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西晋城

2025晋城“古建新语”当代艺术展

2025.9.29 - 2025.12.31

政府合作
地点:  中国山西晋城

2025年9月30日至12月31日,2025晋城“古建新语”当代艺术展于山西晋城城市体验中心呈现。作为一场以艺术为媒、焕活千年古建新生的文化创新实践,本次活动以晋城城市体验中心开馆为契机,联动推出群展“斗转星移”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邬建安个展“第八十天”。展览汇聚12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立足国际化视野与多元当代艺术实践,以“古建+艺术”的新范式,助力晋城建设全国“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古民居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进一步提升晋城作为“中国古建博物馆”的城市品牌影响力。2025晋城“古建新语”当代艺术展由晋城合为城市体验中心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杰出现当代艺术机构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旗下的UCCA Lab领衔策划。

晋城素有“中国古建博物馆”之美誉,现存古建筑544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数量位居全国第四,宋金以前木构建筑更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璀璨的历史瑰宝共同构筑了这座城市“一步一千年”的厚重历史底蕴。本次艺术展深度挖掘晋城古建的独特基因与文化根脉,将古人对宇宙的洞察、文明的传承与土地的敬畏,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的当代体验。通过当代艺术语言的创新转译,重新解读与诠释古建文化的深层价值,全方位展现晋城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的悠久历史、人文精神与古建魅力,让传统与现代在艺术对话中焕发新生。

群展“斗转星移”:苍穹之下,解开文明的宇宙观密码

参展艺术家:陈哲、成瑞娴(美国)、加布里埃尔·莱斯特(荷兰)、聂士昌、石至莹、童昆鸟、王凝慧(美国)、解群、叶梓颐、赵潇潇,以及空间设计师阎洲

“斗转星移”以中华文明的宇宙观演进为核心,通过“苍穹”“天机”“厚土”三个章节,从神话原型到当代实践,层层拆解古人对宇宙的认知逻辑,呈现“天人合一”的文明发展脉络。此次展览不仅是对晋城古建宇宙观的视觉转译,更以玉版八角星纹和远古洛书图符为灵感,通过“八方”格局的空间设计,引导观众步入首尾相接的观展路径,回溯“上观星象、下察厚土”的探索之路。

开篇章节“苍穹”聚焦神话仪轨与古建空间中的宇宙象征,并将其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与空间体验,揭示古人将天文想象系统融入生存实践的深邃智慧。解群的《女娲山》以女娲补天神话为基,通过虚构的山水村庄与五色土的物质叙事,融合物质文化研究与人类学想象,探讨神话如何源于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与改造,进而升华为文明的精神象征;童昆鸟的《守护》融合斗拱形制与四象二十八宿秩序,将静态建筑构件转化为观天象地的仪式,揭示古建作为宇宙微缩模型的深层联结;成瑞娴的作品则融合道教护符、科学插图与原始岩画元素,构建自洽新范式,展现古人如何将天地运行规律、神灵信仰与人类智慧浓缩于完整的解释体系之中。

承接“苍穹”对宇宙观的揭示,第二章“天机”进一步探讨人类探索宇宙方式的演进轨迹——从古代观测工具、数理推演到当代科技与艺术媒介,展现人类以时代前沿工具持续探索宇宙真相的永恒努力。王凝慧的《角锥体与抛物线II》以拼贴手法融合自然旅行记录、搭建NASA射电望远镜的实践与历史天文事件回望,对人类如何以有限生命感知无限宇宙展开哲学追问;聂士昌的新版作品《滴动仪》从晋城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彩塑中汲取灵感,由唐铁支持制作并采用晋城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铸铁工艺,以阴阳合历为内核,借机械律动模拟星轨水波,揭示宇宙微观与宏观秩序;叶梓颐受此次展览委任,赴山西张壁古堡、陶寺古观象台、晋城玉皇庙等地考察,以当代影像语言联结古代观星智慧,其作品不仅是对失落星空的视觉重建,更构建了观天者与自然节律的新动态关系;加布里埃尔·莱斯特的《乡间道路上的展望》等作品,以工业传送带循环运载微缩景观,在机械律动中隐喻生命轮回与自然节律,同时亦提示技术迭代下人与自然深层共鸣的永恒性。

