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系列
花植工作坊:爵士花园

2023.7.23
14:00-17:00

工作坊
地点:  UCCA下沉空间
语言:  中文

在马蒂斯的眼中,“剪纸”的过程是 “用剪刀绘画”“直接将鲜活的颜色剪出来”。剪纸给予他一种新的自由——比起绘画,剪纸艺术蕴含更多的“自发感”和“即兴感”,这也与爵士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花作为大自然美妙的产物,其形状、结构和色彩本身就具有超越人工设定的美感,在顺应四季变化的生物性生长规律下,感性之美肆意绽放,带给人疗愈、舒缓、愉悦的感受。“花”已经超越植物范畴,被学者、画家、诗人、舞者、音乐家们不断地重新解读、阐释和赋予多层次的意义,甚至引申为一种符号或语言。

此次“爵士花园——花植工作坊”活动,从马蒂斯的剪纸拼贴作品集《爵士》中汲取创作灵感,以花叶枝材作为创作主材料,辅以剪纸等其他艺术表现手法,激发创意,让指尖舞动,营造一方自由自在的“爵士花园”。

本次工作坊将在形式上借鉴中国传统手工艺代表之一的刺绣,使用竹质圆形绣花绷固定透明织物来作为创作的画板,画面内容及形式不限,鼓励参与者大胆设置画面内容,可借鉴马蒂斯绘画的色彩、构图或意境,融入自我表达,随心堆叠、拼贴、组合花植和剪纸图形,可繁可简,不一而足。


本次活动你将获得:

一次“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观展

学习花植工艺品制作的体验

一份真情实意、精美包装的夏日礼物


“爵士花园”里有色彩瑰丽的剪纸植物,也有奇思妙想的几何造型,光线投射下来,形成一片虚虚实实的妙境。请参与者开启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打破边界与思路,尽情享受多样化材料带来的视觉可能性和艺术表现力。人人都可以化身为艺术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爵士花园”。

活动日程

14:00-15:00“马蒂斯的马蒂斯”观展
15:00-17:00花植工作坊

嘉宾

朱茜(设计师)

现为自由职业者。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平面设计专业。曾供职于桦榭出版集团与康泰纳仕出版集团,参与多本杂志的创刊工作。

花材赞助

maya technology

合作方

北京市通州区乐益融社会工作事务所

北京市通州区乐益融社会工作事务所(原北京残障姐妹志愿服务队)是一家在北京市通州区民政局的指导下专注于服务残障人士的公益组织。长期关注残障青年的需求,以文化艺术、生活美学等社工服务,生命故事、影像记录等社群研究,就业支持、心理疗愈等能力建设培训为主要形式,为残障人士的社会融合提供专业帮助。同时,也积极投入公众教育与无障碍传播建设。我们的愿景是构建一个所有受障碍影响人士都能有尊严,平等、充分参与的社会,提升受障碍影响的女性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质。


Sukha33

由艺术家、建筑师和策展人共同发起的泛文化艺术类厂牌,意图将包容性艺术延伸进日常生活中,关注社区共建与人文精神培育。文艺活动没有定义,参与人群没有归类,探索二者间的连接方式。

关于包容性艺术计划

艺术(ART)+包容(INCLUSION)

包容性艺术起源于1970年代英国的残障艺术运动。2006年,"包容性艺术 "一词开始在英国的教育创意合作政策下使用(Thomson and Hall, 2007; cited by Arts Access Victoria, 2015),指艺术家合作、文化参与、课程规划和艺术促进,可作为消除障碍和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方式((Fox, 2010; cited by Arts Access Victoria, 2015)。包容性艺术旨在在这些合作中建立能力、知识和技能,从而产生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和创造性体验。包容性艺术希望重视每个参与者所能做出的创造性贡献,无论年龄、社会经济地位、能力或是否残障。它强调合作、沟通、交流、关系和合作者的创造才能。

包容性艺术是许多领域的交叉点,包括美术、艺术教育、创造性疗法和艺术运动,和它所服务的人群一样多样化。它鼓励具有不同背景的艺术家相互碰撞与交流,减少各类偏见与歧视,最终促进社会融合。也可以帮助残障人士实现创造性潜能,推动残健融合的改变与残障人群的自我倡权。



身体+艺术创作

古希腊神殿柱子上刻着那句被大众熟知的「认识你自己」(know thyself),柱子底部还有一小行字:认识你自己,你会看见神。当代神经学最清楚的启示之一是,自我认识是建立在与身体的重要联结上。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思想和身体之间建立联系,令大脑充满活力,使注意力从日常生活中移开,提供放松的分心。通过身体感官和情绪表达,将内心世界转换成视觉、听觉和动觉等艺术语言,从而感受生命的真实存在。我们不必成为艺术家,甚至不必“擅长艺术”,就能从中获益。这种方式并非一门艺术课,而是以艺术作为一种陪伴的语言,在对这种语言的解读和与之对话中,让我们以新的方式成长。生命的意义在于回到内在世界。艺术创作,令我们不断地发现更多属于自己的可能性。


 

团体+艺术创作

近年来,共创艺术逐渐用于营建平等利他的社区,并不固定某个艺术形式,在相互支持和人际互动的氛围中,在建立与万物的联系中,分享、融合。这益于个人成长、增强积极情绪,如提升自信心和创造能力的自我认知,增加幸福感。我们在享受艺术创作的同时学会自我关照,获得安宁愉快和相互间的陪伴支持。任何年龄、任何背景的人群都能从这种人文关怀中获益。

心理医生对现代人开出的药方之一是:建立和他人的广泛联系,通过帮助和服务他人重建个人信心和生活激情,找寻到生命的意义。团体性的融合艺术可促进残健社群的互相了解,包容性艺术强调残健人群的共同参与,促进相互间对彼此和对生命的理解。在团队合作的支持性氛围中,欣赏彼此的差异与相似之处,照见自我并且与世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