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 Edge

“刘小东:你的朋友”系列
特邀导览:吴蔚

2021.9.4
13:00-14:00

特邀导览
地点:  UCCA Edge展厅
语言:  中文

“特邀导览”系列意在邀请当代艺术领域之外的嘉宾为观众进行一场特别导览,他们的身份涵盖学者、媒体人、播客主理人、写作者,在文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个人思考。他们将从各自的专业与兴趣出发,从不同视角解读“刘小东:你的朋友”这场展览,阅读绘画、欣赏人物肖像,讨论不同艺术项目所引发的在地调研、由艺术创作延伸出的社会议题。观众可跟随这些文化工作者的思路,以更加丰富多样的方式走近艺术本身。

近来,现实主义绘画再次受到关注,反映了当代艺术所处的时代氛围以及历史叙述的紧迫性。现实主义绘画不仅再现了现实世界的场景,也描绘了生命的闪烁和时间的流逝。刘小东的新作对象是亲人与朋友,大部分是对日常生活与人类情感的关注。它们看上去充满乡愁与怀旧,是艺术家发自肺腑的“掏心窝子”,有对人到中年的体悟,也有对社会变迁的观察。刘小东说他通过描绘别人的生活,度过自己的生命。如何理解他人,怎么认识自己?这是人生的难题,也是刘小东的绘画带来的思考。

视频资料

视频资料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1 / 4

关于嘉宾

吴蔚(《艺术当代》杂志副主编,《公共艺术》杂志副主编、批评家、策展人)

曾策划“Next Festival独立项目:中国当代影像展”“李景湖:一天”“贾蔼力:早安,世界!”“上海惊奇:一场关于上海当代艺术的群展”“漆澜:且共从容”“步履不停:1995-2019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城市叙事”等当代艺术展览。

导览节选

展览前言

前言非常简短地把这个展览为大家做了一个介绍,它涉及到了刘小东的几个阶段和几个系列的作品,包括从2010年开始做的《金城小子》系列。其中一些画曾经在UCCA北京的场馆展出过;展览中间也有一些刘小东社会性的创作,包括他受到国外的邀请,参与委托创作关注难民,或者华人移民在国外的生存状况的作品;另外一个系列是刘小东在去年疫情期间被困在纽约,创作了一批以速写为主、记录在特殊情况下异乡生存状况的小型作品;刘小东新作更多的和展览主题“你的朋友”有关系,描绘他的家人和朋友。

这个展览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结构,从一个社会情境进入,串联起了刘小东迁移的足迹,最后回到了他的家乡。这其实是一个社会的叙事进入到一个个体的叙事。我们会觉得刘小东这批作品——“你的朋友”系列中画的亲朋都已经是年事已高,均是中年或者像他的母亲一样的老年,所以也会认为他在创作这批画的时候,是在描述一种中年的状态或者心境,自然而然地会跟艺术家个人生命的体验和当下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认知有关系。

