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 Edge

“不安的绘画”系列
艺术家对谈:错误作为方法

2023.3.12
14:30-16:00

对话
地点:  UCCA Edge报告厅
语言:  中文

UCCA Edge春季新展“不安的绘画”呈现了八位中国当代艺术家(韩梦云、简策、李然、李泳翔、仇晓飞、王晓曲、王之博、谢南星)的绘画作品。参展的八位艺术家来自不同代际,自成章节。李泳翔和韩梦云在全球语境中展开创作实践,分别从绘画与器物之间的流转,到东方宗教意象和传统手工艺在绘画中的转译,探寻“正统”绘画史之外的可能。王之博则从心理语言出发,呈现肉身与虚拟之间的交错。

西方绘画史的前一半是艺术家极尽技法之所能,无限趋近绝对的真实。无论是自文艺复兴时期便被广泛使用的Trompe-l’œil(视错觉)作画技巧,还是弗拉芒绘画中常使用的Grisaille(灰色单色画)视觉陷阱,绘画逼真还原了建筑空间与三维物体,试图凭借精准占领造型艺术的顶峰。而在现当代绘画的语境里,新的方法论松动了西方传统对图像制造和图像观看方式的统治。此次“不安的绘画”参展作品中,艺术家李泳翔将绘画与器物装置结合,以“绘画雕塑”更新对视错觉问题的思考。韩梦云的研究与创作以亚洲传统手工艺为起点,通过绘画探究文化符号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意涵流变。王之博则制造着画面意象的冲突与神秘感,让嫁接与错置成为思考异化状态的视觉进路。

此次对谈邀请参展艺术家韩梦云、李泳翔、王之博参与,分享各自的创作与思考,探讨技法的“误用”与“错置”如何成为可能的创作方法,以及如何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观看绘画。对谈由“不安的绘画”策展人栾诗璇主持。

视频资料

直播回放

01:33:22

视频资料

直播回放

01:33:22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1 / 5

关于艺术家

韩梦云

1989年生于中国武汉,现作为跨媒介艺术家和双语作家工作生活于伦敦。她于2012年在美国巴德学院获得工作室艺术学士学位,并在京都大学等多个机构进行了梵文研究,随后于2018年在牛津大学完成了以古典印度学和印度美学理论为研究重点的艺术学硕士学位。自研究多种宗教和全球艺术史以来,韩梦云一直在西方绘画的基础上,融合佛教写本、印度和波斯细密画,以及中国和日本木版印刷典籍的形式特征,发展出一种高度跨文化和跨历史的视觉语言。同时,她特别关注绘画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结合宗教建筑的空间性陈布画作和影像。她常用普世的符号和隐喻引发诗意的共鸣和批判性思考。

重要个展包括“夜”(ISA画廊,上海,中国,2022);“玻璃珠游戏”(香格纳画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巴塞尔,瑞士,2022);“玉屑集”(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中国,2019);“无定”(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2013)等。重要群展包括“乌利·希克收藏展”(松隐艺术空间,首尔,韩国,2023);“贮藏”(麦勒画廊,北京,中国,2022);“未有名目的言说”(青策计划2021,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2021);“沙特阿拉伯迪里耶双年展:摸着石头过河“(利雅得,沙特阿拉伯,2021)等。

 

李泳翔

1991年出生于长沙,现工作生活于德国柏林。他于2014年获得中央圣马丁学院平面设计与动态影像学士学位,2020年于法兰克福Städelschule美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同年获第八届华宇青年奖提名。李泳翔的艺术实践涉及多种媒介,兴趣主要聚焦于绘画、雕塑、音乐和影像之间的跨界领域。受互渗式的文化理解以及艺术家自身流散经验的影响,李泳翔以混杂媒介、形式与现有文化特性的方式,对权威观念与既有权力结构发起挑战。

重要个展包括“艺+巴黎:由巴塞尔艺术展呈现‘Yong Xiang Li: 8 Chairs (Adolescent Fabrications)’”(天线空间,巴黎临时大皇宫,巴黎,法国,2022);“Inside Job”(LC Queisser,第比利斯,格鲁吉亚,2022);“姗姗来迟”(Futura,布拉格,捷克共和国,2021);“Superfluous”(Schwabinggrad,慕尼黑,德国,2021);“Curl”(Galerie Emanuel Layr,维也纳,奥地利,2020);“Companion”(Jean Claude Maier,法兰克福,德国,2019)等。重要群展包括“Identity Not Proved: New Acquisitions of the Federal Collection”(联邦艺术博物馆,波恩,德国,2022);“那里的风景”(Sadie Coles,伦敦,英国,2021);“隐隐绰绰”(Layr,维也纳,奥地利,2021);“2020年第八届华宇青年奖入围展:漫长的问候”(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20)等。

 

王之博

1981年生于浙江,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和柏林。王之博的创作实践探讨了绘画中如何拉伸、浓缩、扭曲时空的维度和复杂性的议题。通过引入观者对具体作品的感知及参与,她在二维空间的限度之内挑战这些概念的更多可能性。重要个展包括“表演者”(北京画廊周,北京,中国,2021);“他不再有人的模样”(马凌画廊,上海,中国,2018);“目之所及”(马凌画廊,香港,中国,2016);“王之博:驻波”(军械库艺博会,纽约,美国,2013)。重要群展包括“关于绘画”(Galerie Rolando Anselmi,罗马,意大利,2021);“Hot/Cold ‒ Dry/Wet: On Art and Latitude”(art+château,瑞士,2021);伦敦弗里兹艺术博览会(线上,2020);“非黑/非红/非黄/非女”(时代艺术中心,柏林,德国,2019);“没有太阳”(马凌画廊,上海,中国,2019);“金陵冬季学院:地域画家II”(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2018);“南方”(无空间,沈阳,中国,2018);“潘玉良:沉默的旅程”(时代美术馆,广州,中国,2017);“潘玉良:沉默的旅程”(Villa Marie Vassilieff,巴黎,法国,2017)等。

关于主持人

栾诗璇(UCCA 策展人)

策展人,现供职于UCCA。曾策划的展览包括:“杰夫·奥本海默:逆向度的人”(2022),“王拓:空手走入历史”(2021),“伊丽莎白·佩顿:练习”(2020),“后自然:UCCA沙丘美术馆开馆展”(2018),并参与策划了第一届迪里耶当代艺术双年展(2021),“紧急中的沉思”(2020),“马修·巴尼:堡垒”(2019),“萨拉·莫里斯:奥德赛”(201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