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12位(组)国内外艺术家以实践探寻世界困顿中蕴含的希望,开启对人类未来发展范式的想象。
2021年3月7日至6月20日,UCCA沙丘美术馆呈现群展“太空奇谈”。 作为2021年UCCA沙丘美术馆呈现的首个展览,展览汇集了国内外12位(组)具有广阔“行星视野”的艺术家,以涵盖装置、影像、行为、摄影等多媒介作品,从更为宏大的宇宙视角,审视和反思全球当下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参展艺术家包括艾伦·博加纳、曹澍、陈滢如、陈哲、储云、艺术组合欧森与迪特-席琳、胡伟、邵纯、安东·维多克勒、于伯公、ZJS、艺术组合张文心与陈欣。本次展览由UCCA公共实践部总监韩馨逸策划。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构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路突飞猛进,迈入崭新的纪元。然而,2020年一场突发的全球公共健康危机让世界陷入骤然停滞,人们开始警醒“人类中心主义”可能带来的潜在灾难,以及既有经验失效、运行机制失控下隐含的地缘政治和种族文化冲突。在当下全球关联愈发紧密的语境之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或许需要超越人类现行组织运转方式的集体智慧。而“行星意识”(Planetary Consciousness)做为人类意识的进化和文化上的自觉,则跳脱出国家、宗教、文化、种族及物种等单一视野的局限。作为频繁交叉出现于占星学、生态学、哲学、地质学等领域的词汇,“行星意识”其实并不神秘,它既指出了地球存在之物网络化的构成形态,也明确了万物作为休戚与共的共同体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它突出强调了人类的非独特性。“行星意识”追寻一种去中心化的连结,并以万物为师,求索多样并存的可能性。在今天以乌托邦愿景为起点、技术统治论者云集的全球化现场,“行星意识”充满了古老的国际主义意味,拥抱人类文明之外的可能,相信存在超出人类既定认知的力量,并对此展开想象和探索。
本次展览通过基于“行星意识”创作的作品为观众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宇宙图景。面对当下人类文明不断加速运行所制造的离散身份,参展艺术家通过实践追索集体无意识的形成,对人类的自我认知、现行社会运转机制和未来发展范式等议题展开了探讨和反思。他们或以远离地球的卫星视角,重新审视人类对地球和时空的既有认知:储云的作品《没有签证的星球》既展现了地球在宇宙中拥有的自然属性,也指出相较于人类,地球超越于人类界定的存在状态;曹澍和陈哲分别通过3D数字模拟的梦境地图与综合材料构建的交错时空,激发我们对于人类记忆、宇宙能量的感知和思考。或者,借助影像,试图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推导人类未来发展的范式:安东·维多克勒的电影三部曲从多角度展现了俄罗斯宇宙主义对二十世纪的影响,并提出了其与当下的相关性;陈滢如的《超星鉴定III:熵:25800》对破碎的历史、新闻与历史影像进行重新演绎,以假说预言推展对未来的想像;ZJS则对影像本质展开追问,试图揭示可见物表象背后穿行于时空的信息熵。有些艺术家则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再现能量的运转、并对人类的自我认知展开探讨:在邵纯受到宗教念珠启发,以综合媒介呈现的电子软雕塑中,观众将体验相悖却又相融、快速同时又沉静的气场;于伯公则用自我发明的曼陀罗符号,试图描述人类、自然以及宇宙相互连通的认知路径。另外,展览还以激发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方式,引领观众从感官的不同维度重新认知我们身边的世界:艾伦·博加纳的《嬗变》利用复合投影营造的光影空间,从视觉上为观众构建了抽象的宇宙叙事;艺术组合欧森与迪特-席琳的《神秘之歌》融合自然、概念与雕塑,通过气味和视觉冲击力对主流文化造成的恶果进行了大胆想象;张文心与陈欣的作品《斑点海岸黏性布鲁斯》以触摸乐器触手激发算法作曲的形式,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与单一主体意识人类完全不同的新系统;胡伟则借助最早的共享生活空间的视觉采样,对当下数字技术和社会关系对生活本身的标准化进行了反思。
参与本次展览的12位(组)艺术家以充满寓言式的创作手法,围绕宇宙之中渺小的蓝色星球展开创作,在为观众揭示这颗行星的伤痕、记忆与文明留存的希望或失望的同时,将自我召唤进入不同的有机系统,并将个体经验转化为可感知的莫名之物的创造。这种创造即是对现行社会运转机制的反思,同时也是对现有知识局限所造成的挫败而萌发的斗志。
赞助与支持
感谢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对本次展览的支持。
关于艺术家
艾伦·博加纳
