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UCCA当代艺术中心受邀参加2016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2016.3.24 - 2016.3.26

地点: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一层P7

UCCA当代艺术中心受邀参加于2016年3月24日至3月26日举办的第四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Art Basel Hong Kong),展位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一层的P7。此次,UCCA带来近期发布的出版物《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William Kentridge: Notes Towards a Model Opera)、《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好博》(Elmgreen & Dragset: The Well Fair)、《本土》(Bentu)和《王音:礼物》(Wang Yin: The Gift),在这一世界瞩目的艺术盛会上向公众介绍UCCA承办或参与策划的艺术展览,以及优秀的海内外艺术家。

相关新闻稿下载。

 

UCCA致力于在展览的基础上推进出版计划,以扩大其学术影响力。英文出版物《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同名展览举办于2015年6月27日至8月30日)囊括了艺术家1988年以来的重要作品,重点介绍探讨现代中国思想、政治和社会历史相关问题的作品《论样板戏》。本书的核心部分是肯特里奇撰写的文章《边缘的思考》。此篇文章是他在了解中国后,关于这个项目的演讲笔记的衍生,也是他持续展开的“戏剧式演讲”的又一力作。本书亦包括著名评论家安德鲁·所罗门(Andrew Solomon)对肯特里奇创作的综述性文章,以及姜斐德(Alfreda Murck)对肯特里奇与中国文人画关系的评述。在展览“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好博”举办期间(2016年1月24日至4月17日),UCCA以独特的形式发行仿制艺术博览会商业图录的同名中英双语出版物,依据展览布局编辑艺术作品的图鉴,并邀请众多学者、艺术博览会总监共同撰文探讨促进艺博会发展的文化、社会学、心理学与历史性的力量,以及艺博会的前景。本书亦收录由UCCA馆长田霏宇主持,三位巴塞尔艺术展总监马克·斯皮格勒(Marc Spiegler)、诺亚·霍洛维茨(Noah Horowitz)和黄雅君(Adeline Ooi)共同参与的对谈,该对谈借助应用软件WhatsApp实现。“本土:变革中的中国艺术家”(“Bentu: Chinese Artists in a Time of Turbulence and Transformation”,2016年1月27日至5月2日)的中文画册《本土》则系统性地梳理了这一群展的艺术家作品,该展览由UCCA与路易威登基金会联合举办,田霏宇与劳伦斯·博塞(Laurence Bossé)共同策划,呈现不同代际的中国本土艺术家——曹斐、郝量、胡向前、刘窗、刘诗园、刘韡、刘小东、邱志杰、陶辉、徐渠、徐震和杨福东——的作品,以“本土”为核心概念,展现处于持续变动中的复杂社会图景,反映中国经济、生态与身份认同的现状。该图录亦刊载了众多生活、工作于中国的评论家和优秀的年轻评论人针对每一位参展艺术家撰写的文章,如蔡影茜、林昱、刘畑、刘秀仪(Venus Lau)、杰罗姆·桑斯(JérÔme Sans)、克莱尔·施特布勒(Claire Staebler)、孙冬冬、杨紫、岳鸿飞(Robin Peckham)、张夕远和赵梦莎等作者的评论文章,以及鲁明军和皮埃尔·阿斯基(Pierre Haski)的论文。中英双语画册《王音:礼物》收录艺术家王音近五年来创作的、颇具“自传”性质的约四十件绘画作品,以私人化的视角审视艺术史、文化史乃至整个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个体的存在状态;该画册的同名展览于2016年3月29日至5月27日在UCCA举办。

此外,UCCA亦呈现出版物《’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85 New Wave: The Birth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刘小东:金城小子》(Liu Xiaodong: Hometown Boy)、《邱志杰:无知者的破冰史》(Qiu Zhijie Breaking the Ice: A History)、《杜尚与/或/在中国》(Duchamp and/or/in China),彰显UCCA在策划展览相关出版物方面的持续努力。2016年,UCCA计划推出往年展览的画册,如《徐震:没顶公司出品》(Xu Zhen: A Madeln Company Production)、《刁德谦回顾展》(David Diao)、《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2558》(Korakrit Arunanondchai: 2558)、《梁慧圭:雨奇晴好》(Haegue Yang: Come Shower or Shine, It Is Equally Blissful),以及本年度展览“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曾梵志”(“Zeng Fanzhi”)、“约翰·杰勒德”(“John Gerrard”)和“郝量:潇湘八景”(“Hao Liang: Eight Views of Xiaoxiang”)的相关出版物。UCCA的“新倾向”系列为每一位参展的年轻艺术家单独发行画册,包括何翔宇(He Xiangyu)、陶辉(Tao Hui)、李明(Li Ming),以及2016年计划在UCCA举办个展的郝敬班(Hao Jingban)、唐纳天(Nadim Abbas)和王海洋(Wang Haiyang)。对其中大多数艺术家而言,这将是其职业生涯的第一本机构图录。

本次展会上,UCCA的展位由设计师亨尼·凡·尼斯特鲁伊(Henny van Nistelrooy)先生创办的 HVN工作室(Studio HVN)设计,秉承“现代图书馆”的理念,形成一个信息的交流枢纽,并设置了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充电的接口。HVN工作室把书桌与倾斜的图书陈列架合并,让参观者坐在特制的“马扎”上,在为移动设备充电的同时浏览UCCA的出版物,并获取2016年UCCA的展览等项目信息。作为曾梵志在UCCA举办的展览(2016年9月10日至11月13日)预热,由李诗与菲利普·斯托茨(Philip Stôlzl)执导的纪录片《游》于3月23日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光映现场”展区特别放映,是一部近距离观察、记录杰出中国艺术家曾梵志创作过程的作品,呈现原片的17分钟剪辑版本。3月24日,UCCA与“大卫杜夫艺术培育计划”(Davidoff Art Initiative)联合举办午餐宴会。2014年以来,UCCA与大卫杜夫艺术培育计划共同策划了一系列沙龙,邀请中国的藏家参与对谈。该系列的最后一场沙龙于2016年4月16日在北京举办,对谈的记录等内容亦在本年度结集出版。3月25日,田霏宇受邀参与由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组织、《艺术论坛》(Artforum)杂志策划的“与巴塞尔艺术展对话及沙龙漫谈”系列,以“美术馆:公共、私人与两者之间”为题,探讨亚洲美术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3月21日至3月26日,UCCA商店(UCCA Store)参加Art Central艺博会,呈现年轻中国艺术家的作品。3月25日,UCCA副馆长尤洋先生出席由Art Central艺博会举办的“4A+亚洲协会对谈2016:Art Central艺博会”(“4A + Asia Society Talk 2016: Art Central”),针对非营利机构在当代艺术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展开讨论。

借第四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与Art Central艺博会的契机,UCCA希望通过相关出版物、艺术作品的展示反映当代艺术的现状,以专业的素质与严格的学术标准推动当代艺术的传播,并进一步促进当代文化的交流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