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紧急中的沉思

2020.5.21 - 2020.8.30

关于展览

地点:  UCCA大展厅、Open Gallery

作为UCCA北京于2020年举办的首个展览,本次群展汇集26名国内外艺术家,对“在危机中,艺术何为?”展开了探讨。


2020年5月21日至8月30日,UCCA呈现群展“紧急中的沉思”。本次展览源于一场突发公共健康状况所导致的21世纪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事件,且标志着自2020年1月,在经历了史上最长的一次闭馆之后,UCCA重新对公众开放,我们期望通过此次展览寻求艺术给予我们的藉慰、反思与凝聚力。展览以5个章节展开,聚焦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身体和生命政治学、人与动物的二元对立、人类的迁徙与地缘性和信息化对社会未来范式的影响,通过26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对当前社会现实的构建,及当下对未来的影响进行审视和思考。展览标题取自美国诗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策展人弗兰克 · 奥哈拉(Frank O'Hara,1926-1966年)所著的诗歌选集,他在一首诗中如此写道:“在危难时刻,我们都必须再三思索我们爱的人是谁。”

参展艺术家包括法证建筑、韩冰、何采柔、何恩怀、劳伦斯 · 阿布 · 哈姆丹、胡芮、蒋竹韵、李燎、陆垒、奥利弗 · 拉瑞克、米卡 · 罗滕伯格、李文嘉、夏娜 · 莫尔顿、佩恩恩、邱岸雄、沃尔夫冈 · 提尔曼斯、童义欣、王兵、许家维、徐世琪、杨福东、皮埃尔 · 于热、张慧、张培力、赵仁辉和致颖。

“紧急中的沉思”由UCCA展览团队:郭希、栾诗璇、秋韵、林鹭琪、杜帆和张南昭策划。

一如全球其它艺术机构,在变化莫测的2020年,UCCA亦根据事态发展采取了迅速灵活的应对措施,将原本计划于春夏举办的展览推迟至今年晚些时候或明年展出。而“紧急中的沉思”则是在全球出行与物流受限的大背景下,基于当下现实考量的一次快速回应。尽管面对以上条件的限制,本次展览依然为我们观照当下提供了一个契合的切入点,UCCA策展团队重新将目光聚焦于区域语境和紧急状态下艺术的迫切表达,汇集国内外新兴与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基于对艺术的反思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消解现实、反思当下,回归新常态的契机。展览中多数作品虽创作完成于2020年前,但当我们以当下视角重新对其进行审视时,这些作品又呈现出了新的意义。

展览的第一章节“暴风眼中的日常”对当下日常生活进行了审视,张慧作品中戴口罩的护士,夏娜 · 莫尔顿作品《飒飒松林 ∞》中奇想天开的伪情景剧虽创作于2018年,但对近来沉湎于新闻更新或面对社交疏远问题的人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幕;接下来的“生命的体征”虽探讨了当下引发讨论的新生物政治学,但王兵在纪录片《方绣英》(2017年)中对人类罹患疾病和衰老的细腻入微的记录,以及李燎对当代美学标准和“健美身体”的探究,皆着眼于人类长久以来对自身身体的焦虑。“超越动物性”中奥利弗 · 拉瑞克的变形动画、赵仁辉通过对环境破坏的研究对长期以来人类例外主义的质疑,则对人与动物的微妙关系和脆弱的划分提出了严酷警示;随着近几十年来人类边界前所未有的关闭,“他者的迁徙”以米卡 · 罗滕伯格针讲述的国际资本主义超现实寓言——《没有鼻子知道(五十公斤版)》(2015)和何恩怀再现离散族群旅程的装置《CX 888》(2018)等作品,对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人与商品的全球性流动提出了质疑。最后的“失焦”以多位艺术家,其中包括杨福东将尼采语录与模糊摄影并置的摄影绘画,沃尔夫冈 · 提尔曼斯将时间与更广泛的历史背景发生关联,通过对多媒介数据的收集,从中发现图像的作品,试图在众声喧哗的后网络时代,对信息的传播对人类未来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

我们很高兴通过呈现此次“紧急中的沉思”与观众再次见面,同时亦对所有人的贡献心怀感激之情,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为全球观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艺术项目。在整个观展期间,UCCA的场馆将采取特别措施以确保所有观众的健康与安全,并为感谢医务人员的无私付出,特别为全国援鄂医务工作者和北京地区医务人员提供UCCA会员年卡权益。我们希望所有观众能在舒适安心、熟悉的观展体验中,一同对我们共有的生命体验,世界的复杂性和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进行反思。


赞助与支持

感谢UCCA战略合作伙伴多乐士提供独家环保墙面方案支持,真力提供独家音响设备支持。感谢尤伦斯艺术基金会理事会、UCCA International Circle、UCCA Young Associates,以及年度战略合作伙伴阿那亚、彭博、巴可、Clivet中央空调、明基和Active House的大力支持。



