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0年UCCA首个展览,本次群展延续UCCA沙丘美术馆对国内外新锐艺术家的关注,对人类睡眠的意义及其延伸议题展开探讨。
UCCA沙丘美术馆于2020年4月30日至9月6日呈现展览“沉睡者的抵抗”,以当代社会发展与人类睡眠机制的冲突为出发点,通过常羽辰、费亦宁、李爽、安娜•蒙特尔、凯蒂•帕特森、沈凌昊、叶兆丰、张可睿、张如怡和泽拓,共计10位艺术家的多角度思考和多媒介表达,衍生触及并探讨了时间、意识、梦境、死亡、能源、资本、劳作等丰富议题。本次展览由UCCA策展人秋韵策划,大部分艺术家受邀根据UCCA沙丘美术馆独特的空间与自然环境创作了场域特定作品。UCCA沙丘美术馆由OPEN建筑事务所李虎和黄文菁主持设计,距北京约300公里,隐于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内的沙丘之下。
随着工业社会的兴起、消费主义的扩张、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社会的形成,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的信息生产和流通进一步将人类主体无缝嵌入了24/7式的系统运行机制之中。这摧毁了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节奏,继而冲击了我们经验与感知的边界——白天与夜晚、工作与休息、公共与私密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全球化与科技共谋,令随时工作和即时互动成为新自由主义范式里的崛起的道德准则。而当信息、图像、商品变得随手可得,人们似乎摆脱了时空的限制,获得了主动掌控的满足感。正是在这种满足感的驱使下,我们愈发依赖和沉浸在这永动的、精密的、高度经济化的社会机器中无法自拔,令获得的“主动”变成了新的“被动”。与此同时,人类被信息洪流淹没,其趋同性和共时性抹杀了时间本该具有的个人特质和相异节奏,并将其变成知觉和文化体验类似的、平庸的同质化时间。当人类的感知边界出现模糊,时间性质趋于同化,所有需求几乎被24/7式的强大动能轻易改造之时,睡眠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生理需要,与上述机制无法兼容的最后屏障,负隅顽抗,从而备受攻击与诟病。
艺术家们以此为切入点,将人类最古老和基础的生理需求之一“睡眠”置于当代社会的宏观背景之下进行审视,通过绘画、装置、影像、声音等媒介对睡眠的意涵与隐喻展开探讨,并衍生触及多个议题。展览为反思当代生活,探究新自由主义模式及全球化的影响打开了新的视角。此外,在2020年这寂静的春天,一切骤然陷入停顿,许多人以不菲的代价意外获得了体味睡眠所隐含的丰富意义的契机:休眠的城市,无眠的焦灼,永眠的生命。沉睡者与觉醒者,顺从者与抵抗者,互相渗透,无限接近……
本次展览在呼应UCCA沙丘美术馆贴近自然的慢节奏属性的同时,在观看作品动线的设置上也与睡眠的主题形成呼应,依照自然睡眠的过程:从进入睡眠——梦境——延展的顺序依次呈现10位艺术家的作品,亦鼓励观众参与解读,将不同个体体验与认知纳入共同营造的梦境之中,从而激发对睡眠及其衍生议题的深入探讨。泽拓(Hiraki Sawa, b.1977)通过重新编织回忆片段与日常意象,构建起如梦似幻的超现实风景。沈凌昊(b.1988)从旧日梦魇取材,运用感光材料的特性,以绵延的文字具象化了转瞬即逝的记忆。安娜•蒙特尔(Ana Montiel, b.1981)受古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Asklepios)神庙睡眠与疗愈仪式的启发,将展厅转化为缥缈入圣的海边庇护所。自从电灯夺走了太阳对昼夜的掌控,科技成为现代的新神。费亦宁(b.1990)创作了一则关于清洁能源与政治博弈的“后真相时代”动画寓言。而凯蒂•帕特森(Katie Paterson, b.1981)将太阳系众行星的“一天”浓缩于9面时钟上,提醒观者“24小时”也不过是仅适用于地球的人造概念。随着资本全球化的深入,李爽(b.1990)影像中的“跨国恋情”在义乌日以继夜的世界工厂酝酿并无疾而终;叶兆丰(b.1996)笔下疲倦的无名之辈在奔忙间隙跌入无妄的沉睡;张如怡(b.1985)仿佛城市化进程中工业造物的“炼金术士”,形塑观看与被观看的双重嵌套。常羽辰(b.1989)认为“最私密的最公共,最脆弱的最激进”,她以个人经验映射普世主题,在无常中祭奠永恒。最终,张可睿(b.1991)为平凡梦境雕凿了易朽的纪念碑——睡眠,既是我们对死亡的短暂预演,也是觉醒与重生的前奏。
关于艺术家
常羽辰
1989年出生于中国山西,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2013年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研究生院版画专业,目前工作生活于纽约。她的工作方式是跨学科的——作为纺织的写作,作为翻译的绘画,作为随身戏剧的服装,作为日常性革命的商业(见:使用价值)。她进出于不同的材料和领域,她在劳动分工的边缘散步。常羽辰将艺术家的工作比喻为待客之道:“将自身的存在及所有物、好奇及欲望以熨帖的方式与客人分享,令客人体验——最私密的最公共,最脆弱的最激进。”
艺术家曾在MASS MoCA (诺斯亚当),Offshore (沙巴),Museum of Art and Design (纽约),Textile Art Center (布鲁克林) 等机构驻地,也曾在大馆 (香港),Abrons Art Center (纽约),Artists Space (纽约),Salt Projects (北京),Assembly Room (纽约) 等机构表演和展览。
