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2018北京国际短片联展

2018.9.14 - 2018.9.24
13:00-22:00

影像艺术交流
地点:  UCCA报告厅
语言:  国别配中文字幕

继2017年10月第一届“北京国际短片联展”后,UCCA与北京国际短片联展组委会再度携手,于9月14日至9月24日推出“2018北京国际短片联展”。此影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致力于让全新的影像在中国发生。与此同时,BISFF还将“短片”这一概念延伸至各个创作领域,在电影和艺术中寻求丰富、前卫、不拘一格的结合可能,使真正的才华得以呈现在人们面前。BISFF是站在影像前沿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也是推动者和冒险家。在长达十天的展期内,各国创作者和艺术家们将在北京展出自己的最新影像作品。

BISFF的常设竞赛单元由“星云”“图卷”“幻景”三个国际部分竞赛单元、华语部分主要竞赛单元“潮汐”和学院短片单元“光晕” 构成。其中,“光晕”单元于本次影展中首次成为竞赛单元,旨在展示和鼓励世界范围内以艺术院校为创作基石的华语学生作品创作。非竞赛单元则由“回响”修复短片展、“星辰”特展和“中子”特别展映三个单元构成。其中,设立于2017年的“回响”单元将重拾创立初衷,旨在展示发掘与修复影史早期短片的最新成果。

BISFF 2018新增“Astro”星辰单元。该单元的设置是为了充分梳理、展示对当代影像语言具有革新性启发的影像作者的创作,周滔为本年度“星辰”单元的特约艺术家。新设立的 “中子(Neutron)”单元,为现今最新的中片佳作提供了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重要展示渠道。2017-2018年是实验影像和录像艺术颇为活跃的年段,我们希望同大家并肩站在当代影像的最前沿,一起讨论、探索、思考、共同见证正在发生的影像史。

票务信息

会员票:15元/场

普通票:30元/场

9.24陈翠梅大师课

会员票:30元/场

普通票:60元/场

*活动收入将悉数用于支持UCCA公共项目的运营与发展;

*欢迎购买300元/年会员年卡,享受UCCA会员票价;

*活动当天开场前请于UCCA前台领取活动门票;

*建议提前规划出行时间,迟到请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入场;

*场地准入人数有限,一人领取一张票,先到先得;

*活动期间请保持手机静音;

*活动门票不支持退换;

*预约请扫下方二维码。

bisff170

扫码下方二维码,即时加入UCCA会员享受会员票价

会员170

排片表

9.14(周五)20:00-22:00 Mirage “幻景” 国际实验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2组

9.15(周六)13:00-15:00 Re:Voir特别展映单元: 16mm胶片放映及映后交流

9.16(周日)17:00-18:30 Mirage“幻景”国际实验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1组

9.16(周日)18:45-19:45 Neutron“中子” 中片特别展映单元 第1组

9.16(周日)20:00-22:00 Tide“潮汐”华语短片竞赛单元 第1组

9.17(周一)19:45-21:30 Fresco“图卷”国际非虚构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3组

9.18(周二)19:45-21:30 Nebula“星云”国际虚构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3组

9.19(周三)19:45-21:30 Fresco“图卷”国际非虚构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2组

9.20(周四)19:45-21:30 Mirage“幻景”国际实验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3组

9.21(周五)19:45-21:30 Nebula“星云”国际虚构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4组

9.22(周六)13:00-14:45 Fresco“图卷”国际非虚构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1组

9.22(周六)15:00-16:45 加拿大Vidéographe实验短片特别展映单元

9.22(周六)17:00-18:15 Neutron“中子” 中片特别展映单元 第2组

9.22(周六)18:30-19:45 Neutron“中子” 中片特别展映单元 第3组

9.22(周六)20:00-22:00 Nebula“星云”国际虚构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2组

9.23(周日)13:00-14:30 Astro“星辰”单元 周滔:现实的褶皱 As-1

9.23(周日)15:00-17:00 Astro“星辰”单元 周滔:现实的褶皱 As-2及论坛

9.23(周日)17:30-19:30 Tide“潮汐”华语短片竞赛单元 第2组及映后交流

9.23(周日)19:45-22:00 Tide“潮汐”华语短片竞赛单元 第3组及映后交流

9.24(周一)13:00-17:00 Master class“大师课”陈翠梅短片集放映及创作经验交流

9.24(周一)17:30-19:30 BISFF2018 获奖影片特别展映

9.24(周一)20:00-21:00 Neutron“中子” 中片特别展映单元 第5组

相关单元介绍

“星云”国际竞赛单元(186分钟)

