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漂移现实:食语群岛”第五期
专题研讨:消化一下,然后继续消费?

2020.9.20
20:00­-22:15

对话
地点:  线上
语言:  中文

作为“漂移现实:食语群岛”系列活动中的第五期讨论,我们从此前涉及农耕、种植、环境和社区实践的艺术创作,经由微生物发酵实践中对饮食中的味觉与文化身份的探寻,以及隐含在每个家庭中的因不同社会、经济及地方风俗传统产生的关于食物和健康的个中迷思,缓缓行进至围绕餐桌的话题,以及由这一包含餐饮模式、饮食习俗及消费文化等议题所展开的探讨。

在当今社会中,全球化已成为了提高全球生活水平的引擎。当资本主义不断地滚动加速着贫富悬殊与社会不公,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否也反映在餐桌上品味的“赢家”和“落后群体”的分化?而当我们在尽情享用盘中餐之时,此举是否牵连着默默无闻的他人之辛勤劳作与痛苦?在商业食品广告及影视图像中,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垂涎欲坠?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消费欲望,又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止步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如果有可能通过亲身旅行一瞥全球化食物链中的蛛丝马迹,我们是否可能找到一种不同此前的生活方式?在本期讨论中,我们邀请了四位在艺术创作和研究工作中着眼于食物及由其引发的问题的艺术家与策展人,从各自的研究和经验出发,带领观众进行观看与进一步的思索。在张然的“手性”系列图像中,微观显微镜视角下的盘中食物作为表征,仿佛一个间离的因子,将观看主体推离原本所深陷的(商业图像中的)视觉诱惑。陈泳因通过记录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囤积的新鲜蔬果逐渐“沦”为一件件黯淡的静止雕塑这一平静的自然转变与死亡过程,以及对食品残余物体的收藏和积累,通过日常中规律性的重复动作,将消费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的烹饪和饮食行为相串联。刘诗园通过“浮动事件”系列、“见到你真好”系列及其他摄影项目,将自身创作与影视作品中的范例相结合,以探讨各种社会现象中所昭示的异文化中的饮食种族主义问题。吴建儒则会谈及疫情期间亲身旅行中身体的移动与沿途的饮食经历,并结合此前策划的展览项目,在更为广阔的全球食物生态链语境下为我们作相关的分析与探讨。

本期活动将围绕消费问题,结合身处世界各地的艺术实践者多样的创作方法、研究路径、亲身经历,以及具有借鉴意义的社科理论展开讨论。鲍德里亚曾在《物体系》(1968)和《消费社会》(1970)中冷静指出资本主义消费活动中人的奴性处境。如若疫情的突如其来短暂地创造了一个令人自我反思的情境,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常中,我们能否更为深入地理解当下及置身其中的我们?这场“盛宴”是否继续?

活动流程

20:00-20:10 活动介绍

20:10-20:30 张然:观看与进食——一起打草稿

20:30-20:55 陈泳因:离不开的,是日常,也是关系

20:55-21:20 刘诗园:都得活两次

21:20-21:50 吴建儒:流浪食记

21:50-22:15 讨论及问答

嘉宾

陈泳因(艺术家)

1987年生于香港,现生活于香港及芝加哥。陈泳因在大学时期主修视觉传播,其后修读摄影专业。个人感知、物质性与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细节是陈泳因的主要兴趣和创作题材;她亦在创作中探索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城市生活种种片段的联结。善于影像及场域特定的创作,陈泳因深信影像只是其创作的原始素材,并喜爱通过影像与其它媒材的融合来重新审视自己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张力。

陈泳因曾于连州国际摄影节2013年展、南韩首尔KIGOJA艺术空间、香港CHARBON艺术空间及中国广州黄边站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举行个展,并于美国纽约、英国多个城市、韩国光州、中国北京、澳门及香港不同展览展出其作品。其作品曾入选2015年三影堂摄影奖及2019年华宇青年奖。


刘诗园(艺术家)

刘诗园1985年生于北京,现工作和居住在北京及哥本哈根。2012年在纽约视觉学院取得研究生学位,2009年本科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刘诗园的艺术实践涉及摄影、影像、舞台剧、空间装置等多个领域,呈现出一种不受地域性限制的视觉语言。在其早期创作中,刘诗园侧重呈现出一种对边界的有意质疑,她夸张地运用符号化的简单事物来讽刺商业运作和我们信仰间的矛盾。近期,基于多重文化的生活背景, 她的创作更多地融入了一种个体对于不同历史文明和自然现状关系滑稽的误读。刘诗园的作品很难被简单的定义为摄影或视频,无论是静止的还是动态的,都超越了它们被制作时的语境和媒介而单独成立。