费亦宁
1990年出生于中国哈尔滨,2013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5年毕业于伦敦佳士得艺术学院,获艺术史硕士(MA)学位,2017年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艺术学院,获硕士(MFA)学位,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费亦宁的作品关注当代人置身庞大社会机器中的异化状态,创作媒介涵盖3D动画、3D打印、数字成像技术等。通过抽象叙事、假想预言结合荒诞与现实,呈现深度信息化的世界与被其裹挟的个体之间纠缠的关系。费亦宁认为,尽管科学技术持续发展,人类仍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新的“不可知”时代,从而失去了对自我身体和精神的控制。艺术家选择通过编造故事来消解更宏大、吊诡的故事,创作怪物来抵抗更无形、强大的怪物。近期参与群展项目:“降临:发明风景,制作大地”(前哨当代艺术中心,上海,2019);“坚决提高非生产性建筑的标准”(东画廊,上海,2018) 。
李爽
1990年出生于中国武夷山,2014年硕士毕业于纽约大学传媒研究专业,现工作生活于浙江义乌和德国柏林。李爽置身于全球流通系统中,受在地性与不平衡信息流的启发,以行为、网站、装置、影像等形式研究构成当代电子风景的各种媒介,背后的运行基础、物流系统,以及两者间的裂痕。李爽尤其关注媒介连接,进而管控人类身体和欲望所形成的新自由主义范式。在她所探讨的关系中,媒介与使用者,媒介与媒介的互动占据重要地位。
近期展览项目包括:“只想在你枕边长眠”(Peres Projects画廊,柏林,2020);“慢进?我们如何共处”(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2020);“战争已至”(Open Forum画廊,柏林,2019)和“如果云知道”(SLEEPCENTER,纽约,2018)。
安娜•蒙特尔
1981年出生于西班牙洛格罗尼奧(Logroño),于巴塞罗那大学获得学士学位(BFA),之后旅居伦敦,现工作生活于墨西哥城。此次是安娜•蒙特尔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展出。
自创作之初,蒙特尔就将“经验的现象学与意识的特性”作为重点关注的主题。她通过绘画、装置等媒介反映人类经验的局限,质询感知的可靠性。艺术家也积极引入其在神经科学、心理学、神话学、哲学等各学科获得的灵感,使作品呈现出正统性与非正统性并举的面貌。蒙特尔标志性的“色域画”层次丰富细腻、色彩如梦似幻,带给观者“清醒梦”一般的沉浸体验。蒙特尔也擅于跨界艺术创作,在音乐、电影和设计领域均有涉足。
近期个展包括:“知觉的复调”(joségarcía, mx画廊,墨西哥,2019);“内在的太阳”(joségarcía, mx画廊,墨西哥,2018-2019)和“域”(Sala Amós Salvador,西班牙,2018)。
凯蒂•帕特森
1981年出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Glasgow),2004年本科毕业于爱丁堡艺术学院(Edinburgh College of Art),2007年于斯莱德艺术学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获得MFA学位,现工作生活于苏格兰法夫。
在创作中,帕特森善于与全球科学家和研究员们通力合作,聚焦人类与自然、宇宙复杂而美妙的关系,利用精妙技术与专业知识,呈现饱含浪漫诗意与深刻哲思的作品。其创作将严谨的概念与极简主义风格的呈现手法融为一体,缩短了观者与遥不可及的时间与宇宙边界的距离。
凯蒂•帕特森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出,包括伦敦、纽约、柏林、首尔等,并参与诸多世界知名艺术机构的展览项目:例如伦敦海沃德美术馆、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维也纳艺术馆、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和苏格兰国立现代艺术美术馆等。
沈凌昊
1988年出生于中国上海,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绘画系,研究生毕业于旧金山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现生活与工作于上海。沈凌昊试图通过创作去探讨时间、记忆与个体经验之间的关系,其创作媒介包括摄影、影像、装置、写作等。沈擅于通过运用感光材料的“留光性”呈现时间的回溯感及记忆的易逝性,以富有哲理的艺术语言重构时间与记忆的关系。
沈凌昊曾获“Murphy Award”墨菲奖(2016);“巨人提名奖——邱志杰提名奖”(2011);“CREATIVEM50年度新锐奖——银奖”(2011)“三影堂摄影奖——提名”(2011)。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艺术机构展出,包括:“农场”(沈阳,K11美术馆,2019);“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8);“集美 X 阿尔勒展览项目”(厦门,三影堂艺术中心,2017);“Murphy Award 墨菲奖提名展”(旧金山,SOMArts艺术中心,2016);“Regarding Beauty”(科林斯堡,科罗拉多摄影艺术中心,2015);“SIPF 2012 新加坡国际摄影节”(新加坡,2012);“一重影事”(深圳何香凝美术馆,2011)和“万相:2011年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1)等。
