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写作诸历史 关于当代写作生态的提案讨论会

2018.7.7 - 2018.7.8
13:00-17:00

对话
地点:  UCCA大客厅
语言:  中文

存在写作的历史吗?当我们谈论写作的历史时,我们更像是在谈论一种来自历史自身的冲突,它将写作之于当代的连带关系置入了模糊难测的边缘地带;而另一方面,如是历史的冲突在当代愈发的明显,任何一门历史的单方面的内部更新无以影响它的变化,“跨学科”的研究与写作由此开始。针对此问题,此次发生在UCCA的讨论会将邀约不同领域的写作者、实践者与机构组织者,围绕当代写作生态展开圆桌讨论。

票务信息:

免费

*活动免费,因座位有限,需提前预约,额满即止;

*若您在预约后无法参加活动,请于活动开始24小时前致电(010)5780 0200告知取消;三次爽约则会被记录于档案中,影响今后的预约,敬请理解;

*预约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写作170

活动流程

7月7日(周六)

13:00-14:10 |文学与写作

写作的废墟:非写作与临界时刻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写作在今后的全部意义可能被破坏。”事实上,写作已经被破坏。然而,破坏并不是在今天才发生,而是在文学的早期就已存在,它伴随着每个时代的写作者。“写作的危机”不在于写作能力、技艺方面的危机,而在于写作无法处理、或不能再以之前的方式处理非写作因素。

发言嘉宾:王炜

讨论嘉宾:汪海、陈志炜

14:20-15:30|艺术与写作

作为语境生产的写作:朝向现实的残余

面对历史和现实,艺术家试图通过图像工作确定主体风格的工作方式已然失效。在艺术工作中,写作作为一种语境生产,与图像的处境以及艺术家个体的处境始终纠缠在一起,这种写作绝不是简单的“写作文”或“写文章”,而是一种朝向现实残余的独特思考与练习。

发言嘉宾:芬雷

讨论嘉宾:刘辛夷、孙存明、曾宏

15:40-16:50|摄影与写作

当下即此刻: 写作与摄影的漩涡

写作与摄影的结合意味着什么?自摄影发明早期,作家与摄影师便通过文本与照片图像的结合,开始探索虚构或非虚构叙事的全新可能,并将这些实践延伸至视觉小说、摄影散文、日记、明信片、报道摄影、装置等多种领域之中。文本与图像两者不断纠缠,相互激发、回应、质疑,乃至成为彼此。

发言嘉宾:沈宸

讨论嘉宾:陈哲、王欢、胡昊

16:50-17:00 “写作诸历史”小结

7月8日(周日)

13:00-14:10|影像与写作

演进的形式:影像写作的“造型”问题

在“影像写作”(image-writing)这个“奇怪”的命名下,“电影”的历史到底可以呈现为怎样的路径?影像与写作之间的组装,也许可被理解为两种不同力量共同塑造电影形式的过程,赋形与变形、替代与活化、旧造型与新造型之间的演进都酝酿其中。巴赞在《摄影影像本体论》的结尾突兀地补充了一句“电影也是语言”,这似乎暗示了写作可对影像发力的着眼点。然而,难以纾解的矛盾在于,语言被规则所统御,朝向未来的语言总是被来自过去的语法所压迫,而造型性(plasticity)则恰恰在这种不断的规训与反抗之中成形。巴里巴尔(Etienne Balibar)在谈及语言的社群性时,曾言及造型性既创造了“既有的结构,又没有强加给下一代一个不可改变的命运”。这可能便是影像写作的意义所在:无论是论文电影,还是扩延电影,抑或影像装置,它们其实都可被认定为电影对自身的保留、擦除与重写,在展现自身潜在造型的同时,以未来之名义形塑当下的形式。

发言嘉宾:杨北辰

讨论嘉宾:徐若涛、王拓

14:20-15:30|展览与写作

跃出生产线:从展览文本到评论写作

围绕着创作、展示和观看,从信息到阐释、从叙述到评论,“写作”早已形成了它在艺术行业内部制式固化的生产线。写作由此脱离了它自身的发动机,成为一条顺滑生产线上被动的加速者,那个永远后知后觉的书写机器。探讨展览文本和评论写作的边界,不仅仅在于寻找新的文本样态,更重要的,是将书写行为本身看作是介入并重置一条固化生产线的可能。

发言嘉宾:贺婧

讨论嘉宾:宋轶、缪子衿

15:40-17:00 “写作诸历史”总结

关于主持人

贺婧(写作者、研究者)

