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UCCA × 第五届星空艺术节系列活动

2023.9.9 - 2023.9.23

对话, 影像艺术交流, 特别活动

“因为真正的界限是模糊而摇摆不定的,它既不通向经验和非经验之间,也不通向存在和不存在之间,更不通向存在世界和价值世界之间,而是从‘你’和‘它’、现在和对象之间的所有区域横穿而过。”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我与你》(I and Thou)


当我们追随布伯人本主义的脚步,将目光聚焦在我与你、或被感知的种种相遇及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上,关注个体的作为与遭遇,我们会发现固有界限的流动性和可渗透性,洞见众多“孤星”构成的灿烂“星丛”。


从“愈所”系列艺术疗愈工作坊到“艺起”包容性艺术计划,UCCA公共实践部长期着眼于聚合多方专业资源,容纳更为广阔的公众群体,促进包容性艺术(Inclusive Arts)在艺术机构中的实践与推广。在独特的个体之间搭建一座更为高效的对话桥梁,也是源于对“人经由‘你’成为‘我’”的坚信与奉行。2023年9月,UCCA公共实践部将联合“第五届星空艺术节——看见他者To See The Other ”,共同组织一系列对话、影像艺术交流及艺术行动等项目。期待公众同我们一道,在与每一个“你”的相遇之中,感受“真实的人生”。

活动日程

2023.9.9(周六)13:00-15:30对话:第一场 史学视角中的残障人群——从指称谈起
活动地点 :UCCA报告厅
语言:中文、中国手语
嘉宾:李生平(浙江大学历史学博士候选人)
王超(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
2023.9.9(周六)16:30-18:00对话:第二场 与他者相遇:电影中的残障人士和我们
活动地点 :UCCA报告厅
语言:中文、中国手语
嘉宾: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3.9.16(周六)13:30-15:30对话:第三场 残障艺术的位置:东西方当代残障艺术实践
活动地点:UCCA报告厅
语言:中文、中国手语
嘉宾:
林婧(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
葛慧超(身身不息、星空艺术节创始人)
李博(艺术家)
2023.9.16(周六)16:30-18:30对话:第四场城市空间与残障经验:建造一座可抵达的乌托邦
活动地点 :UCCA报告厅
语言:中文、中国手语
嘉宾:韩亚楠(城市象限咨询业务组组长)
沈丞晴(少数派说创始人)
林子皓(芝加哥大学比较人类发展学系博士候选人)
2023.9.10(周日)15:30-17:30 影像艺术交流活动地点:UCCA报告厅

语言:中文字幕

活动主题:澳大利亚无休止舞蹈剧场
《透视黑暗》《平衡》

活动流程:
15:30-15:35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参赞致辞
卡洛琳·阿特金森
15:35-15:55 影像呈现
15:55-17:30 影像艺术交流
时间与地点待定艺术行动:第一场红气球
嘉宾:葛宇路(艺术家)
潘美好(乐平公益基金会残障融合实验室新媒体传播负责人)
2023.9.21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艺术行动:第二场认知“认知”
活动地点:康语轩老年公寓(认知症照护公寓)
嘉宾:宋冬(艺术家)

史学视角中的残障人群——从指称谈起

回瞻国内“残障”概念的发展与接受史,对于理解中国残障者当下的处境尤为重要。从“残废”到“受障”,从“喑哑”到“龙人”,从“瞽目”到“视障”……在残障倡导领域,如何指称残障者是一个重要的基础问题,关涉残障者的自我认同和主体性表达,同时又折射出社会的权力结构,包括法律规范称谓和官方人口管理分类方法、社会刻板印象与污名化的建构与消解过程。本次对话将通过梳理探讨在中国不同历史时刻出现过的残障相关称谓及其背后的身份构建、社会认同等问题,试图在史学视域中寻觅理论依据,从而帮助我们在残障的当代倡导中找到可能的道路。


关于嘉宾

李生平(浙江大学历史学博士候选人)

浙江大学历史学博士在读。在《残疾人研究》《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等刊物发表多篇中国古代残疾史论文。2018年曾在深圳“中途宿舍”精神障碍康复机构、心智障碍儿童康复机构等进行为期数月的访谈,所撰访谈文章收入《他们:九位残障者的故事》(南方日报出版社,2018年)一书。2019年2月曾参加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办的“Disabilities in the Ancient World”(古代世界的残疾)学术会议。近期比较关注中国古代残疾女性身份的建构与塑造话题。