关于艺术家


法证建筑

2010年于伦敦成立的研究机构,总部设在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他们通过对空间和媒体的深入调研,代表或与受暴力影响的社区、国际检察官、环境正义团体和媒体组织一起调查侵犯人权问题。法证建筑在世界范围内调查政府及商业暴力行为、人权侵犯、环境破坏等问题。他们经常采用开源调查的方式,通过电子或实体模型、3D动画模拟、虚拟现实场景、制图来构建场景,并在场景中锁定分析照片、视频、音频文件等证据复盘分析违法事件。此外,法证建筑还通过数字建模发明了诸多新型工具,对获取和探索创伤记忆进行了新的探索。


韩冰

1986年出生于山东,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及纽约帕森设计学院,现工作和生活于洛杉矶。韩冰在她的绘画实践中,常采用拼贴和喷漆的方法,来实现她对她所创造的图像暧昧而复杂的情感反应,对现成品和空间状态的再诠释在她的艺术作品中贯穿始终。其个展包括 “不稳定边界”(天线空间,上海,2020), “Territory To Be Tamed--If Not Later Then When”(Night Gallery,洛杉矶,2018),“路径,节点和飞地” (天线空间,上海,2017),“Facades And Waves”(Night Gallery, 洛杉矶,2016),“Best Least Worst Option”( 天线空间/D Space,北京,2015)。部分群展包括:“野蛮生长”(Make Room,洛杉矶, 2019), “渡”(Gallery Exit, 香港, 2018),第4届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入围群展“青年的尺度”(海南三亚,2015)和“韩冰与Luka Rayski:界”(否画廊,纽约,2014)。


何采柔

1983年出生于台北,现生活工作于台北。她于爱荷华大学取得艺术硕士学位。是一位跨领域艺术家,关注绘画、雕塑、剧场等媒介。何采柔从2010年起亦开始尝试剧本创作、编导工作。无论是以绘画、装置或影像的方式创作,其作品总能以局部分解的动作、日常习惯的切片与丰富迷离的光影来呈现人与现实之间某种既亲密又疏离的紧张关系。而这些独特而强烈的创作一方面包围着观众,却又与其保持对峙的状态,几乎让日常的片刻直接成为了一道风景或仪式。其重要展览包括“事故NO ON:何采柔个展”(TKG+,台北,2019),第九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昆士兰艺术博物馆与现代艺术博物馆,布里斯本,2018),“观海中:釜山双年展亚洲特别策划展”(高丽制钢水管工厂,釜山,2014)和“返常:亚洲双年展”(国立台湾美术馆,台中,2013)等。


何恩怀

1974年出生于香港,是一位以纽约、香港及科罗拉多州特柳赖德为根据地的思辩型艺术家。他于康奈尔大学获得艺术及理学学士,其后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他的创作模式涉及到物件制作、机构性方案、写作和教学。他的作品经常是一些材质精巧的物件。这些物件往往折射出一个去殖民化程度不均匀、联系网络日渐紧密的社会中存在的权力与“他者”问题,记载了物件背后的真实邂逅与材料研究。近期个展包括“Embassy S ites”(Tomorrow Maybe, 香港,2019),“Dear John”(布鲁克林音乐学院,布鲁克林,2019),以及“你好世界,来自何大来露台”(布朗克斯艺术博物馆,纽约,2018)。他的多件作品曾在香港亚洲协会、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皇后区博物馆、克兰布鲁克艺术博物馆(密歇根州布卢姆菲尔德山庄)、Para Site艺术中心(香港)、麻省当代艺术博物馆(马萨诸塞州北亚当斯市)、Storm King(纽约州山地维尔)、仁川双年展(2009)和釜山双年展(2008)上展出。目前,他正在为芬兰赫尔辛基国际艺术家计划做一个项目,这将是香港和赫尔辛基之间的首次大型艺术交流活动的一部分。有关他作品的评论曾于《艺术论坛》(Artforum),《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Art in America, Modern Painters,《LEAP艺术界》, 《极度过敏》(Hyperallergic), BOMB, Art Asia Pacific, Ocula, 《典藏国际版》(Yishu),《燃点》(Randian) 和《艺术评论》(ArtReview) 等出版物刊登。


劳伦斯 · 阿布 · 哈姆丹

1985年出生于约旦,现居迪拜,是一位“隐藏的倾听者”。他对于声音和政治交叉的兴趣源于他作为巡演音乐家和DIY音乐协调人的背景。艺术家的声音调查样本和“法证建筑”的作品一同作为证据呈现给英国庇护与难民法庭,并用于支持国际特赦联盟、国际儿童保护联盟等组织。阿布•哈姆丹于2017年获得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博士学位,现在任芝加哥大学格雷艺术与研究中心研究员。阿布•哈姆丹曾参加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2019),第11届光州双年展(2016),第13、14届沙伽双年展(2016,2018),以及于维特•德维茨当代艺术中心(鹿特丹),泰特现代艺术馆油罐空间(伦敦),奇森黑尔画廊(伦敦),哈默博物馆(洛杉矶),门廊博物馆(法兰克福),The Showroom,(伦敦),卡斯科艺术机构(乌德勒支)举办的展览。他的作品被多个机构收藏,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范阿贝当代艺术博物馆、荷兰莱茵霍芬、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和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阿布•哈姆丹2019年获爱德华•蒙克艺术奖和2016年获白南准新媒体艺术奖,2017年他的电影《Rubber Coated Steel》获得鹿特丹国际电影节Tiger短片奖。


