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至23日,2025“燃冉”计划——“回到街区!”于上海新天地东台里正式启幕,同时也标志着由新天地XINTIANDI与UCCA携手打造的“燃冉”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三年战略合作的圆满收官。在过去三年中,“燃冉”计划通过搭建开放场域与系统化扶持机制,不仅为中国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多元的生长土壤,更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的城市艺术生态,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持续动能与鲜活范例。值此三年收官与回顾之际,“燃冉”计划以“回到街区!”为主题,将艺术现场延伸至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城市活力的东台路。这不仅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总结回顾,更携手三联人文城市合作发起“燃冉”街区分享,邀请上海市民与各界嘉宾重聚于街巷,在真实的生活现场,围绕艺术与城市空间发展的未来展开探讨,将“燃冉”的在地精神于街巷中深深扎根。
“燃冉”计划自2022年启动以来,以上海大新天地街区为艺术实践场域,过去三年在新天地等公共空间共呈现近百件艺术作品。通过公开招募(Open Call),累计收到超过1300份艺术家申请,经由15位初评委与14位文化顾问委员会专家的双重评审,成功为50余位中国青年艺术家提供创作支持与展示平台,并通过青年艺术家奖项评选、艺术季、艺术家驻留项目及多元的跨领域合作,持续激发城市文化好奇心,深度参与了当代艺术生态的构建。2022年,首届艺术季以“回环之歌”为主题,以新天地石库门建筑群为实验场,奠定项目“现场性艺术实践”的基调;2023年,艺术季以“CITY JUMP跳动吧,城市!”为主题,将艺术全面融入城市探索与社群互动,共同塑造全民可参与、可感知的开放式城市艺术现场;2024年,以“响亮的吻”为主题,进一步深化“跨领域共创”模式,通过联动商业品牌、社交媒体平台与广大社群,共同构建融合视觉、听觉与社区记忆的多元公共现场。
本次活动以“回到街区!”为主题,既是对“燃冉”计划三年来持续探索“城市生活现场”这一初心的回归与升华,也是三年在地叙事的一次集中呈现。这不仅是艺术从展厅走向街巷的物理位移,更意味着艺术实践重返社会现场,回归人与人之间真实联结的自觉行动。“回到街区!”主题的选择亦呼应了思想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所提出的“空间的生产”理论——空间并非静止的容器,而是由社会关系与日常实践所塑造的动态场域。选择在拥有百年历史、承载着沪上古玩珠宝传奇与城市烟火记忆的东台路举办,正是将公共空间视为可被艺术“再生产”的现场,期待观众在漫步中感知城市肌理,重建身体与街道的情感共鸣。这一实践亦契合了新天地的“在地新生”核心理念——尊重城市历史脉络,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基因为土壤,通过当代艺术的方式进行创造性转译。在此,一片区域的历史与一个艺术计划在当下彼此交织,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2025“燃冉”计划——“回到街区!”由“回顾展”“街区分享”“露天剧场”三个单元构成,于新天地东台里构筑起一个鲜活而多维度的艺术现场,立体呈现“燃冉”计划过去三年间的探索轨迹与丰硕成果。
“燃冉”计划回顾展:以记忆重构,全景再现三年艺术历程
作为对“燃冉”计划过去三年历程的梳理,此次回顾展以“记忆重构”为线索,全景式呈现了这段艺术与城市共生的旅程,将景片装置、艺术家物件等展览内容融入新天地东台里的公共街区,构建出一条贯穿“燃冉”三年发展的情感脉络。在由SO CREATIVE STUDIO打造的空间与视觉设计中,“燃冉”的艺术家群像及其作品元素被转化为色彩鲜活的抽象人形立牌,错落分布于街巷之间,如老友般静候,邀请观众在漫步中完成一场跨越时光的温暖重逢。主展墙以抽象化的景片装置,再现了承载过去三年展览回忆的文化地标——新天地壹号;来自艺术家的个人纪念物,则通过与“燃冉”紧密链接的私密叙事勾勒出创作背后的故事。特别为本次展览编撰的报纸,集结丰富的记忆碎片,供来往行人取阅,为街区添加了一道似曾相识的风景。整个展区通过多元叙事的叠合,让观众在行走中与“燃冉”不期而遇——艺术重归生活现场,城市与艺术的对话,在真实的街巷中持续生长。
“燃冉”街区分享:以思想共振,回应时代的呼唤