展览终章“厚土”则回归大地本源,通过“以身为度”的观测实践,到历法、仪器直至古建智慧发展历程,展现身体、技术与环境互动如何共同催生文明的宏大进程。陈哲在《星骨仪》中将人体颅缝、出生星图与多文明观测仪结构交融,阐释了“人体即第一个量天尺”的深刻理念;赵潇潇的《云图》则通过传感器实时捕捉晋城空气质量数据,驱动机械装置变幻形态色彩,将不可见的大气状态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石至莹的《触觉1》从古建壁画的细微之处出发,将浮雕痕迹转化为绘画的形色节奏,在斑驳中寻找古今对话的密钥。

邬建安个展“第八十天”:众创补天,共筑文明的新篇章

作为华夏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晋城不仅是“中国古建博物馆”,更承载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创世神话的原始记忆。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个展,邬建安个展“第八十天”基于晋城“神话之乡”的文化根脉,以特定场域大型空间装置回应女娲补天的神话母题,在城市体验中心1号展厅内构建神话与现实交织的沉浸式现场。

展览聚焦于补天行动的第八十日——苍穹即将完整的临界时刻。艺术家运用天然材料与综合媒材,塑造出象征“天空裂痕”的空间意象。作品通过高度感官化的艺术语言,将文本神话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身体经验,邀请观众进入介于破坏与修复、混沌与秩序之间的阈限空间,串联起远古想象与当下感知的仪式现场。观众在穿行、触摸中,不仅可以直观感受到材料的生命力,更在互动中开启一场跨越古今的时空之旅,思考与聆听“文明回响”——古老智慧从未远离,它始终与当代人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

2025晋城“古建新语”当代艺术展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通过古建与艺术的深度联结,激活古建文化的当代生命力,以当代艺术语言推动古建文化走出历史、融入当下,在感受有创新、有故事的文化艺术体验的的同时,邀请观众共同书写“古建之城”未来的崭新叙事。

展览特别项目

作为特别献礼,UCCA Lab携手独家内容合作平台看理想App,于展览期间倾力推出免费系列音频播客节目《古建新编》,邀请建筑师朱启鹏、历史学家段志强、博物馆推广者姜松、作家杨照、神话研究者方佳翮、建筑设计师王辉,为公众打造“听一档播客,逛一座古城”的多维体验。节目共分为五期,以“中国古建博物馆”晋城为样本出发,内容涵盖中西雕塑对比、神话与信仰溯源、古人生活体验,直至探讨古建保护的当代议题,以全新视角解码古建背后的文明脉络。观众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开启自己的古建之旅,感受古建文化依旧鲜活的生命力。

此外,展期内还将于城市体验中心同步呈现“玲珑匠心”晋城古建文创展,以晋城古建为灵感的创意设计作品延续“古建新语”的探索,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创意对话。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此处,免费畅听系列音频播客节目《古建新编》

由UCCA Lab携手独家内容合作平台看理想App倾力打造

 

致谢

2025晋城“古建新语”当代艺术展由晋城合为城市体验中心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杰出现当代艺术机构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旗下UCCA Lab策划出品,UCCA Lab总经理吴奕萱监制,UCCA Lab艺术总监刘雪丽担任主策展人,UCCA策展人姚梦溪协同策划,UCCA Lab项目经理黄昕昀统筹组织团队呈现。本次艺术展衷心感谢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工作委员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山西省城市规划学会、山西省勘察设计协会与晋城唐铁铁壶文化有限公司的宝贵支持,同时亦感谢独家新媒体合作平台小红书艺术、独家内容合作平台看理想App的特别支持。

关于晋城城市体验中心

晋城城市体验中心位于凤台公园内,总占地面积约9.3万平米,周边景观绿化面积6.3万平米,总建筑面积3.06万平米,室内布展面积1.24万平米。建筑设计以“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为哲学根基,主体呈圆形,斜向米白色陶板双层幕墙承载着“螺旋上升、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城市体验中心共分六层,一层设会务接待区、临时展厅、文创区,二、三、四、五层是各主题展区,六层是屋顶花园休闲区。通过沉浸式场景、数字交互、全景数字沙盘等现代展陈方式,构建从“观看”到“感知”的多维互动体验,系统呈现晋城的历史文脉、规划蓝图、产业创新与未来愿景,成为集文化传播、规划展示、产业宣介、科技互动、市民体验于一体的城市地标。