此外我们也会看到艺术是怎样不断地回归、出发,再回归再出发,其实这个对于一个艺术家在今天而言,如何在自己既有的艺术成就上不断地去总结、超越,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刘小东,他是“中国新现实主义绘画的开拓者”,新现实主义绘画是在90年代比较热衷探讨的议题,当然这个议题本身并不来源于中国。如果从术语上来说,它来源于英国。在一战以后的两个艺术家,查尔斯·金纳(Charles Ginner)和哈罗德·吉尔曼(Harold Gilman),他们继承了印象派艺术家的一些新的语言或绘画方式,希望用新的语言去反应日常的生活和社会的现实,所以在那个时候创作了一批跟前期的学院主义,或者和印象主义去探索光影绘画不太一样的作品。后来新现实主义又在西方不断地发展。掀起第二波浪潮的艺术家主要在意大利,意大利当时更多以新现实主义的电影为代表,比如费里尼这一代的导演。对他们来说一个很重要的契机是二战以后,比较突出的发展很多都源于经历过战争和社会巨大动荡的背景。艺术家发现用贴近日常生活的叙事,可以激发人们重新产生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恢复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新现实主义绘画为什么会在中国发展?这个议题在90年代的时候被讨论,那个时候因为中国经历了“文革”,有非常多的变化发生,包括经济、政治、生活方式等。所以那个时候也诞生了很多社会的新面貌和新问题,刺激了艺术家,比如说刘小东从那个时候就结识了一些第六代导演,比如展览里的王小帅、曾经参与过刘小东创作的贾樟柯。其实他们就是非常典型的、用一种新现实主义的语言在电影领域拍摄,或者表达对于变化中的中国的一种感知。所以在理解刘小东的创作时,或者去鉴赏今天任何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很难把它单独当做一个作品来看、或者当作一个系列来看,一定要理解艺术家他创作时,本身有作者个体非常直接的经验,有他所处的背景,有他直接对话的语境和对象,也有他想要去发现和探索的问题。当然艺术家不能给我们提供答案,但是今天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能够提出问题。


《自画像》2010

创作一个作品的时候,刘小东会习惯于走到现场,走到他要创作的人群当中。他要走到那个地方,去感知一个地域、时空、人与他的关系,甚至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相互交流。这种状态相对而言是比较传统的。因为今天很多艺术家,已经很少觉得有必要花那么长的时间和创作的对象长期相处,可以通过图像记录、或者通过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工作室里实现某一个非常强烈的想法、更欣喜的方式创作、更大胆的观念、更深刻的哲学思考。但是刘小东反而继承了中国学院派艺术扎实的、实在的创作方式。

这是他2010年的自画像,从技术上来说,是一幅写实、具象的绘画。他的技巧比较朴实,当然他绘画的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描绘一个肖像的时候,是如何捕捉人物状态的,包括他对人物面部的一个骨骼、肌肉、或者说光影的处理。但是他并没有给大家一种“这个艺术家的绘画非常厉害”、“他的笔触多么帅气”,即炫技的感觉,刘小东的绘画给人最大的感受是和他想要捕捉的状态有关系,他很诚恳,他用的语言也很朴实,他不会很刻意地营造一些很奇观的东西。这种诚恳和朴实在今天有时候会被我们忽视,因为现在想要求新,想要创新,特别是在一个比较需要新的科技刺激或者“秀场”的时代,有时候“老老实实”的创作显得非常保守、落伍。但是从绘画的角度来看,今天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绘画?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或者说今天为什么要来看画展?是因为一幅画对你来说更熟悉吗,还是说你觉得看画展你能看懂呢?还是说看画展能够给你一个很独特的时间让你可以面对自己,让自己和作品交流的时候有一个独处的时间?

回到这幅自画像,画面上的刘小东脸颊上有一块白色的东西,在之前的采访中,他说当时他画这幅画的时候脸上长了一个粉瘤之类的东西。这幅作品应该是他在接受医生的治疗之后很真实的状态,可能是贴了一块纱布,然后他就把这个状态画下来了。那个时候他也即将五十岁了,透过画面你能看到他的目光或者整个精神面貌,依然非常有朝气。虽然他带着一种伤痛,但是他并没有给观者一种垂暮、哀伤的感觉。虽然是一幅小小的画,但是他对你的注视,当你和他慢慢对视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艺术家想要传递给你的某种积极的力量。这种积极会一直伴随着刘小东,这么多年在坚持一个比较传统的写实绘画,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去坚持他的绘画是可以和社会对话的;他的绘画是可以传达人的情感的;可以给别人带来一些温度的;可以去让我们扎实地站在这片土地上去关注我们自身,关注我们周围,而不是天天飘在空中楼阁里。

