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艺起”工作坊:轮椅行动——身体的痕迹

2023.3.24
16:00-17:30

工作坊
地点:  UCCA剧场
语言:  中文

在“艺术为人人”和“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的时代里

艺术的边界是包容而流动的

它平等地向每一个生命敞开怀抱

无论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或是否残障

 

“包容性艺术”强调残健人群的共同参与

促进相互间对彼此和对生命的理解

 

行动绘画,这一无形式的、即兴的 、动感的、极富生命力与技巧自由的艺术,是一种直接的、本能的且具有高度动态的艺术,它有时被称为“手势辅助的抽象”。作为行动绘画的代表,艺术家波洛克往往抛弃一般绘画工具,用身体的运动、快速有力冲动的笔触,以“满幅画”的线条和节奏来寻求全新的画面。

在2021年《北京残障女子图鉴》展览中,潘潘分享道,下班后同事骑着单车,她开着轮椅车头:“我觉得(那时候)我们都是平等的。”轮椅成为身体的延伸,给使用者带来自由和解放,拓展了行动的边界和极限。

本次工作坊以轮椅作为行动绘画的主体,强调身体的可移动性,关注绘画本身的物理行为。我们将在巨大空间的地面上铺以画布,将颜色缤纷的丙烯颜料分布在布面上。参与者将在轮椅的行进中,将轮椅的轮胎滚入颜料中,并随着轮椅的移动在画布上留下交错的曲线轨迹;或者用悬臂控制颜料罐的位置,让颜料自发地滴下,飞溅或涂抹到画布上,从而达到一种偶然效果——这些由参与者“无意识”自发完成的绘画,以无数个轮椅自由而快速的滚动瞬间去创造一个充满原始情感和行动的强大舞台,吸引观众去思考轮椅使用者在此时的自由。

包容性艺术计划丨背景知识补充

轮椅行动之身体的可移动性

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1908-1961,法国二十世纪哲学家、思想家)在1964年出版的《眼与心》(L’œil et l’esprit)中强调我们的身体和世界所共享的自然物理构成,还强调了一个具有实体性的事物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知觉特征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与观照它的特定种类生物的体积和知觉能力有关。在此意义上,身体的可移动性便具有近乎至高无上的重要性。绘画通过艺术家身体位置的变化,揭示它所再现的主题是如何被看见(即主体去“看”),也是通过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姿势的组合被呈现(即作为主体的艺术家,通过其留下的痕迹和线索,而“被看”)。“作为可视的和可移动的,我的身体是立于众物之林中的一物;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结构中捕捉到我们的身体,世间万物凝聚而一,我们的身体也身处其中。但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在不停地运动,并不断观看,它便由此将事物环绕在它的周围。这些周遭事物便成为身体的附属和眼神;它们由此嵌入我们的肉体,成为我们完整身体的一部分;世界犹如我们的身体一般,也是由这些事物所构成。”

嘉宾

蒋志(艺术家)

199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蒋志的创作包括摄影、绘画、录像及装置;小说和诗作亦是他开始艺术创作以来的重要媒介。他长期深入地关注各类当代社会与文化的议题,自觉地处在诗学与社会学这两个维度的交汇处上,并着力于如何将那些我们熟悉的日常社会和个人经验转换进作品文本中。

合作方

发起方&主办方

北京市通州区乐益融社会工作事务所

北京市通州区乐益融社会工作事务所(原北京残障姐妹)是一家专注于服务残障人士的公益组织,深耕残障人士全面事业发展路线。我们尤其同残障女性站在一起,成为残障人士走出家门的第一站。通过各类社会服务活动,为残障人士的社会融合提供专业帮助。增强残障人士尤其是残障女性的民生福祉,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多的就业网络与社会融合平台。同时,我们也积极投入到公众教育与社会教育建设中,通过各类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残障意识及残健融合理念,推动融合性发展。

 

Sukha33

由艺术家、建筑师和策展人共同发起的泛文化艺术类厂牌,意图将共创艺术延伸进日常生活中,关注社区共建与人文精神培育。文艺活动没有定义,参与人群没有归类,探索二者间的连接方式。

 

联合主办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特别支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协办

上上国际美术馆、一天自然Wood Mood

 

公益合作

北京有利慈善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指导单位

民盟通州区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