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桥东面:耿建翌个展”于OCAT深圳馆开幕。与“观察、调研与搜集物证”的社会性研究或参与性质询不同,在此次展览中,耿建翌首次使用了第一人称进行描述。这个源于一次算命经历的展览名称,带有记忆的常见特征:晦暗不明、难以琢磨、往往具有某些笃定却无法确认的语词或场景。
“小桥东面,时不时的会在脑海中泛出。自从听说,一直以来我都坚信一定是郑州的这座建新街桥,因为在离开郑州前的四年间,我几乎天天经过。……那辆小26上海永久轻巧的自行车带着我从建设东路26号出发,穿过建新街金水河的这座桥一路往东就到了决定我命运的少年宫……”
——耿建翌
我们由此思索个人记忆的机制、关于梦境的影射,或许正如“小桥东面”展览所呈现的多个入口与平行的陈列关系,我们在潜意识中认为它们注定连结,却又无法断言它们的次序或映射关系,唯独只知晓它们在冥冥中的重要性。
本次“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系列工作坊,邀请曾为耿建翌进行催眠与回忆的艺术家王欣,为参与观众探索属于他们的个人记忆、迷雾与温暖的或愉悦的记忆,并在相互的记忆分享中为彼此串联或分析。尽管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当我们回想一段记忆时,对这段记忆的不确定性同时也被提取出来”,我们仍旧会试图抵抗这一机制,为我们的个人记忆碎片构建联系。
环节1:冥想——迷雾中的小桥
在艺术家带领的冥想下, 参与者在心灵之中建立起一座小桥,这座心灵的小桥将引领参与者穿过记忆的迷雾。
环节2:催眠——个人神话之梦
在催眠体验中,艺术家将引导参与者在催眠状态下展开积极想象,构建一个由个人记忆所塑造的个人神话之梦。
环节3:分享——记忆的迷宫
在伞上绘制此前的体验与感受的意象图画或文字,并通过光影的投射,展现参与者的集体记忆 与个人表达的组合。
欢迎参加本工作坊,其中包括催眠环节。催眠可能会引起部分人不适感、恶心、头痛等身体反应,也可能会引起情感反应,如强烈的情感体验或情感释放。此外,催眠也可能会使某些人感觉失去控制或感到焦虑不安。
请注意,如果您有任何心理疾病、心理创伤或其他身体健康问题,请勿参加本工作坊。如果您常有噩梦,受过去不愉快记忆的困扰,也请勿参加,因为这些问题可能会被加重。
本工作坊由曾经获得催眠认证的艺术家带领,旨在为艺术活动而设计,非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参与前请务必考虑您个人的心理和身体情况,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如果您有任何疑虑或问题,请随时向我们的工作人员(致电:15927233805)咨询。谢谢!
王欣(艺术家)
1983年生于湖北宜昌。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获得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电影、录像、新媒体和动画系,获得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上海。作为一名曾经的持证催眠师,王欣的一些作品具有某种令人着迷的力量,能够引起观众强烈的情绪反应。她的作品主要以装置、影像及新媒体为形式,对人类心灵世界、自助式心灵疗愈、艺术生态系统以及人与人工智能关系等方面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