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2015年作为理由

2015.2.7 - 2015.3.22

《选自“远东百老汇”系列》(局部)

2014

彩色墨水打印

100 x 70 厘米

由艺术家提供

关于展览

地点:  中展厅

本展览囊括了中国及海外艺术家的作品,呈现了他们就2015 年世界不同地区的形势做出的回应。现在,种种危机笼罩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宗教极端主义、潜伏的疾患、加剧的社会贫富差距、动荡的金融环境、随着技术加速的轨迹不断调整的政治改革、经济转型、地缘政治的重新平衡与恶化的生态环境。艺术家为我们的周遭现实提供了富有深意的解释。展览中的一些作品与特定历史和地域相关,另一些则反映了人类固有的思维和存在状态,即意识形态。每年年初,《经济学人》杂志会发布一份全球新闻和商业趋势报告,本次展览的英文标题即借用了这份报告的刊名。或许展览可被视为尝试回答如下问题的综合答案——在当下的世界,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2015 作为理由”由UCCA 馆长田霏宇和助理策展人陈怡辰共同策划。参展艺术家包括:若纳塔斯·德·安德雷德、尼尔·贝鲁法、陈劭雄、崔洁、阿斯兰·盖斯穆夫、GCC、胡向前、郭贞娅、刘野、诺亚·谢尔登和张晓。

关于艺术家

若纳塔斯·德·安德雷德

若纳塔斯·德·安德雷德生活、工作于巴西累西腓市。他以装置,录像和摄影为主要媒介,通过人类学研究和撰写虚构小说的方式,探讨爱情的概念和城市化的影响。在作品《起义》中,安德雷德在城市中心以及巴西社会中存有阶级偏见的地区举办了首届马车比赛。此举让当地贫困的农民工后代获得了在社会中“亮相”的机会——由于在城市范围内禁止饲养农业畜类,从法律的角度来讲,马是不允许出现在城市公共空间之中的;只有将骑马的行为转换为比赛,或者电影拍摄现场——即包装成为一个“虚构”的事件——才能使它获得合法性。艺术家以这种方式让骑马者暂时地再次占领公共空间。赛车马匹穿城而过,扰乱了城市板结的秩序,也让骑马者往日的记忆重新浮现。

《起义》由提森柏涅米萨当代艺术基金会委托制作。

若纳塔斯·德·安德雷德(1982年生于马塞约)主要个展包括:“东北部人类博物馆”(里约热内卢美术馆,里约热内卢,2013);“热带冲浪”(Vermelho画廊,圣保罗,2010);“展览项目”(圣保罗文化中心,圣保罗,2010);“热带冲浪”(皇家银行文化中心,累西腓,2009);“爱情与幸福婚姻”(伊塔乌文化中心,圣保罗,2008)。他的作品也曾参加塞内加尔达喀尔艺术双年展(2014)、里昂双年展(2013)、纽约新美术馆三年展(2012)、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11)、圣保罗双年展(2010)以及巴西Mercosul双年展(阿雷格里,2009)。他曾参加群展“太阳下:当代拉丁美洲艺术”(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2014),并获未来世代艺术奖特别奖和PIPA艺术奖提名。

尼尔·贝鲁法

尼尔·贝鲁法是一位法国籍阿尔及利亚裔艺术家,他运用多种媒介制作作品,其中将录像和图像投射到雕塑上的方法为他所常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展示的作品《世界主宰》记录了一场许多领导和专家参加的虚拟会议。人们纷纷在会议上发表意见,试图寻找到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问题的解决方案。随着与会议题的不断转换,会议逐渐演变成一场失去方向的抽象争论。最终,代表团的讨论显得毫无价值。作为众所周知的边缘化人群的一员以及特定的殖民主义历史的一部分,贝鲁法冷眼旁观地观看着视频的屏幕内外——观众和作品中的与会者同样无所作为。

尼尔·贝鲁法(1985年生于巴黎)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及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主要个展包括:“依靠群众”(伦敦当代艺术研究院,伦敦,2014);“价值生产”(加州大学汉莫美术馆,洛杉矶,2013);“令人难忘的奥特莱斯”(东京宫美术馆,巴黎,2012);“凯宾斯基”(新美术馆,纽约,2011)。贝鲁法曾参加台北双年展(2014)、上海双年展(2014)、里昂双年展(2013)、威尼斯双年展(2013)及纽约弗里兹艺术博览会(2012),获得默里斯当代艺术奖(2013)及奥迪天才艺术奖(2011),以及未来世代艺术奖(2014)提名。