作为城市新的文化标识、城市发展成就的展示窗口、文旅康养样板城市的拉动引擎、市民的精神家园,晋城城市体验中心生动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致力于提供高水平公共服务、高质量文化产品、高认同情感联结,通过创新场馆运营模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的协调统一,办成群众喜欢、市场认可、政府满意的新时代高质量公共服务场馆。

UCCA Lab

UCCA Lab作为UCCA尤伦斯现当代艺术中心旗下探索艺术多元合作可能性的跨界平台,参与各地政府文化项目,与各领域杰出品牌和跨文化创作者携手呈现多元形态的艺术项目。UCCA Lab通过深入合作在不同的社区、城市、国家发声,将当代文化与艺术的魅力传递给更广泛人群的同时,持续探索城市在地性实践,不断拓展艺术项目边界。

展出作品

查看更多

邬建安

晋城“古建新语”当代艺术展——“第八十天”邬建安个展展览现场

邬建安

晋城“古建新语”当代艺术展——“第八十天”邬建安个展展览现场

晋城“古建新语”当代艺术展——“斗转星移”艺术家群展展览现场,晋城城市体验中心,2025。图片由UCCA Lab提供。

加布里埃尔·莱斯特

《奇幻森林》(局部)

2024
输送机、树木模型、人物模型

加布里埃尔·莱斯特

《小人物,大身影》(局部)

2024
输送机、树木模型、人物模型

加布里埃尔·莱斯特

左:《幸运日》,2024,LED灯带、视频控制器、铝材

右:《晚安》,2024,LED灯带、视频控制器、铝材

陈哲

《星骨仪:九弦角限琴》

2022-2023
黄铜、铝、不锈钢丝

解群

《女娲山遗址地图》

2025
生宣上水墨

解群

左:《陶网坠》,2025,综合材料(紫砂陶、匣钵土、夹砂白陶、低温陶土、紫铜),尺寸可变

右:解群,《花型产房》,2025,雕塑,红陶、杂土、夹砂白陶、紫铜

聂士昌

《滴动仪》(局部)

2025
各种金属(铁、不锈钢和铜)

聂士昌

《滴动仪》

2025
各种金属(铁、不锈钢和铜)

石至莹

上:石至莹,《触觉1》,2023,布面油画,30 × 30 cm

下:石至莹,《化城喻6》,2022,布面油画

石至莹

左:石至莹,《伎乐天众4》,2023,布面油画,50 x 70 cm

右:石至莹,《化城喻5》,2022,布面油画

石至莹

左:石至莹,《小飞天1》,2023,布面油画,40 x 50 cm

右:石至莹,《小飞天4》,2023,布面油画。

童昆鸟

《守护》

2025
纸箱、漆

王凝慧

《角锥体与抛物线II》

2021
高清视频及16毫米胶片转高清视频
18'45''
尺寸可变

叶梓颐

《碎天书》

2025
单频超高清视频 (4K)、黑白、无声
15'

叶梓颐

《觜参解谱》

2025
艺术微喷
哈内姆勒硫化钡相纸、铝板裱褙

赵潇潇

《云图》

2022
铝、电子元件、碳纤维杆

1 / 19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1 / 9

晋城城市体验中心

晋城城市体验中心位于凤台公园内,总占地面积约9.3万平米,周边景观绿化面积6.3万平米,总建筑面积3.06万平米,室内布展面积1.24万平米。建筑设计以“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为哲学根基,主体呈圆形,斜向米白色陶板双层幕墙承载着“螺旋上升、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城市体验中心共分六层,一层设会务接待区、临时展厅、文创区,二、三、四、五层是各主题展区,六层是屋顶花园休闲区。通过沉浸式场景、数字交互、全景数字沙盘等现代展陈方式,构建从“观看”到“感知”的多维互动体验,系统呈现晋城的历史文脉、规划蓝图、产业创新与未来愿景,成为集文化传播、规划展示、产业宣介、科技互动、市民体验于一体的城市地标。

作为城市新的文化标识、城市发展成就的展示窗口、文旅康养样板城市的拉动引擎、市民的精神家园,晋城城市体验中心生动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致力于提供高水平公共服务、高质量文化产品、高认同情感联结,通过创新场馆运营模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的协调统一,办成群众喜欢、市场认可、政府满意的新时代高质量公共服务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