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系列
控制论、艺术与数字文化

2020.12.20 - 2021.1.24
14:00-15:30

对话
地点:  UCCA大客厅
语言:  中文,英文配中文翻译

控制论曾在上世纪40至70年代掀起狂热,是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概念之一。而2020年,在人工智能、科幻、5G网络、量子计算等诸多词语环绕下,我们需要重访这一概念,发掘其在技术层面之外更为深刻的文化含义。 

控制论(cybernetics)由希腊词“掌舵人”(steersman)转化而来,1948年维纳的奠基性著作《控制论》出版是其诞生的一个标志。控制论研究信息的提取、传播、处理、存储等问题,并用抽象的方式揭示包括生命系统、工程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在内的一切控制系统的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的特性和规律。凯瑟琳·海耶斯(Cathrine Hayles)曾将控制论划分为三个阶段,她认为第一阶段的控制论(1943-1960)以自我平衡作为核心,第二阶段的控制论(1960-1985)则开始将观察者引入系统,到了第三阶段则以虚拟性(virtuality)作为其特征——正是在这一阶段,赛博(cyber)这个词根变得无处不在,它超越了信息科学(计算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疆域,从泛文化的各个维度——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全方位影响了整个人类的进程。我们今日所熟悉的数字文化正是伴随着控制论的三波浪潮发展而来,计算机艺术亦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此次与“控制论、艺术和数字文化”主题相关的对话、文本选读及工作坊系列活动将配合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正在展出的群展“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分为四期:

第一期的阅读《递归与偶然》由本书作者兼学者许煜导读,探讨控制论、数学、人工智能与哲学的关联;

第二期《控制论革命者》将由译者熊节导读,以非欧美中心的视角探讨政治价值如何塑造计算机系统的设计;

第三期《网络效应》将由北京大学的吴靖教授导读,系统探讨互联网的建构过程,以及在形塑技术时,常被忽略的浪漫主义、反文化等人文信念。

压轴工作坊将由著名的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1934-)主持,他是最早将控制论以及互联网引入创作的艺术家之一,同时也是赛博知觉(cyberception)、湿媒体(moistmedia)等概念的开创者。

 

有关“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 

2020年9月26日至2021年1月17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大型群展“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展览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计算机艺术”的发展历程,并对机器学习美学、数字客体性以及科学技术的反思展开了探讨。本次展览并不是对广义数字艺术的简单呈现,而是深入聚焦于积极采用计算机算法与生成逻辑进行创作的艺术实践。“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由法国策展人黑阳(Jerome Neutres)和UCCA策展人秋韵联合策划,汇集跨代际的30余位艺术家,涵盖从计算机艺术先驱,到当下活跃的数字艺术实践者,以及新兴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共计70余件作品。1985年,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曾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策划了具有开创性的展览“非物质”,构想了一种与电讯技术进步相呼应的全新物质模式。本次“非物质 / 再物质”展览既是对此前“非物质”展览的致敬,亦旨在通过探索计算机艺术的广阔前景与哲学根基展现计算机艺术不仅是新的媒介,更是一种全新的美学表达形式,从而在计算机艺术媒介的历史上谱写新的篇章。感谢首席AI合作伙伴百度为本次展览提供的科技支持,以及尤伦斯基金会对此的特别支持。

第一期:递归与偶然

2020年12月20日(周日)

14:00-15:30

UCCA报告厅

嘉宾:许煜

Zoom链接:https://us02web.zoom.us/j/81911889181

 

我们荣幸地邀请到《递归与偶然》的作者许煜探讨控制论、数学、人工智能与哲学的关联,《递归与偶然》采用递归和偶然两个基本概念研究自然与技术,机器与生物,系统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它从康德所阐述的有机思想开始,经过自然哲学,到20世纪的有机主义(organicism) 和器官学(organology)重构了思想的进程。它质疑了在算法偶然性、生态学和算法灾难时代哲学思考的新条件,而这一条件海德格尔称之为哲学的终结。本书围绕以下思辩性的问题:如果在哲学传统中,偶然性的概念总是与自然法则相关,那么我们将如何理解与技术系统相关的偶然性?这本书视递归性作为与笛卡尔机械主义的割裂以及系统构造的驱动;它详细阐述了在这个认识论断裂中偶然性的必要性,在当中自然结束而系统出现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将看到德国观念主义是控制论的先驱,而人类世和灵知圈指向一个巨大的控制论系统的实现,这迫使我们回到自由的问题。它质疑绝对偶然性此一概念并提出宇宙技术多元主义。本书深入地讨论了欧洲现代和当代哲学,同时也以李约瑟为中介,来讨论中国思想的相关性,本书涉及控制论、数学、人工智能和非人主义。本次对话活动将向现场观众开放问答环节,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