王超(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历史讲师。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兴趣为二十世纪中国盲人与视障群体的文化、教育与社会身份变迁。已发表/即将见刊的文章涉及近代盲人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医疗与身体史中的残障经验,医疗与媒体中的残障表达,残障、科技与社会(STS)的互动。

与他者相遇:电影中的残障人士和我们

本讲座拟从以残障人士为主角的影片切入,尝试体认这一多样的“弱势群体”所面对的社会处境和所遭遇的文化与现实困顿。由他们在现实与银幕上的多重缺席与在场的形态及意义,尝试讨论社会与人、电影与人、“他们”与“我们”。讲者拟以自己心目中在呈现残障人士的主题与展示电影视听的艺术双重意义上的佳作《绿洲》《推拿》为例,展开关于他者、面庞、看见、“褫夺人性”与“赋予人性”等议题的思考。以影片为镜,以“他们”为镜,照见我们自己。


嘉宾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1年。自1993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专著10余部,专著与论文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代表作有《浮出历史地表》《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涉渡之舟》《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



残障艺术的位置: 东西方当代残障艺术实践

西方“残障艺术”的兴起与上世纪60年代左右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社会运动——残障权利运动(Disability Rights Movement)密切相关。当主流艺术反映再现“常人”的经验时,由残障人士参与或主导的艺术创造,一方面间接回应了残障权利运动中涉及的教育资源、发展机会及权力关系的不平等问题,另一方面也直接为艺术生产提供了多样的景观。

如今,全球各地均可见各类残障艺术节的举办及相关艺术团体的活跃,然而与之相左的却是,残障群体在庞大的当代艺术机制构建中仍然面临如何争取话语权的问题。本次对话将关注残障人士在全球当代艺术生态中如何更好地贡献自身社群文化叙事、提高其可见度的方式,以及当代艺术更进一步与残障群体交融、建立其认同并拓展自身阈值的途径;邀请残障与非残障艺术行业从业者进行分享和对谈,从具体的实践案例分析出发,在中外不同文化语境及社会现实形态中,探讨残障艺术的前世今生,及其在未来可能的位置。


关于嘉宾

林婧(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

聋人,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硕士,美国高立德(Gallaudet University)大学访学一年。研究方向为残障艺术与教育。


葛慧超(身身不息、星空艺术节创始人)

身身不息创始人、表演艺术制作人/策划人。作为表演艺术制作人,拥有丰富的艺术制作与国际文化交流经验,其制作及监制的作品曾受邀参加美国、英国、德国、意⼤利、韩国等地举办的国际艺术节。2019年,创办当代身体研究及艺术策划机构身身不息(BODY ON&ON),同年,发起中国首个包容性艺术节——星空艺术节(Luminous Festival),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共同创立了中英无障碍艺术论坛,以艺术推动社会包容性变革;同时,以身体访问计划向学者、艺术家提问,以身体游牧计划探索身体艺术作为异质性社群的连接方法,她还是连续五届Touch接触即兴艺术节的联合发起人,在中国推动“人人皆可舞”的舞蹈形式。从2017年开始进入舞蹈疗愈领域,探索艺术对身心障碍社群的疗愈性和修复性历程。2021年,她发起了认知症长者与照护者的舞蹈疗愈项目,2023年成立“星空疗愈计划基金”,在北京上海两地以公益的方式长期支持对认知症家庭的艺术照护。


李博(艺术家)

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2008年获瑞士巴塞尔“明日之星”奖,2007年获得法国巴黎皮尔卡丹艺术中心“最佳国外艺术家”奖,2006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创作“一等奖”和中央美术学院“学院之光”大展“艺术传承奖”。 2007年到2014年曾在北京、上海、伦敦、台北、巴黎、新加坡和马德里举办个展。2008年,李博和张咏联合发明了第一个贝斯与古琴融合的乐器“chen”,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3年底,李博和张咏发起并成立无声合唱团,其活动持续至今。



