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9日至10月8日,UCCA沙丘美术馆呈现莫妮拉·阿尔卡迪里中国首次机构个展“幻影水域”。莫妮拉·阿尔卡迪里的艺术实践聚焦中东地区石油文化及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性别议题和悲怆美学。此次展览全面呈现了艺术家近年涵盖视频、雕塑、装置多元媒介的代表作品。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在展览中深入探讨了石油开采业为家乡科威特及整个海湾地区带来的经济形式转型与社会结构的转变,以及此种改变对社会关系与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展览还涉及在石油业成为支柱产业前,海湾地区主要的经济活动——珍珠捕捞业。
在艺术家的实践中,石油作为一个非人类“主体”与珍珠有着诸多联系:二者不仅在文化上均归为被神化的“资源”,石油表面独特的光学折射效应亦与珍珠的色彩有显著的共通之处。石油与珍珠模糊了生命和非生命体间的界限,在生物时间和历史时间中交错交叠。比如,展览作品《潜游者》以歌声重现了采珠船歌手这一以歌声陪伴工人采珠,然而如今业已消失的职业,身着镭射潜水服的潜水者在犹如石油般的水域中伴随着旋律起舞。
石油的发现曾彻底改变了科威特的经济结构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但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不可避免地濒临枯竭,已从产量高峰下滑,替代能源快速发展,世界正在走向“后石油时代”。莫妮拉作为“后石油一代”,在海洋与石油的创作主题中也蕴含对资源未来的反思。
此次对话活动将邀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任宏智、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杨乔喻与“幻影水域”展览策展人栾诗璇,分别从策展思路与对艺术家的了解、阿拉伯文学与艺术、资本主义开采等三个不同视角进入“幻影水域”展览与艺术家的创作。希望以莫妮拉的作品为一面透镜,审视后石油时代的海湾叙事。
任宏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阿拉伯现当代文学、阿拉伯当代文化艺术研究。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曾赴科威特、阿联酋、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访学与工作。近期发表论文:“伊拉克民族之殇:《塔沙里》中的电子坟墓及其隐喻” “《夜信》:迷宫叙事与阿拉伯民族的迷宫之境”等,目前正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战争文学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方文学与文明互鉴:以文学的现代化进程研究为视角”相关研究工作。
杨乔喻(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国理论、女性主义哲学的研究工作,开设“理解资本主义”“西方马克思专题研究”“导读女性主义“等课程。
栾诗璇(UCCA策展人)
策展人,现供职于UCCA。曾策划的展览包括:“不安的绘画”(2023),“杰夫·奥本海默:逆向度的人”(2022),“王拓:空手走入历史”(2021),“伊丽莎白·佩顿:练习”(2020),“后自然:UCCA沙丘美术馆开馆展”(2018),并参与策划了第一届迪里耶当代艺术双年展(2021),“紧急中的沉思”(2020),“马修·巴尼:堡垒”(2019),“萨拉·莫里斯:奥德赛”(201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