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 Offsite

“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系列公共影像:《文明》系列第7-9集

2023.9.23
19:00-22:30

影像艺术交流
地点:  乐平基金会
语言:  国别语言配中文字幕

“对极富表现力的色彩的使用是现代艺术思维方式的基本元素之一, 它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无可替代。”

——亨利·马蒂斯

自文明发展以来,人类一直在任何能够找到的材料上,以任何能够想象到的表现形式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文明包罗万象,它打破了限制人类的屏障,艺术也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下,吸引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驻足停留。对19世纪的大多数欧洲艺术家而言,充满异域风情的伊斯兰文化,可以融入在他们对生活的想象,寄托在东方主义题材的创作中。20世纪初的艺术巨匠之一——亨利·马蒂斯也在摩洛哥的伊斯兰文明中得到了灵感,那里的图案、色彩和光线等各方面为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马蒂斯钦服东方文化在色彩图案和装饰的运用,色彩的交响乐在他眼中经久不绝。他饱蘸颜料的画笔也由此修复了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高雅艺术和装饰艺术之间的裂痕。

二战爆发,马蒂斯取消了原定的巴西之行,留在法国。艺术与文明的准则在这一时代被冲破并舍弃,无情的战争也使马蒂斯和家人与死亡擦肩而过。疾病缠身的他站在人生的十字口,思考着艺术于自己和世界的意义。凭借强大的精神力量,马蒂斯决定踏上艺术探索的新征程。放弃直接的人物表现形式,他开始在色彩上雕刻。剪纸作为新的艺术形式,其创作速度和自由度超越了绘画所能达到的层面。马蒂斯在形象各异的图形和色彩中达到了统一与和谐,他用苍老的双手推开了抽象画的大门,使艺术的故事再次与人类最深层的精神世界接壤。

2023年9月23日(周六),UCCA携手Earth博思星球、乐平基金会,共同呈现《文明》系列纪录片第七至第九集。影片以15世纪威尼斯的色彩革新开篇, 透过动荡的战争时代、一次次的艺术运动探究人类持久的创造性。邀请观众跟随历史学家西蒙·沙玛、大卫·奥卢索加一起, 开展一场艺术与文明的思考。

正如马蒂斯所说:“我经常问自己,当我的精神从包围着画中图案的狭小空间逃离出来(对于过去的画家而言, 意识到这个空间的存在似乎已经足够),似乎意味着我从画作的背景中逃离了出来,仿佛灵感一现,我漂浮在所有图案、工作室甚至我自己的家之上,来到一个宇宙般的空间, 在这里没有任何壁垒的阻挡, 就像水里的鱼一样自由。”

活动日程

2023.9.23(周六)19:00-22:30《文明》系列第7-9集

影像简介

《文明》系列第七集:《光辉》

导演:阿什利·格辛、马修·希尔、蒂姆·尼尔

类型:纪录片

时长:60分钟

国别:英国

年份:2018

版权:本片中国大陆地区版权由BBC Studios提供

简介:西蒙·沙玛从亚眠和沙特尔的哥特式大教堂开始了他对色彩和文明的思考。在16世纪的威尼斯,乔瓦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的《圣扎卡里亚教堂祭坛画》和提香·韦切利奥(Titian)的《酒神巴库斯与阿里阿德涅》等杰作挑战了绘画本身永远优于着色的假设。随着启蒙运动时期巴洛克风格在欧洲扎根,另一位威尼斯画家乔瓦尼·巴提斯塔·提也波洛(Giambattista Tiepolo)在维尔茨堡主教的宫殿里创作了一幅天花板壁画《阿波罗与四大洲》。在辉煌的序列中,西蒙庆祝了这场光、色彩和富有舞蹈线的大歌剧:眼花缭乱地进入18世纪的狂喜。但是,如果光可以打开狂喜之门,那它也可以把艺术丢进深渊。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一开始的创作都是遵照威尼斯传统,但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其“黑色绘画”系列不再采用光明世界的色彩。人们发现色彩艺术有一项新的使命:如何使城市生活过得下去,甚至丰富多彩。而新的使命却还在以某种方式维持着旧的使命。西蒙前往日本,其城市数量在18世纪和19世纪激增,由此产生了对廉价木刻版画的大量需求,这些版画充斥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葛饰北斋(Hokusai)等艺术家制作的版画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产生了巨大影响。本集以马蒂斯设计的旺斯礼拜堂作为结尾。