城市空间与残障经验: 建造一座可抵达的乌托邦

如何建造一座友善、温暖、便利的“无障碍城市”?对类似“通用设计”“技术可及性”等跨越了建筑、信息科技、法律、社会工作、都市规划等诸多领域的概念和政策标准的探讨,既带来了不同行业的跨界交流与合作,也引发了新的争议和摩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主动参与到这些对“无障碍”未来的诠释与实践中。“无障碍”的概念不可被化约为一个单一的通用标准,相反,恰恰是因为它有提供丰富解决方式的极大潜能,能够督促人们去反思不同形态的现代都市中不断涌现的问题,并为其源源不断地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本次对话将关注城市空间中残障人士的日常体验——ta们的出行、工作、社交。由于性别、障别、阶层等多重身份特性的交织重叠,残障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生命轨迹,这种个体独特性所构成的群体多样性进一步影响了ta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解和参与。鉴于此,规划师和设计师是如何与残障社群合作的?残障人士又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己成为所处空间的设计和规划者的?这些问题将成为本次对话的核心议题。


关于嘉宾

韩亚楠(城市象限咨询业务组组长)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咨询业务组组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现担任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咨询业务组组长,核心负责城市数据咨询、城市更新、基层数字化治理、智慧社区等业务领域。面向社会包容性议题开展过诸多研究与实践,包括北京市双井街道儿童友好社区营造、双井街道无障碍环境普查、北京“童步盲行”盲道体验与数据研究、北京市城市公共交通绿色低碳转型视角下的轮椅使用者出行环境路权与无障碍环境评估研究等课题。


沈丞晴(少数派说创始人)

少数派创始人和负责人、社群文化促进者和培训师、运动员。


林子皓(芝加哥大学比较人类发展学系博士候选人)

芝加哥大学比较人类发展学系博士候选人、《智能社会研究》青年编委、人类学中文平台“结绳志”编辑,曾发文于《新闻与传播研究》《Disability & Society》《澎湃思想市场》《信睿周报》等期刊媒体。关注聋人文化、无障碍城市建设等议题。



澳大利亚无休止舞蹈剧场 《透视黑暗》《平衡》

作品介绍

《透视黑暗》是米歇尔·瑞安执导的一部激动人心的作品,其灵感来自法国表现主义画家乔治·鲁奥。《透视黑暗》与南澳大利亚美术馆合作,期间美术馆举办了鲁奥作品展览。在编导米歇尔·瑞安看来,乔治·鲁奥的作品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美感, 作品中不完美的身体形态和困扰的灵魂与残障人士的感受和感知产生了共鸣,去看到不同人群的美丽和差异。

《平衡》(Counterpoise)跨越大洲和大陆限制,汇聚了一支来自韩国和澳大利亚的国际合作创意团队。无休止舞蹈剧场屡获殊荣的艺术总监Michelle Ryan、29Dong Dance Theatre的艺术总监Sunyoung Lee和Korean Music Project的作曲家兼制作人Sngkn Kim以及8名残障和非残障的舞者共同创作了一部独特的舞蹈剧场作品。 由于有如此多的机会去联系和接触不同的文化,我们各自的身份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平衡》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共同文化是什么? 无论我们之间的界限如何,我们是否正在走向人类经历极其相似的转折点?


剧团介绍

无休止舞蹈剧场的核心成员由7名残障及非残障舞者组成。该舞团的舞者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舞者、编舞家、以及创意人员平等合作开展创作,并在专业领域得到同行的普遍认可。舞团赋予舞者们充分的创作主导性,舞者们的生活中有关残障的生活经历为作品注入了幽默、温暖的元素和热烈灼人的赤诚。舞者们全情投入的创作实践,以及舞团本身对于在舞台和荧幕上展示人性、情感和个体经历的不懈追求为该舞团的作品赋予了鲜明的定义。无休止舞蹈剧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不断创作出质量极高、原创性极强,富有艺术说服力的强大作品的同时,作为一个舞蹈团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残障舞者提供行业标准级别的培训,为那些希望从事舞蹈艺术事业的人提供通向专业舞者之路的职业通道。


关于嘉宾

蒂姆·斯蒂茨(《影子》监制)

蒂姆在艺术领域的近期工作主要包括在澳大利亚表演艺术市场大会、墨尔本艺术中心和澳大利亚创意伙伴关系项目中担任主要职位。蒂姆曾于2013年至2018年担任墨尔本室内歌剧(Chamber Made Opera)的创意总监兼首席执行官,并在2018年拉妈妈剧院(La Mama Theatre)遭遇毁灭性大火后,参与筹集320万美元重建这一墨尔本标志性建筑。蒂姆是亚洲连线(Asialink)领导人项目和澳大利亚文化协会新兴领导人发展计划的成员,也是艺术领域各个分支相互支持、包容和准入的热情倡导者。


