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皮皮乐迪·里思特:掌心宇宙”展览平行对话
女性在文学、社会学和电影学中的位置

2025.8.30 - 2025.9.20

对话
地点:  UCCA报告厅
语言:  中文

活动介绍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正在呈现瑞士艺术家皮皮乐迪·里思特(Pipilotti Rist)的大型个展“掌心宇宙”。本次展览不仅带来艺术家为UCCA大展厅特别创作的场域特定作品及其代表性精选之作,更将艺术体验延伸至美术馆的公共区域,邀请观众步入一个充满趣味的开放式感官宇宙。

里思特以其先锋性的视觉语言,将女性身体意象转化为沉浸式的多元感官环境,不断挑战我们固有的身体感知模式,为重新审视自我与世界的互动提供了独特视角。

受此启发,UCCA特别策划展览平行对话“她的宇宙:女性在文学、社会学和电影学中的位置”。本系列旨在突破当代艺术的边界,将视野拓展至更广阔的人文社科领域,搭建一个跨学科对话的平台。我们邀请观众一同探讨:女性的个体经验,如何在文学书写、社会构建与影像创作的不同维度中被表达、被塑造,并最终成为自我认知与内在力量的源泉?通过文学、社会学与电影学三个领域的交叉碰撞,我们期望更深入地展现女性在文化和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多元角色及其主动创造的能量,共同勾勒更为辽阔的“她的宇宙”。该系列活动由UCCA公共实践策划人王佑佑、吴伊瑶策划并主持。


第一讲

她的大自然:当代新女性写作之光


活动嘉宾: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活动时间:2025.8.30(周六)14:00-15:30

活动地点:UCCA报告厅


在“她的宇宙”首场活动中,UCCA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主讲,聚焦“新女性写作”的当代表达与实践。作为深入中国女性写作现场的研究者,张莉长期关注近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与性别意识的演变,思考何为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写作,以及如何在当下语境中开展女性书写。

在此次分享中,张莉将围绕女性作家和写作者的创作特征,从当代性、日常性与艺术性等维度出发,描绘“新女性写作”所展现出的先锋气质。内容将涵盖“新女性写作”的创作实践、突破传统二元对立的叙事方式,以及女性劳动者的文学书写与自我表达,探讨女性如何通过文学发声,建构多元而真实的女性经验。


第二讲

女 / 性·身体·公共性


活动嘉宾: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活动时间:2025.9.6(周六)14:00-15:30

活动地点:UCCA报告厅

 

“她的宇宙”第二场活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黄盈盈将来到UCCA,带来主题分享“女 / 性·身体·公共性”。标题中“女 / 性”之间的斜杠,意在打破惯常的“女性”整体概念,进行一种批判性的审视与解构——它质疑附着于“女性”身上的种种规范与“正统”,并特别关注“性”作为女性身体经验与身份认同中不可分割、却又常被遮蔽或规训的核心维度。黄盈盈将基于其深厚的社会学调查研究及敏锐的社会观察,在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探讨中国式女性身体的特点及其变与不变。她将引领我们从日常生活实践和公共话语空间出发,审视性/别权力与身体政治的复杂性,思考如何在跨越边界的尝试中,为女性身体经验的表达与权利争取开拓更多可能性。


第三讲

身体“起义”:欧洲电影中的女性解放简史


活动嘉宾:缴蕊(电影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

活动时间:2025.9.20(周六)14:00-15:30

活动地点:UCCA报告厅

 

“她的宇宙”第三场对话,将由电影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缴蕊主讲。回望百年影史,女性始终是电影艺术革新的先驱力量。跨越代际的欧洲女性影人,以其镜头持续探索身体的边界、挑战既定的性别规范,并不懈追求自我主体的解放。她们的创作实践不仅深刻塑造了电影语言的演进,更邀请我们透过影像的棱镜,以新的目光审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在本次讲座中,缴蕊将梳理欧洲电影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导演及作品,聚焦她们如何通过影像美学与叙事策略进行身体的“起义”——对女性身体自主权、欲望表达权及社会可见性的争取与展现。我们将看到,这些影像不仅是艺术表达的载体,更是女性争取解放、重塑主体性的重要战场与见证。


关于嘉宾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最受研究生欢迎十佳教师,“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主办人。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小说风景》《持微火者》等。主编《百年文学中的北京》《飞鸟与地下:2024年短篇小说二十家》《无穷的彼处:2024年当代散文二十家》《平静的海:2024中国女性小说选》《有情:2024中国女性散文选》等。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优秀成果表彰奖等。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性/别与身体社会学、艾滋病的跨学科研究以及定性研究方法。著有《艾滋病与生活逻辑》(2019)、《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2018)、《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2017,合著)、《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2013,合著)、《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2023/2011,合著)、《性社会学》(2010,合著)、《身体·性·性感:对中国城市年轻女性的日常生活研究》(2008)等。


缴蕊(电影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电影学者。研究领域为电影美学、文艺理论和文化研究。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第三大学现代文艺研究所(THALIM),获电影学博士学位。学术论文发表于《文艺研究》《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和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等国内外期刊,同时长期参与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展工作,致力推动电影产业跨文化交流互鉴的持续发展。

关于主持

王佑佑(UCCA公共实践策划人)

先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和伦敦考陶德艺术学院艺术史系,2022年加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现任公共实践策划人,为“现代主义漫步: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鸟头:云云”、“莫毅:我在我的风景里”等展览策划系列公共项目。


吴伊瑶(UCCA公共实践策划人)

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法语系及艺术学院、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历史学院艺术史专业,获优秀硕士毕业论文。2022年加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主要为展览项目策划、统筹公共实践活动,包括于UCCA Edge呈现的“艾哈迈德·马塔尔:天线”、“马蒂斯的马蒂斯”,于UCCA北京呈现的“安妮卡·易:另一种进化”、“吕克·图伊曼斯:过去”,以及2024年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等展览公共项目。于2023年发起并策划“漫抵达”系列对话,该项目长期关注本质为图文叙事媒介的当代艺术创作生态。


合作媒体

单读、澎湃思想市场

特别鸣谢

搜狐文化、湃客·文艺BIE别的、abC诶笔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