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UCCA陶美术馆开馆首展,“器之道”遴选了69件(组)岐阜县现代陶艺美术馆藏“美浓国际陶瓷节”获奖作品,以陶瓷节面向全球创作者多元、兼容的文化态度出发,对国际视野下的陶瓷艺术创作方法论的共通性与多样性展开讨论。展览试图对当代陶瓷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构思路径提出以下三种观看视角:对自然形体与状态的手摹心追,从平面到空间维度的几何化简,以及对历史图腾、城市文明与心灵觉知的内省与表达。
日本当代陶艺在历史进程中将传统技艺与国际现代主义思潮进行融合与再创造。民艺运动的余绪、传统陶艺流派的延伸,以及对欧美现代艺术与日本当代艺术中前卫实验的借鉴,共同塑造了日本陶艺当下的多元面貌。由于岐阜县地理环境和矿物资源丰富,再加上美浓地区较早发展出工业化制陶体系,机械化生产得以与传统手工艺并存,美浓烧瓷器产量占日本陶瓷器产量的一半以上,并形成多层次的产品结构。“美浓国际陶瓷节”的国际参展者在创作中使用美浓地区的陶土、釉料,给当地带来新的审美视角和技法变形,这种“外来刺激”也促使本地匠人在传承中思考如何再造新的美浓烧风格。
UCCA陶美术馆所在的丁蜀镇及其周边地区,是宜兴紫砂矿土主要分布区。这些矿床形成于数百万年前的地质时期,主要由红色砂岩和其他矿物组成,赋予紫砂矿土细腻而纯净的物质特性。当代艺术家周啸虎与紫砂有着较深的渊源,他不仅以此为材料创作动画和装置作品,也对宜兴当地创作者和紫砂壶行业进行观察。早在2006年,他在文章《壶非壶》中对工艺大师张正中的作品进行了评论,探讨了容器的物质属性和象征属性,文章建构了一套当代认识论,来评判具有百年技艺的紫砂壶艺术,为当代观众理解传统工艺带来新鲜的视角。本次对话我们邀请艺术家周啸虎、金锋,从技艺变革、材料质感到思想转换展开讨论。同时邀请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洪喆,从媒介、地质、历史的角度为器物创作揭示其深层的社会属性。
金锋
艺术家
1967年出生于中国上海,多媒介艺术家。1991年毕业于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工艺美术专业 (现东华大学),2012年获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视觉艺术MFA硕士学位。2000年以来长期参与上海艺术家群体组织的各种当代艺术活动及展览。“未来的节日”主要组织者和发起人之一,“江南基栈”发起人之一,2022年至今担任红星美凯龙“漩涡”项目策展人。
王洪喆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出生于辽宁鞍山,媒介史学者,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博导。他先后获得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北京大学传播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传播学博士,研究兴趣涉及媒介史、控制论史、信息社会与劳工研究。王洪喆的研究与实践跨越多媒介、技术、历史和艺术现场,写作见于《互联网史》(Internet Histories)、《开放时代》《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读书》《电影艺术》《文化纵横》《信睿周报》、Artforum中文网等刊物,曾为多位艺术家撰写研究文章和担任艺术奖项评审;他同时是研究网络“北京媒介小组”和“游戏手册”的发起人,“拆东西研究所”联合发起人。
周啸虎
艺术家
1960年生于中国常州,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周啸虎是中国当代艺术先锋人物,自1998年起开始借助计算机辅助艺术创作,试验定格动画、视频装置等。作品自由跨越多种艺术媒介,涉及动画、视频装置、雕塑、绘画和行动艺术项目等。周啸虎着眼人类学和可能生活观察,致力于推动剧场形式的混合媒介艺术,以泛现成品和“自动写作”作为方法论拓展艺术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