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导览

《无题》
西里尔·波尔谢
"人群”系列
2014

西里尔·波尔谢没有为这幅惊人的群体场景起名字(这一系列以人群为主题的作品都没有名字),照片中挤满了昆虫一般衣着鲜艳的人,一些人正在移动,漩涡一般地卷过人群之中。他们将波尔谢照片的边框撑到了极限——对于患有幽闭恐怖症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噩梦!这究竟是宗教庆典?抗议游行?还是节日庆祝的队伍?这并不重要,画面所暗含的信息才是重点,我们所目睹的不是一场混乱,而是一场精心规划的群体现象:不愁吃穿的参与者,聚集到这里分享某一个价值观,然后过一段时间就会回到他/她的家里。我们在照片上看不到的是支持这样一场活动的基础设施:集会许可证、监管警察、医务人员以及近在咫尺的食物、水与卫生间。波尔谢作品提醒着我们,城市的每一步发展,都联动着如此大规模的人群。
《墨西哥城鸟瞰图,XIII》
帕布罗·洛佩兹·鲁兹
“水磨石”系列
2006

21世纪的今天,全世界有数10亿人在城市生活,其中将近2.4亿人生活在全球最大的十个城市之中。墨西哥是全球排第六位的特大城市,人口将近2200万。摄影师应如何在一张照片中传达出如此惊人的数字呢?帕布罗·洛佩兹·鲁兹的方式是从空中拍摄;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波浪一般冲刷着自然景观的人类存在。城市生活至少要为居民提供维持日常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尽管这些物品的分配经常是不均衡且不公正的。城市生活也对都市机器的运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部分城市至少能提供最低限度的服务。富裕与贫困通常毗邻并存,但我们从空中只能看到这座伟大城市中数百万居民的共同命运。无论贫富贵贱,他们只有相互合作,才能求得生存。
《奥古斯丁修道院圣弗洛里安图书馆III2014年》
康迪达·赫弗 Candida Höfer
2014

康迪达·赫弗拍摄的这座著名图书馆,位于奥地利圣弗洛里安的奥古斯丁修道院内部,大约建成于公元819年。对于一个展现21世纪文明的展览来说,选择这幅作品似乎有些奇怪,毕竟这位摄影师也拍摄了许多建造于当代的图书馆。不过这个独特的巴洛克风格图书馆,让我们意识到当下的文明价值观其实融合并保存着来自过去的智慧。这里的15万册藏书中,大部分都至少在书架上度过了3个世纪的光阴,这些书籍可以说是我们不断发展的全球文明的基石,它们保存着自古以来,人类开启科学技术、艺术和哲学发展的钥匙。对于习惯了功能性建筑的现代人来说,这种典型巴洛克风格的夸张而华丽的天花板,也许看起来会感觉比较陌生。不过这座建筑提醒着我们,无论身处什么时代,图书馆都是人类群居的根基。
《哈利法塔的建造,迪拜》
菲利普·尚塞尔
“数据区”系列
2008

如果我们将一些蚂蚁修建的巢穴与它们的身体尺寸相对比,这些蚁穴的规模其实与上海一些最高的建筑物相当!菲利普·尚塞尔作品中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迪拜哈利法塔(当然这个纪录可能很快就会被超越),不禁让我们想起勤劳的蚂蚁;人类和它们一样,只有通过巨大的集体努力,掌握几何学、材料科学、经过反复的试验等,才能建造出如此高耸的建筑结构。集体的智慧甚至让我们在几个世纪后,在建筑方面的表现远超蚂蚁之上。高达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是一个人身高的473倍,而蚁穴里最深的隧道仅仅是蚂蚁身长的136倍。这场比赛建造“最高建筑”的游戏永远不会停止,各个国家和城市都在争取明星建筑师的项目,希望通过这个手段获得更多的关注、名气以及经济回报。
《圣保罗总仓库储存公司(CEAGESP)的模拟与数码双联图》
马西莫·维塔利
2012

马西莫·维塔利曾经是一名摄影记者和电影摄影师,他创作大型的摄影作品中,总是布满了正在工作或是休闲的人群。他通常从高处拍摄,捕捉到的场景拥有丰富的细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个人的动作,比起画面中的环境与建筑物要重要得多。这幅拍摄于巴西圣保罗市场的双联摄影,意在人们注意到数码照片与模拟照片之间的区别。尽管两者间的区别是细微的,但当这两幅图片并置在一起的时候,足以引发观众对于艺术家与摄影师如何描绘真实的思考。尤其对于摄影这种通常被视为最接近真实再现的创作手法来说,技术、媒介与艺术家的介入会如何影响其最终的成像呢? 维塔利提出了这一问题,将答案留给观众自己思考。
《侷住——进一步划分01》
本尼·林
2012

粤语中的“劏(tāng)房”,又称为分间楼宇单位,是可见于香港等地的一种特殊住宅形式,也就是房主将一个普通住宅单位分成多个狭小单位出租或售卖。随着楼价和房租不断高涨,基层市民无力承担,这种蜗居形式则应运而生。香港摄影师本尼·林亲自走访了上百间劏房,记录下这些狭小逼仄的居住单位内发生的人和事。劏房的居住环境之恶劣,实为外人难以想象,本尼·林以这种最为直白的方式,向公众揭示香港日益严重的住宅问题。这些照片里的房间平均面积不到4平米,但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家的大小。艺术家感慨道,“生活其中犹如困在笼子里。这就是所谓的困境。如果想要活下去,只能蜗居其中,自娱自乐。”
《汉斯地产,浦西建设》
康兰丝
2008

康兰丝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4年,当时她在获得古根海姆基金奖学金之后来到访了阳朔,自此以后,她每年都会回到中国进行几个月的拍摄。她使用的是可以长时间曝光的宽幅相机,这种相机原本被用于盛大宴会的合影拍摄,因此又被称作“宴会”相机,它通常也被用来拍摄全景与风景。这个设备虽然看起来有点老旧过时,但康兰丝从中发掘出“景观作为文化”的创作概念。她所拍摄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历史与自然,现实与虚构的微妙积累。这样的创作形式,同样扎根于她对艺术史中描绘自然的方式的深刻理解——从早期对塞尚、梵高和波洛克的兴趣,到学生时期明代山水画对她的关键启发。直到现在,我们都可以在康兰丝的作品中看到明代山水画对她的风格与主题的影响。
威尼斯、伦敦、上海、开普敦、莫斯科、东京、纽约、巴拿马城、墨西哥城、特拉维夫、巴黎、雅典、内罗毕、圣保罗、首尔》
罗格·艾伯哈特
“标准”系列
2015—2016

为了完成“标准”这个系列的作品,罗格·艾伯哈特游历了5个大洲共32 个国家。他在每座城市的希尔顿酒店预定一个标准间,然后拍摄两张照片:一张是房间内的景象,而且总是采取相同的拍摄角度;另一张则是房间窗户外的景象。每组照片像双联画一样构成了世界各地装潢统一的酒店房间图谱,从灯具、床品、甚至连闹钟都是同样的款式。我们只有通过窗外的景色,才能猜测这家酒店所在的国家或大洲。但大多数时候,就连景色也十分相似,尤其是在大城市之中。罗格·艾伯哈特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探讨这个因为标准化而变得日益相似的世界,邀请观众一同反思,我们去到陌生的国度体验不同的的文化,为什么却住在一成不变的地方?标准从何而来,由谁制定,地方色彩又如何能在标准化之中得到体现?
《常青塔》
郑然斗
2001

郑然斗的“常青塔”系列为我们在当代首尔的市中心打开了一道社会实验的大门。常青塔是位于首尔东部的一栋住宅楼,里面的独户公寓有着统一的格局。2001年,艺术家在这些公寓的客厅里拍摄了31幅家庭肖像。 里面每一个相似的居住空间,似乎都是对我们生活的隐喻——每个人都被赋予一定的工具和能力,我们该如何使用它们呢?拍摄的时候,每个家庭都主动的拿出他们自己最为引以为豪,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一起拍照,这是上一代人普遍习惯的拍摄的方式(这也许有点悲哀),但是我们也能从中看到每一个家庭的不同特点,想像每一个居住单位里面发生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件作品也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在21世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这样千篇一律的空间中吗?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趋同化,唯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区别的是否只剩下我们所购买的物品?
《视频电话中的士兵》
亚当·弗根森
视频电话中的士兵”系列
2011

当我们想到士兵的照片时,脑海里通常浮现的,是那些将自己表现成纪律和勇气化身的,拘谨的男性肖像;或者是正在执行任务,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个风尘仆仆,脸上还带恐惧。摄影记者亚当·弗根森在这里则选择了安静的时刻,提醒我们士兵们人性化的一面:照片中的士兵并不在执行任务,而是全神贯注地与亲人聊天……不过这里的画面似乎显得有点怪异和脱节;士兵们都在看着屏幕,沉默不语。尽管现代通信实现了“奇迹”般的发展,摄影师的拍摄对象似乎能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并不是和自己的女朋友,妻子或是孩子在一个房间内对话。甚至有可能,根据他们的经验,他们已经看到或知道了某些他们不想分享的事情。还有什么其他图像比这幅作品能更好地说明人类所处的两难境地:究竟是在一起?还是孤独?
《匿名者,洛杉矶》
凯蒂·格兰纳
“大道”系列
2008