胡芮

1990年出生于六盘水,目前生活和工作于广州和洛杉矶。他在2017年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艺术硕士,2014年于纽约大学(NYU)电影系获得艺术学士,并曾在厦门大学学习文学。胡芮的创作基于一个特定的框架, 即把人们当下的生存体验,看作一种介于神话的过去与科技的未来之间的状态,并思考精神与信息空间的关系。作品形式主要包括虚拟影像、图像与装置。作品展映包括LOOP巴塞罗那影像展(西班牙,2019),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2019),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荷兰,2016),国际电子艺术研讨会(中国香港,2016),马尔玻璃方雕塑美术馆(德国,2016),雅典数字艺术节(希腊,2016)和VIVO媒体艺术中心(加拿大,2015)等。 


蒋竹韵

1984年出生于杭州,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获硕士学位。其创作和研究方向涉足装置、绘画、行为、观念、互联网艺术、声音艺术,以及试听等多种形态。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开放媒体系,从事编程、声音艺术等媒体艺术创作相关教学。其个展包括“云下日志”( 拾萬空间,北京,2019),“如果,结尾在开始之前”(博而励画廊,北京,2018),“系统生存”(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2017),“风中絮语”(拾萬空间,北京,2016),“Letters”(EarPort,杜伊斯堡,2015)等。群展包括 “8102-和现实有关 ”(上海OCAT,上海,2018),“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广州三年展”( OCT盒子美术馆分展场,广州,2018),“探虚捕实”(PPPP,北京,2018)“视觉的诗:面向真实的时间”(贝尔维尤宫, 卡塞尔,2018)等。2017年入围第五届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


李燎

1982年生于湖北洪湖,2005 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深圳。通过基于日常的半虚构式自传体创作,李燎的实践展示了一系列真实境遇与艺术行为的糅合体。通过时常颇具寓言意味和自嘲式的行动策略,他主动设局或因势利导,践行着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并将“社会介入”落实到微观社会系统及具体条件下的身体力行,对家庭生产、社会生产及艺术生产的评价机制及规则进行观察与质疑,并尝试提供一套应对压力的戏谑策略,由此引发经验上的再认识。近期个展如“做更好的人”(空白空间,北京, 2016),“艺术是真空”(空白空间,北京,2015)。近期群展有“美术馆”(现代艺术博物馆(MMK),法兰克福,2019),“The Street: Where The World Is Made”(Mo.Co.Panacée,蒙彼利埃,2019),罗马国立 21 世纪美术馆(意大利,2018-2019),“影像三角志: 珠江三角洲的录像艺术”(时代艺术中心,柏林,2018),“展演剧场”(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2017),chi K11美术馆(上海,2017),“龙肝凤脑”(OCAT上海馆,上海,2016),“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卡塔尔博物馆阿尔里瓦克展览馆,多哈,2016),“_____ 的风俗习惯与我们如此不同,观看他们所得到的感受如同在观看展览”(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巴黎,2016),第三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叶卡特琳堡,2015)和“围绕观众”(纽约新美术馆,纽约,2015)等。


陆垒(陆磊)

1972年出生于江苏,199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作为中国当代装置艺术重要的艺术家之一,陆垒的作品呈现出的是对材料质感的敏感和精准控制力。他的作品往往散发出古典神秘主义的气息,以及寓言式的内在气质。陆垒擅长构建充满想象力的形象与意象,在他的作品中,社会符号、个人记忆与对物质材料属性的敏感直觉融为一体,最终形成具有隐秘秩序的封闭性系统。近期主要展览包括:“荒唐小说”(香格纳画廊,上海,2019),“喧哗”(昊美术馆,上海,2018),“雕塑四十年·第一回展,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深圳,2017),“后感性,恐惧与意志”(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2016),“陆垒个展-回声”(香格纳北京,北京,2015),“李平虎,李然,陆垒:半自动方式”(香格纳北京,北京,2014),“丛林计划2”(站台空间项目,北京,2013),“证据”(新时代画廊,北京,2012),“浮冰记-陆垒(磊)个展”(其他画廊,北京,2011),“黑板”(香格纳画廊H空间,上海,2009),“陆垒个展-在此之前”(汉雅轩,香港,2008),“业余人间:当代艺术展”(北京,2007),“第六届上海双年展:超设计” (上海美术馆,2006)。


