历在目。

耿建翌老师无论从艺术家个人创作的方法论还是到创办想象力学实验室,以及张培力老师与耿建翌老师、王强老师、宋凌老师等人发起的‘池社’活动,都在以江南的特殊视角不断启发着更多的后辈,以想象力延续着一种不可想象的创造,做着一些真正的艺术家该做的事情。”

 

程然(艺术家)

影像艺术家、艺术家机构马丁·戈雅生意主理人。生于内蒙古,现工作和生活于杭州。2013-2014荷兰Rijksakademie 皇家视觉艺术学院驻留,2017年创办艺术家空间马丁·戈雅生意(Martin Goya Business)。作为中国新一代影像和跨媒介艺术家的代表,程然尝试电影、诗歌、戏剧、小说、装置等不同艺术形式,但并不拘于某一种专用材料的使用,跳跃的、抽离的,更具实验探索的精神,在作品中他改变了原有物质的空间,结构与感知。程然曾在纽约新美术馆、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特拉维夫当代艺术中心、爱尔兰布尔法斯特MAC剧院、K11艺术基金会、天目里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国际美术馆和机构、艺术基金会举办个展,也在包括卢森堡MUDAM美术馆、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法国巴黎东京宫、西班牙索菲亚王妃美术馆、芝加哥美术馆、奥博豪森电影节、伦敦X商店+纽约新美术馆、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克里夫兰三年展、广州三年展、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PSA当代艺术博物馆等机构展出及放映。2020年程然提名首届X美术馆三年展艺术奖;2019年程然获得日本Nomura新锐艺术家奖;2017年,马德里录像艺术节最佳导演奖;2016、2015年入选AAC艺术中国最佳年轻艺术家奖;2015年入选皮埃尔·于贝尔艺术奖,以及提名斯德哥尔摩绝对艺术奖,并于2014年由燃点杂志评选为最佳年轻录像艺术家。程然的作品也被美术馆和机构广泛的收藏,其中包括:M+视觉艺术博物馆;纽约Kramlich家族收藏;法国DSL收藏;纽约多姆斯收藏;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广州美术馆;上海美术馆; 浙江美术馆;K11艺术基金会;土耳其Borusan基金会;德国The Walther收藏;荷兰皇家视觉艺术学院; 瑞士Erlenmeyer基金会;奥地利蓝山基金会等。

 

《老师 老师》

2020,4K单频高清录像,15分56秒

艺术家:李明

描述:蜜蜂酿蜂蜜、奶牛产牛奶、风扇能扇风。

 

艺术家李明与耿建翌:

“毕业之后的学习基本上有这么些途径:不断地参加展览,观察前辈们如何‘做事’。耿建翌老师有次喝茶闲聊时说:‘40岁以后便是做事。’因为他言语总是简洁,风格上有点禅宗,我就喜欢惦记几个词,比如‘做事’到底意味着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做什么?这可以回到前面说的在新媒体教学中张培力老师有一个态度:‘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如何做。”

 

李明(艺术家)

1986年生于湖南沅江,现生活工作于杭州,2008年学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其早期的实践以DV镜头记录下艺术家自身在中国高速城市化风景中进行的表演而为人所知。李明以自身作品媒介中的时间性,检视数字图像和物质流通的逻辑。在一些作品中,他尝试将这些流通逻辑转化为图像递进的规则。总体而言,其作品的偶发和游戏性等特质,能让人想起90年代中国观念艺术和录像艺术的若干线索。李明的录像作品除了探索数字影像存储设备对记忆和时间感知的影响以外,他的日常冥想实践也启发他追求一种感受性的电影,映射我们的内在现实,以及不同现实之间的超距联结。这点体现在他作品中的非线性影像节奏;在他的影像剪辑以及他对日常事件所进行的重新编排中,都可以见到这样的节奏——时而近乎迷幻,时而仿佛素人自制影片。

