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展览展出之际,2024年9月28日(周六),UCCA将携手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电影视觉艺术研究院共同呈现劳伦斯·韦纳的先锋影像及交流活动。劳伦斯·韦纳的影像作品与其最为知名的观念艺术作品相呼应,在11部影像(1970-2022)中呈现:影片时长从1分钟到28分钟不等,包含劳伦斯·韦纳的纪录影像、文字符号和图像的影像游戏,用摄影机拍摄的人与人之间的语言小剧场。活动现场还将邀请北京电影学院实验影像的研究学者为观众带来更为详细的解读,由此更全面地探寻劳伦斯·韦纳的艺术创作脉络。
《搁浅》/ Beached / 劳伦斯·韦纳 / 美国 / 录像 黑白 有声 / 1970 / 2分30秒
制作:汉诺威的格里·舒马电视画廊
摄影师:格里·舒马
表演者:劳伦斯·韦纳
首映:1970年10月13日至18日德国科隆Konrad Fischer画廊
版权:Moved Pictures NYC
放映许可:由Electronic Arts Intermix (EAI), New York.授权提供
简介:短片的声音以艺术家的陈述开始:“艺术家可构建作品/作品可被制造/作品无须被实现。我为录像带选出了五种可能性。”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从一个多岩石海滩的地平线走过,并扔了一块木头。这五种可能性是执行《搁浅》的动作,分为五个序列拍摄,由淡入淡出的拍摄方式作为间隔,包括投掷、拉、举、拖和使用杠杆。艺术家最后消失于画面中。”
《折断》/ Broken Off / 劳伦斯·韦纳 / 美国 / 录像 黑白 有声 / 1971 / 1分30秒
制作:汉诺威的格里·舒马电影画廊
摄影师:格里·舒马
表演者:劳伦斯·韦纳
首映:1971年杜塞尔多夫舒马录像厅
版权:Moved Pictures NYC
放映许可:由Electronic Arts Intermix (EAI), New York.授权提供
简介:在这段影像中,艺术家表示这是一件公共永久产权的作品,展示了在他的责任范围内什么可以成为艺术。和《搁浅》一样,它也是在海边的沼泽地区拍摄的,也使用了淡入淡出的拍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与《折断》相关的五种不同的动作。艺术家折断树枝、用脚刮踢地面,把篱笆上的棍子撕成两半,用指甲刮石头。影片最后,他拔掉了电源。
《来来回回》/ TO AND FRO. FRO AND TO. AND TO AND FRO. AND FRO AND TO. / 劳伦斯·韦纳 / 美国 / 录像 黑白 有声 / 1972 / 1分钟
制片:纽约里奥·卡斯特里画廊
制作:卡斯特里·松阿本德录像和电影公司(纽约)或LCG
摄影师:理查德·兰德里
表演者:劳伦斯·韦纳
首映:1972年纽约里奥·卡斯特里画廊
版权:Moved Pictures NYC
放映许可:由Electronic Arts Intermix (EAI), New York.授权提供
简介:一个烟灰缸用来演示与作品相关的五种不同动作。在摄像机静态拍摄情况下,视频开始时,烟灰缸位于屏幕中央。一只手从上面靠近它,让物体自上而下来回滑动,然后再自下而上来回滑动。一个声音陈述着动作和作品此刻的状态。每次完成一个动作,手就会从物体上拿开,与下一个“可能性”分开。这些动作是相同的,并模拟着画外音的描述。
《从侧面移动》/ Shifted From The Side / 劳伦斯·韦纳 / 美国 / 录像 黑白 有声 / 1972 / 1分钟
制片:纽约里奥·卡斯特里画廊
摄影师:理查德·兰德里
制作:卡斯特里·松阿本德录像和电影公司(纽约)或LCG
表演者:劳伦斯·韦纳
首映:1972年纽约里奥·卡斯特里画廊
授权:Moved Pictures NYC
放映许可:由Electronic Arts Intermix (EAI), New York.授权提供
简介:《从侧面移动》与《来来回回》(To And Fro)类似,它可能是在同一天下午在里奥·卡斯特里画廊的后面拍摄完成的。一包Lucky Strike香烟展示了作品可能但不确定的五种可能性。相机是静止的,香烟在屏幕的右边。随着作品和文本被阐述,香烟被来回移动。每次动作完成后,手都会离开物体,然后再次移动它(从一边到另一边)。
《修改以适应》/ Altered To Suit / 劳伦斯·韦纳 / 美国 / 16 mm胶片 黑白 有声 / 1979 / 23分钟
制片及版权:Moved Pictures NYC
摄影师:迈克尔·奥布洛维茨
音乐:彼得·戈登(由彼得·戈登和大卫·范·蒂格姆演奏);贝多芬《圣哉,圣哉,圣哉》:柯尔斯滕·维贝克·蒂森
剪辑师:凯瑟琳·比奇洛、格里特·希尔霍斯特。制作与剧本顾问:凯瑟琳·比奇洛
灯光顾问与字幕:格里特·希尔霍斯特
灯光师:爱丽丝·齐默尔曼·维纳
演员:泰塔·戈尔戈尼、罗斯玛丽·霍克斯希尔德、布丽塔·勒瓦、迈克尔·H·沙姆伯格、柯尔斯滕·维贝克·蒂森
首映:1979年4月23日纽约市Mudd Club
放映许可:由Electronic Arts Intermix (EAI), New York.授权提供
简介: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地点——艺术家的工作室。电影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以一天的生活为背景,探讨了电影中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模糊以及角色内心与自我的疏远。图像和配乐之间的不协调、奇特的镜头角度以及对客观焦点的发挥等手法都是叙事中不可或缺且明确的元素。《修改以适应》与前几部电影的不同之处在于,对话并不仅仅与作品有关;相反,作品作为故事的中心框架而展开。影片的叙事方式主导了影片的结构。