奥利弗 · 拉瑞克

1981年出生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是一位以网络为据点的艺术家。2007年毕业于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现工作生活于柏林。他基于网络的艺术实践(或者net art)的特点是对于既有文化图像进行操纵和重新解读。他的作品模糊真实和非真实、原版与其映像、重组图像之间的界线,从而在一个作者、真相、存在、原版和复制之分等概念都无关紧要的拟像空间中展开。他通过一系列赋格式、解说性的视频来呈现与他直觉型的、独辟蹊径的研究密不可分的创作过程,进而通过物件挪用创作的作品、视频和雕塑引申。这些作品往往基于各种晦涩、技术操作复杂的乔装手段来创造多层概念密集的信息。拉瑞克的作品在过去与现在、真实和虚构、原版和其映像/重像之间的阈限中行走,既取消了类别之分,也抹除了边界的意义。他参与了世界范围内多个个展与独展。在2016年,他和朋友们合作创建了vvork.com。VVORK是一个担任展览空间功能的艺术博客,并偶尔在真实空间中举办策展活动。他的近期举办个展的机构包括Pedro Cera画廊,里斯本(2019),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密苏里州(2019),Tanya Leighton画廊,柏林(2018),Metro Pictures, 纽约(2018),以及克利夫兰当代艺术博物馆(2016)。近期展览包括“表演社会:性别的暴力”(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2019),釜山双年展(2018),“无政府考古学”(Anarchéologie)(蓬皮杜艺术中心,2017)和“后网络艺术”(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4)。


米卡•罗滕伯格

1976年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近期举办个展的艺术机构包括汉诺威Sprengel 博物馆 (2020),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2019),新美术馆,纽约(2019),博洛尼亚现代艺术美术馆(2019),金史密斯当代艺术中心,伦敦(2018),布雷根茨美术馆,奥地利(2018),巴斯美术馆,迈阿密(2014),以色列博物馆,耶路撒冷(2013),以及Magasin 3, 斯德哥尔摩(2013)。罗滕伯格曾参加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18),明斯特雕塑展(2017),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2015),以及台北双年展(2014)。她被授予2019年2019 Kurt Schwitters奖和2018年James Dicke当代艺术家奖。


李文嘉

1993年出生于上海,是一位主要使用摄影和文字媒介创作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从文化体系中的细微差别出发,通过再创作、交流和误译,以一种反思性的方式来探讨文化系统以及语言伦理。他于芝加哥艺术学院和罗格斯大学分别获得艺术学士和硕士学位,参与的展览和放映活动包括:平地电影节(冰岛,2019),电影资料档案馆(纽约,2019),“座机”(芝加哥,2019),艾布朗艺术中心(纽约,2018),贝尔法斯特国际摄影节(爱尔兰贝尔法斯特,2017),哥伦比亚大学LeRoy Neiman Gallery画廊(纽约,2014),阿尔斯特博物馆(爱尔兰,2014)等。李文嘉曾获得阿姆斯特丹皇家阿尔斯特学院肖像奖,并获得费城摄影艺术中心、三角艺术协会(Triangle Arts Association)、斯图加特艺术家之家Künstlerhaus Stuttgart等机构的奖学金和驻留资格。


夏娜 · 莫尔顿

1976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奥克赫斯特,1999年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大学,2004年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她于2004年进入Skowhegan绘画学院,2004-2006年在荷兰De Ateliers就读。莫尔顿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画廊共举办了超过40场个展,包括东京宫(巴黎,2016),格拉鲁斯美术馆,瑞士(2016),克利夫兰当代艺术博物馆(2016),芳草地艺术中心(旧金山,2015)和1646(海牙,2014)。近期群展包括“制造未来——一场后赛博女性主义艺术展览”(米格罗斯当代艺术博物馆,苏黎世,2019),ANTI,第六届雅典双年展(2018),“梦醒者”(白立方,伦敦,2017),“健康作为隐喻”(萨帕潘艺术博物馆,墨西哥(2017)和“人民的电影”(萨尔兹堡艺术协会,奥地利,2016)。


佩恩恩

1990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现工作生活于上海。佩恩恩的实践向来以进入不同的运作系统,并成为其中的例外或者破坏者,以此来揭示或创造这些系统背后的冲突。其近期展览包括“佛系青年:冷漠与共”(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北京,2019),“共同的神话”(安仁双年展,安仁,2019),“严肃游戏”(昊美术馆,上海,2019),“新冶金者”(尤利娅斯托舍克基金会,杜塞尔多夫,2018),“数字采样者”(星汇当代美术馆,重庆,2017),“流动者会议”(明当代美术馆,上海,2017),“建设中的中非”(莱比锡当代艺术美术馆,莱比锡,2017),“A Better Version of You”( Sonje艺术中心,首尔,2017),“后感性:恐惧与意志”(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2016),“为什么表演?”(明当代美术馆,上海,2016)等。