刘诗园的作品在全球各大美术馆中展出。她曾参与的个展包括: “晦暗授粉”(佛罗斯特美术馆, 佛罗里达州迈阿密,2020年);“像泥巴一样简单”(余德耀美术馆, 上海,2015年)。她曾参与的群展包括:“光影如网” (上海chi K11美术馆, 上海,2019年); “月相”(UCCA, 北京,2019年); “泪流成河——漂浮艺术2019”(Cry Me a River–Floating Art 2019)(丹麦维泽勒美术馆,丹麦,2019年);“前沿国际:克利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 一个美国城市”(美国克利夫兰,2018年);“艺术赞助人”(乔空间、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上海,2018年);“欢迎来到丛林”(杜塞尔多夫美术馆,德国杜塞尔多夫,2018年);“寒夜”(UCCA,北京,2017年);“视态之问”( 广东美术馆,广州,2017年);“.COM.CN”(K11艺术基金会与MOMA PS1,中国香港,2017年);“2016银川双年展——图像,超光速”(银川当代美术馆,中国,2016年);“本土——激流与嬗变下的中国艺术”(路易维登基金会艺术中心,法国巴黎,2016年)。



吴建儒(编辑、策展人)

广东时代美术馆媒介实验室首席策展人。她策划过的展览包括,“超生娃”,纽约ISCP;“忘忧草:考古女性时间”(与张思锐合作),广东时代美术馆;“我如此幸运,还没失去感知能力”,上海亚洲当代艺术中心;“我叫阿史”,西安OCAT等。2012年至2017年担任《艺术界》杂志资深编辑,策划和组织活动、放映、展览等公共活动。她曾经为多个国际媒体撰稿,编辑出版包括《单手拍掌》《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梁远苇·一物》《南方以南》等等。她是2017年亚洲文化协会奖学金获得者。



张然(艺术家)

1981年出生于天津,生活工作在鹿特丹和柏林,2010年毕业于荷兰阿姆斯特丹雷特福德美术学院(Gerrit Rietveld Academie),曾在2011年到2013年两次入选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艺术院艺术家驻地项目(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

通过在纸上分层叠加绘画,丝网印刷和数码打印,以及反复逐层修改,张然的作品着重于对内容、形式和制作方式之间的角色置换来创造“超级图像”。这个“超级图像”是防止内容或者形式在创作过程中最终化的一个临界点,使作品本身保持未定性并且不断的自我质疑。在不以创造视觉幻觉或者故事叙述为目的的前提下,张然的作品直接展示了我们制作图像的意愿和被图像无条件影响着的双面关系。

张然的近期作品是以光学显微镜的镜筒摄像头来搜集局部图像数据,然后再通过电脑软件拼接成全景图像。整个制作过程说明了图像制作的必要性。从100倍到200倍放大肌理和细节的产生扭曲了图像的概貌,并且阻止了我们识别所见的能力,从而迫使图像中的物体失去其本身的意义,直接变成图像构造所需的简单元素。

在过去7年的艺术创作中,张然用电子显微镜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变成了对“看”这个动作的思考。“看”成了内容本身,而不是过程或者方式。“看” 也成为了一个渐进的行为,一个仪式。张然对“看”的思考发展成了对人体生物化学反应过程所造成“看”的可能性的自我意识的感受,并对此提出与图像制作有关的疑问:如何去看,并且形象化一个不可见的非视觉的原子现实?科学认知的过程是如何取代直接的个人经历,从而可以体验这个不可见的非视觉的原子现实?科学知识又是如何条件化我们制造心理图像的可能性?当我们的意识在进行成像处理的瞬间,臆想/虚构和现实又是如何通过对知识的感性解读而合成和交替?图像好比一个质地的临界口,过滤着可以进入介于可见的与非可见的空间的可能性,而此时对图像的需求和解读必定是以别的方式来进行。


主持人

方言(UCCA公共项目策划人)

艺术评论人,现担任UCCA公共项目策划人。毕业于巴黎先贤祠–索邦大学,获得艺术史哲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法国蓬皮杜中心国立现代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