叶兆丰
1996年出生于中国江苏,201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在读,现生活工作于杭州。叶兆丰的绘画实践根植于扎实的学院训练,也有感于现实生活的暗流。艺术家身处学校与社会的临界点,以两侧的生态为土壤,以青年的视角为切入点,进行着最初的实验。
近期展览项目包括:“浙江省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浙江美术馆,杭州,2019);“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8)。
张可睿
1991年出生于中国广西,2014年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于威尼斯美术学院获得硕士(MFA)学位,现工作生活于上海。通过雕塑、行为、装置、动画、声音等形式,张可睿聚焦处于复制和镜像状态中的事物。艺术家认为复制是认识世界并对其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方式,她好奇于复制过程中的增加、遗失与产生的误差,试图通过探索这些变化痕迹提供给观者体认世界的新思考途径。
张可睿的创作实践多在中国和意大利进行,曾参与展览项目:“所见非所知”(ANNEX空间,上海,2019);“静安国际雕塑展”(静安雕塑公园,上海,2018);“离岸Ⅱ”(M艺术空间,上海,2016)和“TO SH”(萨鲁佐宫,都灵,2013)等。
张如怡
1985年出生于中国上海,2007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版画系,2012年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综合材料系,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张如怡的艺术创作存在于生活的逻辑中,从内在直觉出发,围绕自我意识、物理空间、日常体察之间的隐秘关系展开。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时间切片和物质信息,将其重组、折叠、压缩,呈现日常状态瞬间“物化”的肌理。在近年的“装修”系列中,艺术家调度人、物、场所,试图展示自身与他者日趋交缠,彼此修饰的姿态。张如怡通过人与现实,自然与工业景观之间的关系构筑“话语装置”,以物反问物,以空间质询空间,由此对抗平静。
张如怡个展项目包括:“以为何处”(东画廊,上海,2019);“盆栽”(François Ghebaly画廊,洛杉矶,2019);“对面的楼与对面的楼”(东画廊,上海,2016)等。其作品曾在多个艺术机构展出:K11艺术基金会(香港,2019年)、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2018年)、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年)、卡斯雕塑基金会(奇切斯特,2016年)和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2016年)。
泽拓
1977年出生于日本石川,本科毕业于东伦敦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伦敦大学斯莱德艺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英国伦敦。泽拓的影像作品探索了心理景观、意外世界以及家庭和想象空间的交织。无论是近观作品中的微观细节,还是从整体考察其创作手法,泽拓的艺术创作在形式上和主题上都具有连贯性。循环、重复的沉思行为、耐心和密切观察对于理解记忆的运作方式至关重要。
泽拓曾在各艺术机构举办过个展,其中包括:威尔弗里德•以色列亚洲艺术与研究博物馆,基夫兹•哈佐雷亚,以色列;VINCOM当代艺术中心,越南河内;森美术馆,日本东京;资生堂画廊,日本东京;伦敦Chisenhale画廊;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华盛顿特区赫希霍恩博物馆和雕塑花园;洛杉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哈默美术馆;圣路易斯美术馆,圣路易斯;科尔比学院艺术博物馆,沃特维尔;韦克斯纳艺术中心,哥伦比亚;伍斯特艺术学院,伍斯特;弗里斯特视觉艺术中心,纳什维尔;第一现场当代艺术中心,艾塞克斯;广岛市当代美术馆,广岛;以及贝桑松美术和考古博物馆和时间博物馆,法国第戎。参加过的群展包括2013年里昂双年展、2010年悉尼双年展、2008年釜山双年展、2005年横滨三年展,以及2003年里昂双年展。
关于UCCA沙丘美术馆
UCCA沙丘是一座隐于沙丘之下的美术馆,坐落于北戴河渤海海岸,距北京300公里的繁荣海滨社区内。美术馆由OPEN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其展厅由一系列形似洞穴的细胞状空间彼此吸引联结而构成;来自天窗的自然光为部分室内展厅提供光源,几个户外展厅则朝向开阔的海滩。UCCA是中国领先的独立当代艺术机构,作为其馆群的新成员,沙丘美术馆每年推出注重与在地环境的互文关系、呼应建筑形态与馆内空间的展览。美术馆由UCCA战略合作伙伴阿那亚建设且提供资金支持,并于2018年10月起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