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勒曾提出,正因为技术弥补了人类的“本原的缺失”,在这个概念中,人与技术的二元对立被消解,“人类中心主义”也随着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渗透甚至是替代而被动摇。在当代,工具作为一种肢体的延伸,成为人造的义肢(或者普遍的器官),正在反向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习惯。如同唐娜·哈拉维定义的“赛博格”:神经控制有机体,是机器与生物的杂交,既是社会现实的造物,又是虚构的造物。作为一种消解既有边界秩序的理念,技术在当代已无法仅作为次生的工具,沉默地进行自动化劳作并与人类划清边界。
另一方面,在人类尚为“技术”的定位讨论不休时,人类自身的记忆已在电子产品普遍化进程中被外置——尽管在苏格拉底的辩论中,知识的沉积建构象征着真理显露——碎片化信息与记忆的消失也警示着我们知识的流失。在更宏观的视角中,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推荐引擎与算法治理正预示着控制论的显形:数码技术在短短十年间完成了工业化,数码资本主义构建的信息反哺使“第三预存”反而成为信息流动的条件,倒置收割“第一持存”与“第二持存”。人在技术框架构建的漩涡里,不断消费风格化的产品,而非个体性的知识。
正如技术哲学的“药学”概念,人依凭技术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受其负面影响,技术在成为我们的“器官”时也会为我们带来负担。在过度墒增的今天,时间似乎趋近于熔解——但是否存在一种具有“关怀”性质的知识让人重归知识的内在建构,并不再被不断地剥夺向外的驱力?本次活动,UCCA Edge将邀请对话嘉宾和主持人,通过不同视角分享技术哲学在当下与人类共存中的暗流涌动。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前沿与跨学科教研室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上海政治学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奇点政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新哲人》杂志中文版主编、《法国哲学研究》执行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哲学、电影哲学和媒介理论。译作有《千高原》《普鲁斯特与符号》。专著有《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画与真》等。在《文艺研究》《哲学动态》等权威及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也在三联中读开设了哲学普及栏目。
湖北荆州人,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江苏省杰出青年社科英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欧陆激进思潮研究,数字资本主义研究。出版《忠实于实践本身》等著作3部,翻译了《存在与事件》《元政治学概述》《什么是哲学》等译著18本,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文艺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三十余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计算性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筑学会数字建筑分会委员、“DigitalFUTURES”组委会委员、Architectural Intelligence期刊编辑;曾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学院客座讲师。研究关注身体视角下的数字化技术历史、理论与设计方法,聚焦具身性行为建模与智能设计,发表论文30余篇,各类著作6本,同时通过设计与策展的方式予以实践,曾参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国内外众多展览。
“集光片羽”单元策展人、写作者、博古睿学者。策划的展览包括“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Hyundai Blue Prize策展人奖, sophialexa.com),“他山之石,新代理人”(PSA青策计划大奖),“第三届今日未来馆 机器人间”等,她也为艺术家刘昕、Lauren Lee McCarthy等策划了国内首次个展。2019年担任ISEA电子艺术研讨会国际评委。2020及2022年担任计算机图形学会议SIGGRAPH ASIA艺术板块国际评委。其研究成果发表于ZKM媒体艺术中心“艺术与人工智能”会议、香港城市大学运算媒体艺术国际论坛(ISCMA)、ISEA电子艺术研讨会等。2021年,她发起了“端口:云下贵州”项目。个人网站:irislong.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