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 Offsite

2024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高峰论坛:时空交响

2024.9.26

对话

主旨发言

I.《行动中的艺术 :公共艺术对生态危机的回应》

在第一场主旨发言中,白龙教授围绕“行动中的艺术:公共艺术对生态危机的回应”这一议题展开讨论,他关注污染与全球变暖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所引发的众多艺术家的关注与回应,并通过详细阐释洛伦佐·奎因的《支撑》、马尔科·巴洛蒂的《苔藓》、塔拉莫内的“鱼屋”等项目来论证,艺术不仅仅能发挥传播和促进公众参与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积极改善环境 ;公共艺术不仅能够塑造城市景观,还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II.《从美化到塑造 :公共艺术植入》

第二场主旨发言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上海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章明教授带来,他以“从美化到塑造 :公共艺术植入”为题,从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公共空间与城市基础设施等角度切入,围绕“艺术与日常”、“艺术与事件”、“艺术与互动”三大关系展开探讨,阐释日常服务设施艺术化转型、城市事件对公共空间的催化影响,以及公众参与和艺术化空间的互动关系。以“从美化到塑造”为理念,阐明新型公共艺术装置在城市空间中的多重价值,提升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定位,探索公共艺术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策略和路径。

III.《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视角 :水系遗产的叙事性解读》

第三场主旨发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文、港口和历史城市教席研究员戴天晨老师带来。全面理解水系统(water system)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对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守护文化遗产具有深远意义。然而,迄今为止,我们还未形成一个明确的方法论,能够将水系历史的研究、当前水系遗产的保护与未来滨水城市的规划、设计紧密融合。在本次研究中,戴天晨运用叙事性的研究方法,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的世界遗产的文字描述进行了收集、编码、分类和深入诠释,探讨了水系遗产的多样性、价值,以及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之间的内在关联。这一研究旨在将遗产保护与水系统研究视角相结合,揭示水系统在文化遗产识别与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推动专业人事及公众对水系文化遗产的理解和保护。研究表明,将水系统融入遗产分析,有助于打破“文化与自然”的传统壁垒,并在遗产保护研究中增强对遗产的系统性认识。这项研究呼吁,必须构建新的水系意识和水系叙事,广泛吸纳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声音,特别是对原住民个人和集体水系叙事在遗产识别与价值评估中的贡献给予充分尊重。这些举措将有力支持政府机构和专业团队构建更加宏观和全面的保护与发展框架,在识别、处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方面,贯穿历史、当下与未来的发展脉络,实现历史滨水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共进。UNESCO 历史性城市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方法和World Heritage Canopy 等平台,亦正在凸显“新叙事”的重要性,并为应对水系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挑战提供宝贵的思路和策略参考。上海苏州河沿岸的一系列里弄改造项目,正是历史性城市景观方法在实践中的杰出样本,也是在中国语境下应用国际先进理论的例证。


圆桌对话 I|雕刻与共生 :雕塑展与上海城市记忆

第一场圆桌对话“雕刻与共生 :雕塑展与上海城市记忆”探讨雕塑艺术在当代城市,特别是上海,塑造城市生活和保存文化记忆中的作用。对话由 UCCALab 策展人程婧主持,讨论汇集了包括米歇尔·德布鲁安、克劳蒂亚·孔德、阿萨杜尔·马克洛夫、玄莲昊和杨牧石等艺术家和策展人,共同探讨公共雕塑如何与城市环境和居民日常生活互动。本场圆桌将深入探讨四个关键主题 :雕塑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雕塑提升环境意识的潜力、雕塑与市民之间情感与美学联系的建立,以及雕塑在保存城市遗产中的作用。通过这些视角,嘉宾们将分享他们的创作实践,探讨公共艺术如何促进生态意识、可持续性和社区参与,同时作为一种媒介,反映并重新诠释上海作为拥有丰富文化历史的现代城市的不断演变的身份。