凯蒂·格兰纳在加州刺眼的阳光下拍摄了这些人物,他们显得有些焦躁不安,似乎正在去往某个目的地的路上。具体的地点则没有说明,整个画面传达的情绪也颇为复杂。格兰纳将这一系列作品视作肖像,可是为什么又将这些刻画特定人物的作品名为“匿名者”呢?这其实是因为所有照片都是征得人物同意之后摆拍而成的。摄影师放弃了抓拍(或是偷拍)的方式,转而与拍摄对象建立联系。对于格兰纳来说,她的创作是为了分享共同的人类体验,而不是展现个体的挣扎。共同命运、听天由命的选择,她对这样的主题感到好奇。照片中的加州不同于好莱坞宣传中光鲜亮丽的加州。凯蒂·格兰纳在这里真正关注的是人类坚韧的毅力。她在这些人物的面容与身体之上,寻找能够透露出他们生活中细节成败的痕迹。
《工作!工作!再工作!》
王庆松
2012

王庆松的作品《工作!工作!再工作!》中显而易见的戏剧效果可能会让人不禁发笑,秩序与混乱在画面中实现了奇异的混合。这些工作人员穿着病号服,吊着点滴,却依然坚守岗位,专心投入到城市规划的工作之中。我们眼前的办公室可能来自一家建筑师事务所,或者是一家政府机构,整个空间充满着狂热的工作气息,似乎一座城市正在这群人的规划中拔地而起。这幅图像当然是一场纯粹的戏剧表演,摄影师煞费苦心地编排了场景与角色。王庆松多年来一直以摄影的方式,对这场席卷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进行批判。尽管不是每位观众都来自中国,但是这样的批判性思考应与每一个人都有所关联:现代(或后现代)社会变化的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为人类个体设定什么样的边界?如果工作是以牺牲其他人的需求为代价,那么工作还值得被尊敬吗?我们可以划清边界吗?
《德西蕾和凯伦,68 天》
多娜·施瓦茨
“准父母”系列
2006

此次展出了多娜·施瓦茨两个系列的作品,“准父母”与“空巢族”,它们可以被视作一个整体中密切相关的部分,也可以被视作独立的作品。摄影师选择父母和孩子为主题,第一个系列关注的是父母焦急(或是平静)地等待孩子降生的时刻;第二个系列则表现了当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离家的时刻。多娜·施瓦茨曾经学习过人类学,这使她对社会关系的变化十分敏感:她作品中的夫妻有异性恋、同性恋、也有不同族裔的组合。他们站在孩子的房间里,房间的布置袒露了父母寄予孩子的厚望。施瓦茨的记录是充满敬意和动人的。在这些照片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人们所承受的责任与压力,也可以看到每一对父母都在倾其所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
《拼车者 #1》
亚历杭德罗·卡塔赫那
“拼车者”系列
2011—2012

拼车,通常指住在郊区的中产阶级居民,为了使日常通勤更加合理化而选择的出行方式。摄影师亚历杭德罗•卡塔赫那在这里使用这个词,多少带有些讽刺意味,因为他所关注的实际上是墨西哥工人艰苦的出行方式,工人们的经济条件并不允许他们选择更为舒适的交通工具,而且也缺乏相应的公共交通服务。摄影师选择了一个绝佳的拍摄角度:高速公路上的桥梁,不过从这个角度拍摄也需要敏锐的眼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然而对于卡塔赫那来说,这并不是一场拍摄游戏:他希望这些画面能够被人们所看到,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工人们为了极其不确定性和微不足道的回报,每天所经历的艰苦斗争。这些作品同时也反衬出那些从一旁呼啸而过的富裕的驾驶者,他们对于大多数居民的生活是如此的无知 ,根本不知道这些平板卡车上载了什么。
《生产线#17,德达鸡肉加工车间,德惠市,吉林省,中国》
爱德华·博汀斯基
“中国”系列
2005

爱德华·博汀斯基拍摄的这张关于中国一家大型鸡肉加工厂的图片,展现了现代粮食生产惊人的集体性质,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必须养活超过10亿人口的国家。摄影师特意将镜头对准衣着统一的工人,一排又一排,直至消失在视野深处,似乎以此暗示集体生产的惊人规模。没有一位工人占据主导地位,没有一点个性的光芒:每位工人都被视为一个运转良好、规则严明的机器中的齿轮。这幅作品可以被视为复杂工业系统的一个见证,记录了食物链诸多环节中的一环;同时也暗示了中国作为21世纪全球文明的领导者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纽瓦克机场B航站楼8号客运大楼,纽瓦克,新泽西州》
杰弗里·米尔斯坦
“机场”系列
2016

摄影师杰弗里·米尔斯坦曾经是一名飞行员,航空事业是他的毕生热爱,他可以直接从空中观察建筑物与社会组织的形态,这深刻的影响到了他的摄影创作。在他杰出的空中摄影作品中,“控制”这一议题,近似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微观管理,一方面我们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物理地形以满足我们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够克服自然力量——即重力——从A点移动到B点。这张纽瓦克机场的照片本身就是一个展示当代文明如何精确控制环境的范例。跑道已经铺设好,等着迎接飞机的顺利起飞和着陆。工作人员,虽然没有出现在画面之中,则忙于报道天气状况和监控可能会出现的气流,以保障我们从纽约飞往北京的旅途中不会遇上什么恼人的颠簸。这里仅存的自然不过是纯粹装饰性质的,这些经由设计师规划出来的绿地,看起来和花纹图案差不了多少,很快就会变成空中“构图“的一部分,被禁锢在混凝土与金属之中,然后最终进入飞向天空的百万人,以及那位善于观察的摄影师的视线里。
《特定场域_墨西哥城11 》
奥利沃·巴尔比埃利
“特定场域_ 03 13”系列
2011

第一眼看上去,奥利沃·巴尔比埃利拍摄的这两张关于墨西哥城市的照片似乎显得不太真实,它们就像是为一座城市公共纪念碑所制作的彩色模型图。再加上摄影师故意减弱下方街道的繁华细节,还有围绕着这个庞大障碍物的交通流,而且这组建筑在两张照片里似乎指向不同的方向, 更增强了画面的不真实感。 然而这座“卫星城塔”是真实存在的,两张照片中上下颠倒的效果实际上是一种错觉,这是由于摄影师巧妙的空中拍摄角度造成的:他首先从建筑物的北面拍摄,然后再转到南面。这5个三棱柱形状的水泥塔,1957年由雕塑家马蒂亚斯·格里茨和建筑家路易斯·巴拉甘共同建造。它们的极简主义风格和震撼视觉的垂直角度,意在激发每天经过这里的市民们的感知力。这座打破建筑传统的高塔,由此成为全新的城市纪念碑,直指向特大都市爆发式发展的乌托邦未来。
《拉斯维加斯》
李·弗里德兰德
“车窗外的美国”系列
2002

数千年来,人类平均以每小时0.8公里的速度移动。马匹被用作交通工具之后,我们将自己的移动速度提升加倍,这是社会发展革命性的一步。而今天的家用汽车通常有170匹马力,我们将其视作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还会抱怨不满。对于汽车带来的非凡移动性,我们也已经习以为常。然而,一旦进入这座驾驶机器之中,从内往外看,汽车就变得不再可见。在“车窗外的美国”系列中,李·弗里德兰德纠正了这种不平衡的关系。在他穿越美国几乎50个州的旅行期间,他选择用汽车内部的机械框架——挡风玻璃、侧窗、方向盘、后视镜和仪表盘——来捕捉想象中的场景。这不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接触世界的方式吗?汽车旅馆、国家公园、路边的标志牌、城市天际线……这些最为典型的美国风景,都是通过汽车的“光圈”所捕捉到的,我们在其中消磨了如此多的日常时光 。
《卓越与完美》
阿玛利娅·乌尔曼
2014

《卓越与完美》是一场在Instagram上揭露网络说服的表演。2014年,阿根廷艺术家阿玛利娅·乌尔曼在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创造出一个虚拟的个人形象。她在仔细研究全球互联网上流行的“超级博主”与韩国偶像明星之后,挑选出那些如今倍受年轻女孩认同的品牌与生活方式,这些内容已经成为评判社会阶级与性格的标志。这场表演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明确地向外界展现了一个被典型的社会阶层、外表形象与特点所定义的人物:包括她所染的头发颜色,吃的食物,对待自己身体(以及允许别人对待自己身体)的方式,还有她度过休闲时间的方式。这一戏剧化的表演出色地展现出性别与身份如何被消费主义所影响,也体现了我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自然而然”地建立了一个“自我实现”的身份,并通过网络与世界分享。我们所展示的,是经过加工、策划与精心制作的图像,而非真实。在乌尔曼的作品中,再次展现了摄影既能捕捉“真实世界”,又拥有巨大虚构潜力的双重角色。至于阿玛利娅·乌尔曼在Instagram上构建的生活——从一位艺术学生,到接受整容的应召女郎,再变身为瑜伽与有机食品爱好者——让许多人信以为真,以为这就是这位艺术家的真实生活,由此进一步揭示了在我们日益媒体化的网络社会中,围绕在图像周围惊人的虚假与期望。
《讨论室,交通金融银行》
安德烈娅·阿尔维斯·德·奥利韦拉
办公室政治”系列
2014

摄影师安德烈娅·阿尔维斯·德·奥利韦拉也对说服力这门现代艺术感兴趣,但她更偏爱走到幕后,去观察这些策略是如何被构思、执行、改进和评估的。“办公室政治”是她拍摄了三年多的系列作品。她进入广告公司、专业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律所和品牌咨询公司的办公室,这些地方被打造成符合流行概念的空间——比如说“瞭望室”、“小组讨论空间”、“办公桌轮用制”等,不过德•奥利韦拉对使用这些空间的个体并不感兴趣。事实上,只有拍摄无人的空间,才能体现出“谁”在这里工作并不重要;人们来了又走,被雇佣然后又被解雇;但是整个行业还将继续存在。比起人物,空间里的家具和结构要更有意思。
《JAP5011-2016》
帕特里克·魏德曼
2016

