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系列
“没有历史,只有传记”——作家生涯与中国现代文学

2023.10.6
15:00-17:00

对话
地点:  UCCA报告厅
语言:  中文

晚清以降的中国进入了一个“大时代”,中国现代文学正是一种“大时代”的文学。“大时代”与具体的“人”并非对立的关系。相反,“大时代中的个体生命史”更应当成为我们关注与研究的对象。具体到文学史而言,便是应当建构一种“有‘人’的文学史”。

正如爱默生所言,“一些引人注目的历史事实总是在我们在个人的经历中被提出,并且在其中证实它们”,“严格地说,没有历史,只有传记”。(《历史》)只有在“人”的具体生命中,时代的强力与限度才是真实的;也只有在“人”的遭遇与回应中,时代的命题才真正被“提出”与“证实”。“人”既是历史的本体,也是认识与把握历史的媒介。在文学史上,首先发挥了这样的作用,同时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便是作家。因此,“文学”首先是一种以作家为主体与支点的“人学”,尽管其未必完全是“人学”。

“作家生涯”内在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展开,直接参与了“文学性”的建构与“历史化”的整个直面与反思过程。“传记”不仅是一种特定的文体与史料,更是切入“文学”与“历史”的方法与视野。在不同类型的现代作家的生命故事与文学世界中,蕴含了感知、捕捉与理解文学史,甚至整个“大时代”的脉络与精神的通道。“作家生涯”作为方法与视野的必要与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呈现。

目前正在UCCA展出的“马蒂斯与马蒂斯”,最后的章节探讨了马蒂斯与野兽主义对于20世纪20至40年代艺术家的影响。以此为契机,UCCA策划了系列讲座探讨同时代的文艺思潮与历史背景,此次将目光从艺术创作延伸至密切相关的文学领域,以期为观众呈现20世纪上半叶立体而又多面的文化场景。本场活动的主讲为北京师范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文学院讲师李浴洋,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季剑青和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袁一丹参与对话,由UCCA研究部副总监黄洁华主持。

活动日程

15:00-16:00主题讲座
16:00-17:00与谈人发言及圆桌讨论

视频资料

02:43:16

视频资料

02:43:16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1 / 10

主讲嘉宾

李浴洋(北京师范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文学院讲师)

北京师范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文学院讲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获颁“士恒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中国文学史与学术史,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译《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近期代表性论文包括《“传统”的发明——“整理国故”运动与王国维“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形象建构》与《“新文学”与“新国学”的互缘——“整理国故”运动与朱自清“新文学”思想的生成》等。

关于对谈嘉宾

季剑青(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

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著有《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

 

袁一丹(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兼及思想史研究。著有《另起的新文化运动》《此时怀抱向谁开》。

关于主持人

黄洁华(UCCA 研究部副总监)

2018年加入UCCA,曾参与和负责《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马修.巴尼:堡垒》《曹斐:时代舞台》《刘小东:你的朋友》等多本图录的策划与编辑,并且担任展览“曹斐:时代舞台”的联合策展人,2023年策划了“马蒂斯的马蒂斯”中关于马蒂斯、野兽派对于中国现代绘画运动的影响的展区。黄洁华毕业于北京大学法语系和法国卢浮宫学院(Ecole du Louvre)艺术史系,关注的研究领域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日艺术交流,越南现代艺术,以及全球现代主义和殖民图景。加入UCCA之前,曾在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助理,并且在卢浮宫、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实习。

 

巴可激光,为您做“睛”彩影像艺术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