李明曾获2017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以及2008年皮埃尔•于贝尔创作提名奖大奖。他的作品曾于多家重要机构展出,包括釜山双年展、皮诺帕斯卡里博物馆、Borusan当代艺术中心、深圳雕塑双年展、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近期个展:“被吃掉了”,上海天线空间(2021);“201420162021”,佛山华侨城盒子美术馆(2021);“朱昶全 × 李明:狂草狂草”,浙江美术馆,杭州(2020);“1703”,上海天线空间(2018);“烟士披里纯”,杭州HDM和维画廊(2017);“ME I WE”,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5);“中介”,上海天线空间(2014)。部分群展:“OCAT × KADIST青年媒体艺术家项目展览”,上海OCAT(2022);“大象出走”,北京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代表作”,上海乔空间(2021);“环形撞击:录像二十一”,上海OCAT(2021年);“情动”,武汉美术馆(2021);“未来未来——青年实验影像计划”,上海CEF实验影像中心(2020);“白日美人”,天线空间 × 游牧画廊,杭州天目里(2020);“我与家庭”,卢森堡让大公现代艺术博物馆(2020);“重蹈现实”,上海OCAT(2019);“原力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2019);“走出水墨:来自中国当代艺术的解读”,伊斯坦布尔佩拉博物馆(2019);“与我们所知的世界有关”,西安OCAT(2018);“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入围展,上海外滩美术馆(2017);“.com/.cn”,上海K11美术馆,香港K11基金会(2017)。

 

《温度的频响》

2005,6分25秒

艺术家:蒋竹韵

作品简介:《温度的频响》记录了艺术家在2005年的一次声音表演行为。低温下高频的牙齿颤抖与心跳低频的铺垫,以身体性的条件反射构筑一件声音装置。

 

艺术家蒋竹韵与耿建翌:

“相较于耿建翌的艺术,鲜有文本谈及他的艺术教育。他早年教学笔记及手稿的浮现,一度令我兴奋而惶恐。因个人选择了和他共同的教师职业,如今才有了一些关于教育的共同体会,共情于一些他对于教育问题的看法。而惶恐则完全是出于原始的比较,作为他的学生,我和他当年写下笔记年纪相仿,突然能以一种同龄人的视角,正视彼此的差距与不同。所以,当一个教师自身的跨度展现于我之时——一个年轻的他和一个长者的他,他的教育方式与观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借此作为全文的一条线索。” 文字来源于耿建翌画册中艺术家撰写《耿建翌的艺术教育及其教学的艺术》一文。

 

蒋竹韵(艺术家)

生活工作于杭州。以问题机制为导向,其创作和研究方向涉足多种媒介及形态,现就职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自由艺术工作室。

 

其他艺术家对耿建翌的回忆:

艺术家郎粲:

“耿老师对我在艺术方面的影响就是:从容、智慧、冷静、热情、自悟、克制,我对他的理解也是这十二个字。‘慢’展览中的四件影像作品,在未来主义绘画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的概念,在影像中建立了一种‘假设空间’和‘可能世界’。”

 

艺术家吴俊勇:

“有些老师教导是具体当下的,有些教导是随时光变迁慢慢彰显力量。耿老师更像后者,我从他身上学到干净、平静、平等,人生大于艺术,分享爱。时常觉得,耿老师就在不远处,正微笑着。”

映后交流嘉宾

董冰峰(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学术总监)

现为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学术总监,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2005至今曾先后担任广东美术馆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和北京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同时他也担任多个艺术机构、艺术理论丛书和影展的学术委员、主编与国际评委。董冰峰曾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3)、“《YISHU》典藏国际版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5)和亚洲 艺术文献库“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驻留奖”(2017)。董冰峰的研究领域包括影像艺术、独立电影、中国当代艺术史、展览史与当代批评理论。


朱靖江 (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教授)

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非遗影像专委会副主任。主持“中国民族志电影史”、“影像中的人类学”等多项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出版《田野灵光》《在野与守望》《故乡回望苍茫》等学术著作,拍摄《冬牧场》《和光同尘》《七圣庙》等民族志纪录片,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

合作方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