广告牌和指示牌上的标语"60%的折扣!""免费!""更好!",或者是设计师商店货架上摆放的奢侈品,帕特里克·魏德曼对于这种简单记录说服力的景观不感兴趣,消费者心理的深层次结构,也就是说服力的视觉语言,才是他的兴趣所在。他让我们思考:是什么吸引我们去集体消费?为什么有些商品比其他商品更具有吸引力?塑料和金属上闪耀的光芒,曲线造型的诱惑,冷酷表面的光滑感……魏德曼选择近距离取景,模糊了拍摄对象的尺寸,也混淆了意义:让人不禁发问,照片里究竟是什么奇怪的东西?此外,画面中混乱的倒影模糊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陷入一个人工制造的眼花缭乱的世界。他没有给安慰我们,而是提出警告:盲目的物质主义只会带来灭亡。
《时代广场,纽约》
罗伯特·沃克
2010

销售者、推销员、政治家、宣传者、广告商……无论身处何处,每个人每一天几乎都会遭到各种信息的轰炸,鼓励我们去购买这件或那件产品,订阅这本或那本杂志,投票给这位或那位候选人,坚持这个或那个意识形态。这些信息巧妙地捕抓到我们内心的欲望、恐惧、虚荣与傲慢。罗伯特·沃克多年来一直将他的镜头聚焦于纽约时代广场,这个日以继夜嘈杂不断的信息交汇中心。他敏锐观察这些规模如纪念碑一般的闪烁标志以及它们的移动目标——也就是不断涌入这里的游客们,闪闪发光的广场让他们眼花缭乱。不知道游客们是否意识到,在这个短暂的时刻,自己也成为了这个壮观画面的一部分?摄影师由此暗示,我们所有人都是这场表演说服力的戏剧的同谋参演者。
《复制》
韩胜弼
“建筑外观”系列
2010

纵观艺术史,一直有两条相互竞争的脉络,那就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的对话。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当代都市机器的层层污垢中实现理想呢?韩胜弼在“建筑外观”系列作品中,将现代都市的景观作为他的创作主题,间接地探讨了这个二元性的议题。他是一位善于观察的摄影师,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过程中,记录下不同城市里怪异的建筑外观,或那些印在用来遮挡建筑工地或翻新项目的临时围挡上的画面。这些大幅画面有时候只是简单展现了此前楼房的样貌或将来施工完成之后的效果图,有时候则更浪漫一些——印上了错视画,或者奇幻的场面。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样的建筑外观亦拥有在真实空间中成为“新记忆”的潜力。利用仿真的景观外墙包裹建筑物是一个跨文化的现象,这种试图将文明中不那么令人愉悦和便捷的方面,隐藏在光鲜亮丽的理想图像之后的行为,几乎已经风靡全球,摄影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个人的质疑。他将真实与复制并存,模糊真实与想象之间的边界。同时也引导我们将摄影视作一种媒介——因为从本质上看,摄影的位置,亦是介于原作与复制的两者之间。
《鹿特丹动物园,荷兰》
罗晟文
“白熊”系列
2016

“白熊”系列作品记录了世界各地的人造环境中圈养北极熊的现状。来自中国台湾的摄影师罗晟文在这里虽然选择北极熊作为主题,但他关注的其实不是这个物种本身,而是希望探讨在人工环境下饲养野生动物以供参观的问题与两难。人类为了圈养这些动物,再造出草原、泳池、假山、彩绘冰山、仿真海豹、游艇、甚至摩天大楼,试图将“自然”,“家”和“舞台”融为一体。这样的场所,加上防护栏以及其中的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个怪异的景观。在罗晟文看来,“我们的自然栖息地正在遭到破坏,因此,将特定物种饲养在可控环境中也许是合理的。但是,有些做法能否真实反映其初衷,这很值得怀疑。圈养北极熊这种行为能够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微妙的现象。北极熊被宣传为异域动物,吸引着大量游客,原本保护、研究和教育的使命,正受到大众娱乐功能的挑战。”
《拉莫斯海滨浴场》
马西莫·维塔利
2012

马西莫·维塔利这幅作品的拍摄地点位于巴西的拉莫斯海滩浴场,画面中耀眼的白色沙滩和沐浴者,展现了商业化休闲这一全球性的集体文化。摄影师关注的不是海滩本身,而是海滩上的人群。一般来说,人们习惯的海滩构图,是一片广阔的海洋,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尽头。这里则恰恰相反,摄影师将地平线几乎拉到了构图的顶部边缘,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的是一片无尽而明亮的白沙滩,上面遍布着身着彩色、粉色、黄色、蓝色和绿色泳衣的日光浴者。每一年,数以百万的人以这种简单的逃离日常生活的方式为乐,配合着一种“摆脱一切”的集体满足感,同时也在无意识之中,认同了这项特殊的权利,及其带来的新奇感与富足感。
《电影场景(《琼斯的自由国度》), 科林斯之战,布什镇,路易斯安那州》
黎安美
“沉默的将军”系列
2015

自20世纪30年代末,电视机进入商品市场以来,我们就可以透过叙事者的镜头,在舒适的家中体验各种各样的新奇冒险。这幅作品出自黎安美的“沉默的将军”系列,拍摄的场面来自《琼斯的自由国度》(2016年),这是一部关于美国内战时期南方联邦逃兵的电影。这张照片与黎安美的许多其他作品一样,呈现了一场时间与空间的回旋。想象中的过去与现在被放置在一起,并向我们提问:历史何时结束,当下何时开始?战争戏和时代剧在流行文化中的号召力,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或许历史永远不会真正结束,而美国最血腥的战争原材料——种族,阶级,劳动力和资本——仍然深深地埋藏在今日美国社会的实体景观和社会结构之中。
《皮科特发电站:发电装置定期维护的计划图》
埃德加·马丁斯
“时间机器:一个不完整与半客观的关于水力发电站的调查”系列
2011

埃德加·马丁斯在系列作品“时间机器”中,考察了水力发电站的现状。艺术家探访了葡萄牙各地的20个发电站,它们大多建于上个世纪50-70年代,也就是葡萄牙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剧烈的时期。这些建筑群的容纳几百名员工,但是如今发电站配备了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仅需要几名员工就可以完成操作。一整代人的技术理想,包括人类与机器共同繁荣的希冀,都倾注在这些建筑之中。然而,这幅发电装置的定期维护图却揭示了在今天的世界里,机械化正在让人类劳动日益失去重要性。
《无题(警察学校的教室,艾尔墨)》
琳内·科恩
2003

琳内·科恩在加拿大的一间警察学校拍摄了这张图片。受训者在这所学校里,可以利用彩弹枪和模特,进行模拟家庭暴力情景的角色扮演。摄影师没有改变场景里的任何一个细节,眼前的道具和模特们的姿态已经让她感到震惊。她是这么评论的:“我喜欢这个被特意打造而成的混乱场面:穿着绿色裤子的模特,从地面到墙上的污渍,窗帘上的斑点似乎和模特夹克上的彩弹痕迹有着某种共生的关系。仿佛这些斑点逃离并袭击了它。”琳内·科恩的图像一直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冷静质感,她不会展现明显的感情色彩,而是以中立的态度呈现离奇的社会现象。
《招聘》
冈本裕志
2014

2013年的时候,摄影师冈本裕志收到了好朋友户篠洋的一封邮件,信中写道:“我想要死。”随后,他萌生了记录这位朋友大学毕业之后找工作的经历的想法。在日本,每年大约有超过50万名学生在这场极度严格、高度结构化的求职大战中竞争。他们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有时甚至因此而引发精神疾病。“招聘”系列讲述了日本无数求职者故事中的其中一个。
冈本裕志是一位用图像来说故事的艺术家,他在作品中致力于呈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在念大学期间曾学习人类学与社会科学,这些学习经验奠定了他观察创作议题的视角。
《唐·萨帕金,搬离的一周前,下午4:43》
威尔·斯泰西
“截稿日期”系列
2012

威尔·斯泰西在“截止日期”系列作品中,带领观众进入《费城问询者报》的新闻编辑室和印刷厂,他花费五年时间,记录了数字时代之下新闻业的衰退。正如斯泰西本人曾写道:“在过去10 年,新闻业裁减了40% 的劳动力,这是美国萎缩得最迅速的行业。但是,一大半美国成年人对于新闻业的艰难挣扎一无所知。”对于艺术家来说,报业的衰亡预示着更大的危机——新闻报纸一直起着规范企业、政治家以及其他权力机构的作用,我们正面临着失去这一关键的社会支柱的威胁。 这个行业也揭示了随着世界进入自动化与信息科技经济的时代,中产阶级劳动力不断缩减的现实。
《克雷格分类网上的电视 》
佩内洛普·翁布里科
2008年至今