 

许煜(哲学家)

于香港大学和伦敦的金匠学院学习计算机工程和哲学,并在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1952-2020)的指导下完成哲学博士论文;其后在德国吕讷堡大学取得了哲学教授资格(Habilitation)。他先后任教于伦敦金匠学院、吕讷堡大学、魏玛包豪斯大学、莫斯科Strelka Institute、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和香港城市大学。

 

第二期:控制论革命者

2020年12月27日(周日)

14:00-15:30

UCCA大客厅

嘉宾:熊节、胡翌霖


20世纪70年代的智利,在阿连德政府的社会主义改革时期,曾经有机会发展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覆盖全国的实时经济信息网络:Cybersyn。这是一场政治与科技的双重变革。一方面是阿连德领导的社会主义政党对智利社会的和平改造;另一方面则是由技术专家整合有限经济和科技资源,引导的技术革新。本书在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大量人物访谈的基础上,再现了Cybersyn的曲折进程,让我们看到科学技术并非是中立的,认为科技发展本身有其必然路径,可能是一种过于单纯的科技决定论视角。透过Cybersyn这样的异类映照出科技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我们才会留意到政治力量在其中扮演的至关重要的推动角色。本次对话活动邀请到《控制论革命者》的译者熊节以及学者胡翌霖为观众进行导读。

 

熊节(企业家、IT从业者)

拥有超过二十年IT行业的从业经验,在金融、政府、电信、物流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经验。最近几年,他致力于用IT技术在全世界最贫困的地区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助力社会变革,并因此对于技术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与互动产生了浓厚兴趣。熊节曾翻译了《重构》《软件工艺》等多本重要软件研发领域的重要著作,拥有利物浦大学MBA学位。

 

胡翌霖(清华大学助理教授)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博士后。现为清华科学史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现象学的技术哲学、科学思想史、技术史。著有《媒介史强纲领》,《什么是技术》,《人的延伸:技术通史》,和《过时的智慧:科学通史十五讲》等。

第三期:网络效应

2020年1月9日(周六)

14:00-15:30

UCCA大客厅

嘉宾:吴靖、王程韡、刘锋


参与方式

B站:

http://live.bilibili.com/22333296


Zoom:

https://us02web.zoom.us/j/89008586605

《网络效应》是一部关于美国计算机通信的浪漫史 ,关注社会与政治想象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密切互动的过程。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历史发展轨迹表明,技术并没有固定永恒的本质,资本和权力也没有一劳永逸决定新技术的社会使用的绝对力量。参与历史进程的形形色色的人,将自己的梦想、愿景和希望,注入对新技术的研发、使用与普及之中,并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浪漫主义与资本协商、合作、博弈的痕迹。

本书讨论了互联网的社会建构发展史,作为一门新兴技术,互联网脱胎自20世纪的战争实践活动,一出世便被打上了军事——工业烙印;随着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兴起,浪漫主义部分重塑了计算机/互联网文化的品格;到了20世纪80年代,受到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浪漫化的互联网文化重新被资本收编,业界聚焦于互联网知识产权问题的讨论,实则是文化信念与资本力量在塑造互联网文化过程中的相互博弈。 

作者最后的观点认为,文化信念在形塑当代互联网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立的作用,人们对新技术系统的接纳与使用,甚至系统本身的构成,不只受到经济等结构因素影响,同时亦受到文化趋势与信念惯习的影响。因此,新技术及其制度本身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可以被人的观念改变的。

 

吴靖(北京大学教授)

吴靖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批判媒体与文化研究,传播与媒介技术的社会理论,新媒介技术的社会使用与文化分析,新媒体与创意产业,视觉文化等。吴靖曾在《Javnost - The Publi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中国传媒报告》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40余篇。吴靖最近期的著作是2012年出版的《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观看、凝视与对视》。她曾经在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瑞典皇家理工等学术机构访学、讲座。目前,吴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奇观文化与新媒体技术的社会使用。

 

王程韡(清华大学副教授)

王程韡现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工学学士(EE)学位;2010年获得哲学博士(STS)学位;曾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访问。研究方向为:医学与医学人类学;技术与组织社会学,科学技术的话语史;STS理论与方法论。相关文章发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学研究》、《社会》、《Medical Anthropology》、《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和《Ethnography》等中外文期刊,并著有《正是河豚欲上时》一书。

 

