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FF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让全新的影像发⽣——在⻓达⼗天的展期内,各国影像创作者和艺术家们在北京展示他们的最新作品。BISFF将“短⽚”的概念延伸⾄影像创作的各个领域,在电影和艺术中寻求结合的可能—丰富前卫,不拘⼀格——让真正的才华在⼈们⾯前得以呈现,是站在影像前沿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也是推动者和冒险家。
BISFF试图让短⽚呈现出⾜够的纵深和张⼒,将短⽚置⼊整个⽂化⽣态中考量,试图探寻可延伸的社会意义。BISFF摈弃成⻅和胁迫;⼒求建造起激发灵感的⼒场,让表达得到瞩⽬,让影像得以延续,让艺术可以⽆畏迸发。
BISFF向短⽚敞开怀抱,尝试对短⽚这种在中国始终缺失身份的体裁,在各个领域做出崭新的阐释;尊重短⽚的创作潜能,也相信短⽚可以更敏捷地传达灵感,更灵活地激发创作;为此试图为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创作者提供同样平等的可能性。
BISFF展示单元为国际和华语单元,均涵盖:虚构类、⾮虚构类、实验类;时长不超过45分钟。而⾮竞赛单元包括:“星辰”“中子”和“曙光”。其中,“星⾠:聚焦影⼈单元”是针对某⼀影像作者或创作团体⽽特别呈现的单元,为活跃在当代影像创作领域,具有特别艺术成就和对运动影像创作产⽣启发意义的影像作者⽽设置,旨在梳理其美学历程,营造学术研讨空间。“中⼦:中⽚特别单元”针对杰出的中⽚作品进⾏呈现,旨在展示全世界范围最新中⽚影像的最新成果;“曙光:华语单元”旨在一个非竞赛场景中展示华语创作人最富有创造力和别具勇气的创作成果。
BISFF 2021在多达4000部报名作品中选择和展示100余部优秀作品,55部竞赛单元作品中,国际单元将展示28部来自世界各国的作品;华语涵盖23部最新的华语影像作者的创作成果;非竞赛部分将延续前四年的传统,“星辰:聚焦影人单元”的国际影人将回顾档案电影大师比尔·莫里森(Bill Morrsion)的创作历程,在三十多年的影像创作史中,实验电影人比尔·莫里森致力于给尘封在历史之中的胶片影像赋予上全新的意义。被时间所侵蚀的胶片档案,不论破损成何种样貌,都在他的手上形成全新的作品。不论是一首抽象的影像诗,还是一场蜿蜒曲折的历史回顾,这些被时间遗忘的胶片在他的作品中重获新生。华语影人将聚焦万玛才旦导演的影像作品。除此之外,还将特别展映纪录导演赵刚的和青年电影人杨潇的作品。本届BISFF将聚焦围绕“家庭录像”而展开的创作,并特约电影人进行作品展示和探讨;“曙光”单元将展示19部独特的华语作者的作品。“中子”中片展映单元则展示四部中片作品。
2021年11月20日至11月29日,UCCA携手BISFF连续十天共同呈现最新影像,展示和讨论来⾃国际各地类型丰富的短⽚,在发掘影像艺术价值的同时,于当代语境下感知⾰新性的表达⽅式,去引发艺术和影像的⽆阻对谈,试图循着新世界破壳的⻆度,探索当代影像表达的未来⾛向。
比尔·莫里森
导演、艺术家
出生于芝加哥,现居纽约。其作品多用罕见的历史档案画面配以现代音乐而成,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纽约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在全球多个电影院、博物馆、画廊以及音乐厅都有放映展出。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过个人中期回顾展,作品《衰变幻想曲》被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为重要电影遗产收录。
潘律
导演
其过往影像作品包括《涌浪之间》(2019)、《瘴气、植物、外销画》(2017)和《港城三记》(2016)。
雷磊
动画导演
任教于美国加州艺术学院实验动画专业。2009年获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硕士学位,曾获得亚洲文化协会蔡国强奖学金(2014)、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发现奖(2017)。2018年起担任奥斯卡动画短片及⻓片单元评委。动画《这个念头是爱》(2010)获得渥太华国际动画节最佳动画短片奖;动画《照片回收》(2013)获得荷兰国际动画节最佳动画短片奖;第一部电影⻓片《动物方言》(2019)入选柏林电影节论坛单元。
此次嘉宾均为远程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