1979年出生于瑞士,瑞士日内瓦多学科艺术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日内瓦艺术与设计大学,并在苏黎世艺术与设计大学学习计算机图形学和艺术研究方法学。艺术创作涉及雕塑、计算机图形学、电子学和基于时间的媒体和全息照相,作品通常以装置形式呈现。在过去几年中,他的研究专注于对光的行为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真实和虚构的探索。他通过各种方式研究了这一广泛的研究领域,例如对不可能的现象进行计算机图形模拟或对半透明、磷光和全息材料进行操作。
作品曾在欧洲、美国、阿联酋和南非展出,并在罗马瑞士学院、巴黎国际艺术学院、伯尔尼的保罗·克利中心暑期学校、瑞士文化基金会约翰内斯堡办公室和Landis&Gyr基金会担任驻地艺术家。
曹澍
1987年出生,现生活工作于杭州。他的创作以个人与历史记忆作为线索和工作界面持续展开,作品中所运用的媒介包括且不限于数字模拟影像、空间环绕式配乐以及电子游戏等。数字模拟、零碎的记忆、不断转换的视角构成曹澍作品里的多重时间,他称自己的工作类似于在迷宫中不断迷失并寻找线索的侦探行为。他的数字模拟影像和电子游戏作品,都指向一种类似俯察地理的制图方式,其中时间似乎被隐含到了某种对地理性的描述中,一切似乎无从发生却即将发生。他期待在不同文化语境的碰撞中,遭遇某种未曾被现成知识捕获的陌生感。
近期个展包括:“索拉里斯星的海”(浙江美术馆,杭州,2019),“风吹草动”(上海科技大学展览厅,上海,2019),“窗外的鬼怪”(太平庄,横滨,2019)。
陈滢如
生活工作于台北。陈滢如透过宇宙学系统,利用占星学、神圣几何、链金术等符号,诠释社会、历史中的权力结构,例如人类行为、民族国家主义、国家暴力、乌托邦思维与集体意识等议题。目前透过灵修与萨满实践探索意识的无限可能性。2010至2011年,陈滢如获选为荷兰皇家国际艺术学院(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驻地艺术家,2016年受邀于旧金山卡帝斯特(KADIST San Francisco)驻地及举办个展。
参加的国内外重点展览与影展包括第十三届光州双年展(2021),台北双年展(2020、2012),第五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乌拉尔,2019),鹿特丹国际影展(鹿特丹,2018、2011),柏林超媒体艺术节(柏林,2018),利物浦双年展(利物浦,2016)、悉尼双年展(悉尼,2016),柏林影展(柏林,2016),“陈滢如:超星鉴定”(旧金山,2016),“上则星辰,内则德律”(台北,2015),“超距作用-陈滢如个展”(台北,2015),“上海双年展:社会工厂”(上海,2014),“疫年日志:恐惧、鬼魂、叛军、沙士、哥哥和香港的故事”(2013–2014巡回展:香港、台北、首尔、旧金山),“无形的手:策展作为立场-第二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双年展”(北京,2014),“回避乌托邦”(哈雷,2013)。
陈哲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2011年毕业于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获摄影与图像学士学位。陈哲的艺术实践往往始于对个人遭遇和心理经验的探求,最终呈现为一个不断发现与研究的过程。2012年至今,在长期项目《向晚六章》里,陈哲以黄昏为母题,在视觉和语言的交汇处持续探索“可见”与“可说”的界限。艺术家的创作吸取了源自不同文化与历史的图文材料,并尤为注重阅读经验和观看经验的比较研究。项目的每个章节既独自成立,又相互作用,共同编织出一个持续生长的立体网络。
作品曾展出于巴登-巴登国立美术馆(巴登-巴登,德国,2019),第 9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布里斯班,澳大利亚,2018),东京都写真美术馆(东京,日本2018),Para Site 艺术空间(香港,2018), OCAT 西安馆(西安,2018),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2017),第11届上海双年展(上海,2016),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6),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6),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2011) 。她曾先后获得 FOAM Talent 摄影奖(2018),无忌新锐摄影奖(2015),连州摄影节新摄影奖(2012),三影堂摄影奖(2011)与玛格南基金会颁发的 Inge Morath 奖(2011)。
储云
1977年出生于江西,曾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现居北京。
储云的个展包括:“事物的心灵”(镜花园,广州,2019),“储云”(Portikus,法兰克福,2009),“储云:物质的微笑”(维他命艺术空间,广州,2007)。参加的国际性群展和双年展包括:“制造世界”,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2009),“世代:比耶稣更年轻”(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2009),“中国电力站2”(Astrup Fearmley现代美术馆,奥斯陆,2007),“别样”(第二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2005)。