邱岸雄

1972年出生于四川,1994 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03 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作品涉及动画、绘画、装置、录像等不同媒介。其作品以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结合新媒体形式表达其对当代社会批判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代表作品有动画片《新山海经》《民国风景》《山河梦影》, 影像装置《为了忘却的记忆》。于 2007 年创立未知博物馆,是近年当代艺术生态建设中的活跃力量。其大型个展如“山海蜃楼”(复星艺术中心,上海, 2017),“邱岸雄:新山海经II”(方舟现代艺术博物馆,哥本哈根,2013),“乡愁”(4A艺术中心,悉尼,2009),“邱黯雄个展”(东京都现代美术馆, 日本,2009)。他也曾参加展览“水墨:当代中国的过去与现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2013),第29届圣保罗双年展(巴西,2010)。第六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2009)和第十六届悉尼双年展(澳大利亚,2008)。


沃尔夫冈 · 提尔曼斯

1968年生于德国杜尔塞多夫附近的雷姆沙伊德,现居柏林和伦敦。提尔曼斯曾在1990-1992年间就读于英格兰伯恩茅斯的普尔艺术设计学院。2000年,提尔曼斯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得由伦敦泰特美术馆颁发的透纳奖的摄影师和非英国籍艺术家。2019年,他获得德国协会摄影奖(Kulturpreis der Deutschen Gesellschaft für Photographie),同时被选为泰特理事会的第一位艺术家理事。他从2012年成为柏林艺术学院的成员,并于2013年起任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成员。迪尔曼斯于2015年获哈苏基金会摄影国际艺术奖,于2018年获得德国戈斯拉尔市国王指环(Kaiserring)奖。艺术家于2014年加入卓纳画廊,并在次年于纽约PCR举办艺术家在该机构的首个个展。他的作品收藏于世界多个博物馆,包括芝加哥艺术学院、蓬皮杜艺术中心、洛杉矶哈默博物馆、华盛顿赫西洪博物馆和雕塑园、洛杉矶县立美术馆、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斯德哥尔摩现代美术馆、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科隆路德维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大阪国家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伦敦泰特美术馆和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


童义欣

1988年生于江西庐山,2012年本科毕业于温哥华西蒙菲沙大学获得艺术学士学位,2014年于纽约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目前工作生活于纽约。童义欣通过多媒介装置、场域特定作品、影像和声音,以诗意和诙谐的语言分析似乎无法改善的社会。他在纽约市郊生活的经历启发他创作一部关于“捕鱼”的长期多媒体艺术项目,从而挑战纽约这座城市作为人类文明顶峰的标志形象。近期个展包括“邀请展 – 涟漪起源”(諝空间,南昌,2019),“潇湘•渔隐”(南海艺术中心,加州,2019),“外星人”(Vanguard 画廊,上海,2017),“纽约市钓鱼之旅”(NARS基金会,布鲁克林,2017),“新奇特健康”(卡茨曼当代,多伦多,2016)。群展如BRIC双年展III(BRIC艺术中心,布鲁克林,2019),“深度浩劫”(李佳桓策展, K11 美术馆,上海,2019),“在日落后发生...”(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上海,2017)。童义欣曾获加拿大国家艺术委员会项目资助和琼•米切尔基金会奖学金。


王兵

1967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9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同年进修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王兵从1999年起从事独立电影拍摄。他2003年的纪录片《铁西区》长达9个小时,一经发行迅速获得国际声誉。除了纪录片代表作《三姊妹》(2012),《和凤鸣》(2007)和《疯爱》之外,王兵的创作还有影像装置(《原油》)、虚构电影(《暴力工厂》《夹边沟》)和摄影等。作为评论家推举的中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纪录片导演及电影人之一,王兵在世界顶级博物馆举办了多个回顾展,包括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2014)和比利时皇家电影资料馆(2014)。2016 年,美国旧金山华提斯当代艺术馆(CCA Wattis Institute) 举办“王兵:三个肖像”个展。2017 年,王兵被授予 荷兰EYE Art and Film 大奖,并作为当年唯一一位中国艺术家参与在德国卡塞尔和希腊雅典举办的第14届文献展。王兵的艺术电影作品已于全球重要的艺术机构展览和收藏,包括西班牙马德里索菲亚女王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香港 M+博物馆、雅典国家当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国家美术中心等。王兵的纪录片多次进入全球首要电影节放映名单,包括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他的电影数次荣获国际大奖,包括第 70 届洛迦诺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豹奖”,电影《三姊妹》荣获第6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奖(2012)。王兵于2004 年入围戛纳电影节“电影基石”青年杰出导演,2006 年获得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许家维