《通往北方的通道》/ Passage To The North / 劳伦斯·韦纳 / 美国 / 16 mm胶片 柯达彩色 有声 / 1981 / 16分钟
制片及版权:Moved Pictures NYC
执行制片人/声音顾问:迈克尔·H·沙姆伯格
摄影师:迈克尔·奥布洛维茨
剪辑师:斯基普·利夫赛
演员:库斯杰·范·布格伦、迈克尔·奥布洛维茨、AZW·本特利、迈克尔·H·沙姆伯格、拉拉·奥里什凯维奇、劳伦斯·韦纳、莱斯利·希夫、柯尔斯滕·维贝克·蒂森、罗丝玛丽·霍克斯希尔德、苏珊·戴维斯
首映:1981年2月28日纽约Collective for Living Cinema“雕塑家电影之夜”
放映许可:由Electronic Arts Intermix (EAI), New York.授权提供
简介:“影片围绕着一段相反的易卜生对话展开(易卜生笔下的人们会向往南方),讲述了各种角色——包括两位穿着黑色皮衣、面容冷酷的年轻女人和一位温柔的男人——前往北方的必要性。审讯和冲突的内景、黑白照片和一艘被烧焦的船只残骸上灭火的场景交织在一起。”——安·萨金特·伍斯特。
《金字塔:劳伦斯·韦纳》/Ziggurat: Lawrence Weiner / 比利时电视台 / 比利时 / 纪录片 录像 / 1996 / 27分54秒
制作:比利时安特卫普电视一台BRTN1
放映许可:由Moved Pictures NYC授权提供
简介:该纪录片是比利时电视台于1996年为《金字塔》电视杂志制作的,拍摄于韦纳的纽约工作室和纽约街头。
《那边的蔚蓝》/ Wild Blue Yonder / 劳伦斯·韦纳 / 美国 / DVD 彩色 有声 / 2002 / 15分15秒
演员:雅克·柏林布劳、金伯利·哈西特、杰奎琳·汉弗莱斯、萨拉·诺尔、丹尼尔·雷诺兹、莱斯利·希夫、迈克尔·冯·乌赫特鲁普、特雷西·威廉姆斯。与《那边的蔚蓝》(Wild Blue Yonder)一书同步制作。
图文翻译:金伯利·哈西特
制片及版权:Moved Pictures NYC
放映许可:由Electronic Arts Intermix (EAI), New York.授权提供;
简介:影片融合了动画绘画、文本,以及韦纳的朋友、同事和家人的视频片段。韦纳将日常的手势、对话、行动和互动重新置于语境中,模糊了编排和即兴之间的界限。韦纳的视觉语法(箭头、视界、框架)暗示着运动和边界;而动画、格言文本、圣经对话之间的关系则在物理和个人空间的惯例中激活了问题。
《自由与约束-内在形式:劳伦斯·韦纳的结构》/ Liberté Et Contraintes-La Forme Inhérent: A structure of Lawrence Weiner / 劳伦斯·韦纳 / 美国 / DVD 彩色和黑白 立体声 / 2006 / 5分2秒
计算机处理:贝瑟妮·伊泽德
拍摄地:荷兰Westerdoksdijk
制作出版:Import 6(米歇尔·迪迪埃和现实出版商)
版权及放映许可:Moved Pictures NYC
简介:“一个探索语言、时间和空间关系的视频创作。”——米歇尔·迪迪埃和现实出版商(Michèle Didier & Les Presses du Réel)
《翻开下一页》/ Turning Some Pages / 劳伦斯·韦纳 / 美国 / DVD 彩色 有声 / 2007 / 5分钟
制片:Moved Pictures NYC
计算机处理:贝萨妮·伊泽德
原声带:Where It Came From
编曲:劳伦斯·韦纳 工程师:罗马·巴兰、盖尔·特纳·洛佩兹,比利时。Les Disques du Crepuscule(唱片公司),布鲁塞尔,1981年
为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系列讲座制作,伦敦
首次发表: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伦敦(霍华德·史密斯论文系列讲座第四讲),2007 年
放映许可:由Electronic Arts Intermix (EAI), New York.授权提供;
简介:该片与英国纸商霍华德·史密斯纸业集团生产的限量版同名期刊同步制作。阅读书籍的动作启发了这部动态影像的结构。抽象的形状排列和骰子的图像穿插着隐晦的格言(“随着明确意义的增加,掷骰子的隐含意义变得清晰”);而箭头则暗示翻页的动作。韦纳通过重新利用他1981年的音频作品《Where It Came From》作为配乐,为影片增加了另一层复杂性和神秘感。在罗马·巴兰(Roma Baran)的钢琴伴奏下,韦纳解释道:“艺术不是对物体间相互关系及其与人类相关性的隐喻,而是对经验存在事实的再现。”
《劳伦斯·韦纳:墙上书写》/ Lawrence Weiner: Writing On The Wall / 维罗妮卡·冈萨雷斯·培尼亚 / 美国 / 纪录片 胶片 彩色 / 2022 / 12分钟
制片:Rockypoint Production
版权和放映许可:由导演维罗妮卡·冈萨雷斯·培尼亚授权提供
简介:一部关于劳伦斯·韦纳的纪录片,使用韦纳的电影/视频作品片段,配以一篇关于他的文章《Works and Days》作为旁白。此次展示的版本,在原有的8分20秒的基础上,增加了最新剪辑的3分钟,为国际首映。维罗妮卡·冈萨雷斯·培尼亚(Veronica Gonzales Peña,导演)
