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系列
从巴黎到北京:眼球书法

2020.9.26 - 2020.9.27
17:00-19:00

媒介现场
地点:  UCCA大展厅
语言:  中文

“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 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计算机艺术”的发展历程,对机器学习美学、数字客体性以及科学技术的反思进行了探讨。展览由杰罗姆·纽特斯策划,汇集了30位艺术家的相关作品——从计算机艺术先驱薇拉·莫尔纳、曼弗雷德·莫尔、艾德蒙·库绍、歇尔·佩桑,到当下活跃的数字艺术实践者池田亮司、米格尔·舍瓦利耶、夸尤拉,以及刘娃、徐文恺(aaajiao)、陆扬等年轻中国艺术家。本次“非物质 / 再物质”展览既是对此前“非物质”展览的致敬,亦旨在通过探索计算机艺术的广阔前景与哲学根基,在计算机艺术这一媒介的历史上写下新的篇章。

在传统的艺术概念中,眼睛往往用于观看和欣赏作品;而对米歇尔·佩桑来说,眼睛本身也可以进行主动创造——他独创了“眼球绘画”这一方法,借助眼动追踪技术探索将人眼作为创作工具的可能性,作品媒介横跨了从绘画、雕塑、音乐和建筑等各个领域。

眼动追踪主要是通过测量眼睛注视点的位置或眼球相对于头部的运动,从而实现对眼球运动的追踪。《另眼看战争:重构格尔尼卡》就是一件由眼睛“绘制”的作品。佩桑利用眼动仪记录了自己对毕加索《格尔尼卡》这件经典作品的观看与重绘,借助计算机连接的绘图仪,他的眼球运动轨迹被实时描绘在画布上。这是一个将观看与创作合为一体的过程,既是对原作的重现与致敬,又具有出独一无二的主观个性。

2020年9月26日、9月27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荣幸地邀请到艺术家佩桑进行远程实时创作,通过数字技术将观看与创作合为一体。艺术家将在巴黎现场直播其用眼睛“绘制”作品的全过程,通过观察物件或场景,实时传送其眼球运动轨迹数据给位于北京UCCA大展厅里的机械臂程序,进行现场“作画”。

嘉宾

米歇尔·佩桑(艺术家)

米歇尔·佩桑,1955年生于法国布宗维尔,是一名致力于推动艺术与科学对话的艺术家,他对合作性的艺术实践尤其感兴趣。多年来,他设计了多种形态的装置作品,在艺术、手工艺、科技,以及最前沿高端的技术之间建立联系。他对古典和实验绘画的热情,让他展开了许多研究项目,和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合作,如认知科学、纳米科技、传统工艺如玻璃制作、纺织等。通过这些开放、诗意而形态丰富的作品,佩桑希望在艺术世界和周遭世界之间建立一条通路,并通过技术美学进行传达。

在过去的30多年间,佩桑的作品在巴黎、伦敦、纽约、多伦多等地的各大博物馆和艺术中心展出,如蓬皮杜艺术中心、卢浮宫、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乌特勒支中央博物馆、卢森堡现代艺术博物馆、博洛尼亚现代美术馆、津巴布韦国家美术馆、摩纳哥新国家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