展示60分钟以内的虚构、真人及动画形式作品。本单元倾向于选择带有明显叙事结构和导向,意图塑造形象或讲述故事的作品,通常涵盖各个创作者在当代电影和当代艺术领域中的作品。

短片基本信息:

Nebula“星云”国际虚构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2组(96分钟)

《乐在其中》/ 玛丽娜·罗施奇娜 / 2018 / 乌克兰 / 27:00

《惊恐来袭!》/ 艾琳恩·奥梅拉 / 2017 / 美国 / 03:00

《黎明之后》/ 尼古拉斯·格鲁 / 2017 / 比利时 / 24:00

《休肯先生与世界之光》/提尔·贡贝尔 / 2017 / 德国 / 24:00

《将死之人》/ 夏洛特·卡约 / 2018 / 法国 / 18:00

Nebula“星云”国际虚构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3组(95分钟)

《老虎》/ 米克·米利拉蒂 / 2018 / 芬兰 / 10:00

《海蒂》/ 萨哈尔·索图德 / 2017 / 伊朗 / 15:00

《静水》/ 达格涅·格姆布雷维修特 / 2018 / 立陶宛 / 16:40

《负空间》/ 马克斯·波特 / 茹·库瓦哈特 / 2017 / 法国 /05:30

《J》/加尔达诺·里贝蒂 / 2018 / 意大利 / 44:00

Nebula“星云”国际虚构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4组(100分钟)

《深潜者》/ 谢瓦里耶·吉约姆 / 2017 / 法国 / 22:34

《请问,我怎样才能找到乒乓球室和我女朋友?》/ 伯纳德·文格纳 / 2018 / 奥地利 / 23:11

《受够了!》/ 安娜·曼扎里斯 / 2017 / 英国 / 02:19

《跨国驾驶》 / 伯巴拉·纳吉 / 2017 / 德国 / 20:00

《下一次是火焰》 / 弗雷德里克·拜耶·阿泽姆 / 2017 / 法国 / 11:00

《灭蚁人》 / 胡安·保罗·米兰达·玛利亚 / 2017 / 巴西 / 12:00

Fresco“图卷”国际竞赛单元(338分钟)

主要展示60分钟以内的非虚构类作品。本单元侧重于展示在真实创作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带有旨向真实的影像表述手法、叙事形态和电影语言。

短片基本信息:

Fresco“图卷”国际非虚构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1组(100分钟)

《游园会》 / 乌尔特·阿弗斯 / 2016 / 德国 丹麦 / 13:30

《炮弹对飓风的效果》/ 朱莉安妮·雅什瑙 / 斯蒂芬妮·施罗德 / 2017 / 德国 / 30:00

《火焰之口》 / 卢西亚诺·佩雷兹·费尔南德斯 / 2017 / 巴西 / 09:10

《稀有事件》/ 本·里弗斯、本·拉塞尔 / 2018 / 瑞士、法国、英国 / 48:00

Fresco“图卷”国际非虚构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2组(105分钟)

《花园城市》/ 马可·皮卡雷达 / 2018 / 德国 / 55:00

《沃斯托克20号列车》/ 伊丽莎白·希尔维罗 / 2018 / 法国 / 50:00

Fresco“图卷”国际非虚构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3组(99分钟)

《海女》/ 埃罗伊克·吉莫内兹 / 2018 / 法国 韩国 / 05:15

《内陆城市》/ 伊索·卢恩戈、豪尔赫·莫内欧·昆塔纳、安德雷亚·巴勒斯泰罗斯·伊·比亚托 / 2018 / 西班牙 / 24:00

《鱼人》/ 弗朗索瓦·弗勒伊 / 2018 / 法国,哥伦比亚 / 40:00

《一半鬼魂》 / 戴维·普雷托 / 2018 / 巴西 / 30:00

Mirage“幻景”国际竞赛单元

本单元展示60分钟以内的实验作品。作品不拘泥于形式和类别,侧重具有某种艺术手法倾向或进行手法延展、混合的影像创作。

短片基本信息:

Mirage“幻景”国际实验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1组(94分钟)

《莫奈尔》/ 迭戈·马孔 / 2018 / 意大利 / 16:00

《迷彩》/ 佐藤有香 / 2017 / 加拿大 日本 / 07:00

《黑河瀑布》/ 路易斯·克拉尔 / 2017 / 美国 / 07:00

《玛塔,丽雅,帕塔》/ 凯文·武 / 2018 / 美国 / 12:00

《我记得桑德兰》/ 菲利克斯·法达尔 / 2017 / 法国 / 11:00

《回程列車》/ 黄邦铨 / 2017 / 法国 / 20:00

Mirage“幻景”国际实验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2组(92分钟)