 

《文明》系列第八集: 《进步崇拜》

导演:阿什利·格辛、马修·希尔、蒂姆·尼尔

类型:纪录片

时长:60分钟

国别:英国

年份:2018

版权:本片中国大陆地区版权由BBC Studios提供

简介:如果说大卫·奥卢索加在《文明》中创作的第一集是关于追随和反映不同文化早期冲突的艺术,那么第二集则探讨了19世纪艺术创作对帝国主义的反映。大卫向观众展示了艺术家们对进步的矛盾心理,理性和科学都是帝国主义使命的压舱石,并在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知识和技术的进步让19世纪的欧洲人充满了对自身文明的优越感,这也可以解释他们帝国意识的来源。但这种优越感却使艺术家对其他文明产生了深深的迷恋,反过来又对自己的文明产生了怀疑。相比之下,随着欧洲艺术家们质疑其文明的“进步”,美国画家试图在风景画中蕴含“天命昭昭”的观念。在对美洲原住民的描绘中,他们试图为子孙后代记录下这个世界与其文化。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大卫在影片中展现了新西兰的一位艺术家是如何和毛利人合作的。毛利人用窗台的基石来记录他们的文化,歌颂他们的祖先。到19世纪末,越来越多人质疑工业和科学的进步性;许多艺术家(其中包括高更和毕加索)转向在非西方艺术和文化中寻找灵感。面对一战冲突,人们不再认可进步、理性和工业发展可以确保人类走向更高级文明的观念。大卫在影片结尾对奥托·迪克斯(Otto Dix)的三联画《战争》(Der Krieg)进行了强烈的反思,这幅画重现了作者身处战壕的噩梦并且进行了讽刺。

 

《文明》系列第九集: 《重要的火花》

导演:阿什利·格辛、马修·希尔、蒂姆·尼尔

类型:纪录片

时长:60分钟

国别:英国

年份:2018

版权:本片中国大陆地区版权由BBC Studios提供

简介:西蒙·沙玛在《文明》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前提:艺术是创造性的游戏想象,人类表达了最本质的自我,即打破日常琐事的力量。因此,艺术使生命值得延续;它是了解人类潜力的重要窗口。社会的文明程度使得人类将文化发展视为与追逐权力、积累财富一样重要。在现代世界,艺术变得越来越商品化。西蒙的最后一集探讨了艺术在机器和利润驱动的世界中的命运。它着眼于艺术作为一种可交易商品的崛起,并转向一个核心问题:艺术是否应该创造一个与现代世界分离的乐园,我们可以逃往那里,与世隔绝,还是应该一头扎进混乱之中,改变我们看待艺术的方式和自己的生活方式。通过20世纪和21世纪已故和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西蒙不断找寻着问题的答案。他的结论充满了希望:虽然目前我们遇到很多难题,但欣赏此时此地的艺术后,我们仍然可以用世界的不可理解性来理解文明,并且透过这些困境看到人类精神持久的创造性。

人物简介

西蒙·沙玛(英国历史学家、作家、制片人、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及艺术史教授)

生于1945年2月13日。英国作家、历史学家,曾先后任教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现为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及艺术史教授,在艺术史、荷兰史和法国史方面尤有建树, 并于2018年受封爵士。著有《爱国者和解放者》《风景与记忆》《伦勃朗的眼睛》《犹太人的故事》《风雨横渡》等,作品曾荣获沃尔夫森奖、W. H.史密斯文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他在BBC电视系列纪录片《英国史》《艺术的力量》《文明》中担任撰稿人和主持。

 

大卫·奥卢索加(英国历史学家、作家、电影制片人)

出生于1970年1月。英国历史学家、作家、广播员、主持人和电影制片人,现任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教授。曾为BBC《第一秀》节目和英国报纸《卫报》撰稿。

合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