2025年11月15日,“燃冉”计划与三联人文城市首度携手,于新天地东台里特别营造的“城市剧场”之内,呈现一场马拉松式的街区分享。此举不仅是内容的跨界融合,其向公众免费开放、于街区分享的形式本身,即是“回到街区”这一理念最有力的实践——让严肃的学术与先锋的思考走出象牙塔,回归城市公共空间,与每一位市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共振。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历史学、建筑学、科幻写作、艺术创作等不同领域的六位杰出讲者:深耕比较文学与青年文化研究的学者梁永安;以微观史视角洞见城市公共生活的历史学家王笛;以独特“Mapping”方式探索空间与权力关系的建筑师与艺术家何志森;以文学笔触勾勒未来图景的科幻作家与未来学家陈楸帆;以及通过声音采集探索听觉艺术边界的声音艺术家李星宇;以迁徙生物视角凝视城市与生态共生的艺术家刘帅。他们以各自独特的学科背景与生命经验为基底,共同回应“回到街区”的时代呼唤。探讨在当下如何重新审视并激活街区这一最古老、最富生命力的公共场域,并找回失落的人际联结与城市温度。这不仅是一场智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旨在激发公众参与、重塑城市人文精神的社会实践。
“燃冉”露天剧场:以身体考古,重启街巷的记忆流动
11月15日,“燃冉”露天剧场呈现2023年“燃冉”青年艺术家奖项融合创新奖得主、艺术家袁可如的全新委任作品——《墟市图考》。这件专为东台路街区创作的场域特定表演,以“记忆考古”与“公共流动性”为线索,将艺术家的童年记忆、对东台路城市文化的研究与收集的旧物史料,编织成一场多重叙事的表演实验。作品通过三条并行且交织的行动路径,于街区构建一个持续被阅读、言说与改写的动态场域。A线“物之言语”聚焦东台路作为古玩珠宝街的“物”的记忆;B线“记忆舆图”灵感来自曾在此地流传的古地图《天下全舆总图》 ;C线“柳编若市”则通过互动行为,巧妙转化东台路花鸟市场的交易场景与邻里情感。这三条行动线深度植根于东台路的历史文化肌理,不仅将表演舞台移至市井场景,更将艺术创作的核心对准街道本身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与人际关系。作品真正实现了让艺术回到生活现场,在真实的街巷中激发新的城市感知与社区联结。
2025“燃冉”计划以“回到街区!”为三年旅程画上了一个充满开放性的逗号,同时也为艺术与城市未来的关系开启了全新的探索维度。这一里程碑式的项目,既是UCCA“持续让好艺术影响更多人”理念在公共场域中的深度实践,也是新天地XINTIANDI以“在地新生”为核心,打造多元文化目的地的品牌承诺的生动体现。三年来,双方以艺术为纽带,将专业当代艺术资源与鲜活的城市空间相融合,不仅构建了一个支持青年艺术家成长、激发公众参与、推动文化传承的创新平台,更以其成功的实践,为中国未来都市文化生态的构建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例,展现出艺术与城市共生共长的无限可能。
本次2025“燃冉”计划由新天地XINTIANDI联合UCCA共同主办,三联人文城市担任特别合作伙伴,SO CREATIVE STUDIO提供空间与视觉设计支持。
“燃冉”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是由瑞安房地产旗下新天地XINTIANDI社区品牌与UCCA共同发起的三年战略合作项目,旨在整合双方资源与优势,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创作支持与专业发展机会的平台。
“燃冉”期待与青年艺术家共同探索艺术连接生活的多元可能性,激发多学科跨领域的创作实践。与此同时,“燃冉”致力于构建可持续的艺术生态与文化场域,吸引更广泛的文化艺术精神社群,助力当下艺术现场的发生。
新天地是中国领先的城市解决方案提供者瑞安房地产打造和运营的社区品牌。新天地为中国开创开放式街区商业之先河,于 2001 年推出首个旗舰项目「上海新天地」,之后陆续为多个核心城市创造地标级复合功能社区。凭借创新前沿的生活方式理念,拥有超级复合功能的新天地社区打破生活、工作、娱乐、学习的边界, 融入在地新生的文化和可持续生态,激发社区共建者的灵感创意和无限可能。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人文城市季、人文风土季为主线,创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谱计划”等IP。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通过展览、论坛、演出、工作坊、报道、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关注城市生活,激发公众参与,重塑城市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