梅雷特·哈桑恩(《影子》助理制片人)

梅雷特·哈桑恩是一位患有脑性瘫痪的埃及裔澳大利亚电影制作人。她拥有麦考瑞大学的电影实践与制作传媒学士学位。曾担任故事片《爱的狂想曲》(RHAPSODY OF LOVE)和《振作起来》(GET A LIFE, ALRIGHT!)的助理制片人。2020年,她担任了背靠背影业改编电影《影子》(SHADOW)的助理制片人。梅雷特非常享受在《影子》(SHADOW)项目中的工作,并受到其日常但极具现代性的残障行动主义展现方式的启发。自《影子》(SHADOW)以来,梅雷特一直是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的研究员和制片人,并不断扩充着自己的作品集。

红气球

行动源起

这次行动的出发点,是对轮椅出行者所遇困境的认识。

这些陡坡、坎高,一直和其他的无障碍设施设计缺陷一样,属于容易被大众忽视的现实问题。

解决问题的前置条件,是在当下让大家看到障碍所在、意识到问题存在。

这次行动的实施方式是通过视觉阐释,让观众能够直观甚至夸张地达成对他们困境的感同身受。

而行动实施者潘美好,对于气球形式有一些浪漫的迷恋。气球本身的轻盈感,能够带来脱离地心引力的可能性,有超越轮椅障碍的潜能,它因此成为本次行动的最佳呈现方式。


行动介绍

前期走访公共空间,确定一些轮椅使用者无法越过的障碍。随后邀请公众一起参与,在轮椅上绑氢气球,以减轻其重量。在达到一定的气球量级之后,轮椅也许就能成功越过障碍。这一参与过程,可以把道路障碍,用气球的体量进行转译。气球的数量,对应着轮椅翻越障碍的难度。五彩缤纷的气球本身也是一种视觉景观,可以吸引更多人来关注这一现实困境。当然,困境本身也需要通过一些浪漫的建设性叙事,以避免陷入传统的残障议题讨论。公益的目的并非传播苦难故事,而是传递在未来超越障碍的努力与勇气。气球本身的浪漫色彩,也会淡化公众的负罪感,让他们放松,以简单的参与方式,加入其力所能及的行动。


嘉宾简介

葛宇路(艺术家)

1990 年出生于湖北武汉,2013 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影像媒体专业,2018 年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得实验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环京地带。葛宇路的兴趣多集中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趣味表达,试图通过作品调侃生活中隐藏的矛盾。他用自身对公共空间进入介入和协商,企图从中制造新的动态关系。

其近期参与的部分展览包括“一幅是画,另一幅也是画”(北京公社,中国北京,2021); “From Luther to Twitter.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德国历史博物馆,德国柏林,2020);“情的时代”(爱知三年展,日本名古屋,2019);“无界艺术季”(扉美术馆,中国广州,2018);“家的变迁”(金泽 21 世纪美术馆,日本金泽,2018);“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民生美术馆,中国北京,2018)等。

 葛宇路曾于2019年入围“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AAC 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2020年,他在北京公社的同名个展“葛宇路”荣获画廊周北京“最佳展览奖-创新奖”。


潘美好(乐平公益基金会残障融合实验室新媒体传播负责人)

乐平公益基金会残障融合实验室新媒体传播负责人、自媒体创作博主、残障融合平等意识培训师。拥有6年的公益实践经验,曾多次作为嘉宾为企业及社会团体提供无障碍服务以及融合培训,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并满足残障人士的就业需求。其经历包括作为嘉宾出席高盛集团社会融合相关活动、出席滴滴出行无障碍恳谈会,并对其无障碍服务提升提出意见等。她曾多次受邀参与多国在京使馆活动,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专访,讲述自身不设限的人生故事以及社群融合活动组织经历,向海内外的人们展现了当代中国残障人士的新风貌。她日常通过拍摄记录自己的无障碍体验,并在微博、公众号、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发布,使得残障伙伴以及社会大众更加了解无障碍服务以及建设。截至目前已涉及无障碍服务项目包括航空、铁路、景点建设等。

认知“认知”