欧森与迪特-席琳
由大卫·欧森(1985 年出生,瑞典)和迪特-席琳(1983 年出生,现生活于瑞典及泰国)组成的艺术组合。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过程与概念和雕塑手势相结合。二人以往往发自内心的方式探索神话、生态学、世俗灵性、改变意识状态和性等多种主题。以在设施和仪式表演中重塑自然文化的两极分化而闻名。自 2007 年两人一直合作,在洛杉矶、纽约、阿姆斯特丹、斯德哥尔摩、清迈和布鲁塞尔等地举办过展览。
胡伟
1989年出生,2016年硕士毕业于Dutch Art Institute (DAI),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他使用影像、装置、印刷图像和绘画等多样媒介进行创作,兴趣常始于文本与视觉文化之间看似无关的元素,通过调研、转译、想象和整合来呈现政治和形式上的多重、可思辨的内在联系,模糊现实与虚构的边界。胡伟的实践探索劳动、情动和价值判断在不同政治经济环境、技术条件和事件中的不稳定关系。结合动态影像和散文美学,他的工作也涉及我们生存环境中人(个体和群体)、非人及物质在历史和自然改造过程中的能动性、分裂和人为的异化。
邵纯
新媒体艺术家,2010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13 年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Performance Art Department)。2014 到2018 年,邵纯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任教并攻读博士学位。其创作方向包括多媒体装置、电子纺织 (E-textiles)、后网络艺术、Design Fiction(小说式设计)。2019 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得到FeralAIR, Schmiede赞助前往奥地利继续艺术家驻留计划。近期研究致力于结合传统手工技艺和电子编程,意在于探索身体触觉的诗意化与互动美学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衍生出对当下数字化生活的反思。
安东·维多克勒
艺术家、e-flux创始人和主编。出生于莫斯科,目前在纽约和柏林生活。作品曾在第13届开塞尔文献展、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他的电影曾在挪威卑尔根、上海双年展、第65届和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柏林影展论坛延展、光州双年展、蓬皮杜艺术中心、泰特现代美术馆、莫斯科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柏林世界文化之家、瑞典坦斯塔艺术中心、美国得克萨斯布莱佛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等机构展出。
于伯公
1970年生于中国内蒙古,现工作于内蒙古、北京、福州、韶关丹霞山。1990年代中期,参与了圆明园艺术家村的前卫艺术运动。他的创作包括雕塑、装置和绘画,近年来主要以社会参与式项目开展工作。他发起的“移动的学院”、“移动的营地”、“发现的图书馆”项目,以自然为母体视角进行一系列在地创造性教育实践。
主要个展包括:“果壳”(魔金石空间,北京,2019),“登陆”(杂货铺空间,广州,2013),“此时此刻”(空白空间,北京,2011)。他参与的的部分群展包括:“新群众”(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18),“社会剧场:参与与共享——第五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2017),“不期而遇——三亚国际当代艺术展”(三亚,2013),“DAS ICH IM ANDEREN”(麦卡托基金会,埃森,德国,2011)等。部分项目:移动的学院(希拉穆仁/北京,2018/2019);移动的箭(丹霞山/希拉穆仁/福州,2017/2018);移动的营地-跨越乡村/城市/草原的精神游牧(福州/北京/内蒙古,2017);于伯公伏特加艺术项目(2014/2016)。
ZJS
本名周骏生,1989年出生于北京,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台北。2015 年毕业于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FAMU)摄影系。作为一名摄影工作者,周骏生的创作实践核心是关于摄影的摄影,工作内容不在于去产生一幅幅可见的、再现式的摄影作品,而在于和环绕在其摄影活动周遭并与之不断作用着的行为与互动中。工作内容广泛涉及摄影技术史、摄影概念史研究和摄影教育学等。透过持续注视摄影概念在各个语言中的原始命名力和对影像本质的追问,作品是对摄影领域原风景所进行的一种还原式探索。2016 到2017 年间在荷兰扬·范艾克学院(Jan van Eyck Academie)驻留。