圆桌对话 II|变奏与协奏 :公园城市的实践及其营造法式

第二场圆桌对话围绕“变奏与协奏:公园城市的实践及其营造法式”这一主题进行,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周功钊进行学术主持。四位嘉宾基于各自长期对城市水系变迁的考察与研究,关注静安区“公园城市”的实践,回溯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变化,并展望沿水系发展的未来城市图景。与谈嘉宾齐晓瑾基于城市滨水街区口述史等工作,谈论对水与城市精神气质关系的观察。陈亚君围绕“水迹”,通过对历史地图和前辈学者文章的阅读以及当下现场记录,描绘现状城市空间中渐次消隐的水迹。戴天晨的发言关注高密度城市的健康发展,结合遗产、当地水系等角度,讨论公园城市与商业绿地的共生模式。周功钊的发言则从“边界”视角来揭示其历史与当下的空间特征以及在日常和公共艺术中的感知状态。

视频资料

02:17:55

01:22:14

01:49:44

视频资料

1 / 3

02:17:55

01:22:14

01:49:44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1 / 10

关于嘉宾

第一场主旨发言:

白龙(北京大学长江讲席教授、《东亚哲学杂志》创始主编)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优秀青年人才”教授,近日被授予北京大学长江讲席教授职位,并将于不久后任职。作为《东亚哲学杂志》(eajp.online)的创始主编,白龙教授的跨学科研究涵盖美学、文化研究、知识产权法和视觉文化,特别关注创造力如何将政治和社会价值带入日常实践——尤其是通过街头艺术、涂鸦和公共艺术。他拥有两个博士学位——一是天普大学的哲学博士,一是锡耶纳大学的文本科学博士,并出版了三部专著,包括《街头艺术与法律的哲学指南》。他的研究成果广泛发表于《哲学指南》、《当代美学》、《审美教育杂志》、《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和《视觉文化杂志》等知名期刊。白龙教授还是多本期刊的客座编辑、科学委员会成员,并在多个编辑委员会任职,包括布鲁姆斯伯里现代美学史系列。他曾担任天普大学的富布赖特学者、南京大学高级研究院国际交流博士后研究员,以及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和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美术学院(CIEBA)的访问学者。他的贡献为他赢得了诸多奖项,包括国家传播协会(NCA)颁发的城市传播最佳论文奖和天普大学的诺尔德夫奖(Nordev)。

 

第二场主旨发言:

章明(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上海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巴塞罗那国际景观双年展罗莎·芭芭拉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WAF世界建筑大奖年度景观大奖获得者。

兼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会副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小城镇建筑分会副会长、工业建筑遗产/建筑评论/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委员、竞赛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公共空间与城市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风景园林景观分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上海城市规划学会生态与风景园林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其作品还获得包括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上海)建筑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金奖、中国建筑设计奖金奖、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金奖、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金奖、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等140余项。


第三场主旨发言:

戴天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文、港口和历史城市教席研究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来设计学院建筑学副教授。曾在英国诺丁汉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外多个著名建筑和设计院校学习、任教。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担任《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期刊编委、国际规划史协会会员。重点研究港口和滨水城市文化基因的形成、感知、诠释与延续。研究成果包括:港口和水系遗产价值的叙事性解读;历史性城镇中的传统文化实践如何促进现代城镇可持续发展;普通受众对文化遗产价值的感知机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如何促进历史城镇旅游业发展、构建城市品牌。


第一场圆桌对话:

米歇尔·德布鲁安 (2024 JISP 参展艺术家)

1970 年出生于加拿大,擅长运用雕塑、装置、影像和表演等媒介,借助隐喻、类比的手法引发公众对公共、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深入思考。他通过关联和并置日常物品并颠覆它们的惯常含义,构建了一个个能够引发相互吸引、排斥或支持的系统。他的作品聚焦人与人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并将之描绘为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回应的动作。其作品近期在以下机构和展览展出 :法国第 17 届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日本琦玉县当代美术馆、蒙特利尔当代艺术博物馆、法国马恩河谷当代艺术博物馆、柏林 Künstlerhaus Bethanien 画廊、温尼伯 Plug-In 当代艺术画廊、巴塞尔丁格利博物馆、尼斯阿尔松别墅艺术中心、纽约 Eyebeam 艺术和技术中心、纽约赫塞尔美术馆。作品曾被以下博物馆和公共机构收藏: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安大略美术馆、蒙特利尔美术馆、魁北克国家美术馆、法国 FRAC Poitou Charentes 艺术机构、柏林 Neuer Berliner Kunstverein 艺术机构。


克劳蒂亚·孔德(2024 JISP 参展艺术家)