《灼热畸体》/ 弗雷德里克·墨菲 / 2017 / 加拿大 / 08:18

《天星小轮》/ 廖沛毅 / 2018 / 美国 / 10:00

《我是怪物》/ 唐吉·德·东代尔 / 2018 / 比利时 / 17:00

《录音师之死》/ 索拉耀斯·普拉帕潘 / 2017 / 泰国 / 16:00

《三分熟》/ 卢卡·西奥西 / 2018 / 美国 / 04:35

《圣母》/ 艾莉诺尔·娜什姆娅 / 2017 / 以色列 / 13:45

《随它去吧》/ 塔西玛·诺瓦罗 / 2017 / 墨西哥 / 23:00

Mirage“幻景”国际实验类短片竞赛单元 第3组(96分钟)

《山原山》/ 丹尼尔·雅各比 / 2018 / 荷兰 日本 / 21:00

《崔维什》/ 菲鲁斯·塞尔哈 / 2017 / 西班牙 黎巴嫩 / 25:00

《大炮》/ 阿兰·贝耶 / 2018 / 法国 / 10:00

《黑波》/ 乔弗洛伊·尚杜提斯·伊斯马艾尔 / 2018 / 法国 / 21:00

《访客》/ 罗伯·卡特 / 2017 / 美国 / 21:00

《绽放》/ 伊曼纽尔·弗拉瑟 / 2018 / 法国 / 18:27

Tide“潮汐”华语竞赛单元(302分钟)

展示60分钟以内华语地区的影像作品。该单元通过展示多种主题、形式和风格的作品(虚构、非虚构、动画和实验等),呈现当代华语短片的整体面貌。

短片基本信息:

Tide“潮汐”华语竞赛单元 第1组(91分钟)

《失眠》/ 谭墨 / 2018 / 中国、波兰 / 17:00

《鸱吻之泪》/ 孙逊 / 2017 / 中国 / 09:00

《UUFO》/ 陈卓韵 / 2017 / 中国、美国 / 20:00

《半醒》/ 蔡采贝 / 2018 / 中国、英国 / 05:00

《海上海》/ 张小迪 / 2018 / 中国 / 40:00

Tide“潮汐”华语竞赛单元 第2组(102分钟)

《土地》/ 苏弘恩 / 2017 / 中国台湾 / 20:00

《榴莲榴莲 / 杨潇 / 2017 / 中国 / 18:00

《迦罗沙曳》/ 沈蕊兰 / 2018 / 中国 / 60:00

Tide“潮汐”华语竞赛单元 第3组(109分钟)

《棘》/ 庄育儒 / 2018 / 中国台湾 / 23:00

《审问》/ 王拓 / 2017 / 中国 / 18:00

《家蛇》/ 王育臣 / 2018 / 中国 / 45:00

《公交车上的白色蝴蝶》 / 郑陆心媛 / 2018 / 中国 / 21:00

Neutron“中子”特别展映单元

主要展映杰出的中片作品,每部影片长度为45-75分钟之间。本单元旨在展示当年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观众认可的杰出中片,作品不限题材与体裁。

短片基本信息:

《绿雾》/ 盖伊·马丁、伊万·约翰逊、格伦·约翰逊 / 2017 / 美国 / 62:00

《古典时代》/ 泰德·芬特 / 2018 / 美国 / 62:00

《狼屋》/ 克里斯托巴尔·莱昂、雅坤·柯西尼亚 / 2018 / 智利 / 75:00

《大怪扎》/ 乔蒂·麦克 / 2018 / 美国 / 61:00

Astro“星辰”特别展映单元(174分钟)

Astro“星辰”是为活跃在当代影像领域,具有特别成就或杰出贡献的影人和艺术家而设置的展映单元。本单元聚焦于个人创作者、创作团体与艺术潮流,重新发现和梳理重要影像作者的创作历程。

短片基本信息:

Astro“星辰”单元 第1组(86分钟)

《1234,1234》/ 周滔 / 2008 / 中国 / 3分30秒

《潮》/ 周滔 / 2008 / 中国 / 13分45秒

《南石头》/ 周滔 / 2011 / 中国 / 24分钟

《寻找地热》/ 周滔 / 2012 / 中国 / 20分钟

《蓝与红》/ 周滔 / 2015 / 中国 / 25分钟

Astro“星辰”单元 第2组(88分钟)