1983年出生于台中,2016毕业于法国国立当代艺术工作室,现生活工作于台湾台北。许家维在艺术的实践上,将影像制作过程本身,视为一场真实的行动,形成人、物质与地方的另类关系。曾经举办的个展包括“铜钟艺术赏:许家维个展”(北师美术馆,2019), 森美术馆(东京,2018);,“台湾总督府工业研究所“(台北尊彩艺术中心,2017), “回莫村”(台北凤甲美术馆,2016)等,“回莫村”获第15届台新艺术奖年度大奖。参与过的联展包括“A Tale of Hidden Histories”(荷兰国家电影资料馆,2019),光州、釜山、上海及悉尼双年展(2018),“2 or 3 Tigers”(柏林世界文化之家,2017),“台北双年展-当下档案・未来系谱:双年展新语”(台北市立美术馆,2016), “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上海外滩美术馆,2013),“这不是台湾馆”(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2013)和 “Faux Amis / An Ephemeral Video Library” (法国网球场美术馆,2010)等。他同时也与一群艺术家共同经营“打开-当代艺术工作站”。这家位于台北的艺术空间同时具有策展、创作、论述、跨领域交流,以及艺术教育推广等多种功能,持续地致力于创造当代艺术中的每一种沟通的可能。他身兼策展人角色所策划的展览包括台北凤甲美术馆“台湾国际录像艺术展”(2018),曼谷文化艺术中心“理解的尺度-台泰当代艺术交流展”(2012)等,以及和新加坡艺术家何子彦共同策展的“来自山与海的异人-亚洲艺术双年展”(2019)。


徐世琪

出生于香港,现工作生活于香港。她在投身艺术创作之前曾在加拿大取得生物化学学位。徐世琪将真实和想象中的、属于自我和属于他者的、历史中和假想中的人体作为她创作的核心。她的创作以项目研究为基础,并通过绘画、录像、行为、装置和书籍讨论科技和后人类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2019年,徐世琪受惠康基金会委托为香港大馆展出的《疫症都市:既远亦近》特别项目进行创作。她的作品广泛于国际艺术机构和美术馆,包括第17届悉尼双年展、第二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首尔国立现代及当代美术馆、维也纳美术学院、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英国萨奇画廊和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展出。2013年,她出版首本艺术家小说《Berty》,2017年,她出版了以科幻作为社会批判工具的科幻小说选集《暗流体》。作品被香港M+及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杨福东

1971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被誉为目前中国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从九十年代末起,杨福东就开始从事影像作品的创作。无论是摄影、电影还是装置,均以多重的文化透视、交错的时空体验形成独特的文化视觉诠释。杨福东凭借其极具个人风格的电影及录像装置作品在全球多家美术馆以及重要艺术机构举行多场展览,其中包括苏州博物馆(2019),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2017),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2016),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13),利物浦泰特美术馆(2007),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2004),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2003)等。他也参加了第12届里昂双年展(2013),第11届沙迦双年展(2013),第十七届悉尼双年展(2010),第52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2007),第五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2006),利物浦双年展(2004),第5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2003),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2002),第四届上海双年展(2002),第7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1)等。 同时,在国际著名的艺术机构和画廊举办的个展有 “明日早朝”(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2018),“愚公移山”(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上海,2016),“南辕北辙:杨福东作品展”(余德耀美术馆,上海,2015),“我感受到的光”(SALT 户外影像装置,桑霍尔恩岛,挪威,2014),“杨福东:陌生天堂”(苏黎世美术馆,瑞士,2013),“断章取义”(OCT 当代艺术中心,上海,2012),“八月的二分之一”(PARASOL UNIT 当代艺术中心,伦敦,英国,2011),“杨福东:竹林七贤和其它故事”(国家当代艺术博物馆,雅典,希腊,2010),“离信之雾”(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2009),“杨福东:将军的微笑”(原美术馆,东京,日本,2008),“别担心,明天会更好”(维也纳美术馆,比沃利城堡当代美术馆,都灵,意大利,2005),“五部电影”(文艺复兴协会,芝加哥,美国,2004)等。


皮埃尔 · 于热

1962年出生于巴黎,现工作生活于纽约。他的作品常常以一种沉浸式的复杂系统呈现,这种系统以涉及广泛的生命形式(包括生命体和科技制造的无生命体)和具有功能的物质之间联系与延续,让观者身临其境。他创作的偶发事件艺术作品探索现实与虚构的混淆,并用展览这一模式进行戏谑的实验。数年以来,于热的作品热衷钻研人类视角之外的可能,例如《未耕种》((Documenta 13, 2012)和《无题(人类面具)》(2014)。于热曾在众多国际著名美术馆举办过个展,包括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同时,他的作品也在悉尼双年展,惠特尼双年展和2001年威尼斯双年展法国馆展出。2017年,于热携其反应生态系统的佳作《未来生命之后》参与了明斯特雕塑展。于热曾获得Nasher雕塑奖(2017)、Kurt Schwitters Prize (2015)、Roswitha Haftmann奖(2013)、史密森尼艺术博物馆当代艺术家奖(2010)、古根海姆美术馆Hugo Boss奖(2002)、威尼斯双年展特别评委会大奖(2001)、柏林DAAD (1999-2000)在内的多项国际大奖。近期,他被任命为2019年冈山艺术峰会艺术总监。


