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UCCA Edge的建筑特质为切入点,通过艺术家曹斐、黄炳、笹本晃三件特定场域创作和欧文·沃姆的户外装置作品,构建开放、流动、触发好奇与交流的艺术现场。
2021年5月22日,UCCA Edge以展览“激浪之城:世纪之交的艺术与上海”宣布于上海正式落成,并对公众开放。自开馆日当天,即2021年5月22日至2022年5月22日,UCCA Edge亦将为公众呈现为期一年的户外展览项目“城市剧场:喜剧四幕”,以艺术家曹斐、黄炳、笹本晃的特定场域创作和欧文·沃姆的户外装置作品,将UCCA Edge的户外露台转变为激发思考的公共艺术空间,为上海公众构建一个开放、流动、触发好奇与交流的艺术现场。“城市剧场:喜剧四幕”由UCCA策展人秋韵策划。
“城市剧场:喜剧四幕”的灵感源自古希腊的露天剧场。“剧场”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文“Theatron”,意为“一个为了观看的地方”。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诞生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悠久灿烂的戏剧文明。露天剧场作为当时人们聚集活动的中心,在上演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经济与文化戏剧的同时,亦发挥了凝聚民众精神,助力文化传播的作用。受古希腊露天剧场的形式、功能和影响的启发,基于对UCCA Edge地处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区域的考量,“城市剧场:喜剧四幕”以UCCA Edge的建筑特质为切入点,特别邀请艺术家曹斐、黄炳、笹本晃在位于四层的环形户外露台展开艺术实践,以三件特定场域作品和欧文·沃姆的户外装置作品激发公众与艺术的互动,构建一座介入城市肌理,悬浮于都市上空的“城市剧场”。此次展出的四件作品在创作上皆突出“喜剧”风格,借助幽默辛辣、不羁讽刺的艺术表达贴近大众生活,与公众产生自然联结与情感共振,在为城市提供鲜活、自由、多元的艺术体验的同时,推动艺术走出美术馆的“围墙”,为公众理解艺术提供崭新视角,激发公众对艺术的本质、人与城市的关系、公共艺术如何构建城市精神等议题展开思考。
基于对高度景观化“巨型都市”(Megacity)的思考,四位艺术家以或戏谑或荒诞的艺术表达在空中剧场上演了四幕戏剧,揭示了隐于平淡日常表面之下的生活趣味与哲思。欧文·沃姆的作品《UFO》形如外星飞碟,悬停在UCCA Edge入口的扶梯下方。艺术家认为“汽车”是当代社会的完美化身,象征着身份与阶级,速度与效率,此次将标志性的保时捷跑车融化打造成未来汽车,与过往行人、车辆形成有趣的对照关系,也构成了对UCCA第三座场馆UCCA Edge落地上海的诙谐隐喻;曹斐根据从UCCA Edge东侧露台看到的独特景观,在2007年影像作品《人民城寨的诞生》的基础上,创作了望远镜形态的影像装置作品《复魅:人民城寨的诞生》。通过望远镜眺望远方,魔幻城市将取代现实的城市风景线。曹斐的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无疑扎根于中国超现实主义的时代背景之上,以游戏化的方式打造出跨越现实与虚拟的乌托邦;而黄炳在UCCA Edge南侧露台创作的装置《闪缩练习》,利用半透明亚克力装置内伸出的软管象征都市人闪烁的眼神,藉由充放气时软管的不同状态比拟人们时而好奇的凝视窥私,时而游移躲闪的视线;笹本晃则在UCCA Edge西侧露台搭建了真实《天气吧台》,将2部影像作品作为“天气预报”,插入屏幕内播放的体育频道节目中。视频中,笹本晃一本正经又荒诞莫名地播报着映射人内心感受的天气变化,层层嵌套的场景设置透露出意味不明的隐喻线索,自然气候与身体情状的变化融为一体,让人一时难以辨别内外真假。
城市既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标志,也是文化繁荣的璀璨结晶。从古希腊城邦到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随着20世纪以来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曾经彰显公共性,最为瞩目的文化景观——“剧场”已从自由开放的“露天”移至高楼大厦的围墙之内。作为旨在为上海打造世界级美术馆的全新探索,本次“城市剧场:喜剧四幕”尝试以公共艺术激活城市空间,转变传统美术馆单向的观看方式,藉由位于同一地理空间的艺术作品,随公众观看时间和角度的不同而提供的多元艺术体验,重现古希腊的露天“剧场”,以公众与艺术自由开放的互动构建新的城市人文景观,让艺术直接介入日常生活,激发公众对艺术的深入理解,为我们重新审视人与城市、人与环境、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曹斐
1978年生于广州,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曹斐是活跃于国际舞台的中国艺术家。她的作品融合社会评论、流行美学,参考超现实主义并运用纪录片拍摄手法,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疾速发展的变化。曹斐曾参加过的国际双年展和三年展包括:上海双年展、莫斯科双年展、台北双年展、第15及17届悉尼双年展、伊斯坦堡双年展、横滨三年展,以及第50、52 和56 届威尼斯双年展。她的作品曾在伦敦泰特美术馆、蛇形美术馆、白教堂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东京宫、路易威登基金会等地展出。2016年曹斐在纽约MoMA PS1举办首个个展。