《鸡同鸭讲,猪同狗说》/ 周滔 / 2005 / 中国 / 6分钟

《互助练习》/ 周滔 / 2009 / 中国 / 11分钟

《纽约时光》/ 周滔 / 2009 / 中国 / 9分22秒

《现实之后》/ 周滔 / 2013 / 中国 / 14分20秒

《凡洞》/ 周滔 / 2017 / 中国 / 48分钟

Re: Voir 16mm实验电影特别放映(67分钟)

影像创作的边界正在不断消融,而实验电影作为原本处于边界的重要创作类型,其身份特征也在极速模糊。实验电影还存在吗? 它将被置于影院还是美术馆?曾作为先锋观念的载体而存在的实验电影,其先锋性在今天是否仍适用于当代社会?它是难以继承的影像遗产,还是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

短片基本信息:

《走廊》/ 斯坦德什·劳德 / 1970 / 22分钟

《空间》/ 伊藤高志 / 1982 / 9分钟

《寻找蘑菇》/ 布鲁斯·科纳/ 1967、1996 / 15分钟

《但丁四重奏》/ 斯坦·布拉哈格 / 1987 / 6分钟

《马戏团日志》/ 乔纳斯·梅卡斯 / 1966 / 12分钟

《你们的》/ 杰夫瑞·诺伊斯·谢尔 / 1997 / 3分钟

加拿大VIDéOGRAPHE实验短片特别展映单元

VIDéOGRAPHE

于1971年创立于蒙特利尔的Vidéographe ,作为以艺术家运营为核心机制的艺术机构,致力于研究影像艺术实践的传播与研究,其涉及范围包括:影像艺术、动画、数字艺术、纪录片、文献文本、虚构文本、舞蹈视频领域在内的实验创作。机构使命主要围绕以下五大方向:

1.通过策划影像活动来展现艺术实践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创建并参与艺术作品的传播及其过程中的观众群培养

2.确保影像作品的发行流程以及保障艺术家的合理版权收入。

3.通过支持并引导艺术家、研究人员、策展人的活动开展,以及建立资源与专家通道,来促进影像艺术的发展和研究。

4.支持影像领域专业学识体系的建立和媒介艺术社群的发展。

5.丰富自有资源库并确保其可传播性。

VIDéOGRAPHE致力于同时提升对当今的以及档案资料中的影像作品的认知与理解。主要活动包括:1.节目策划2.发行3.出版4.培训5.艺术家、学者、策展人访问

作为加拿大第一家关注影像的艺术家运营机构,我们的内容目录涵盖了包括艺术家、活动家、普通公民群体在内的超过800位的创作者,从上世纪70年代到当今所创作的超过2250份的影像作品。丰富的资源库使得VIDéOGRAPHE成为加拿大最为重要的影像艺术中心之一,并且所有的影像作品都可以在旗下网络平台Vitheque.com观看获取。

Master Class “大师课”:陈翠梅短片集放映及创作经验交流(240分钟)

陈翠梅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电影创作者之一,更是华语短片创作中避不开的导演。她不但在早年凭借一系列优秀的短片享誉各个国际影展,之后更是创办了“大荒电影”,掀起了马来西亚电影新浪潮,悉心提携与培养年轻创作者。我们的Master Class“大师课”邀请了今年莅位BISFF评委的陈翠梅,将集中展映她的短片代表作,并与观众分享她的创作经验和电影感悟。

《丹绒马林有棵树》/ 陈翠梅 / 2004 / 马来西亚 / 25:00

《南国以国》/ 陈翠梅 / 2005 / 马来西亚 / 11:18

《蘑菇兄弟们》/ 陈翠梅 / 2006 / 马来西亚 / 30:00

《仪式之必要》/ 陈翠梅 /2008 / 马来西亚 / 11:00

《一个未来》/ 陈翠梅 / 2009 / 马来西亚 / 04:43

《每一天每一天》/ 陈翠梅 /2008 / 马来西亚 / 18:00

《是在道别》/ 陈翠梅 /2008 / 马来西亚 / 13:00

《美丽的失败者》/ 陈翠梅 /2015 / 马来西亚 / 12:00

嘉宾简介

周滔(艺术家)

200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综合媒介艺术创作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获纽约亚洲文化协会基金会奖学金。2015年,作品《蓝与红》获得德国奥伯豪森短片电影节大奖;2017年,作品《凡洞》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周滔的作品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及元素,他微妙敏感又不失幽默的录像作品记录了人、事及情景间的互动关系,也由此触及到具有多重轨迹的现实问题。对于艺术家周滔来说,运用“录像”形式并不是对一种艺术语言或媒介的刻意选择;相反,这种对于录像镜头的操作是一种将自身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途径。

杨北辰(电影教授)