张慧

1967年出生于黑龙江,199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是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后感性小组重要成员,后又于2004年组建异象聚小组。其个展包括“张慧2018”(长征空间,北京,2018),“张慧” (长征空间,北京,2016),“广场”(长征空间,北京,2014),“空地”(长征空间,北京,2012),“二十一层半”(长征空间,北京,2009),“时刻准备着”(长征空间,北京,2008)。参与群展包括“在集结”(chi K11,沈阳,2018),“后感性:恐惧与意志”(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2016),“触知区”(红专厂当代艺术馆,广州,2015),“第11届沙迦双年展:重现——新的文化制图”(沙迦,2013)和“第8届上海双年展:巡回排演”(上海美术馆,上海,2010)。


张培力

195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在全球录像艺术领域也占有重要地位。张培力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油画系。1985至86年曾组织参与“85新空间”展览及“池社”活动。2003年,他在中国美院建立新媒体系,开始了中国艺术院校中最早的新媒体艺术教育,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OCAT上海馆执行馆长。主要作品有《Rest》《X?》系列、《30X30》、《水-辞海标准版》、《(卫)字3号》、《不确切的快感》、《遗言》、《阵风》、《碰撞的和声》等,其中《30X30》(1988)为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作品。张培力曾于1993、1999、2003年三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作品见于里昂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光州双年展、釜山双年展等重要国际展事,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学院、比利时根特当代美术馆举办个展。作品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芝加哥艺术学院、纽约亚洲协会、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澳洲昆士兰美术馆、香港M+博物馆、福冈亚洲美术馆、法国造型艺术委员会、民生美术馆(上海)、德国戴姆勒艺术收藏、法国DSL艺术收藏、香港K11艺术基金会、四方美术馆(中国南京)等国内外机构收藏。他获得2015年第九届艺术中国(AAC)年度艺术家大奖,2010年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终身成就奖。


赵仁辉

1983年出生于新加坡,主要以摄影进行创作,同时采用多学科方法将影像与实物并置呈现。他的作品主要探讨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仁义与道德的课题,同时也关注人类的态度和观点如何影响我们对大自然的认知。近期个展包括“界线”(鸭绿江美术馆,丹东,2019),“影响”(橙县艺术博物馆,洛杉矶,2019),“圣诞岛专家工作组的最终报告”,(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新加坡,2018),“赵仁辉:圣诞岛,自然而然”(香格纳M50,上海,2017),赵仁辉:圣诞岛,自然而然”(香格纳,新加坡,2017), “世界动植物群的向导”(当代摄影中心,澳大利亚,2015)。群展包括“观察,实验,归档”,(桑德兰博物馆与冬季花园,伦敦,2019), “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2017”(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2017),“新加坡,老树”(新加坡国家博物馆,2017),“第20届悉尼双年展”(悉尼,澳大利亚,2016),“APB基金会艺术奖”(新加坡美术馆,新加坡,2014)。同时,他的作品也在“第九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APT9)”(昆士兰美术馆,现代艺术馆,布里斯本,澳大利亚,2018),“第7届莫斯科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2017)和“第4届新加坡双年展:如果世界变了”(2013)中展出。


致颖

1985年出生于台湾台北,2008年毕业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学系,2015年毕业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目前居住和工作于台北及柏林,是一位电影人及视觉艺术家。他擅长运用声音、影像和装置等媒材进行创作,以探讨全球资本化时代人类生存语境与环境体系的关联,并多方关注全球南方当代社会的主体性研究与调查。其个展如“中国博物馆F”(IN EXTENSO艺术中心,克莱蒙费朗,2019),“我的笑容力量”(关渡美术馆,台北,2019),“归期有朝一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8),“抵抗徒劳无功”(美华艺术协会/456画廊,纽约,2017),“无聊现代生活”(NON亚洲当代艺术中心,柏林,2016)。他曾参与许多国际性的展览,如“中国——非洲:穿越世界的色彩界限”(蓬皮杜中心,巴黎,2020),“第68届柏林影展论坛延展单元”(德国柏林艺术学院,2018),“第十届台北双年展:当下的姿态和档案”(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2016),“第10届上海双年展:社会工厂”(上海PSA当代艺术博物馆,2014)和“放置影像/进置艺术”(摄影博物馆,柏林,2014)。


关于策展人


郭希

2014年加入UCCA,现为UCCA展览部总监,于UCCA展览部负责策展的相关工作,在展览的理念策划、管理、统筹、协调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曾在UCCA策划的展览有“真新镇日志”(UCCA沙丘美术馆,2019),“新倾向:致颖”(2018)和“新倾向:唐纳天”(2016);共同策划的展览有“徐冰:思想与方法”(2018),“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 2017”,“曾梵志:散步”(2016),“约翰•杰勒德:权力.演绎”(2016),“刘韡:颜色”(2015)和“政纯办:全民健身”(2014)。郭希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其专业背景涉及博物馆学研究及美术馆学研究,对于当代艺术的系统与生态具有深入的理解。


