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书籍设计中的艺术语汇

2016.6.9
18:30-20:00

对话
地点:  老书虫,北京朝阳区南三里屯路4号楼
语言:  英文配中文翻译

《劳森伯格在中国》采取独特的“三合一”设计方式,其结构依据话题和格式组织起来。第一册以纵向的版面呈现,包括多篇深度分析《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和UCCA展览的论文,以及10则分析劳森伯格作品主题和技法的短文。第二册以横向的版面呈现,展示《四分之一英里画作》,这是该作品首次被完整地出版。第三册以纵向版面呈现,主要介绍劳森伯格的中国之行,囊括其罕见的彩色照片系列《〈中国夏宫〉研究》。

《劳森伯格在中国》借UCCA同名展览的契机而出版、发行。本画册呈现富有创新精神的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1925年—2008年)的两部分作品,他是首位在文化大革命后于中国大陆举办展览的西方当代艺术家。

劳森伯格1982年的首次中国之行激发其创立跨越11个国家和地区的“劳森伯格海外文化交流组织”(ROCI, 1985年—1991年),旨在促进艺术交流、合作与世界和平。首次访问中国期间,劳森伯格使用五十多卷胶片拍摄彩色照片,记录了日新月异的中国面貌,最终呈现为《〈中国夏宫〉研究》(1983年)。1985年,劳森伯格在北京举办的展览“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激励了中国第一代当代艺术家,将他们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传统绘画的双重禁锢中解放出来。

与此同时,劳森伯格亦开展与《〈中国夏宫〉研究》截然不同,却同样具有艺术史价值的项目——《四分之一英里画作》(1981年—1998年)。该作品历时近二十年,共由190部分组成,体现了劳森伯格开创性作品中的全部主题和技巧。这件纪念碑式的杰作常被视为一场自足的回顾展,能立刻撩拨起观众强烈的浸入式感受。

画册《劳森伯格在中国》首次完整呈现了劳森伯格的《四分之一英里画作》。罗伯特·劳森伯格基金会策展人许晓菁撰写相关文章与十余篇短文,细致地展现艺术家包罗万象的艺术实践。UCCA馆长田霏宇、展览的联合策展人苏珊·戴维森与大卫·怀特、神户大学教授池上裕子、UCCA助理策展人陈怡辰、罗伯特·劳森伯格基金会策展人珍妮弗·萨拉蒂均为该双语画册撰文,最全面地阐述劳森伯格与中国的渊源,开创性地反映当今的文化交流状况。

票务信息(含酒水):

普通票:50元 / 人

UCCA及老书虫会员:40元 / 人

*开场前30分钟于UCCA前台领取活动门票;

*活动开始30分钟后谢绝入场,请勿迟到;

*场地准入人数有限,一人领取一张票,先到先得;

*活动期间请保持手机静音。

嘉宾

菲利普·休伯特(《劳森伯格在中国》画册设计师)

塞巴斯蒂安·费希尔(《劳森伯格在中国》画册设计师)

菲利普·休伯特和塞巴斯蒂安·费希尔共同创立了“休伯特&费希尔”设计工作室,在纽约和柏林设立办公室,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该工作室的业务范围包括出版设计、字体设计、视觉形象设计、印刷、APP应用、网页和电子商务设计,专精于设计理念及生产、发行。多家出版商和机构认同休伯特&费希尔精益求精的设计理念,其中包括D&AD、Page、the Art Directors Club New York、IdN、Gallery Mag、Computer Arts、Type Directors Club。

合作方

老书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