佩内洛普·翁布里科以充满趣味和非个人化的方式展示了一系列曾经受人们喜爱,但最终被丢弃的物品。画面上排列着一系列人影模糊的暗色方块,实际上是艺术家从克雷格分类网——一个美国著名的分类信息网站上——下载的待售二手电视机的图片。他只截取屏幕部分,然后再放大成电视尺寸。尽管这只是一些纯粹实用性的销售图片,但也体现着拍照者或卖家的主观性与个性。卖家们无意之中,将自己的身影留在了他们不想要的黑乎乎的电视机屏幕上。这些倒影中,可以发现私人的、亲密的举动,一切都对陌生大众可见。翁布里科为每张图片制作了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可以在克雷格网站上以原电视机的价格购买,第二版则可以在画廊里以标准价格购买。翁布里科将网络上无处不在的图片资源,视为丰富的材料库与认识当下社会的途径。消费者与制造者,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个体表达与集体意志都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呈现。
《圣地亚哥—提华纳XI,美国—墨西哥边境》
帕布罗·洛佩兹·鲁兹
“边境”系列
2015

帕布罗·洛佩兹·鲁兹在他的“边境”(2014-2015)系列作品中,选择墨西哥—美国边境作为拍摄对象,以全新视角的观察当下的社会断裂。围绕着这条声名狼藉的边界发生了无数令人心碎或充满希望的故事,不过这并不是摄影师的关注点, 他以鸟瞰的视角——同时拍摄被实体围墙所分割的美国和墨西哥领土。在《圣地亚哥—提华纳XI,美国—墨西哥边境》这幅作品里,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政治标记——只有连绵起伏的丘陵景观。不同寻常的远距离拍摄,让观众几乎不可能分辨出眼前看到的究竟是哪一侧围墙,同时这也体现出在宏大的地理背景下,人类的计谋策略是多么的荒谬。
《汤: 塑料粒·原料;塑料粒——从6个不同沙滩收集的工业塑料原材料》
曼迪·巴克
“SOUP”系列
2011

摄影师曼迪·巴克指出,“我们生产的几百万吨的塑料中,大约有80%依然留存在大海或填埋场之中”,她的作品让观众直面塑料污染带来的生态破坏。这一系列的作品之所以起名为“汤”,是因为人们通常用“塑料汤”这个词来形容海洋里漂浮的塑料垃圾。照片里的这些物品都是从世界各地的海滩收集而来的,每一幅作品的名字都记录了其中的组成成分。这些尖锐的图像充满了矛盾,同时也将塑料粒的美学性,与它们所展现的令人不安的现实并置在一起。艺术家认为,我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反思自己在这场持续恶化的危机中的责任,并提出最为紧急的问题:如何拯救我们的地球?
《断裂,A14》
邢丹文
2002—2003

邢丹文在她的系列作品“断裂”中,关注了人类在自然景观中留下的集体印迹:电子垃圾。平均每两年,我们的手机就会被淘汰,然后我们会去商店或是在网上购买新的手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被淘汰的手机将会去往哪里?21世纪初的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数十万工人正在拆除和燃烧堆积如山的计算机以及电子元件,从中提取铜,黄铜,铝和锌,然后转卖。他们以此为生,生活环境与社会条件都极其艰苦。科技浪费是全球财富和消费主义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其中一个后果。邢丹文的摄影作品是这个全球问题的有力见证。她选择以一种亲密的方式拍摄这些废弃物,甚至带有某种美学性,被丢弃的电话,电线,还有电脑部件……每一堆垃圾都变成了线条和形式的组合,将它们从原本的背景中移除出来。这些图像的拍摄地点可以是任何地方。我们手中的电子产品,以及所有其他的电子设备,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更新换代,然而我们却缺乏回收利用的途径,如此大尺幅的摄影作品,也呼应着全球电子废墟的巨大规模。
《伊多梅尼》
理查德·莫斯
热感地图”系列
2016

《伊多梅尼》这幅作品出自理查德·莫斯的“热感地图”系列。艺术家利用热成像摄影技术,记录难民在今天的困难处境。他从高处拍摄了多个难民营,以及这场难民危机中的多个标志性地点,然后再将数百张图拼接在一起。这些热感全景图中,有着无数的焦点与灭点,极为细节化地勾勒出难民营的情景。这幅作品中的伊多梅尼难民营,位于希腊靠近马其顿的边境地区。欧洲国家开始关闭边境之后,超过1万名移民滞留在这里,由此形成了这个非官方的营地。政府对这里的援助也因此比较分散,之后这个临时聚集点也遭到关闭,居住在这里的人随之被转移到其他地方。通过这个系列的作品,莫斯希望人们能看到这些难民为了生活所付出的艰苦抗争。
《油田(北沃德县埃斯梯斯油田,北沃德县,德克萨斯州)》
米什卡·汉纳
2013

您眼前的这幅作品展现的是得克萨斯州的一座油田,它的画面实际上是由上百张高清卫星图片所组成。米什卡·汉纳在这幅作品,以及许多他的其他作品中,都运用了这个独特的创作手法,由此创作出尺幅巨大,同时蕴涵丰富细节的图像。汉纳对于谷歌地球这样的新兴平台十分感兴趣,因为它能让人们一览原本在地面上不可能看到的工业基础设施全景,由此思考这些工业所带来的环境影响。通过创作这些几何图案,艺术家将抽象的资本主义与工业系统,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在他看来,石油是美国社会的核心,其影响无处不在,与美国的历史与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火箭推进剂#1,S1B无尘房间,阿丽亚娜航天公司, 圭亚那太空中心(CGS),库鲁市,法属圭亚那》
文森特·福涅尔
“空间计划”系列
2011

文森特·福涅尔特别钟情于太空旅行的概念。他曾经拍摄了许多代表性的地点,包括俄罗斯星城的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美国宇航局在卡纳维拉尔角的航天中心;法属圭亚那的阿丽亚娜航天中心等——不过他的兴趣其实不在于纪实,尽管这些图片都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与此相反,他更着迷于太空旅行梦想化的一面,他相信这是一个许多人都有的集体梦想。在他的作品中,置身于高科技环境之下的宇航员,仿佛小矮人一般,他们正准备跳离地球,尽管依然有绳子将他们拴住。
《“世界动植物指南”系列》
赵仁辉
2013

赵仁辉曾经是一名动物保护主义者,如今致力于通过艺术创作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眼前的这幅作品都是出自他的“世界植物与动物指南”(2013)项目, 通过创作这个系列的作品,赵仁辉提醒我们,这些充满未来感、经过基因改造的物种已经来到了我们的的身边。这些植物和动物被设计或改造成更加适应物流运输以及现代美学的形态:坚不可摧的鸡蛋,可以被直接扔到卡车和飞机里,以此节省运输时间;纹身小鱼可以满足人们拥有彩色宠物的渴望。赵仁辉的完整项目里总共包含55个被美学、基因、进化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而改变的真实植物、动物物种。这些经常被传统科学所忽略的物种,全部都被呈现在了这本丰富多彩的另类百科全书中。每一个物种作为一种类型,被单独地呈现在一个中性、明亮、彩色的背景上。艺术家没有将它们放置在自然环境中展示,而是强调其人工起源——专为研究、商业、美学以及大众娱乐的目的而被设计诞生。
《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迈克尔·纳贾尔
“外太空”系列
2017

还有什么比展望外星文明更具有未来主义色彩呢?迈克尔·纳贾尔是一名摄影师,同时也是一名正在接受训练的宇航员。他在这幅作品中,拍摄的是地球上最大的天文射电望远镜。中国于2016年在南方的偏远山区里,建造了这座全名为“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巨型设备,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天眼”。它可以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转换角度,对准宇宙的不同区域,巨大的抛物面可以收集来自例如脉冲星、黑洞和引力波等遥远的无线电波。不过“天眼”的主要目标之一其实是检测星际中的通讯信号——也就是外星文明的信号。寻找外星生命其实也意味着对生命起源的探索,这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可以想象,有一天,第一批检测到的外星通信信号将会首先到达这个球面望远镜的表面,然后才会向全世界播报。"天眼"不可思议的体积,同时也隐喻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可测量性。
《钟塔,布鲁克林区,XXXVI:2009年6月16日》
维拉·鲁特
2009

时间是维拉·鲁特照片里的一个关键主题,不论是从她选择的拍摄对象,还是拍摄方式上,都可以体现出这一点。这幅作品,以及她的一些其他作品,都是使用暗箱拍摄而成。她利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房间大小的暗箱,将图像投射在墙上,然后利用感光相纸,在缓慢的曝光下记录图像。艺术家由此制作出一张底片,她不会将其再复制,所以每一张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幅作品及其所属的系列,都拍摄于布鲁克林的一条大街,Main Street 1号里的一座历史公寓建筑,这座建筑的顶上有4座玻璃钟分别对着4个主方向。白天的时候,阳光透过钟照亮建筑内部;到了晚上,里面的灯光则透出来照亮周围。极长时间的曝光,让这张照片记录下了时间透过光所留下的印迹,重叠在不同层面的城市景观之上。

《无题》

《无题》
西里尔·波尔谢
"人群”系列
2014

西里尔·波尔谢没有为这幅惊人的群体场景起名字(这一系列以人群为主题的作品都没有名字),照片中挤满了昆虫一般衣着鲜艳的人,一些人正在移动,漩涡一般地卷过人群之中。他们将波尔谢照片的边框撑到了极限——对于患有幽闭恐怖症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噩梦!这究竟是宗教庆典?抗议游行?还是节日庆祝的队伍?这并不重要,画面所暗含的信息才是重点,我们所目睹的不是一场混乱,而是一场精心规划的群体现象:不愁吃穿的参与者,聚集到这里分享某一个价值观,然后过一段时间就会回到他/她的家里。我们在照片上看不到的是支持这样一场活动的基础设施:集会许可证、监管警察、医务人员以及近在咫尺的食物、水与卫生间。波尔谢作品提醒着我们,城市的每一步发展,都联动着如此大规模的人群。

