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 Edge

“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系列
诗歌工作坊:日常俳列 & 纸张模型

2022.9.2 - 2022.9.3

工作坊
地点:  UCCA Edge报告厅
语言:  中文

UCCA Edge正在展出的“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是这位德国艺术家在中国的首个全面回顾展。展览通过迪曼德职业生涯创作的摄影、电影、墙纸等70余件作品,对艺术家融合雕塑与摄影,探讨历史、图像与建筑形态交界的艺术实践进行系统梳理。

在迪曼德的创作中,纸张是他为宏大历史事件重构现实模型的材料;在面对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时,他则将自己比作作家、诗人,构建并感知图像的俳句。在展览接近尾声之际,UCCA Edge携手青年诗歌翻译者团体“The Tenonists塔内”,通过两场诗歌工作坊分别从“日常俳列”和“纸张模型”两个角度邀请大家一起在语词的隐喻与诗句的俳列中感知叙事、观察生活。

活动日程

2022.9.2(周五)19:00-21:00诗歌工作坊:日常俳列
2022.9.3(周六)14:30-16:30诗歌工作坊:纸张模型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1 / 4

日常俳列

艺术家托马斯·迪曼德的“日常”系列作品关注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细节,将它们放大、加深,以崭新的强度将朴素以至抽象的元素重新呈现:这与诗歌中的短小精悍的“俳句”近似。“日常俳列”工作坊尝试将两种不同的创作形式并置,使它们冲撞、结合,工作坊的体验将唤醒参与者对日常生活的别样观察与感知。


活动流程

19:00-19:30

Part I 重识

了解迪曼德的“日常”系列作品,并在嘉宾的带领下认识俳句的构成、简短的历史和经典的作品。这些俳句作品可能是俳句史上的经典作品,可能是与“日常”系列作品中取材相近的作品。


19:30-20:10

Part II 重构

参与者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嘉宾的带领下,通过俳句与“日常”系列作品进行对话。不同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根据“日常”系列作品创作俳句。


20:10-21:00

Part III 重造

在参加工作坊之前,每位参与者会被要求带一个自己生活中经常使用,但可能也被忽视的物件。参与者们把带来的物件并置在一起,在嘉宾的带领下,于想象的场景中,通过俳句或俳句与摄影的结合,重新赋予这些物件新的意义。

现场回顾

01:04:11

纸张模型

艺术家托马斯·迪曼德借助“模型”观察、认识世界。“当模型成为寓言,创作变成隐喻”,集体记忆便被唤起,观众被吸纳于某种共同体的想象之中:这似乎和新闻与历史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类似,即描述并定义事件,进而营造出某种“文化场域”。但是,“模型”居于概念和现实之间,当观众真正走进迪曼德的“模型”,和艺术家的作品产生真实的对话时,集体记忆便让步于个人体验,宏大叙事便被日常琐碎所质疑。这种宏观与微观、集体与个人的耦合令人想起学界与诗界对新闻主观性的挖掘,以及新史学对于日常生活和经验的关注。“纸张模型”工作坊将尝试结合宏大叙事与琐碎闲篇、集体想象与个人稗史,通过工作坊的参与经验唤醒他们对叙事与历史的多重感知。

 

活动流程

14:30-15:10

Part I 模型研究

了解迪曼德“模型研究”系列作品,并在嘉宾的带领下了解诗歌与新闻、诗歌与历史的结合。嘉宾可以介绍自己或他人与“新闻与历史”相关的诗作,讲述自己如何从新闻、历史中选材,并将其诗化。


15:10-15:40

Part II 记忆研究

参与者分成不同小组,在嘉宾的带领下,将“模型研究”所涉及的事件或记忆变为新闻报道、历史记载或同时呈现二者的诗歌。


15:40-16:30

Part III 纸张模型

在参加工作坊之前,每位参与者会被要求带一个自己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经常使用的物件可看作一个生活的模型,其功能是社会化、由集体所定义的)。工作坊会提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报纸,在嘉宾的带领下,参与者将新闻的字、词、句、片段“包裹”在日常物件上,仿佛是用个人化的记忆与想象沾染、覆盖、蚕食、入侵一个由集体定义的模型。

现场回顾

47:38

关于嘉宾

余幼幼(青年诗人艺术家

1990 年生于四川,2004 年开始诗歌创作。代表作 《7 年》《我为诱饵》《不能的风》《My Tenantless body》(英国出版)。 作品被翻译为英语、韩语、俄语、法语、日语、瑞典语、阿拉伯语等多国语言。 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青春人才计划”签约作家。

 

夏超(青年诗人)

青年诗人、译者、摄影师、工作坊带领者。大学时读制药工程系,曾赴新疆阿勒泰地区支教一年,教授初中生健康课,著有《海上书》《一边疆》等;曾获未名诗歌奖等,在天津大学图书馆举办个人摄影展;离开校园后,在泛心理学社区KnowYourself负责电影专栏,后任媒体部总监,同时负责心理类工作坊的研发和带领。

 

韩博(诗人、艺术家)

诗人、艺术家、小说家、戏剧编剧、旅行作家、策展人。毕业于复旦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荣誉作家。出版有中文诗集《借深心》《飞去来寺》等,英文诗集《中东铁路》,俄文诗集《结绳宴会》,德文诗集《中国盒子》(合集),长篇小说《三室两厅》,以及《与酒神同行》、《涂鸦与圣像》等七本旅行文学作品。曾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法国巴黎英法诗歌节、德国柏林国际诗歌节、俄罗斯国际“莫斯科诗人双年展”等。2019年,策划诗歌电影短片《哀歌》,入围2020年柏林斑马诗歌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2021年,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个展“在“三室两厅”如何喝光海水?”。

 

曹僧(青年诗人)

先后就学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中文系,现为文学博士候选人。曾获三月三诗歌奖“年度新人奖”(2019)、上海市民诗歌节“新锐诗人奖”(2018)、香港“青年文学奖”(2016)、北大“未名诗歌奖”(2013)、复旦“光华诗歌奖”(2013)等奖项,曾参加“2019年清华大学青年作家工作坊”。辑有个人诗集《群山鲸游》(北岳文艺,2017)、《野先驱》(秀威资讯,即出),主编有合集《复旦诗选·2015》。曾创办复旦诗歌图书馆并任首任馆长,现策划并主编独立青年诗丛“ϔ诗丛”。

合作方


“The Tenonists 塔内”成立于2021年4月,是一个以诗歌艺术为内核驱动力、深度介入诗歌现场的青年诗歌翻译者团体,一个致力于将中国当代诗实施可见化转码的引擎平台,一个撬动非汉语读者阅读习惯的传播网站,一种塑造全景诗歌体验的智识服务。通过文化艺术创意内容的生产、传播与教育输出,塔内将助推汉语新诗在海内外实现全方位、跨媒介的译介与推广。塔内创始人包括葭苇、沈至、崔奕雄、Stephen Nashef(施笛闻)和秦三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