贺婧是工作和生活于北京的写作者、编辑和策展人,长期致力于当代图像在知识与观念领域的美学研究。她曾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取得学士及硕士学位,之后于巴黎索邦第一大学获得美学与当代艺术策展专业硕士,并曾在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任研究员。长期活跃于艺术评论写作、出版和策展领域,贺婧曾在《艺术界LEAP》杂志担任国际版编辑副总监以及中法文特刊主编,并于法国国家出版与图像艺术中心、OCT当代艺术中心等国内外多个艺术机构、空间策划展览、放映项目和学术活动。贺婧目前在毛继鸿艺术基金会任学术总监。

芬雷(写作者、策展人)

芬雷是泼先生发起人之一,记述电影联合发起人,图书出版品牌“拜德雅”合伙人。曾策划记述电影周(杭州,2014)、 “居伊·德波电影周”(杭州,2015)和“纪念罗兰·巴特诞辰100周年研讨会”(上海,2015);曾联合策划“写一切:重识社会文本与艺术实践”(2016.6-2016.8)、第11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谷神变”(2016.10)、“方志小说:驻村写作联展”(安徽碧山,2018)等。

关于嘉宾

陈哲(艺术家)

生于1989年,2011年毕业于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获摄影与图像学士学位,现居住于北京。作品曾于OCAT西安馆(2018)、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7)、第11届上海双年展(2016)、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6)、现代美术馆(上海,2016)、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2011)等展出。作品即将于第9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ATP9,昆士兰)、东京都写真美术馆等艺术机构与艺术节上展出。她曾先后获得三影堂摄影奖(2011)、玛格南基金会Inge Morath奖(2011)、连州摄影节新摄影奖(2012)、无忌新锐奖(2015)等,并受邀参与法国ARTE电视台纪录片《镜头下的中国》(2013)和日本NHK电视台纪录片《青年摄影师眼中的中国》(2014)。出版物《蜜蜂&可承受的》获得卡塞尔摄影书节2016年度摄影书奖。

陈志炜(青年作者)

浙江宁波人,现居北京。小说作品见于《芙蓉》《青春》《艺术世界》《飞地》《钟山》《雨花》,及“ONE·一个”APP等。2015年参与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地形学项目之“麒麟铺”,展出跨文本作品《X动力飞船》。

胡昊(写作者)

1990年出生于山东,图书编辑、写作者。201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获哲学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获西方美学方向哲学硕士学位。他撰写的艺术批评文章分别于2016年、2017年入围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2017年,他的研究项目获选首届“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奖助计划:研究工作坊”。2018年,他与刘张铂泷、聂小依合作的策展项目“重组/演绎:激活档案与公共记忆的当代艺术实践”入围2018年OCAT北京研究型展览项目计划终选名单。

刘辛夷(艺术家)

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后毕业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艺术系,获得艺术创作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杭州。他的工作起步于剖析被同时代人广为接受的社会和政治常识,并在追踪公共领域中与传播相关的文化经验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他的创作多以小型的调查项目为单元,借助物件、雕塑、影像和场域特定装置等媒介,围绕不断被形塑的政治认知及其背后的符号系统,展开观念性的识别和个人化的梳理。他近期的工作转向寻访现实性的社会空间与其中的社会身体,也开始关注构建了中国现代性的基础性技术,在情境化的艺术实践中推进对这类文化对象的理解和想象。

缪子衿(策展人)

独立策展人、写作者。2013年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获创意广告战略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获策展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北京。2017年任《艺术界》编辑,为《艺术论坛》中英文网、《艺术界》等供稿。近期的策展项目包括:“共享叙事”(香格纳S空间,北京,2018);“全球定位”(乔空间&油罐艺术中心项目空间,上海,2017);“抵抗的涌现:误入”(泰康空间,北京,2016);“欢迎光临”(空白空间,北京,2016)等。

沈宸(策展人)

先后于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学习并获得国际政治法学学士、新媒体理学硕士及摄影纯艺术硕士学位。曾任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策展人,2015-2017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策展人及发现奖提名人,2016卡塞尔摄影书节最佳摄影书奖提名人。参与策划并执行的项目包括:2015-2018年度“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第二届三影堂实验影像开放展”(2015);“论方法——康迪达·赫弗个展”(2015);“中国摄影:二十世纪以来”(2015);“身形剧本”(2016);“卡塞尔摄影书节 & Éditions Bessard | 北京特别展”(2016);“父与子——格雷格瓦·科尔加诺个展”(2016);“上海2002——贝蒂娜·蕾姆斯&塞尔日·布哈姆利”(2016);“卡塔姿娜·科兹拉个展”(2016);“庞然无声”(2016);“陈象:蜕变——瓦莱丽·蓓琳个展”(2017);“中国当代摄影40年”(2017);“幻痛诊所”(2017);“十方:三影堂摄影奖十周年特展”(2018)等。

