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冈仓天心(Okakura Tenshin)和恩内斯特·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开创了“佛教美术”这一学术领域,这或许从一开始就限制了我们对佛教和视觉文化关系之间的可能性的想象。从他们以艺术史研究为目的试图揭开法隆寺梦殿的秘佛背后的故事并由此和僧侣发生的冲突中,我们可以看到僧侣和艺术史学家在对待同一个被称作艺术品的“物”时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与此同时,上世纪50年代以来,铃木大拙(D.T. Suzuki)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佛教思想在西方传播,影响了战后一代的艺术家与知识分子,如约翰·凯奇(John Cage)、阿瑟·丹托(Arthur Danto)以及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并在之后逆输入至东亚等国。这使得原本就复杂的“佛教美术”相关问题需要被进一步放置在“东—西”、“前现代—现代”、“神圣—世俗”的坐标中进行审视。
冯安浚的发言将围绕两个困扰东亚艺术史家多年的问题:何谓“禅画”?观者与“禅画”背后,又存在什么样的协作关系?讲者面向“宗教视觉文化”这一宏观的议题,以图像与文本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为切入点,集中探索禅宗中一个核心的绘画类型——“公案画”。透过重新认识数百年来中、日两地所作的公案画,这次讨论旨在激发听众反思、审视自身与禅宗艺术的关系,继而诱发听众负载一定程度的历史意识去体验展览“沉静的响雷”。
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系博士生,研究近世中日水墨艺术交流,尤其是禅画在当中扮演之角色。香港大学文学院艺术史系毕业。曾于亚洲协会香港中心麦礼贤夫人艺术馆任助理策展人,期间策划展览包括“无常人生:奈良美智”、“别有洞天:蝙蝠之旅”等。亦有为古现当代东亚艺术私人及博物馆收藏作研究。论文发表在Orientations、Arts of Asia等学术期刊。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引进项目博士后、北京大学佛教典籍与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与中国早期画论文献的互动关系、中印古代画史互动的历史与语言。在中国美术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论文《〈历代名画记〉中“心源”与“妙悟”佛教源流研究》获中国美术学院及浙江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19年入选由芝加哥大学与盖蒂(Getty)基金会合办的美术史研习项目及牛津大学佛教与美术精英项目。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博士候选人,业余译者、撰稿人、行为实验助手。现生活于杭州。博士论文专攻宋代江南民间宗教的社群发展与历史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唐宋以降的民间宗教仪式及其跨文化比较、宗教世俗化与庶民化、日常宗教空间的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