陈劭雄

陈劭雄曾是广东“大尾象”工作组和亚洲艺术组合“西京人”的成员。他最初学习版画,在2005年开始进行中国水墨画实验,创作的水墨系列作品基于世界各地抗议活动的纪录照片。《水墨媒体》中的一系列水墨画,试图揭露背景和策略各异的政治游行之间的相似性。艺术家用水墨精心描绘出一幅幅人群手持海报、高呼口号的形象,再不断切换这些绘画以制成影像,投射到硬纸板上。陈劭雄借此质疑这些事件的即时性——一旦这些激动人心的图像被允许展出,就会穿透媒介的表层,化为历史和记忆。

陈劭雄(1962年生于广东)198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生活于北京和广州,近期个展包括:“风干历史”(北京艺门,香港,2013);“有备无患——占领者攻略”(斯宾塞艺术博物馆,劳伦斯,2012);“信则有” , (Boers-Li 画廊,北京,2009)。他2012年参加了第九届光州双年展“圆桌”和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

崔洁

对于崔洁而言,北京、上海和杭州的城市环境在过去三十多年中所发生的骤变,溶解了建筑和雕塑之间的原有的界限。艺术家试图通过本次展出的作品对城市雕塑、公共建筑,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研究。她说:“在各个购物广场或露天广场的中央位置,通常会放置一件城雕作品。当我走近它,雕塑的轮廓似乎叠加到了远处的建筑物上。站在那个点上,前后合二为一,建筑成为了雕塑的一部分。”另一组纸上作品展现了崔洁对活跃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日本建筑流派“新陈代谢派”的兴趣;同样令她感兴趣的是,在改革开放早期,此流派是如何影响中国建筑的。

崔洁(1983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国艺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她参加的部分群展包括:“我们这一代:年轻中国艺术家”(Leo Xu Projects,上海,2014);“绿盒子:重绘形貌——媒体现实的空间”(天鸿美和院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杭州,2013);“首届CAFA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2);“崔洁、李姝睿、张君钢和李洁”(Leo Xu Projects,上海,2011)。

阿斯兰·盖斯穆夫

阿斯兰·盖斯穆夫是一位车臣艺术家,现生活、工作于格罗兹尼和莫斯科。在这次展览中,盖斯穆夫展示了视频作品《胜利大道》。这件作品是格罗兹尼的一幅肖像——最近,为了吸引外资和观光人群,整座城市经历着重建,其血腥斗争的历史痕迹正在逐渐消逝。盖斯穆夫拍摄了一系列城市全景——新建成的高楼大厦、宏伟的音乐厅、清真寺和博物馆,偶尔政府徽章也会一闪而过。盖斯穆夫在这部影片中选用的配乐来自1978年的纪录片《苏联城市·格罗兹尼》,暗示着艺术家想要与前苏联擅长于将各种意象转化为宣传材料的电影技术人员一争高下。然而,在虚假的繁荣背后有着另一番景象——这件录像被投影于格罗兹尼毁于战争的文化中心的一面墙壁上。观众在观看《胜利大道》时所感知到的冲突,正是艺术家测试格罗兹尼的官方形象所产生的结果。这让人回想起过去的战争,以及兴建“形象工程”的代价。阿斯兰·盖斯穆夫的项目和这座城市一样,处于当下和过去的交叉点之上。它仿佛再次证明了,历史总是用当下重写的。

阿斯兰·盖斯穆夫(生于1991年)毕业于莫斯科当代艺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格罗兹尼和莫斯科。他的近期个展包括:“阿斯兰·盖斯穆夫”(辛克画廊,柏林,2014);“无题(战争)”(温萨沃德当代艺术中心,莫斯科,2011)。他的作品曾展出于莫斯科当代艺术双年展(2013)、海牙“今天艺术节”(2013),以及第十届欧洲宣言展(2014)平行项目单元。他曾获得未来世代艺术奖特别奖(2014),Kuryokhin当代艺术大奖(2014) ,第三届莫斯科国际青年艺术双年展大奖(2012),以及康定斯基奖提名(2012)。

