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艺术所指的诸多形式与不断扩充的边界,艺术理论家艾瑞特•罗格夫(Irit Rogoff)表达了许多人对艺术都拥有的疑惑:“那究竟指的是什么?“从20世纪开始,艺术的形式便如大爆炸后的宇宙一般,不断扩张、分裂,又被其他不同的知识体系捕获,形成新的“星系“。要完整地界定“艺术”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任务,但我们尚可描画出一个围绕艺术产生的系统。中国的艺术系统90年代在市场化的进程中逐步成型,到今天已发展出多样的生态。在“中国当代艺术现场观察”系列公共项目的开端,UCCA将与嘉宾一起,引导观众对艺术系统产生概括性的认知。在对基本理念进行梳理的同时,为系列项目的讨论乃至新的观点与洞见的产生进行铺垫:在既有的归纳之中,是否还存在新的可能性?
2022年5月8日,UCCA荣幸邀请到策展人柳淳风、北京公社总监吕静静、美凯龙艺术中心总监杨北辰及艺术家赵要,在作家、策展人祝羽捷的主持下,从艺术生态的不同面向出发,为观众还原一个基本的“艺术界”图景。
柳淳风
研究员、中国美术馆展览部副主任
艺术学理论博士、研究员、中国美术馆展览部副主任、美术史学者、策展人、批评家、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获中组部选批2019年度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之“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类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论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于2013年获得由文化部、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媒体学院共同颁发的艺术管理领袖培训完成证书。2007年以来,柳淳风任职于中国美术馆,从事学术研究与展览策划工作。2000年前后开始,她多次代表国家在布鲁塞尔、巴黎、东京、首尔、釜山、罗马、里昂、维也纳、柏林、纽约、都灵等地重要美术馆策划现当代艺术项目和学术活动100余项,对中国艺术发展给予长时间的关注与参与。其中较为重要的展览项目项目有:2007年于韩国国立美术馆举办的“浮游—中国当代艺术选展”、2008年于新加坡国立美术馆举办的“向上—中国当代艺术选展”、2008年于维也纳国家当代美术馆举办的“面对现实—中国当代艺术选展”、2009年于比利时欧洲当代艺术中心在“欧罗巴利亚中国年”框架下的“镜花水月—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2010年为庆祝中美建交,于美国华盛顿子午线国际中心举办的“都市中—中国当代艺术选展”、2013年于韩国国家艺术委员会美术馆举办的“@what—中国艺术新一代展览”、2014年釜山双年展的亚洲特别单元;此外她还于2017年入选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最终候选人,2017年成为巴西库里蒂巴尼迈耶国家美术馆举办的第12届库里蒂巴国际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策划“脉动:中国当代艺术展”,2017年策划了于宁波美术馆举办的“第15届亚洲艺术节重点展览项目:万象复观—亚洲艺术邀请展”,2018年策划了于葡萄牙东方艺术基金会美术馆举办的“净化:中国艺术新一代展”,2020年策划了苏州金鸡湖双年展的当代艺术项目等等。她还为国家核心期刊撰写了大量的批评文章与艺术评论,主编和参与编辑了六十多本与现当代艺术相关的画册与文集,出版了四本个人学术专著。
吕静静
北京公社总监
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投身当代艺术一级市场之前,曾活跃于非营利艺术家项目空间,亦曾任上海证大现代美术馆公共教育部门主任,自2009年起担任北京公社画廊总监至今。对当代艺术及其市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保持浓厚的兴趣与观察,曾为诸如《艺术论坛》(Artforum)、《当代艺术与投资》等专业艺术媒体撰稿。
杨北辰
策展人、美凯龙艺术中心总监
生活于北京的研究者与策展人。目前担任美凯龙艺术中心总监,同时也是普拉达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思想委员会(Thought Council)成员。
赵要
艺术家
祝羽捷
“艺术折叠”主播、作家、策展人
写作者,策展人,中央圣马丁学院艺术评论及策展专业。曾出版《羽来信》《万物皆有欢喜处》《世界从不寂静》《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等作品, 翻译作品《哗众取宠》《文艺复兴人》《简洁如照片》。英国旅游局中国区社交媒体影响力友好大使,主持英国文化系列纪录片《ZHU在英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