《墨西哥城鸟瞰图,XIII》

《墨西哥城鸟瞰图,XIII》
帕布罗·洛佩兹·鲁兹
“水磨石”系列
2006

21世纪的今天,全世界有数10亿人在城市生活,其中将近2.4亿人生活在全球最大的十个城市之中。墨西哥是全球排第六位的特大城市,人口将近2200万。摄影师应如何在一张照片中传达出如此惊人的数字呢?帕布罗·洛佩兹·鲁兹的方式是从空中拍摄;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波浪一般冲刷着自然景观的人类存在。城市生活至少要为居民提供维持日常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尽管这些物品的分配经常是不均衡且不公正的。城市生活也对都市机器的运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部分城市至少能提供最低限度的服务。富裕与贫困通常毗邻并存,但我们从空中只能看到这座伟大城市中数百万居民的共同命运。无论贫富贵贱,他们只有相互合作,才能求得生存。

《奥古斯丁修道院圣弗洛里安图书馆III2014年》

《奥古斯丁修道院圣弗洛里安图书馆III2014年》
康迪达·赫弗 Candida Höfer
2014

康迪达·赫弗拍摄的这座著名图书馆,位于奥地利圣弗洛里安的奥古斯丁修道院内部,大约建成于公元819年。对于一个展现21世纪文明的展览来说,选择这幅作品似乎有些奇怪,毕竟这位摄影师也拍摄了许多建造于当代的图书馆。不过这个独特的巴洛克风格图书馆,让我们意识到当下的文明价值观其实融合并保存着来自过去的智慧。这里的15万册藏书中,大部分都至少在书架上度过了3个世纪的光阴,这些书籍可以说是我们不断发展的全球文明的基石,它们保存着自古以来,人类开启科学技术、艺术和哲学发展的钥匙。对于习惯了功能性建筑的现代人来说,这种典型巴洛克风格的夸张而华丽的天花板,也许看起来会感觉比较陌生。不过这座建筑提醒着我们,无论身处什么时代,图书馆都是人类群居的根基。

《哈利法塔的建造,迪拜》

《哈利法塔的建造,迪拜》
菲利普·尚塞尔
“数据区”系列
2008

如果我们将一些蚂蚁修建的巢穴与它们的身体尺寸相对比,这些蚁穴的规模其实与上海一些最高的建筑物相当!菲利普·尚塞尔作品中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迪拜哈利法塔(当然这个纪录可能很快就会被超越),不禁让我们想起勤劳的蚂蚁;人类和它们一样,只有通过巨大的集体努力,掌握几何学、材料科学、经过反复的试验等,才能建造出如此高耸的建筑结构。集体的智慧甚至让我们在几个世纪后,在建筑方面的表现远超蚂蚁之上。高达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是一个人身高的473倍,而蚁穴里最深的隧道仅仅是蚂蚁身长的136倍。这场比赛建造“最高建筑”的游戏永远不会停止,各个国家和城市都在争取明星建筑师的项目,希望通过这个手段获得更多的关注、名气以及经济回报。

《圣保罗总仓库储存公司(CEAGESP)的模拟与数码双联图》

《圣保罗总仓库储存公司(CEAGESP)的模拟与数码双联图》
马西莫·维塔利
2012

马西莫·维塔利曾经是一名摄影记者和电影摄影师,他创作大型的摄影作品中,总是布满了正在工作或是休闲的人群。他通常从高处拍摄,捕捉到的场景拥有丰富的细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个人的动作,比起画面中的环境与建筑物要重要得多。这幅拍摄于巴西圣保罗市场的双联摄影,意在人们注意到数码照片与模拟照片之间的区别。尽管两者间的区别是细微的,但当这两幅图片并置在一起的时候,足以引发观众对于艺术家与摄影师如何描绘真实的思考。尤其对于摄影这种通常被视为最接近真实再现的创作手法来说,技术、媒介与艺术家的介入会如何影响其最终的成像呢? 维塔利提出了这一问题,将答案留给观众自己思考。

《侷住——进一步划分01》

《侷住——进一步划分01》
本尼·林
2012

粤语中的“劏(tāng)房”,又称为分间楼宇单位,是可见于香港等地的一种特殊住宅形式,也就是房主将一个普通住宅单位分成多个狭小单位出租或售卖。随着楼价和房租不断高涨,基层市民无力承担,这种蜗居形式则应运而生。香港摄影师本尼·林亲自走访了上百间劏房,记录下这些狭小逼仄的居住单位内发生的人和事。劏房的居住环境之恶劣,实为外人难以想象,本尼·林以这种最为直白的方式,向公众揭示香港日益严重的住宅问题。这些照片里的房间平均面积不到4平米,但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家的大小。艺术家感慨道,“生活其中犹如困在笼子里。这就是所谓的困境。如果想要活下去,只能蜗居其中,自娱自乐。”

《汉斯地产,浦西建设》

《汉斯地产,浦西建设》
康兰丝
2008

康兰丝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4年,当时她在获得古根海姆基金奖学金之后来到访了阳朔,自此以后,她每年都会回到中国进行几个月的拍摄。她使用的是可以长时间曝光的宽幅相机,这种相机原本被用于盛大宴会的合影拍摄,因此又被称作“宴会”相机,它通常也被用来拍摄全景与风景。这个设备虽然看起来有点老旧过时,但康兰丝从中发掘出“景观作为文化”的创作概念。她所拍摄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历史与自然,现实与虚构的微妙积累。这样的创作形式,同样扎根于她对艺术史中描绘自然的方式的深刻理解——从早期对塞尚、梵高和波洛克的兴趣,到学生时期明代山水画对她的关键启发。直到现在,我们都可以在康兰丝的作品中看到明代山水画对她的风格与主题的影响。

《威尼斯、伦敦、上海、开普敦、莫斯科、东京、纽约、巴拿马城、墨西哥城、特拉维夫、巴黎、雅典、内罗毕、圣保罗、首尔》

威尼斯、伦敦、上海、开普敦、莫斯科、东京、纽约、巴拿马城、墨西哥城、特拉维夫、巴黎、雅典、内罗毕、圣保罗、首尔》
罗格·艾伯哈特
“标准”系列
2015—2016

为了完成“标准”这个系列的作品,罗格·艾伯哈特游历了5个大洲共32 个国家。他在每座城市的希尔顿酒店预定一个标准间,然后拍摄两张照片:一张是房间内的景象,而且总是采取相同的拍摄角度;另一张则是房间窗户外的景象。每组照片像双联画一样构成了世界各地装潢统一的酒店房间图谱,从灯具、床品、甚至连闹钟都是同样的款式。我们只有通过窗外的景色,才能猜测这家酒店所在的国家或大洲。但大多数时候,就连景色也十分相似,尤其是在大城市之中。罗格·艾伯哈特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探讨这个因为标准化而变得日益相似的世界,邀请观众一同反思,我们去到陌生的国度体验不同的的文化,为什么却住在一成不变的地方?标准从何而来,由谁制定,地方色彩又如何能在标准化之中得到体现?

《常青塔》

《常青塔》
郑然斗
2001

郑然斗的“常青塔”系列为我们在当代首尔的市中心打开了一道社会实验的大门。常青塔是位于首尔东部的一栋住宅楼,里面的独户公寓有着统一的格局。2001年,艺术家在这些公寓的客厅里拍摄了31幅家庭肖像。 里面每一个相似的居住空间,似乎都是对我们生活的隐喻——每个人都被赋予一定的工具和能力,我们该如何使用它们呢?拍摄的时候,每个家庭都主动的拿出他们自己最为引以为豪,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一起拍照,这是上一代人普遍习惯的拍摄的方式(这也许有点悲哀),但是我们也能从中看到每一个家庭的不同特点,想像每一个居住单位里面发生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件作品也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在21世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这样千篇一律的空间中吗?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趋同化,唯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区别的是否只剩下我们所购买的物品?

《视频电话中的士兵》

《视频电话中的士兵》
亚当·弗根森
视频电话中的士兵”系列
2011

当我们想到士兵的照片时,脑海里通常浮现的,是那些将自己表现成纪律和勇气化身的,拘谨的男性肖像;或者是正在执行任务,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个风尘仆仆,脸上还带恐惧。摄影记者亚当·弗根森在这里则选择了安静的时刻,提醒我们士兵们人性化的一面:照片中的士兵并不在执行任务,而是全神贯注地与亲人聊天……不过这里的画面似乎显得有点怪异和脱节;士兵们都在看着屏幕,沉默不语。尽管现代通信实现了“奇迹”般的发展,摄影师的拍摄对象似乎能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并不是和自己的女朋友,妻子或是孩子在一个房间内对话。甚至有可能,根据他们的经验,他们已经看到或知道了某些他们不想分享的事情。还有什么其他图像比这幅作品能更好地说明人类所处的两难境地:究竟是在一起?还是孤独?

