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绘画三故事

2023.2.26
14:00-15:30

对话
地点:  UCCA报告厅
语言:  中文

19世纪初,在历经了动荡政局与工业革命,法国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工业化与崭新的城市生活,它们转换着人们既有的观念,也潜移默化推动了文学艺术界的变革。艺术与文学的交织自古以来如草灰蛇线般有迹可循,关于“现代性”的讨论于波澜中萌芽,冲击着崇尚古典主义的传统艺术体系,以官方沙龙为代表的艺术批评体制似乎也处于革新的十字路口。

19世纪30年代,法国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阿尔弗雷德·德·缪塞(Alfred de Musset)、泰奥菲尔·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分别写下了三篇以绘画为主题的小说《不为人知的杰作》《提香之子》和《金羊毛》,作为虚构文学介入艺术批评与写作的线索。文字以其想象力与精湛的描绘呈现了艺术的可能性,并揭示了同时期浪漫主义文学与艺术相互交织推动的历史。正如《金羊毛》中提布斯着迷于鲁本斯画笔下的抹大拉,“距离反而让画中人愈加迷人美丽”,而他对那不可实现的梦境(抑或说是对艺术塑造的缪斯)的执迷令人不解。在收录了这三篇文学作品的《绘画三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在聚焦“绘画”的同时,试图去揭示艺术创造的特性与过程,以及画家面对画布时的险境与困惑。

2月26日,UCCA邀请《绘画三故事》译著者东门杨、法国文学学者程小牧、艺术家王兴伟,一起从关于“绘画”的三个故事出发,分享新古典主义、浪漫派和文学对于面对现代性革新的共同困惑,并通过不同的身份与视角回望1830年代文学与艺术交织辉映的故事。

关于嘉宾

程小牧(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巴黎七大,文学博士。著有《Jean Genet,un Baroque moderne》;译有《内在经验》(乔治·巴塔耶)、《阳台》(让·热内)、《贾科梅蒂的画室:热内论艺术》等。


王兴伟(艺术家)

1969年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目前工作、生活在北京。早期作品包括与西方艺术史经典的对话,以及对中国本土艺术环境的忧虑和批评;在创作中期开始形成独特风格,并继续探索绘画中的基础问题,包括有意识的转换和图像的重复。王兴伟对晦涩、不相干、荒诞、庸俗、滑稽的场景尤为感兴趣。他编排的场景经常出人意料、不着边际,但又有着迷人的超现实感。王兴伟的创作主题多元,并在不同绘画风格之间进行游刃有余的切换。


东门杨(《绘画三故事》译著者)

巴黎七大毕业,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DawanArt联合创始人。著作有《香料》《The Old Prince》《绘画三故事》,以及译作《成人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