克劳蒂亚·孔德 1983 年生于瑞士格朗西,现生活工作于巴塞尔。她的艺术实践源于对传统手工艺和工业机械技术的持续探索,挖掘生物形态的历史与记忆。孔德常从有机图案和形态学汲取灵感,将巨幅墙绘和雕塑巧妙结合以制作场域特定装置,致敬生态世界的智慧与变革能力。其作品曾在众多个展和群展中广泛展出,其中包括 :“Home Sweet Home”(Vistamare画廊,米兰,2024),“Solo Summer Group Show III”(Solo Houses,西班 牙马塔兰,2023),与贝耶勒基金会合作的全球公共艺术项目“Cacti,Waves and Sunsets”(巴塞尔,2023),“From Where We Rise”(Casa Wabi, 墨 西 哥 埃 斯 孔 迪 多 港,2023),“Through Dry Ocean Forests”(Albarrán Bourdais 画 廊, 马 德 里,2022),“An Impending Disaster (HAHAHA)”(König 画 廊, 维 也 纳,2022),“Tree Line Curve”(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劳力士学习中心,瑞士洛桑,2021),贝尔格莱德双年展第 58 届十月沙龙 “The Dreamers”(2021),“After Nature”(提森 - 博内米萨国家博物馆,马德里,2021),“Jungle and Corals”(König 画 廊, 柏 林,2021),“The Sea of Darkness”( 多恩比恩艺术博物馆,奥地利多恩比恩,2020),“How to Grow and Still Stay the Same Shape”(里沃利城堡,都灵,2019),“I have Grown Taller from Standing with Trees”(哥本哈根当代艺术中心,2019),“Zigzags and Diagonals”(克利夫兰当代艺术博物馆,2018)等。阿萨杜尔·马克洛夫(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纤维艺术系硕士导师)艺术家,教育家和策展人。保加利亚索菲亚国家美术学院副教授,编织艺术系系主任。曾在日本,英国,爱尔兰,芬兰等地讲学。现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与雕塑学院纤维艺术系任职。马克洛夫在中国接受艺术培训, 获得书法学士学位。之后在英国和日本进行当代编织艺术方面的研究。作为一名艺术家,阿萨杜尔的作品涉及了视觉艺术的多个领域——绘画,版画,雕塑和空间装置等。马克洛夫作品曾展出于 :“第十五届洛桑当代纺织艺术双年展”,瑞士 ;“第七届开罗当代艺术国际双年展”;“第十届洛兹国际壁挂三年展”,波兰 ;Van Bommel-van Dam 博物馆的“Fascinatie Texstyle 2”,荷兰 ;“Estampa”,西班牙 ;“第二届北京当代艺术双年展”;还有很多中国和保加利亚的群展。其重要的策划项目有:1995 年,担任波兰洛兹“第八届国际壁挂三年展”中国入选者的选拔工作;2000 至 2001 年,策划由保加利亚艺术家参与的 “ESTAMPA 2000” 和 “ESTAMPA 2001”,西班牙 ;“第二届北京当代艺术双年展”,中国。共同策划项目有 :2001 年的巡回展“东方之风”,西班牙 ;由日本和保加利亚艺术家参展的“当代纺织艺术展”,国家艺术画廊,保加利亚。2013年至 2016 年,共同策划第一届、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同时也参与了第三届的策展工作。2017 年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项目“丝绸与传统”中担任总策展人,杭州 ;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组织策划了“万曼的耕耘”展与“万曼与纤维艺术教育”研讨会。在 2018 年和 2019 年,他在寒山美术馆策划了有关当代刺绣艺术的项目,其中包括了互动装置、工作坊、研讨会和圆桌会议,中国苏州。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2 月,与郑靖教授共同策划中保公共艺术交流项目 “Light beyond the city”,保加利亚索非亚。


玄莲昊(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创始馆长、策展人)

玄莲昊与艺术家和其他人一起制作展览并组织活动。她阅读、写作,并探讨艺术和艺术之外的事物。 她是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上纽 ICA)的创始馆长和策展人。 她曾是“上海种子”(2015-2016)、光州双年展(2014)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策展人(2012-2014)。她曾为 New Museum(纽约市)、Creative Time(纽约市) 和 What, How & For Whom(WHW)(萨格勒布)组织项目。