研究生毕业于法国巴黎第十大学电影理论专业,博士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并获得电影历史与理论博士学位,曾担任美国著名当代艺术媒体《艺术论坛》(Artforum) 中文网资深编辑。其主要研究方向横跨电影与当代艺术领域,并尝试通过策展的方式对其研究兴趣加以实践。曾先后担任国内多个电影项目的评委,如第十届北京独立影像展(BIFF)实验影像单元、第十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实验片展映单元、2017年BISFF北京国际短片联展(终审)等。此外,他还在不同艺术机构策划过多次放映与展览活动。

丁昕(导演)

实验电影人、音乐人,工作生活于北京。他于2007年获得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电影与视频艺术专业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他的作品被峡谷电影(美国)和光锥(法国)发行。他的大部分作品集中探索了潜意识和神秘主义的思考范畴,运用胶片和数字媒介技巧升华银幕。他的作品也包括实验音乐和声音艺术。他的电影曾在国内外电影节放映。

皮普·楚多洛夫(导演)

1965年生于美国纽约。自1972年起持续不断地进行电影和音乐创作。曾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攻读认知科学,后又在法国巴黎第三大学攻读电影符号学。他一直从事电影发行行业,早期在纽约Orion Classics发行公司,巴黎UGC(法国著名院线公司)及巴黎光锥实验电影发行合作社任职;目前正经营由他本人在巴黎创办的实验电影出版社Re:VoirVideo和The Film Gallery(世界第一家专门致力于实验电影的艺术画廊)。他是巴黎自己动手做电影实验室L'Abominable的联合创办人之一,同时也是实验电影兴趣论坛FrameWorks的主持人。其电影代表作主要有:《访问斯坦·布拉哈格》(2003)、《自由激进派:实验电影史》(2011)等。

婕德·怀斯曼(发行)

于2016年加入Vidéographe,在过去的两年间作为发行团队的一员,在负责机构项目在各电影节的推广与宣传的同时,也在致力于扩大机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作为Vidéographe的官方代表出席和参与国内外活动。此外,她也在挖掘内容传播的新兴市场,尤其关注网络平台及其传播渠道的拓展。她于2015年取得康考迪亚大学的美术/电影/艺术史专业本科学位,也在捷克布拉格学习艺术史。多年的电影和影像艺术的学习,使她保持着对独立艺术家和实验影像制作的一贯研究热情,尤其是针对动画影像领域。此外,秉持敏锐的女性视角的她,在研究过程中也非常侧重于对类型化和风格化影像中所呈现出的女性角色精神特质的思考与分析。

陈翠梅(导演)

马来西亚导演,1978年出生于关丹。她曾创作多部短片,是马来西亚首位在釜山、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克莱蒙费朗、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荣获多项殊荣的电影人,她也是首位受邀入驻戛纳进行创作的马来西亚电影人。2006年长片处女作《爱情征服一切》获得第1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2005年,她创立了大荒电影公司,并掀起马来西亚电影新浪潮,在短短数年之内,成功地把马来西亚独立电影带到了世界各地的影展。陈翠梅曾担任鹿特丹、釜山国际电影节、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电影节、北京独立影像展、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IFVA)等各类电影节的评委,2018年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新奖评委、台北电影节评委。此外,她还担任各地电影制作工作室的导师,诸如亚韩电影领袖工作坊、东南亚电影实验室和望加锡斯科林学院等。2015年,她发起了“下一次新浪潮”活动,这是NNW Films旗下的一个品牌,旨在策划和组织关于电影制作的研讨会,并为马来西亚年轻且不断发展的电影人才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使他们可以直接同该地区的知名电影人探讨及学习。

合作方简介

北京国际短片联展(BISFF)

BISFF旨在通过展示本年度世界范围内多类型的短片作品,发掘独立影片的艺术价值,在当代语境下感知全新的表达方式,在一个任由灵感迸发的维度上引发当代艺术与当代电影的无阻力对谈,循着新世界破壳而出的宗旨探索当代影像表达的未来走向。BISFF助力短片呈现出极致的纵深和张力,将短片置入整个文化生态中进行考量,试图探寻可延伸的社会意义。我们摒弃歧视、成见和胁迫,力求建造起激发灵感的场域,让表达受到瞩目,让影像得以延续,让艺术能够无畏迸发。BISFF向短片作品敞开怀抱,使短片这种在中国始终处于身份缺失状态的创作体裁,于不同领域中衍生出全新的意义。我们尊重短片体裁的创作潜能,也相信短片可以更敏锐地传达灵感,更灵活地激发创作。为此,BISFF试图搭建一个平等创作与展示的平台,为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创作者提供同等的可能性。

放映技术支持

放映技术支持

购票二维码

bisff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