宋轶(策展人)

策划人、写作者、影像作者,独立空间“激发研究所”运营者之一,新工人影像小组发起人之一,“Bloom 绽:艺术与建筑集体策展小组”发起人之一,曾担任《艺术界》杂志资深编辑。

孙存明(艺术家)

1985年生于湖南长沙,先后就读于江南大学和法国里昂高等美术学院,分别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艺术学士学位及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长沙。曾参与群展:“日落将至”(泰康空间,北京,2017);第61届蒙特罗沙龙(巴黎,2016);第13届里昂双年展平行单元“回响”(里昂,2015)等。

汪海(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安徽芜湖人,中国人民大学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格拉斯哥大学博士后,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专攻法国后现代思想,关注“爱欲与死亡”、“污秽与文明”、“城市与文学”等主题。曾出版学术专著《行动:从身体的实践到文学的无为》,译著布朗肖小说《死刑判决》,其代表性论文包括《后世俗的双重谦卑》《布朗肖的“间隔”诗学》《“迷途的文字”:从布朗肖的文学空间看文学行动》等。

王欢(写作者)

现居北京的写作者、策划人,同时担任《假杂志》的编辑。他在实践中尝试一种去文体化的写作,评论散见于《艺术界LEAP》《艺术世界》《假杂志》《瑞象视点》等媒体。

王拓(艺术家)

1984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200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生物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绘画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学院,获MFA学位。现主要工作、生活于北京。王拓的艺术实践以影像、行为、绘画为主并涉及多种媒介,通过在预设情境下对他人真实生存经验以及文献行为化的介入,来揭示当代人类境遇与精神遗产之间不稳定的关系。他的作品中经常基于对已有的文献(如文学、电影、戏剧、美术史)的引用,来建立一个多重叙事的情节迷宫,在那里,有关当代社会戏剧化的、幽默而荒诞的成分被展示出来。王拓的实践也同时探讨了人造观念和意识形态是如何从其历史背景中生发而出,并与持续变化的社会状况相适应的。其近期个展包括:“从未走出的神话”(空白空间,北京,2017);“失忆事典”(泰康空间,北京,2016); “合唱”(Riverviews Artspace,林奇堡,2016)。近期群展包括:“九”(皇后美术馆,纽约,2017);“一场关于真实的导览”(国立台湾美术馆,台湾,2016);“唐纳天与王拓:唯有孤独”(inCubeArts,纽约,2016);“Peekskill Project VI”(HVCCA,纽约,2016);“Re-make/Re-build/Re-stage”(Vox Populi,费城,2015);2015地拉那国际电影节(TEN Multimedia Center,地拉那,2015)。王拓也是纽约皇后美术馆2015-2017年度的驻馆艺术家。

王炜(诗人、批评和戏剧写作者)

生于1975年,诗人、文学评论者和剧作者。

徐若涛(艺术家、导演)

九十年代在北京圆明园画家村从事绘画创作,其后作品涉及影像装置、涂鸦电影等艺术形式。2008年制作3D动画短片《北京昌平七里渠收容所》;2009年制作实验电影《反刍》,并获第29届温哥华电影节龙虎奖最佳提名奖;2011年制作考察建筑中蕴含的意识形态的记录短片《建筑考》,并入围第六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和第八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2012年在甘肃玉门与史杰鹏、黄香合作完成16毫米胶片影片《玉门》,并入围柏林电影节等;2012年和薛利合作完成以微博等流行资讯为背景的实验艺术短片《折线》,入围第九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和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2013年到2017年拍摄制作纪录片《表现主义》,入围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像展。

杨北辰(电影与当代艺术研究者)

先后毕业于法国巴黎第十大学与北京电影学院,以论文《作为档案的电影》(Film as Archive)获得电影历史与理论博士学位。曾于《艺术论坛》(Artforum)中文网长期担任资深编辑一职;现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曾发起并策划多项运动—影像展览与放映活动,目前主要从事当代运动—影像理论、媒体考古学与新物质主义方面的研究。

曾宏(艺术家)

1974年生于四川资阳,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其主要个展包括:“红色笔记”(今格空间,北京,2018);“肥皂”(杨画廊,北京,2017);“抽帧”(望远镜艺术家工作室,北京,2015);“曾宏”(杨画廊,北京,2015);“曾宏”(博而励画廊,北京,2012)。

关于合作方

泼先生

泼先生发起于2007年,是一个非正式团体,致力于歧异情境中的写作实践、学术思考和艺术行动。

预约二维码

写作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