近期项目包括2018年香港大馆美术馆个展和杜塞尔多夫K21美术馆回顾展,以及2019年6月在蓬皮杜艺术中心举行的个展,8月APPLE和纽约新美术馆合作的增强现实艺术项目,2020年在伦敦蛇形美术馆举办个展。曹斐于2010年获提名“Hugo Boss雨果博斯艺术奖”及“未来一代艺术奖”。2006和2016年分别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的“最佳青年艺术家”奖项及“最佳艺术家奖”。2016年获“昆卡双年展”的“Piedra de Sal 奖”。曹斐曾担任2014年第八届柏林双年展策展人遴选委员会评委;2016年荷兰博尼范登当代艺术奖评委;2019年担任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评委,以及劳斯莱斯“缪斯”全球艺术项目艺术家遴选委员会提名人。
黄炳
1984年出生于香港。他的作品集愚蒙与色彩于一身,在性压抑、个人情感和政治时弊之间展开讨论,藉骇人而诙谐的视觉语言,诠释其自少年时期起对社会的观察。闪烁活泼的影像;对性、政治和社会关系毫无保留的视觉和听觉叙述;将艺术家的诡奇动画世界活灵活现的装置作品——这些都是黄炳的创作元素。作为备受关注的年轻香港艺术家,黄炳曾受迈阿密当代艺术机构、巴塞尔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M+以及NOWNESS等知名机构之邀委托创作作品,并曾获颁弗里兹卡姆登艺术中心新兴艺术家奖、华宇青年奖之评委会大奖、香港艺术发展奖之艺术新秀奖等奖项。
黄炳曾于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迈阿密当代艺术机构、卡姆登艺术中心、巴塞尔美术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展,亦曾广泛参加国际上的重大展览,包括于卢森堡让大公现代美术馆、都灵OGR Torino、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三年展、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黄炳的作品收藏于香港M+、巴黎/旧金山卡蒂斯特艺术基金、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釜山当代美术馆等机构。他的动画影片亦受到众多国际影展的青睐,当中包括著名的鹿特丹国际影展、圣丹斯电影节、伦敦短片电影节和慕尼黑Kino der Kunst艺术电影节。2019年,黄炳的动画作品《黄炳寓言(一)》在第48届鹿特丹国际影展上赢得Ammodo Tiger短片竞赛大奖;翌年,其系列续作《黄炳寓言(二)》更再度荣获该影展评委的特别提及荣誉。
笹本晃
1980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现生活工作于布鲁克林。笹本晃的创作涵盖雕塑、表演、视频及各种可以传递其艺术创作理念的媒介。其装置和行为表演时,通常会在精心摆放的经改动如雕塑般的物体间移动和交谈,激发日常生活背后的怪诞情绪。她曾与音乐家、编舞,数学家和工程师合作。甜甜圈、葡萄柚、土豆、咖啡和美酒也常出现在她的一些作品之中。
她的装置和表演在画廊,剧院空间和一些古怪地方呈现。其作品曾在纽约雕塑中心、厨房艺术剧场(纽约)、巧克力工厂剧院(纽约)、惠特尼双年展(2010)、MoMA PS1“大纽约”群展(纽约,2010)、大阪国立国际美术馆、金泽二十一世纪美术馆、横滨三年展(2008)、光州双年展(2012)、上海双年展(2016),高知-穆齐里斯双年展(2016)等许多国际艺术空间中展出。笹本晃曾获得来自古根海姆基金会、波拉克·克拉斯纳基金会、美国艺术家协会、当代艺术基金会、纽约艺术基金会、纽约社区信托基金、雷玛·霍特·曼基金会以及日本文化事务厅等的资助。同时,她也是耶鲁艺术学院雕塑系助理教授。
欧文·沃姆
1954年生于奥地利施泰尔安德莫尔,现生活工作于奥地利维也纳和林伯格。他的雕塑和行为表演等作品重新定义了我们理解和看待荒诞的方式。其以1996年开始创作的“一分钟雕塑”项目而闻名。沃姆的作品以独特的幽默风格著称,其中隐含着他对社会当代文化的批判,尤其是对他认为与人类内心背道而驰,受资本主义影响和由此导致的社会压力进行了回应。沃姆强调通过在高雅与低俗的极限之内游走,一分为二去看待世界,喜欢通过类型糅杂的创作去探索其认为荒谬滑稽的现实。
沃姆曾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个人展览,其中包括温哥华美术馆、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巴西银行文化中心(圣保罗)。德国杜伊斯堡当代艺术博物馆和辛德勒宅邸 & MAK艺术与建筑中心(洛杉矶)。沃姆于2017年代表奥地利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沃姆的作品已被众多美术馆收藏,其中包括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温哥华美术馆、德国不来梅美术馆、瑞士苏黎世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和纽约的佩吉·古根海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