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中国当代艺术现场观察”系列
好聚好散——临时的共同体

2022.7.2
15:00-17:00

对话
地点:  UCCA报告厅
语言:  中文

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往往看到的是以个体的姓名书写的艺术史,而这一对艺术家个体创造性价值的追崇,从1960年代起开始遭到广泛质疑。一些艺术家开始通过合作进行创作,以打破个体视野的局限。这些集体行动突破了艺术家传统的创作方式,艺术家小组以策展、教学、档案等多种形态介入社会与在地社群,推动艺术从“再现”到“调查”、以及艺术家从“创作者”到“发起者”的转变。

“历史上,集体就总是与左派联系在一起。”长期研究“合作艺术(Co-Art)”的评论家艾伦·马拉·德·瓦赫特(Ellen Mara De Wachter)指出了当今西方艺术家小组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倾向。而在国内艺术家的集体工作实践中,进入21世纪后,85时期政治的共同体逐渐变成了地缘、人缘的群落。团体不再强调中心和理念,而越来越关注个体间关系及中国当代艺术内部的反思性实践。它们处于生成与流动的过程中,保持着类似于“之间(in-between)”的临界状态。这些组织有的将集体行动视为走出学院进入社会的过渡,以群策群力解决个体在迷茫状态下面临的种种问题;有的则实现了本身作为自主性实践的自足模式,为艺术生产提供更新的能量。作为艺术生态中临界而又充满活力的圈层,艺术小组成为研究中国当代艺术无法绕过的议题。

近年来,在一些知名的国际奖项和展会中,艺术小组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对其工作的认可。10年前,UCCA曾通过展览“SEE/SAW:中国当代集体创作实践”聚焦国内艺术小组的创作。时至今日,当历史的距离开始产生,仍然有新的小组不断涌现,似乎是时候要将这些自我组织放到更长远的时空背景下去考察其特点。2022年7月2日,UCCA邀请艺术家陈逸飞、梁远苇、徐坦,《打边炉》主编钟刚,在媒体人、《随机波动》主播傅适野的主持下,将目光投向中国当代艺术不同时期的自我组织的样本,以此见证艺术家组织形式的变迁以及其在国际视野下的存在现状。

活动日程

14:30-15:00签到
15:00-17:00 对话:好聚好散——临时的共同体

视频资料

视频资料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1 / 8

关于嘉宾

陈逸飞

艺术家、夹山改梁发起人之一

工作和生活在广州,是夹山改梁艺术小组的发起人之一,亦是《刺纸》主编之一。


梁远苇

艺术家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梁远苇是新一代艺术家中重要的绘画实践者之一,作品曾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民生美术馆、上海民生美术馆、美国坦帕艺术博物馆、美国圣彼得斯堡美术馆、美国橘郡美术馆、荷兰鹿特丹波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美国伯克利美术馆、西班牙米罗博物馆等美术馆展出。2011年其作品入选“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她的个人展览曾在西安OCAT、意大利Palazzo Pisani - Conservatorio di Musica、佩斯伦敦、北京公社、泰康空间、博而励等机构及画廊举行。个展“金色笔记”曾被权威艺术杂志《ARTFORUM》编入当代绘画研究专题,并评为2010年最佳展览之一;个展“弓象之间”被《ARTFORUM》评为2014最值得关注的五个伦敦展览之一。此外,她的作品亦被收录于费顿出版社的《比耶稣年轻》《Vitamin P2》《中国艺术》等多个专业出版物中。


徐坦

艺术家

1957年生于武汉,1989年获广州美术学院硕士学位。1993年加入广州“大尾象工作小组”。现工作并生活于珠三角。2012年合作建立黄边站。徐坦的作品涉及文字、图片、录像、行为、装置、网络等多种媒介,敏感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化,不停地追问当代艺术的边界何在。近十几年,一直强调艺术和社会性研究的融合。将社会实践性的知识生产、美学意识和理性认知的综合实践,视为不可分割的。并探索它们之间一种张力。并且在近几年尝试投入社会合作性的艺术实践。从2005年开始,徐坦展开了“搜寻关键词”的研究和调查项目,通过对中国活跃地区的活跃人群的音像访谈、调查、采集,持续整理和搜寻出“关键词”,并将这些”关键词”置入到新的对话情境中;2008年开始的“关键词学校”即是为这些关键词所引发的讨论和交流所建构的公共空间。2011年后,“关键词实验室——社会植物学”又开启了一系列社会、文化议题的专门研究项目,探索将社会性研究和美学活动结合起来,创造一种综合的,实践性的,跨领域的认知生产活动。2019年邀请几位艺术家开始了一个合作性的实验项目——“顺德学”。徐坦近期个人项目包括:“三藩市华埠关键词学校”(罗斯小巷41号,旧金山,2014);“徐坦:问题:地﹣土,和土地植物学”(维他命空间,广州,2013);“可能的语词游戏——徐坦语言工作室”(OC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 2011);“农林之路,竹丝之岗”(广州,扉美术馆,2019),徐坦为合作性的展览项目的发起人。他近年来参加的国际性群展和双年展包括:“The Island of the Colorblind”(Art Sonje Center,首尔,2019);“How to talk with birds, trees, fish, shells, snakes, bulls and lions”(汉堡火车站美术馆,柏林, 2018);“ 银川双年展:从沙漠出发—边界上的生态学”(银川,2018)。


钟刚

《打边炉》主编

《打边炉》创办人,主编。1983年出生于湖北,现工作和生活于深圳。2005年开启媒体生涯,先后供职于新快报、南方都市报和南都周刊。2015年3月在深圳创立当代艺术媒体《打边炉》。《打边炉》秉持“立足地方,独立发声”的编辑方针,以媒体实践推动艺术与社会的连接与激发,藉由策划和自主出版介入到价值建构与知识沉积的进程中。钟刚同时是一位评论人,2019年7月主编出版《深圳眩晕》。

主持人

傅适野

媒体人,播客《随机波动》主播之一

巴可激光,为您做“睛”彩影像艺术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