刘锋(工程师)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产业本部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并任清华大学-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系统结构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在信息产业具有近20年工作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计算、高性能存储、信息安全等。曾两次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一等奖,一次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已授权十余项发明专利。

第四期:罗伊·阿斯科特:“控制论、艺术与意识重塑”工作坊

本次讲座工作坊由两场活动组成:


第一场讲座为公开讲座,向所有公众开放;

第二场专为面向艺术以及相关领域(人文、科技)从业者,如参与请填写姓名、微信号、邮箱和相关简历发送至以下邮箱报名:

jowei.china@gmail.com

pp@ucca.org.cn



第一场:从控制论到科智理论

2021.1.23(周六)

UCCA报告厅 / 线上

公开讲座


此次公开讲座由科技艺术/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系统介绍其创作经历,从早期作为理查德·汉密尔顿的学生,到接触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的控制论以及海因茨·冯·福斯特(Heinz VonFoerster)的二阶控制论理论后成为“控制论与艺术之间的重要对话者”,并在80年代和90年代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兴起之时,创作大量基于远程信息技术的经典作品。在此期间,他认识到“远程呈现、全球网络和赛博空间等超个人技术,也许正在刺激或重新激活一个长期被遗忘的、被机械世界所淘汰的意识感官。赛博感知可能预示着我们潜在的精神力量的觉醒及我们脱离身体、直接通过意识与他人连通的能力“,由此创造了科智(Technoetics,noetic来自希腊词noetikos,意为心智)一词来预见性地应对新型的艺术世界。


第二场: 后生物文化、湿媒体与意识雕塑 

2021.1.24(周日)

UCCA大客厅 / 线上

闭门讲座,需报名


此次闭门讲座将探讨阿斯科特在千禧年之后的“后生物文化”转向,他意识到一种从硅基/像素到分子/物质的转变,以及介于干性的虚拟世界和湿性的生物世界间存在的新区域——湿媒体(Moistmedia)。它所包含的比特、原子、神经元和基因的混合组成了我们这个世纪的艺术基底,并构建了一种液态现实,这需要我们去整体性地重视艺术的实践及其过程。阿斯科特同时意识到这个时代的智能是人的大脑与无处不在的计算性相连,并与整个星球构成了一种集体性却又分散的智能形式。阿斯科特亦将介绍始于1997年“意识重塑”学术会议,这一跨学科的论坛汇聚了各国的艺术家、设计师、 表演家、音乐家、作家、科学家和学者来探讨艺术、科技和意识之间的关系。


嘉宾:罗伊·阿斯科特(远程出席)

 

罗伊·阿斯科特(艺术家)

国际新媒体艺术先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星球学院创会主席、艺术家、理论家。他于2014年获得林茨电子艺术节“媒体艺术远见先驱奖”(Visionary Pioneer of Media Art)的金尼卡奖,该奖项被业内视为科技艺术/媒体艺术的终身成就奖。他专注于数字与远程通讯网络对意识的影响。作品曾展出在上海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米兰三年展、巴西Mercosul双年展、欧洲媒体艺术节、韩国2010仁川国际数字艺术节以及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他担任过欧洲、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日本、韩国、美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地的大学、艺术委员会、媒体中心以及艺术节的顾问。

联合策划

魏颖(策展人、研究者)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方向研究员,近期的研究及兴趣方向为后人类语境下的科技艺术(包括生物艺术、人工智能与生态艺术等),科技艺术史及策展研究等。她曾策划以及参与策划《准自然——边界、生物艺术与实验室》、《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第一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技术伦理”(2016)和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后生命”(2018)等,并担任欧盟科技艺术奖-STARTS的国际顾问(2019)、“意识重塑”国际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2019)、ISEA国际项目委员会委员(2020)、 “信睿周报”学术委员会委员(2020)等。


706·赛博朋克行动-研究协作网络 (CARCN)

CARCN是一个关注激进技术与社会议题的实践-研究网络,发源于五道口706。CARCN由社会议题工作者、批判理论研究者、科技行业从业者组成,包含各种社会闲散青年,互联网社畜、码农、NGO苦力、秃头社科学者、媒体狗、躺尸专业户、艺术行业民工、不自由撰稿人、地下摇滚乐手、无业小说家......我们介入并考察媒介技术史与政治经济结构的脉络,通过参与式创作过程中的协作、团结与共情,形成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社会联结,探索技术应用民主化与公共化的可能性。

合作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一家专业的学术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高水平的学术作品,包括“经典与解释”丛书(刘小枫主编)、“六点评论”、“轻与重”文丛、“快与慢”文丛等。

联合推广

WUXU

拜德雅

沙丘研究所

Conversazi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