栾诗璇

2017年加入UCCA,曾参与策划的展览包括“马修 · 巴尼:堡垒”(2019),“邱志杰:寰宇全图”(2019),“后自然:UCCA沙丘美术馆开馆展”(2018),萨拉 · 莫里斯:奥德赛(2018),“献给爱丽舍:中国当代艺术交流展”(2018)等。栾诗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和伦敦国王学院,此前曾供职于《艺术新闻》中文版及《T magazine》中文版。


秋韵

2019年加入UCCA,2020年策划了“沉睡者的抵抗”(UCCA沙丘美术馆)。此前曾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亚洲协会(Asia Society)等知名文化艺术机构实习。2018年入选纽约Residency Unlimited驻留策展人。曾任上海龙美术馆策展人,“詹姆斯 · 特瑞尔回顾展”总负责人;上海乔空间策展人,参与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筹建。201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14年毕业于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艺术政治专业,获硕士(MA)学位。长期关注并支持年轻艺术家发展,曾在纽约SLEEPCENTER策划展览“李爽:如果云知道”。写作文章见诸于《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世界》《Numero Art中文版》等刊物。


林鹭琪

2018年加入 UCCA。2015年参加轴艺术项目,参与策划的展览包括:“如果日光也是布景”(2018集美 · 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2018),“宇宙尽头的餐厅”(Hitel Space,厦门,2018),“巫高计划”(厦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厦门,2017),“厦门肉食公司”(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6)和“一座岛屿的可能性”(沙坡尾22号,厦门,2015)。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管理专业。


杜帆

2018年加入UCCA,2019年入围北京OCAT研究中心“研究型展览计划”终选名单。关注诗性意识流文本及泛民族志影像如何作为方法论应用于当代艺术叙事,注重与艺术家单对单的深入梳理个人叙事及线性时间中的彼此共鸣。2016-2018年,曾就职于北京德萨画廊和马达思班建筑设计事务所。


张南昭

2020年加入UCCA。在此之前参与协助了UCCA的展览 “寇拉克里 · 阿让诺度才:2558 (2015)”、“约翰 · 杰勒德:权力 · 演绎”(2016)和“新倾向:唐纳天” (2016)。曾先后就读于罗德岛艺术学院、布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方向及兴趣主要涵盖以佛教为主的宗教在后现代框架下的分析,前现代东亚视觉文化以及当代艺术,并翻译了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Bernard Faure所著的《頓法的意欲—禅的文化批判》等重要学术著作。

新闻

UCCA从日常入手,展现了一幅人类在面对灾难和紧急状况时进行思考的全景图像。无论是个人、集体还是民族,甚至是动物,都在上天安排的命运面前面临陷入纷争或团结一致的抉择。
—艺术新闻中文版

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界重启,艺术成为了一种治愈人心之外,重新反思自我,反思这个世界的方式。
—艺术中国

这个与知名诗集同名的群展“紧急中的沉思”并未着眼于艺术能安慰人心,缓解焦虑的功能,而是以5个章节来统领关于人类进入“紧急”状态的各个议题,引导观者获得一种科普式、较为全面性的智性沉思。
—OCULA 艺术之眼

在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艺术能为人们带来消解现实、反思当下的契机,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回归生活新常态。
—第一财经

展出作品

查看更多

张慧

《犹在镜中 2》

2018
布面油画
120.5 × 80 cm

邱岸雄

《新山海经III》(静帧)

2013-2017
动画电影
30 分钟

夏娜 · 莫尔顿 ( 和尼克 · 哈雷特 )

《飒飒松林 ∞ 》(静帧)

2018
六频影像装置
35 分钟

致颖

《慢跑》

2014
双频高清影像
1 分钟循环播放

王兵

《方绣英》(静帧)

2017
纪录片、数字高清、彩色、有声
87 分钟

皮埃尔 · 于热

《 无题(人类面具)》(静帧)

2014
单频彩色有声影像
19 分钟9 秒

赵仁辉

《圣诞岛上的最后一只猫》

2016
数码喷墨打印
尺寸可变

奥利弗 · 拉瑞克

《无题》(静帧)

2014
单频彩色有声高清影像
5 分钟47 秒

米卡 · 罗滕伯格

《没有鼻子知道(五十公斤版)》(静帧)

2015
单频彩色有声影像(21 分钟58 秒)、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杨福东

《善恶的彼岸-真理之敌 10》

2019
左:彩色喷墨打印、4 毫米透光度20%黑色玻璃;右: 丙烯绘于黑白喷墨打印照片、4 毫米70%透光度玻璃、铝板装裱、不锈钢烤漆黑框
双联,每联202 × 139 × 6 cm

1 / 10

视频资料

视频资料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1 / 19

展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