《匿名者,洛杉矶》

《匿名者,洛杉矶》
凯蒂·格兰纳
“大道”系列
2008

凯蒂·格兰纳在加州刺眼的阳光下拍摄了这些人物,他们显得有些焦躁不安,似乎正在去往某个目的地的路上。具体的地点则没有说明,整个画面传达的情绪也颇为复杂。格兰纳将这一系列作品视作肖像,可是为什么又将这些刻画特定人物的作品名为“匿名者”呢?这其实是因为所有照片都是征得人物同意之后摆拍而成的。摄影师放弃了抓拍(或是偷拍)的方式,转而与拍摄对象建立联系。对于格兰纳来说,她的创作是为了分享共同的人类体验,而不是展现个体的挣扎。共同命运、听天由命的选择,她对这样的主题感到好奇。照片中的加州不同于好莱坞宣传中光鲜亮丽的加州。凯蒂·格兰纳在这里真正关注的是人类坚韧的毅力。她在这些人物的面容与身体之上,寻找能够透露出他们生活中细节成败的痕迹。

《工作!工作!再工作!》

《工作!工作!再工作!》
王庆松
2012

王庆松的作品《工作!工作!再工作!》中显而易见的戏剧效果可能会让人不禁发笑,秩序与混乱在画面中实现了奇异的混合。这些工作人员穿着病号服,吊着点滴,却依然坚守岗位,专心投入到城市规划的工作之中。我们眼前的办公室可能来自一家建筑师事务所,或者是一家政府机构,整个空间充满着狂热的工作气息,似乎一座城市正在这群人的规划中拔地而起。这幅图像当然是一场纯粹的戏剧表演,摄影师煞费苦心地编排了场景与角色。王庆松多年来一直以摄影的方式,对这场席卷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进行批判。尽管不是每位观众都来自中国,但是这样的批判性思考应与每一个人都有所关联:现代(或后现代)社会变化的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为人类个体设定什么样的边界?如果工作是以牺牲其他人的需求为代价,那么工作还值得被尊敬吗?我们可以划清边界吗?

《德西蕾和凯伦,68 天》

《德西蕾和凯伦,68 天》
多娜·施瓦茨
“准父母”系列
2006

此次展出了多娜·施瓦茨两个系列的作品,“准父母”与“空巢族”,它们可以被视作一个整体中密切相关的部分,也可以被视作独立的作品。摄影师选择父母和孩子为主题,第一个系列关注的是父母焦急(或是平静)地等待孩子降生的时刻;第二个系列则表现了当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离家的时刻。多娜·施瓦茨曾经学习过人类学,这使她对社会关系的变化十分敏感:她作品中的夫妻有异性恋、同性恋、也有不同族裔的组合。他们站在孩子的房间里,房间的布置袒露了父母寄予孩子的厚望。施瓦茨的记录是充满敬意和动人的。在这些照片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人们所承受的责任与压力,也可以看到每一对父母都在倾其所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

《拼车者 #1》

《拼车者 #1》
亚历杭德罗·卡塔赫那
“拼车者”系列
2011—2012

拼车,通常指住在郊区的中产阶级居民,为了使日常通勤更加合理化而选择的出行方式。摄影师亚历杭德罗•卡塔赫那在这里使用这个词,多少带有些讽刺意味,因为他所关注的实际上是墨西哥工人艰苦的出行方式,工人们的经济条件并不允许他们选择更为舒适的交通工具,而且也缺乏相应的公共交通服务。摄影师选择了一个绝佳的拍摄角度:高速公路上的桥梁,不过从这个角度拍摄也需要敏锐的眼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然而对于卡塔赫那来说,这并不是一场拍摄游戏:他希望这些画面能够被人们所看到,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工人们为了极其不确定性和微不足道的回报,每天所经历的艰苦斗争。这些作品同时也反衬出那些从一旁呼啸而过的富裕的驾驶者,他们对于大多数居民的生活是如此的无知 ,根本不知道这些平板卡车上载了什么。

《生产线#17,德达鸡肉加工车间,德惠市,吉林省,中国》

《生产线#17,德达鸡肉加工车间,德惠市,吉林省,中国》
爱德华·博汀斯基
“中国”系列
2005

爱德华·博汀斯基拍摄的这张关于中国一家大型鸡肉加工厂的图片,展现了现代粮食生产惊人的集体性质,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必须养活超过10亿人口的国家。摄影师特意将镜头对准衣着统一的工人,一排又一排,直至消失在视野深处,似乎以此暗示集体生产的惊人规模。没有一位工人占据主导地位,没有一点个性的光芒:每位工人都被视为一个运转良好、规则严明的机器中的齿轮。这幅作品可以被视为复杂工业系统的一个见证,记录了食物链诸多环节中的一环;同时也暗示了中国作为21世纪全球文明的领导者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纽瓦克机场B航站楼8号客运大楼,纽瓦克,新泽西州》

《纽瓦克机场B航站楼8号客运大楼,纽瓦克,新泽西州》
杰弗里·米尔斯坦
“机场”系列
2016

摄影师杰弗里·米尔斯坦曾经是一名飞行员,航空事业是他的毕生热爱,他可以直接从空中观察建筑物与社会组织的形态,这深刻的影响到了他的摄影创作。在他杰出的空中摄影作品中,“控制”这一议题,近似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微观管理,一方面我们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物理地形以满足我们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够克服自然力量——即重力——从A点移动到B点。这张纽瓦克机场的照片本身就是一个展示当代文明如何精确控制环境的范例。跑道已经铺设好,等着迎接飞机的顺利起飞和着陆。工作人员,虽然没有出现在画面之中,则忙于报道天气状况和监控可能会出现的气流,以保障我们从纽约飞往北京的旅途中不会遇上什么恼人的颠簸。这里仅存的自然不过是纯粹装饰性质的,这些经由设计师规划出来的绿地,看起来和花纹图案差不了多少,很快就会变成空中“构图“的一部分,被禁锢在混凝土与金属之中,然后最终进入飞向天空的百万人,以及那位善于观察的摄影师的视线里。

《特定场域_墨西哥城11 》

《特定场域_墨西哥城11 》
奥利沃·巴尔比埃利
“特定场域_ 03 13”系列
2011

第一眼看上去,奥利沃·巴尔比埃利拍摄的这两张关于墨西哥城市的照片似乎显得不太真实,它们就像是为一座城市公共纪念碑所制作的彩色模型图。再加上摄影师故意减弱下方街道的繁华细节,还有围绕着这个庞大障碍物的交通流,而且这组建筑在两张照片里似乎指向不同的方向, 更增强了画面的不真实感。 然而这座“卫星城塔”是真实存在的,两张照片中上下颠倒的效果实际上是一种错觉,这是由于摄影师巧妙的空中拍摄角度造成的:他首先从建筑物的北面拍摄,然后再转到南面。这5个三棱柱形状的水泥塔,1957年由雕塑家马蒂亚斯·格里茨和建筑家路易斯·巴拉甘共同建造。它们的极简主义风格和震撼视觉的垂直角度,意在激发每天经过这里的市民们的感知力。这座打破建筑传统的高塔,由此成为全新的城市纪念碑,直指向特大都市爆发式发展的乌托邦未来。

《拉斯维加斯》

《拉斯维加斯》
李·弗里德兰德
“车窗外的美国”系列
2002

数千年来,人类平均以每小时0.8公里的速度移动。马匹被用作交通工具之后,我们将自己的移动速度提升加倍,这是社会发展革命性的一步。而今天的家用汽车通常有170匹马力,我们将其视作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还会抱怨不满。对于汽车带来的非凡移动性,我们也已经习以为常。然而,一旦进入这座驾驶机器之中,从内往外看,汽车就变得不再可见。在“车窗外的美国”系列中,李·弗里德兰德纠正了这种不平衡的关系。在他穿越美国几乎50个州的旅行期间,他选择用汽车内部的机械框架——挡风玻璃、侧窗、方向盘、后视镜和仪表盘——来捕捉想象中的场景。这不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接触世界的方式吗?汽车旅馆、国家公园、路边的标志牌、城市天际线……这些最为典型的美国风景,都是通过汽车的“光圈”所捕捉到的,我们在其中消磨了如此多的日常时光 。

《卓越与完美》

《卓越与完美》
阿玛利娅·乌尔曼
2014

《卓越与完美》是一场在Instagram上揭露网络说服的表演。2014年,阿根廷艺术家阿玛利娅·乌尔曼在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创造出一个虚拟的个人形象。她在仔细研究全球互联网上流行的“超级博主”与韩国偶像明星之后,挑选出那些如今倍受年轻女孩认同的品牌与生活方式,这些内容已经成为评判社会阶级与性格的标志。这场表演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明确地向外界展现了一个被典型的社会阶层、外表形象与特点所定义的人物:包括她所染的头发颜色,吃的食物,对待自己身体(以及允许别人对待自己身体)的方式,还有她度过休闲时间的方式。这一戏剧化的表演出色地展现出性别与身份如何被消费主义所影响,也体现了我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自然而然”地建立了一个“自我实现”的身份,并通过网络与世界分享。我们所展示的,是经过加工、策划与精心制作的图像,而非真实。在乌尔曼的作品中,再次展现了摄影既能捕捉“真实世界”,又拥有巨大虚构潜力的双重角色。至于阿玛利娅·乌尔曼在Instagram上构建的生活——从一位艺术学生,到接受整容的应召女郎,再变身为瑜伽与有机食品爱好者——让许多人信以为真,以为这就是这位艺术家的真实生活,由此进一步揭示了在我们日益媒体化的网络社会中,围绕在图像周围惊人的虚假与期望。

《讨论室,交通金融银行》

《讨论室,交通金融银行》
安德烈娅·阿尔维斯·德·奥利韦拉
办公室政治”系列
2014

摄影师安德烈娅·阿尔维斯·德·奥利韦拉也对说服力这门现代艺术感兴趣,但她更偏爱走到幕后,去观察这些策略是如何被构思、执行、改进和评估的。“办公室政治”是她拍摄了三年多的系列作品。她进入广告公司、专业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律所和品牌咨询公司的办公室,这些地方被打造成符合流行概念的空间——比如说“瞭望室”、“小组讨论空间”、“办公桌轮用制”等,不过德•奥利韦拉对使用这些空间的个体并不感兴趣。事实上,只有拍摄无人的空间,才能体现出“谁”在这里工作并不重要;人们来了又走,被雇佣然后又被解雇;但是整个行业还将继续存在。比起人物,空间里的家具和结构要更有意思。