这幅画作为展览的第一幅也很有意思。首先,它是一个自画像,很像艺术家和大家打的招呼。同时,它也奠定了一个基调——我们怎么样去看待别人,怎么样去认识一个对象。刘小东的画有点像一部纪录片,我们今天在摄影里面经常会看到一些记录的摄影或者纪录片,但是刘小东的绘画,这种记录方式在今天是比较少见的。今天经常看展览的朋友可能很少会看到这样的展览,可能在学院里面的那种创作的状态会多一些,但是在外面对公众的展览依然很稀缺。绘画本身和摄影不一样,摄影只能捕捉一瞬间的、即时的状况,摄影师是没办法思考的,虽然他也可以选择。其实艺术家也在捕捉一个瞬间,就像刘小东。他的画面更多是凝固住的一个时刻,但是这个凝固背后伴随着很漫长的一个更深入的选择过程,因为在他绘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他的笔、他的颜料、他每一层的覆盖,通过这种状态去塑造自己、认识自己,这个时候艺术家的选择既客观又主观。


《黑土坑自画像》2020

十年后的自画像不是一个头像了,很特别,是一个裸体的肖像。刘小东创作的时候有一个很诙谐的说法。当时他受一个海外项目的邀请,希望他能创作一件和自己有关系的作品。当时他回到他的老家,他父亲和爷爷当年居住的地方,他女儿给他拍了一张照片。这个地方曾经的房子都没有了,留下的就是这些荒地还有一些向日葵。他当时就做出了这样的姿势(起跑式),但是不是裸的,他女儿拍了这张照片之后,他回到工作室自己凭着对自己身体的经验和记忆再去描绘他。

这其实不完全是一个写生的作品,它有一部分是写生,但另外一部分是对自我的认知,首先是艺术家自己对身体的感知,其次是对他一个身体状态的输出。那为什么他要做出一种奔跑的姿势呢?因为他当时要参加的项目在北极,他当时说,那他要从东北一路奔跑,跑出去跑到那个地方。今天来看,这个有点类似宣言,它其实也是总结了艺术家的成长经历——从东北金城的一个小村镇出来,到北京求学,然后不断地在艺术的道路上创作精进,最后慢慢地走向世界。但是即便是到了中年,他还是抱有这样一种热忱的激情,他要跑出去,他要去到一个新的现场。

技术的部分并不是他创作中最主要的部分,但这些技术都会为他所有的创作的主旨,为他朴实的绘画状态去服务。这个肖像也更能代表他自己的状态,可能比十年前的头像更加感人,是对于中年状态的一种积极的描绘。

 

《老妈》2020

刘小东画这张画的时候,情感比其他画都要强烈。首先在用色上,包括这批画和十年前的那批创作比,有个非常大的变化是他的用色非常特别。首先整个明度提高了,你能感觉到整体光线是很充沛的,甚至是刺眼的,这点与刘小东之前的画不一样。他以前的创作基调更沉厚一些,反而在新的这一批创作上,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大大提高,虽然也鲜也艳,但是不再像以前那么爆裂了,变得比较柔和,但是会感觉到光线更强。在这张画里面,可以看到他的描绘其实特别扎实,甚至说,他有一些细节处理的更精细,包括后面的菜地,远处的树、墙,那一抹蓝色的线,它可以提示那是一个屋墙,近看就是非常简单的几笔抹过去,但是它能马上让观者有一种空间的概念。对于后面菜地的描绘和他母亲衣服边缘的处理也很有趣:红色和绿色的撞击,通过黄色的过渡,怎么样用两个景深拉出来?观众一方面可以看技巧:看艺术家怎么样去用他的笔触、颜色;另一方面看艺术家如何选择他与绘画对象的关系,重心在哪里?还是全部都是重点?细节是怎么突出的?包括画面上的向日葵,他会把向日葵画得特别野生化:他的用色是非常重的,在重色里面会跳出来一些亮色,一下子就会让你有一个向日葵的体量感,瓜子间张力画出来。同时,他对他妈妈脸部的描绘非常打动人,仔细看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个母亲眼神中的状态:她是一个老人,她有沧桑的东西,但是她同时也有一种岁月赋予的非常平静的东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