GCC

艺术小组GCC由八位艺术家组成,小组的名字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英文缩写。他们将海湾地区常见的官方语汇和庆祝仪式作为材料,制作视频、摄影、雕塑和装置,并发展出一种协作和外包的工作方法,以回应该地区的政治模式和现状。在本次展览展出的视频《合作社》中,他们运用一连串的股票图像和全球通用的时髦、浮华的英语,介绍一个他们编造出的组织,并发布了目标和内容都十分空洞的宣言。这件作品揭示了当地政府的品牌营销方式,讽刺了他们做作的自我宣传行径。

GCC成立于2013年3月,作品曾在波斯湾地区及世界范围内展出,个展包括:“回顾成就”(MOMA PS1,纽约,2014);“国家实现空间”(苏丹画廊,科威特,2013);“庆祝成就”(Kraupa-Tuskany Zeidler画廊,柏林,2013);“瑞士峰会的成就”(Project Native Informant,伦敦,2013)。参加的群展包括“对无名物质的沉思”(Fridericianum艺术馆,卡塞尔,2014)、“后网络艺术”(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4)、“疯狂的贵族”(新美术馆,纽约,2013)。GCC成员包括:纳努·阿勒-哈马德(1987年生于科威特)、哈立德·阿勒·加拉巴利(1981年生于科威特)、阿卜杜拉·阿勒-穆塔伊(1990年生于达喀尔)、法蒂玛·阿勒-卡德里(1981年生于达喀尔)、莫妮拉·阿勒-卡德里(1983年生于达喀尔)、阿齐兹·阿勒-卡塔米(1979年生于科威特)、巴拉克·阿尔扎特(1985年生于科威特)和阿迈勒·哈拉夫(1982年生于新加坡)。

胡向前

表演是胡向前(生于1983年)的主要作品形式。从他的“表演”中,观众能感到他直接而孩子气的敏感;但同时,他观察着社会和环境,并将所见所闻富有技巧地转译和表述,语言犀利而清晰。在用录像记录的表演作品《土尾世界之演讲》中,艺术家回到了他曾就读的雷州的高中,以一名“成功”的毕业生身份,向学生们发表演讲。在演讲中,他模仿了知名演讲者常用的一些鼓舞人心的措辞和身体语言。这场励志讲座散播出类似于传播福音的热情,却让学生们倍感无聊。这场表演和表演所发生的语境,都在真诚和讽刺之间摇摆。

胡向前(1983年生于广东)于200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参加群展包括:第十届光州双年展(2014);“无形的手:策展作为立场 ——第二届CAFAM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4);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 (外滩美术馆,上海,2013);“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

郭贞娅

郭贞娅(生于1967年)是一位韩国艺术家,现生活、工作于世界各地。她的作品多呈现为意象及意象的组合,探讨了从道教到人类意识等主题;作品看似奇妙,却往往是在深思熟虑后完成的。她在本次展览中呈现的五件作品均来自“看不见的手”系列——作品名源于亚当·史密斯著作中论述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市场经济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控制:每个人会追求个人利益,但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又具有自行调节的能力。郭贞娅的画中人物都以小型商业公司命名,他们的手势似乎总是在模仿证券交易所中的交易员。

郭贞娅(1967年生于首尔),曾就读于巴黎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世界各地,个展包括:“Oussser”(Fondazione La Raia,诺维利古雷,2014);“闪亮的生活”(Yvon Lambert on Paper,Paris,2014);“郭贞娅:16:07”(杜塞尔多夫美术馆,杜塞尔多夫,2012);“E睁开了眼睛。现在开始行走”(CCA北九州画廊,北九州,2011)。她曾获HUGO BOSS艺术大奖(2002)提名,并获Villa Medicis艺术奖(2000)。

刘野

近年以彩色绘画《米菲和蒙德里安》知名的刘野开始越来越多地以最纯粹的形式重绘大师的作品。本次展览在展厅的一端——即展览的逻辑起点之一——展出了三幅他的关于书的静物习作绘画:一本放在明亮的灯光下,一本放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的书页没有打开。新作与他过往的作品一样,简单、精致、色彩丰富。那些书的页面上空无一字,没人知道书上文字是被擦去了,还是在等待着新的书写。这种不确定感在刘野最近的绘画里比比皆是。

刘野(1964年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个展包括:“Bamboo Bamboo Broadway”(Sperone Westwater 画廊,纽约,2012);“Leave me in the Dark”(Sperone Westwater画廊,纽约,2009);“迷恋”(Johnen + Schoettle 画廊,科隆 ,2007);“刘野”(伯尔尼美术馆,伯尔尼,2007)。参加群展包括:“纬度/态度——少励画廊二十周年展”(少励画廊, 香港,2012);“未来通行证”(曼吉利瓦马拉那宫-威尼斯圣格雷戈斯修道院, 威尼斯,2011);“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展——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0)。