《JAP5011-2016》

《JAP5011-2016》
帕特里克·魏德曼
2016

广告牌和指示牌上的标语"60%的折扣!""免费!""更好!",或者是设计师商店货架上摆放的奢侈品,帕特里克·魏德曼对于这种简单记录说服力的景观不感兴趣,消费者心理的深层次结构,也就是说服力的视觉语言,才是他的兴趣所在。他让我们思考:是什么吸引我们去集体消费?为什么有些商品比其他商品更具有吸引力?塑料和金属上闪耀的光芒,曲线造型的诱惑,冷酷表面的光滑感……魏德曼选择近距离取景,模糊了拍摄对象的尺寸,也混淆了意义:让人不禁发问,照片里究竟是什么奇怪的东西?此外,画面中混乱的倒影模糊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陷入一个人工制造的眼花缭乱的世界。他没有给安慰我们,而是提出警告:盲目的物质主义只会带来灭亡。

《时代广场,纽约》

《时代广场,纽约》
罗伯特·沃克
2010

销售者、推销员、政治家、宣传者、广告商……无论身处何处,每个人每一天几乎都会遭到各种信息的轰炸,鼓励我们去购买这件或那件产品,订阅这本或那本杂志,投票给这位或那位候选人,坚持这个或那个意识形态。这些信息巧妙地捕抓到我们内心的欲望、恐惧、虚荣与傲慢。罗伯特·沃克多年来一直将他的镜头聚焦于纽约时代广场,这个日以继夜嘈杂不断的信息交汇中心。他敏锐观察这些规模如纪念碑一般的闪烁标志以及它们的移动目标——也就是不断涌入这里的游客们,闪闪发光的广场让他们眼花缭乱。不知道游客们是否意识到,在这个短暂的时刻,自己也成为了这个壮观画面的一部分?摄影师由此暗示,我们所有人都是这场表演说服力的戏剧的同谋参演者。

《复制》

《复制》
韩胜弼
“建筑外观”系列
2010

纵观艺术史,一直有两条相互竞争的脉络,那就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的对话。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当代都市机器的层层污垢中实现理想呢?韩胜弼在“建筑外观”系列作品中,将现代都市的景观作为他的创作主题,间接地探讨了这个二元性的议题。他是一位善于观察的摄影师,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过程中,记录下不同城市里怪异的建筑外观,或那些印在用来遮挡建筑工地或翻新项目的临时围挡上的画面。这些大幅画面有时候只是简单展现了此前楼房的样貌或将来施工完成之后的效果图,有时候则更浪漫一些——印上了错视画,或者奇幻的场面。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样的建筑外观亦拥有在真实空间中成为“新记忆”的潜力。利用仿真的景观外墙包裹建筑物是一个跨文化的现象,这种试图将文明中不那么令人愉悦和便捷的方面,隐藏在光鲜亮丽的理想图像之后的行为,几乎已经风靡全球,摄影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个人的质疑。他将真实与复制并存,模糊真实与想象之间的边界。同时也引导我们将摄影视作一种媒介——因为从本质上看,摄影的位置,亦是介于原作与复制的两者之间。

《鹿特丹动物园,荷兰》

《鹿特丹动物园,荷兰》
罗晟文
“白熊”系列
2016

“白熊”系列作品记录了世界各地的人造环境中圈养北极熊的现状。来自中国台湾的摄影师罗晟文在这里虽然选择北极熊作为主题,但他关注的其实不是这个物种本身,而是希望探讨在人工环境下饲养野生动物以供参观的问题与两难。人类为了圈养这些动物,再造出草原、泳池、假山、彩绘冰山、仿真海豹、游艇、甚至摩天大楼,试图将“自然”,“家”和“舞台”融为一体。这样的场所,加上防护栏以及其中的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个怪异的景观。在罗晟文看来,“我们的自然栖息地正在遭到破坏,因此,将特定物种饲养在可控环境中也许是合理的。但是,有些做法能否真实反映其初衷,这很值得怀疑。圈养北极熊这种行为能够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微妙的现象。北极熊被宣传为异域动物,吸引着大量游客,原本保护、研究和教育的使命,正受到大众娱乐功能的挑战。”

《拉莫斯海滨浴场》

《拉莫斯海滨浴场》
马西莫·维塔利
2012

马西莫·维塔利这幅作品的拍摄地点位于巴西的拉莫斯海滩浴场,画面中耀眼的白色沙滩和沐浴者,展现了商业化休闲这一全球性的集体文化。摄影师关注的不是海滩本身,而是海滩上的人群。一般来说,人们习惯的海滩构图,是一片广阔的海洋,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尽头。这里则恰恰相反,摄影师将地平线几乎拉到了构图的顶部边缘,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的是一片无尽而明亮的白沙滩,上面遍布着身着彩色、粉色、黄色、蓝色和绿色泳衣的日光浴者。每一年,数以百万的人以这种简单的逃离日常生活的方式为乐,配合着一种“摆脱一切”的集体满足感,同时也在无意识之中,认同了这项特殊的权利,及其带来的新奇感与富足感。

《电影场景(《琼斯的自由国度》), 科林斯之战,布什镇,路易斯安那州》

《电影场景(《琼斯的自由国度》), 科林斯之战,布什镇,路易斯安那州》
黎安美
“沉默的将军”系列
2015

自20世纪30年代末,电视机进入商品市场以来,我们就可以透过叙事者的镜头,在舒适的家中体验各种各样的新奇冒险。这幅作品出自黎安美的“沉默的将军”系列,拍摄的场面来自《琼斯的自由国度》(2016年),这是一部关于美国内战时期南方联邦逃兵的电影。这张照片与黎安美的许多其他作品一样,呈现了一场时间与空间的回旋。想象中的过去与现在被放置在一起,并向我们提问:历史何时结束,当下何时开始?战争戏和时代剧在流行文化中的号召力,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或许历史永远不会真正结束,而美国最血腥的战争原材料——种族,阶级,劳动力和资本——仍然深深地埋藏在今日美国社会的实体景观和社会结构之中。

《皮科特发电站:发电装置定期维护的计划图》

《皮科特发电站:发电装置定期维护的计划图》
埃德加·马丁斯
“时间机器:一个不完整与半客观的关于水力发电站的调查”系列
2011

埃德加·马丁斯在系列作品“时间机器”中,考察了水力发电站的现状。艺术家探访了葡萄牙各地的20个发电站,它们大多建于上个世纪50-70年代,也就是葡萄牙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剧烈的时期。这些建筑群的容纳几百名员工,但是如今发电站配备了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仅需要几名员工就可以完成操作。一整代人的技术理想,包括人类与机器共同繁荣的希冀,都倾注在这些建筑之中。然而,这幅发电装置的定期维护图却揭示了在今天的世界里,机械化正在让人类劳动日益失去重要性。

《无题(警察学校的教室,艾尔墨)》

《无题(警察学校的教室,艾尔墨)》
琳内·科恩
2003

琳内·科恩在加拿大的一间警察学校拍摄了这张图片。受训者在这所学校里,可以利用彩弹枪和模特,进行模拟家庭暴力情景的角色扮演。摄影师没有改变场景里的任何一个细节,眼前的道具和模特们的姿态已经让她感到震惊。她是这么评论的:“我喜欢这个被特意打造而成的混乱场面:穿着绿色裤子的模特,从地面到墙上的污渍,窗帘上的斑点似乎和模特夹克上的彩弹痕迹有着某种共生的关系。仿佛这些斑点逃离并袭击了它。”琳内·科恩的图像一直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冷静质感,她不会展现明显的感情色彩,而是以中立的态度呈现离奇的社会现象。

《招聘》

《招聘》
冈本裕志
2014

2013年的时候,摄影师冈本裕志收到了好朋友户篠洋的一封邮件,信中写道:“我想要死。”随后,他萌生了记录这位朋友大学毕业之后找工作的经历的想法。在日本,每年大约有超过50万名学生在这场极度严格、高度结构化的求职大战中竞争。他们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有时甚至因此而引发精神疾病。“招聘”系列讲述了日本无数求职者故事中的其中一个。
冈本裕志是一位用图像来说故事的艺术家,他在作品中致力于呈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在念大学期间曾学习人类学与社会科学,这些学习经验奠定了他观察创作议题的视角。

《唐·萨帕金,搬离的一周前,下午4:43》

《唐·萨帕金,搬离的一周前,下午4:43》
威尔·斯泰西
“截稿日期”系列
2012

威尔·斯泰西在“截止日期”系列作品中,带领观众进入《费城问询者报》的新闻编辑室和印刷厂,他花费五年时间,记录了数字时代之下新闻业的衰退。正如斯泰西本人曾写道:“在过去10 年,新闻业裁减了40% 的劳动力,这是美国萎缩得最迅速的行业。但是,一大半美国成年人对于新闻业的艰难挣扎一无所知。”对于艺术家来说,报业的衰亡预示着更大的危机——新闻报纸一直起着规范企业、政治家以及其他权力机构的作用,我们正面临着失去这一关键的社会支柱的威胁。 这个行业也揭示了随着世界进入自动化与信息科技经济的时代,中产阶级劳动力不断缩减的现实。