电影导演、制片人、作家。1990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学士学位(艺术史/评论),1994年获纽约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英语/创意写作)。2013年创办Rockypoint Productions,电影作品包括:《劳伦斯·韦纳:墙上的文字》(2022)、《帕特·斯蒂尔:艺术家》(2019)、《科迪莉亚》(2016)、《成为》(2014)、《如影随形》(2013);2001年创办Rockypoint Press,出版小说包括:《关于消失的笔记:一个破碎的生命》(2025)、《悲伤的激情》(2013),《双重时间:或者,死亡如何降临于我》(2007);2014年创作非虚构作品《离上帝如此遥远》;创作的短篇小说包括:《在梦中》(2015)、《索菲娅》(2011)、《玛尔塔》(2010)、《列出两件事》(2010)、《克劳迪娅》(2010)、《朱莉娅》(2010),《在丛林中》(2009)。撰写评论文章包括:《关于Les Troisgros菜单的愉悦》(2024)、《静默的危险:奥拉·罗森伯格与维罗妮卡·冈萨雷斯·佩尼亚的对话》(2023)、《如此接近美国》(2017)、《在两者之间》(2014)、《哀悼与忧郁:弗朗西斯科·戈尔德曼的‘说她的名字’》(2011)、《城市女性:艾米·丰塔纳》(2010)、《转换与流动》(2000);参与剧作: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树林深处》(2015)、纽约《工作!表现》(2015)。2024年获得兰森中心奖学金,2019年获得纽约州艺术基金会奖助金、阿格尼丝·冈德基金会奖助金、弗兰肯塔勒基金会奖助金;2008年凭借作品《双重时间:或,死亡如何降临于我》 获得阿兹特兰小说文学奖;1999年凭借作品《悲伤的激情》入围奇卡诺/拉丁裔小说文学奖;1992年获得纽约大学奖学金及教学助学金;1990年获得联邦少数民族奖学金学术研究员。
徐大为(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专业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1976年生,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专业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伦敦艺术大学圣马丁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硕士。实验纪录片《安魂曲》入选2002年伦敦影展ICA青年纪录片放映单元,影像装置《The Balance》参展IDA国际数字艺术展,实验片《嘉年华》入围第九届北京独立影展实验片展映单元。曾任国话孟京辉戏剧2008版《恋爱的犀牛》多媒体影像设计、中国国家话剧院多媒体音乐戏剧《艳遇》多媒体设计。
刘乐(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讲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讲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主要从事西方艺术史、艺术理论和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展的研究。出版著作《爱情童话的颂歌——<高举酒杯的双人叠像>》等2部,另有译著《后印象主义》《提香的<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等译著6部,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美术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参与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电影学院等机构的多个主题性展览策划。
王婷婷(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教师、清华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现工作于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研究方向:西方现当代艺术史、视觉文化、实验影像、数字媒体艺术。2020年,出版19万字专著《美国实验影像艺术(1943-2000)》(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近期参加的展览包括:“年画日新——清华大学年画日新创作营成果展”(北京国际设计周,2019),人工智能新媒体艺术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展(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019),“大美舞台——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教学成果展”(国家大剧院,北京,2022),“中国当代艺术新学院方式——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实验室特展”(金鸡湖美术馆,苏州,2022),“第六届美术文献展:归墟与维度”(湖北美术馆,武汉,2023)。
林立(UCCA公共实践部策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