诺亚·谢尔顿

诺亚·谢尔顿是一名艺术家和摄影师,善于捕捉那些亲密和特别的时刻,那些微小和短暂的瞬间,从日常生活展开叙述。本次展出的摄影系列着重研究中国城市居民的存在状态和居住的景观。谢尔顿的作品中没有尖锐或讽刺的视角,他带领观众观看为当今丰富物质生活贡献最多的普通劳动者的私人生活。目前在纽约艺术界崭露头角的谢尔顿曾在上海居住多年。在那段日子里,他将自己的摄影作品,以及为新闻社和商业机构拍摄的照片上传到Tumblr网站上,结集为“远东百老汇”。他将人工的图像制作、他的美学和明晰的构图相融合,为不断变革的社会描绘了一幅充满活力的肖像。

诺亚·谢尔顿(1975年生于韦恩堡)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现生活与工作于上海,个展包括:“迈阿密,迈阿密”(BFI空间,迈阿密,2010);“诺亚·谢尔顿”(Cherry and Martin画廊,洛杉矶,2010);“肖像工作室”(Yautepac画廊,墨西哥,2009);“粉红与黝黑”(D'Amelio Terras 画廊,纽约,2007);“几近素食者”(Southfirst画廊,布鲁克林,2005)。参加群展包括:“大图像”(辛辛那提美术馆,辛辛那提,2015);“高贵的野蛮人和小流浪汉”(Mount Tremper Arts,芒特伦珀,2009);“吼叫与低语:结构影响的轻重,以及它的存在与缺席”(Cherry and Martin画廊,洛杉矶,2009)。

张晓

曾任《重庆晨报》摄影师的张晓在工作中见证了无数场新闻发布会,每场都或多或少重复着某种中国特色的公关策略。此次展出的《信封》概括性地总结了张晓在那段时期的生活。他从各个新闻事件中截取图像、并打印在这些曾盛装“车马费”的信封上。《信封》既揭示了中国新闻发布会的特殊“美学”,同时也记录了中国当下从普通需求不断跃进到高端产品的消费趋势。

张晓(1981年生于山东)2015年毕业于烟台大学建筑系艺术设计专业,现工作、生活于成都,个展包括:“陕西”(艺门画廊,北京,2013);“他们”(刺点画廊,香港,2013);“海岸线”(2902画廊,新加坡,2012);“张晓”(Maison de la Photographie,里尔,2011)。参加群展:包括“崛起的巨龙:中国当代摄影展”(康耐特美术馆,尚佩恩,2012);“生活的脸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2)。他也曾参加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中华世纪坛,北京,2013);“FotoArtFestival 国际摄影节”(别尔斯科·比亚瓦,波兰,2013 年);新加坡国际摄影节(2012)。

下载“2015年作为理由”新闻稿。

展出作品

查看更多

胡向前

《土尾世界之演讲》

2013
录像,表演
12分32秒
由艺术家提供

崔洁

《仙鹤的房子3》

2014
布面油画
150 x 110 厘米
由艺术家提供

GCC

《合作社》

2014
高清录像
4分8秒
由柏林Kraupa-Tuskany Zeidler画廊提供

若纳塔斯·德·安德雷德

《起义》

2012-2013
录像
8分
由圣保罗Galeria Vermelho提供

陈邵雄

《水墨媒体》

2011-2013
录像
3分45秒
由北京艺门提供

尼尔·贝鲁法

《世界主宰》

2012
录像
28分20秒
由艺术家提供

阿斯兰·盖斯穆夫

《胜利大道》

2014
录像
14分11秒
由平丘克艺术中心及柏林Zink画廊提供

刘野

《书3号》

2014
布面丙烯
30 x 40 厘米
由艺术家提供

张晓

《信封》

2010
信封上彩色打印
22.5 x 32.5 厘米,共240件
由北京艺门提供

诺亚·谢尔登

《选自“远东百老汇”系列》

2014
彩色墨水打印
尺寸可变
由艺术家提供

郭贞娅

《看不见的手,海斯》

2014
纸上水彩
84.1 x 59.4 厘米
由Pilar Corrias画廊提供

1 / 11

视频资料

05:11

视频资料

05:11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