《克雷格分类网上的电视 》

《克雷格分类网上的电视 》
佩内洛普·翁布里科
2008年至今

佩内洛普·翁布里科以充满趣味和非个人化的方式展示了一系列曾经受人们喜爱,但最终被丢弃的物品。画面上排列着一系列人影模糊的暗色方块,实际上是艺术家从克雷格分类网——一个美国著名的分类信息网站上——下载的待售二手电视机的图片。他只截取屏幕部分,然后再放大成电视尺寸。尽管这只是一些纯粹实用性的销售图片,但也体现着拍照者或卖家的主观性与个性。卖家们无意之中,将自己的身影留在了他们不想要的黑乎乎的电视机屏幕上。这些倒影中,可以发现私人的、亲密的举动,一切都对陌生大众可见。翁布里科为每张图片制作了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可以在克雷格网站上以原电视机的价格购买,第二版则可以在画廊里以标准价格购买。翁布里科将网络上无处不在的图片资源,视为丰富的材料库与认识当下社会的途径。消费者与制造者,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个体表达与集体意志都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呈现。

《圣地亚哥—提华纳XI,美国—墨西哥边境》

《圣地亚哥—提华纳XI,美国—墨西哥边境》
帕布罗·洛佩兹·鲁兹
“边境”系列
2015

帕布罗·洛佩兹·鲁兹在他的“边境”(2014-2015)系列作品中,选择墨西哥—美国边境作为拍摄对象,以全新视角的观察当下的社会断裂。围绕着这条声名狼藉的边界发生了无数令人心碎或充满希望的故事,不过这并不是摄影师的关注点, 他以鸟瞰的视角——同时拍摄被实体围墙所分割的美国和墨西哥领土。在《圣地亚哥—提华纳XI,美国—墨西哥边境》这幅作品里,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政治标记——只有连绵起伏的丘陵景观。不同寻常的远距离拍摄,让观众几乎不可能分辨出眼前看到的究竟是哪一侧围墙,同时这也体现出在宏大的地理背景下,人类的计谋策略是多么的荒谬。

《汤: 塑料粒·原料;塑料粒——从6个不同沙滩收集的工业塑料原材料》

《汤: 塑料粒·原料;塑料粒——从6个不同沙滩收集的工业塑料原材料》
曼迪·巴克
“SOUP”系列
2011

摄影师曼迪·巴克指出,“我们生产的几百万吨的塑料中,大约有80%依然留存在大海或填埋场之中”,她的作品让观众直面塑料污染带来的生态破坏。这一系列的作品之所以起名为“汤”,是因为人们通常用“塑料汤”这个词来形容海洋里漂浮的塑料垃圾。照片里的这些物品都是从世界各地的海滩收集而来的,每一幅作品的名字都记录了其中的组成成分。这些尖锐的图像充满了矛盾,同时也将塑料粒的美学性,与它们所展现的令人不安的现实并置在一起。艺术家认为,我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反思自己在这场持续恶化的危机中的责任,并提出最为紧急的问题:如何拯救我们的地球?

《断裂,A14》

《断裂,A14》
邢丹文
2002—2003

邢丹文在她的系列作品“断裂”中,关注了人类在自然景观中留下的集体印迹:电子垃圾。平均每两年,我们的手机就会被淘汰,然后我们会去商店或是在网上购买新的手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被淘汰的手机将会去往哪里?21世纪初的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数十万工人正在拆除和燃烧堆积如山的计算机以及电子元件,从中提取铜,黄铜,铝和锌,然后转卖。他们以此为生,生活环境与社会条件都极其艰苦。科技浪费是全球财富和消费主义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其中一个后果。邢丹文的摄影作品是这个全球问题的有力见证。她选择以一种亲密的方式拍摄这些废弃物,甚至带有某种美学性,被丢弃的电话,电线,还有电脑部件……每一堆垃圾都变成了线条和形式的组合,将它们从原本的背景中移除出来。这些图像的拍摄地点可以是任何地方。我们手中的电子产品,以及所有其他的电子设备,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更新换代,然而我们却缺乏回收利用的途径,如此大尺幅的摄影作品,也呼应着全球电子废墟的巨大规模。

《伊多梅尼》

《伊多梅尼》
理查德·莫斯
热感地图”系列
2016

《伊多梅尼》这幅作品出自理查德·莫斯的“热感地图”系列。艺术家利用热成像摄影技术,记录难民在今天的困难处境。他从高处拍摄了多个难民营,以及这场难民危机中的多个标志性地点,然后再将数百张图拼接在一起。这些热感全景图中,有着无数的焦点与灭点,极为细节化地勾勒出难民营的情景。这幅作品中的伊多梅尼难民营,位于希腊靠近马其顿的边境地区。欧洲国家开始关闭边境之后,超过1万名移民滞留在这里,由此形成了这个非官方的营地。政府对这里的援助也因此比较分散,之后这个临时聚集点也遭到关闭,居住在这里的人随之被转移到其他地方。通过这个系列的作品,莫斯希望人们能看到这些难民为了生活所付出的艰苦抗争。

《油田(北沃德县埃斯梯斯油田,北沃德县,德克萨斯州)》

《油田(北沃德县埃斯梯斯油田,北沃德县,德克萨斯州)》
米什卡·汉纳
2013

您眼前的这幅作品展现的是得克萨斯州的一座油田,它的画面实际上是由上百张高清卫星图片所组成。米什卡·汉纳在这幅作品,以及许多他的其他作品中,都运用了这个独特的创作手法,由此创作出尺幅巨大,同时蕴涵丰富细节的图像。汉纳对于谷歌地球这样的新兴平台十分感兴趣,因为它能让人们一览原本在地面上不可能看到的工业基础设施全景,由此思考这些工业所带来的环境影响。通过创作这些几何图案,艺术家将抽象的资本主义与工业系统,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在他看来,石油是美国社会的核心,其影响无处不在,与美国的历史与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火箭推进剂#1,S1B无尘房间,阿丽亚娜航天公司, 圭亚那太空中心(CGS),库鲁市,法属圭亚那》

《火箭推进剂#1,S1B无尘房间,阿丽亚娜航天公司, 圭亚那太空中心(CGS),库鲁市,法属圭亚那》
文森特·福涅尔
“空间计划”系列
2011

文森特·福涅尔特别钟情于太空旅行的概念。他曾经拍摄了许多代表性的地点,包括俄罗斯星城的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美国宇航局在卡纳维拉尔角的航天中心;法属圭亚那的阿丽亚娜航天中心等——不过他的兴趣其实不在于纪实,尽管这些图片都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与此相反,他更着迷于太空旅行梦想化的一面,他相信这是一个许多人都有的集体梦想。在他的作品中,置身于高科技环境之下的宇航员,仿佛小矮人一般,他们正准备跳离地球,尽管依然有绳子将他们拴住。

《“世界动植物指南”系列》

《“世界动植物指南”系列》
赵仁辉
2013

赵仁辉曾经是一名动物保护主义者,如今致力于通过艺术创作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眼前的这幅作品都是出自他的“世界植物与动物指南”(2013)项目, 通过创作这个系列的作品,赵仁辉提醒我们,这些充满未来感、经过基因改造的物种已经来到了我们的的身边。这些植物和动物被设计或改造成更加适应物流运输以及现代美学的形态:坚不可摧的鸡蛋,可以被直接扔到卡车和飞机里,以此节省运输时间;纹身小鱼可以满足人们拥有彩色宠物的渴望。赵仁辉的完整项目里总共包含55个被美学、基因、进化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而改变的真实植物、动物物种。这些经常被传统科学所忽略的物种,全部都被呈现在了这本丰富多彩的另类百科全书中。每一个物种作为一种类型,被单独地呈现在一个中性、明亮、彩色的背景上。艺术家没有将它们放置在自然环境中展示,而是强调其人工起源——专为研究、商业、美学以及大众娱乐的目的而被设计诞生。

《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迈克尔·纳贾尔
“外太空”系列
2017

还有什么比展望外星文明更具有未来主义色彩呢?迈克尔·纳贾尔是一名摄影师,同时也是一名正在接受训练的宇航员。他在这幅作品中,拍摄的是地球上最大的天文射电望远镜。中国于2016年在南方的偏远山区里,建造了这座全名为“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巨型设备,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天眼”。它可以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转换角度,对准宇宙的不同区域,巨大的抛物面可以收集来自例如脉冲星、黑洞和引力波等遥远的无线电波。不过“天眼”的主要目标之一其实是检测星际中的通讯信号——也就是外星文明的信号。寻找外星生命其实也意味着对生命起源的探索,这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可以想象,有一天,第一批检测到的外星通信信号将会首先到达这个球面望远镜的表面,然后才会向全世界播报。"天眼"不可思议的体积,同时也隐喻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可测量性。

《钟塔,布鲁克林区,XXXVI:2009年6月16日》

《钟塔,布鲁克林区,XXXVI:2009年6月16日》
维拉·鲁特
2009

时间是维拉·鲁特照片里的一个关键主题,不论是从她选择的拍摄对象,还是拍摄方式上,都可以体现出这一点。这幅作品,以及她的一些其他作品,都是使用暗箱拍摄而成。她利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房间大小的暗箱,将图像投射在墙上,然后利用感光相纸,在缓慢的曝光下记录图像。艺术家由此制作出一张底片,她不会将其再复制,所以每一张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幅作品及其所属的系列,都拍摄于布鲁克林的一条大街,Main Street 1号里的一座历史公寓建筑,这座建筑的顶上有4座玻璃钟分别对着4个主方向。白天的时候,阳光透过钟照亮建筑内部;到了晚上,里面的灯光则透出来照亮周围。极长时间的曝光,让这张照片记录下了时间透过光所留下的印迹,重叠在不同层面的城市景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