个人展览和艺术项目包括“XING YING SHEN”(布拉格,2015),“SVĚTLO SVĚTLIN”(布拉格,2015),“CLOSE STUDIO: A VIEWING”(马斯垂克,2017)。长期安置的公共空间作品包括“大椿相機”(扬·凡·艾克学院,2018-无期限)“相機-烂柯”(斯派克尼瑟书山公共图书馆,2019-2079)。策划组织公共艺术社群活动“KONTACT”(鹿特丹,2019-)。近年获得的个人艺术项目创作资助包括鹿特丹视觉艺术中心发展与研究津貼(CBK,O&O),荷兰创意产业基金数字文化资助(Stimuleringsfonds,Digital Culture Grant),荷兰蒙德里安基金艺术计划资助(Mondriaan,Project Fonds)。
张文心与陈欣
张文心
1989年出生,现生活工作于杭州。201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景观规划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获纯艺术硕士学位。张文心运用录像、电脑动画、摄影与装置,并综合写作与音乐,建构以过程为导向的知觉体验,亦常常由日常经验和技术图像映射出对时间与超验的思考。2015年获得马格南基金会Atlantic Philanthropies奖金,并获选2016年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 New Talent。曾于纽约瓦赛克计划(2013)、纽约伍德斯托克摄影中心(2014)、佐治亚州Thicket(2017)、慕尼黑Muffatwerk(2019)驻地及举办展览。
个人项目包括:“填充克莱因瓶”(与艺术家叶轩联合参展)(多伦多,2020),“映射之地”(广东美术馆,广州,2019),“泛音”(与艺术家虞菁联合参展) (泰康空间露台项目,北京,2019),时间篝火(剩余空间,武汉,2017),“瀑布招待所旁的巨兽”(Artist Telivision Gallery,旧金山,2014)。参加的群展包括:“那看见万物的,知道万物的,就是万物” ”(798艺术中心,北京,2020)、“苍蝇馆子”(大田秀则画廊,上海,2019)、“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利克莎”(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2019)、“未曝光”(K11,广州,2018)、“时间的狂喜”(何香凝美术馆,深圳,2017)、“置景俱乐部”(鸿坤美术馆,北京,2017)、“数梦时期”(歌德学院,北京,2017)、“非常在”(Clemente,纽约,2016)、第二届三影堂实验影像开放展”(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2015)、“Open Seas”(Kala艺术中心,伯克利,2014)。
陈欣
1997年出生。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媒体艺术硕士在读。媒体艺术及计算机图形工作者,生活工作于杭州。近期作品主要关注递归性及元虚构思想、人机融合以及群体涌现效应。本科时期组建NO.E.ZA媒体艺术小组,以 Audio-Visual 现场演出、虚拟现实、互动装置、声音艺术以及社交媒体艺术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创作。
近期的展览及演出经历包括:“游戏社会:狼、猞猁和蚁群”(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2020),“offscript”电子音乐节”(LOOPY,杭州,2019),“微末相识”声音视觉艺术节(景德镇陶瓷厂,江西景德镇,2019),“黑镜第八季”(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博物馆,杭州,2019),“青年艺术100启动展”(嘉德艺术中心,北京,2019),“我们在何处相遇?”(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2019),“宇宙拓生”沉浸式新媒体装置艺术展(新天地环宇荟,上海,2019),“声纳 SONART5.1”北京声纳15周年大型声音现场(时代美术馆,北京,2018),“老妖精演出季AFTER PARTY”(明当代美术馆,上海,2018),“九个明天”国际科技艺术大展(宝龙艺术中心,杭州,2018)等。
UCCA沙丘美术馆
UCCA沙丘是一座隐于沙丘之下的美术馆,坐落于北戴河渤海海岸,距北京300公里的繁荣海滨社区内。美术馆由OPEN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其展厅由一系列形似洞穴的细胞状空间彼此吸引联结而构成;来自天窗的自然光为部分室内展厅提供光源,几个户外展厅则朝向开阔的海滩。UCCA是中国领先的独立当代艺术机构,作为其馆群的新成员,沙丘美术馆每年推出注重与在地环境的互文关系、呼应建筑形态与馆内空间的展览。美术馆由UCCA战略合作伙伴阿那亚建设且提供资金支持,并于2018年10月起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