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张如怡:低声细语

2022.12.23 - 2023.4.9

关于展览

地点:  UCCA新展厅、西展厅

作为张如怡近期规模最大的机构个展,“低声细语”通过艺术家受展览委托创作的20余件最新作品,对其过去十几年的艺术实践及创作线索进行系统性梳理,并首次有针对性地呈现其对透明材料的运用与思考。


 2022年12月23日至2023年4月9日,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张如怡:低声细语”。作为张如怡近期规模最大的机构个展,展览重点呈现了艺术家受委托创作的20余件最新装置作品,系统梳理了艺术家以仙人掌、混凝土和网格等元素为代表符号的艺术实践对当下人与社会、人与建筑空间、自然与工业之间关系的探讨,并首次有针对性地呈现其对玻璃、塑料薄膜等透明标准化生产材料的运用,以及对材料背后所隐含的透明性之多重意向的思考。“张如怡:低声细语”由UCCA策展人张南昭策划。

在过去十余年间,张如怡以自身对雕塑材料语言的精准把握和纤细感知,用标志性元素为观众构建了一隅疏离的后现代都市景观。在如此景象中,日常物被剥离了自身的功用性,或在形态上经历了扭曲形变,或与其他工业材料进行组合,在感官上构筑起矛盾意趣的同时,更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使其思考如此景观背后,艺术家所组织的图像暗语中蕴含的种种隐喻、冲突与关联。本次展览标题“低声细语”源自艺术家过往的创作,从水泥雕塑到建筑碎石,从植物之刺到昆虫之丝,从滑落的水珠到扑簌的粉尘,一切都在看似沉默的状态中彼此呼应,细语城市,一如张如怡作品中刺的意象,纵然静默无声,却又因其尖锐而不可忽略。  

仙人掌外表的硬刺与内质的柔软,以及坚硬与柔韧两种状态的转化,都与艺术家的个人经历与生活形成种种交集,并促使艺术家逐渐将仙人掌作为自己建构空间,审视个体与社会现实关系的创作主体。张如怡通过雕塑翻模,以工业社会中颇具代表性的材料——混凝土对仙人掌进行了再塑造。一方面,仙人掌从有机体转化为无机工业材料的过程赋予了仙人掌超脱于自然之物的隐喻,使其化身成为蕴含种种现代意识矛盾的意指:生命体与人造物的转化,荆棘外表下的静默与抵抗,控制与权力的话语权,城市空间与个体环境的冲突等等,如“暗色之物”系列(2019)、《摇曳的姿态》(2022)和《异物之幽》(2022);另一方面,仙人掌通过与工业废料拼接组合,模糊了自身的植物属性,赋予了雕塑“现代化石”的意象,如“现代化石”系列(2021-2022)和《浸泡景观-2》(2022)。在本次展出的作品中,观众不难发现随着艺术家创作的深入,仙人掌在形态、体量、材质、情境等方面也在不断产生着异变,而艺术家的思考亦从日常生活延伸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个体自由与空间规训的对立,材质转化过程中所隐藏的权力循环,以及对人工制物与自然造物边界的寻问等等。

本次展出的“装饰物”系列(2022)和“对遥远的折叠”系列(2022)平面作品则展现了张如怡对空间与物质性的思辨。作品最引入注目的特征是由重复线条所构建的无数“网格”。这些“网格”最早源自艺术家本科时期学习版画的经历。在早期创作中,她曾尝试在工业计算纸的网格中描绘各种仙人掌,借助网格将仙人掌形塑为不规则的几何体。之后,艺术家将仙人掌从“网格”中抽离,转化为实体雕塑,而“网格”也以马赛克瓷砖的形式出现,成为平面化“网格”在现实空间中的拓展。作为张如怡作品中不断出现的背景,“网格”既是艺术家对纯粹几何装饰形式的一种理性研究,同时也可看作是其暗藏在环境中的审慎注脚,提醒观者去关注日常生活中易被忽略,却无处不在的隐藏秩序与规则的在场。

本次展览亦重点呈现了艺术家最新创作的大型装置雕塑《沙漠并不悲伤,也并非无人居住》(2022)和《水渍》(2022),聚焦艺术家对透明标准化生产材料的关注与运用。在作品《沙漠并不悲伤,也并非无人居住》中,艺术家挪用了部分温室标志性的外观——栅格状的金属骨架和透光的塑料薄膜(塑料大棚)。塑料大棚能将不稳定的自然条件转换成可调节的系统,这种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对自然进行模拟和对抗的例证之一。然而,当温室被置于展厅整洁的白色瓷砖上时,原有的功能性则完全被景观化了。在《水渍》中,张如怡用透明塑料薄膜构建了一个封闭空间。通过空间内蒸汽装置的作用,水珠无休止地在塑料膜上凝聚、滑落,瓷砖氤氲在水雾之中,难以看清。塑料膜在这里成为一道含混的边界,暗示着外界与内部的冲突与关联。作品中,透明的物理结构可以被看透,但无法被穿透——其一方面代表了透明、开放、自由,另一方面却在事实上形成阻绝与控制;它们看似隐形、包容与开放,却始终维持着一种克制但绝对的孤立,从而成为张如怡对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关系的另一种隐喻。


关于艺术家

张如怡出生于1985年,现工作生活于上海。近年作品参与的重要展览和展出机构有:“脆弱宣言”——第16届里昂双年展(法国里昂,2022)、和美术馆(广东,2022)、大馆当代美术馆(香港,2022)、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21)、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上海,2021)、UCCA沙丘美术馆(北戴河,2020)、K11 基金会(香港,2019)、外滩美术馆(上海,2018)等。重要个展包括:“现代化石”(星美术馆SSSSTART,上海,2022)、“以为何处”(东画廊,上海,2019)、“盆栽”(François Ghebaly画廊,洛杉矶,2019)、“对面的楼与对面的楼”(东画廊,上海,2016)。


展览同期活动

在“张如怡:低声细语”展览期间,UCCA公共实践部将推出1场聚焦艺术家创作主题的对话以及1次植物园徒步行走活动,旨在通过思辨与具身体验的形式为观众深入理解展览作品提供更为多元的视角。


赞助与支持

感谢多乐士提供独家环保墙面方案支持,同时亦感谢尤伦斯艺术基金会理事会、UCCA国际委员会、UCCA青年赞助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阿那亚、首席艺读伙伴DIOR迪奥、联合战略合作伙伴彭博、沃捷集团和垠艺生物,以及特约战略合作伙伴巴可、多乐士和真力长期以来的宝贵支持。

展出作品

查看更多

《温室一角》

2012
工业计算纸、水彩笔、铅笔、丙烯、铝塑板、铝合金、博物馆级亚克力
17.5 × 25.5 cm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浸泡景观—2》(局部)

2022
混凝土、玻璃缸、LED灯、过滤器、加热棒、改装木制凳子、锡纸、金属
75 × 47 × 28.5 cm(含底座和灯)
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委任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种植—8》

2022
碎石、仙人掌刺
20 × 25 × 16 cm
图片由艺术家与东画廊提供

《被风划过》(静帧)

2022
单频影像
3分59秒
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委任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暗色之物—2》

2019
混凝土、钢筋、碎石
90 × 20 × 20 cm
图片由艺术家与卢赫灵·奥古斯汀画廊(纽约)提供

《空地》(局部)

2022
碎石、钢筋
160 × 120 × 150 cm
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委任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1 / 6

视频资料

03:46

视频资料

03:46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1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