杨牧石(2024 JISP 参展艺术家)

2014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自 2013 年开始,杨牧石的创作围绕“无效生产”的理念展开,并持续至今。近期个展包括 :“逆向复原”(麦勒画廊,北京,2022)。群展包括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澳门 ,2024),“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建筑性呈现”(千号馆,迈阿密,2019);“中国与葡语国家艺术年展——三千界”(牛房仓库,中国澳门,2018);“The Dark Matters”(白兔美术馆,悉尼,2017);第五届厄勒布鲁市 OpenART 双年展“无忌——来自中国的年轻一代”(厄勒布鲁市美术馆,瑞典厄勒布鲁,2015)。


学术主持:

程婧(UCCA Lab 策展人)

2021 年加入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现任 UCCA Lab 策展人。程婧先后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和纽约大学,专注于探索与实验当代艺术介入公共空间与公众生活的多重可能性。近期策划的艺术项目包括:“从未来到未来——数字文明艺术展”(天津联想未来中心,2023),“潮汐之海——梅赛德斯 -EQ 公共艺术项目”(上海张园,2022),“凯布讷山的折痕——PeakPerformance 壁克峰公共艺术项目”(北京三里屯,2022),“新锐艺术家计划 2022”,“好奇无界 :米奇艺术展全球巡展北京站”(北京798 艺术中心,2022)等。


第二场圆桌对话:

陈亚君(建筑师,有行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联合创始人)

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有行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联合创始人。自 2009 年起在欧洲和国内从事建筑实践工作,关注公共空间策略,乡村、城市更新主题,参与城市研究与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公共艺术活动。获得比利时沙勒罗瓦市镇广场更新设计——第 13 届 EUROPAN 欧洲青年建筑师大赛二等奖,上海图书馆东馆青年建筑师竞赛三等奖等若干奖项。合作参与了比利时奧斯坦德海岸城市设计、阿尔巴尼亚滨海城市设计(BEL 建筑事务所)、深圳小梅沙海岸带详细规划竞赛提案(XDGA 建筑事务所)、泉州古城八卦沟研究(清华同衡)等项目,其中水主题研究成为空间策略的一个重要基础。工作室以自然和人文景观分析(叠写)作为理解场所的方法,引发明晰的建筑行为(策略),带来可感知的空间体验。


戴天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文、港口和历史城市教席研究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来设计学院建筑学副教授。曾在英国诺丁汉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外多个著名建筑和设计院校学习、任教。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担任《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期刊编委、国际规划史协会会员。重点研究港口和滨水城市文化基因的形成、感知、诠释与延续。研究成果包括 :港口和水系遗产价值的叙事性解读 ;历史性城镇中的传统文化实践如何促进现代城镇可持续发展 ;普通受众对文化遗产价值的感知机制 ;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如何促进历史城镇旅游业发展、构建城市品牌。


齐晓瑾(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四所副所长)

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自 2012 年开始从事历史城市调查、研究与更新设计工作,先后参与福州、景德镇、泉州、杭州、北京、祁县、惠州等历史名城的综合调研与保护更新、城市文化战略制定等工作。2012-2017 年期间主要运用口述史等调查方法,在古城、古镇与历史街区保护工作中发现与记录传统知识,并组织保护工作中的公众参与,所参与项目先后获得亚太遗产保护提名奖、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等。2016 年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 / 课题主持人设计面向历史城镇的多学科协同调研,融合社会史的乡土文献梳理、口述史与社会学调查分析、建筑图绘和影像记录等方法,促进学科协作与方法融合,主持地方委托的历史文化专项课题的设计与研究,并与法国历史城镇保护与旅游策划团队合作进行山西祁县古城的调查与战略规划工作。


学术主持:

周功钊(建筑师,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建筑艺术系专业教师 ;巴别空间机构创办人)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建筑与园林的历史研究及其在当下的空间转译与实验建造。译有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著作《我所在的地方》。2018 年发起并策划“方志小说”驻地创作联展碧山站。2019 年发起并策划“待志计划”公共活动与展览。2023 年于杭州天目里美术馆策划举办“理想的居所”建筑模型工作坊。2024 年作为策展团队成员完成由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与浙江美术馆主办的“中法青年建筑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