行动源起

我们的一生都在寻求新的认知,但我们中的很多人在不断失去认知的能力。

目前大众对认知症的认知显然是不够的。受到认知症影响的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人,甚至是我们自己。认知症给人类带来诸多困扰,人们对相关人群也有很多认知误区。我们如何在生活中与他们共处?认知他们,就是重新认知“认知”本身。理解他们,就是理解自身。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我们的记忆也是有限的,但情感是无限的。构建一座彼此认知的桥梁,到彼岸去看看。也许我们记不住桥梁,但我们可以通过这座桥梁构建理解的可能。


行动介绍

认知症患者的症状并不像我们所熟知的那样千篇一律。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记忆留存如同一个装满书籍的书架,书籍不断掉落,最后剩下的那本书,对他们来说是无法掉落的,对我们来说也是珍贵的。让我们重新认知我们以为熟知的世界,让我们重新认知我们自身。也让我们重新认知“认知”。艺术家制作了一个正方形的书架,其中放满像书籍一样的白盒子。活动中,患有认知症的老人将各取其中的一个,把自己最难忘的事或物以某种形式放在盒子书籍里面,并用自己的方式在外表做好标记和颜色,放入书架。之后,他们每过一小段时间就被安排去找这个盒子,也可以增加放在里面的记忆。大家可以分享这些故事和物品,但阅读完后要尽力放回原处。这有些像图书管理,又有些像记忆训练。这些都是他们和我们最珍贵的那本最后的书,他们用物物交流的方式,达成人与人的交流。这不仅仅是认知“认知”,也是认知“不认知”,这个不认知,就是我们自身。


嘉宾

宋冬(艺术家)

1966年生于中国北京。他从中国先锋艺术运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重要的艺术家。1989年,宋冬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他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从事行为、录像、装置、摄影、观念绘画和戏剧等多媒介的当代艺术创作,并参与策划当代艺术的展览和活动。其艺术形式横跨多个领域,对人类行为短暂性的观念进行了探索。 他的作品用东方智慧探讨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具有国际影响力。

宋冬曾在世界各地多次举办个展,也是各种群展的焦点。他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温哥华美术馆、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荷兰格罗宁根博物馆、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丹麦奥胡斯艺术馆等地举办个人展览,曾参加“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 “光州双年展” “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利物浦双年展” “亚太三年展”“广州三年展”“台北双年展” “莫斯科双年展”和“世界影像节”等国际大型艺术展。

 宋冬曾获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青年艺术家奖金(UNESCO/ASCHBERG Bursary Laureate)、2006年“韩国光州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大奖、2010年“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装置新媒体大奖、2012年首届基辅双年展奖、2014年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杰出贡献奖。其于2011年获美国旧金山市荣誉证书,2012年度当选中国当代艺术权力榜年度艺术家。


关于合作方

身身不息(BODY ON&ON)

身身不息(BODY ON&ON)是一家以身体为本体的当代文化艺术策划/制作机构,秉持“一切从身体出发”的理念,自2019年创立,身身不息发起了“身体访问计划”、“星空艺术节(包容性艺术节Inclusive Arts)”、“Touch接触即兴艺术节/Touch中国社区计划”、“身体游牧计划”、“当代身体工作坊”等项目,激发智性的、感性的、觉性的身体场域,致力于探索身体的时代能量,艺术的社会价值。


羽逸手语工作室

本次“UCCA × 第五届星空艺术节 | 系列活动”中的中国手语服务,由羽逸手语工作室提供。


第五届星空艺术节介绍

作为中国首个包容性艺术节(Inclusive Arts),自2019年发起以来,星空艺术节(Luminous Festival)已连续举办了4届。今年的主题——“看见他者To See The Other”,接续了后结构主义“去中心化”的理论谱系与研究方法。

 

在过去的全球运动中,他者的视野为边缘群体提供了一个抵抗不平等结构与权力的可能,从被殖民者对殖民者的抵抗,到女性运动中性别视角的转换,从少数族裔对自身的叙事,到身心障碍人士推动社会模式的进步,通过不断思索与推翻中心/边缘、自我/他者的疆域化关系,达成多元共存与意识转换。

 

自我与他者互相牵连,彼此映照。看见他者,指向的是一种开阔、包容的视野,指向的是具体的、彼此尊重的关心,指向的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构。

 

他者正在我们身边,我们之中亦蕴含他者。看见他者,即看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