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北京

墨卡托沙龙八:应对未来的能力从何而来?论教育的影响

2014.6.22
15:00-17:30

对话
地点:  UCCA 剧场
语言:  中英文配同声传译

2014年6月21日至7月6日,墨卡托沙龙将通过四场活动开启有关“未来”这一主题的讨论。该系列活动关注中欧对“未来”的理解,从四个不同角度阐述双方的不同与共性。

在当今社会,哪种形式的教育让人们具备应对未来的能力?什么决定着社会是否有应对未来的能力?教育在掌控个人未来上到底有多大影响?通过本场沙龙的对话将明确教育的角色以及对教育的期待在中欧两个社会里的共性与不同。此外,还将以教育模式本身作为问题出发点进行讨论。

活动预告:

75墨卡托沙龙九:

未来是否可以设计?我们如何决定“明天”

76墨卡托沙龙十:

未来愿景与社会: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票务及参与方式:免费活动,须电话预约。

请在周二至周五11:00-18:00致电+86 10 57800200预约,每次电话仅限1个预约名额。

提示:

*请于活动当日14:20-14:50凭个人预约信息到UCCA前台领取入场券;

*预约名额将保留至活动开始前10分钟(14:50),逾时无效。

主持人

阿克曼(墨卡托基金会中国代表)

嘉宾

安德烈亚·施莱歇尔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和技能司主任、经合组织秘书长教育政策特别顾问。施莱歇尔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高层管理团队的核心成员。他为秘书长的战略提供分析和政策建议,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在全球层面推动教育和技能司的工作,并促进经合组织内部以及内外之间的合作。除了政策和国家评论,该司的工作还包括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经合组织成人技能调查(PIAAC)、经合组织教学与学习国际调查(TALIS)以及教育体系性能基准的开发与分析(INES)。

在加入经合组织之前,施莱歇尔曾任国际教育成绩评估协会(IEA)分析部主任。他曾在德国学习物理学,并于澳大利亚获数学与统计学学位。施莱歇尔曾获多项荣誉和奖项,包括以首位联邦德国总统名字命名的“特奥多尔·豪斯奖”(Theodor Heuss Prize),该奖项用于激励先进民主活动。施莱歇尔是德国海德堡大学名誉教授。

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杨东平教授关注中国教育改革、教育公平、生态环境保护并参与实际行动。是3个活跃的NGO自然之友、21世纪教育研究院、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的发起人和理事长。2004年当选《南方人物周刊》“50位影响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2007年,所著《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一书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2009年,当选《时尚先生》年度教育人物;2010年,当选搜狐教育“中国教育60年60人”。著有《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走向公共生活的教育理论》等等,主编《新公民读本》、《中国教育蓝皮书》、《中国环境绿皮书》、《2020:中国教育改革方略》等。

关于活动

墨卡托沙龙”是墨卡托基金会在北京举办的一系列沙龙活动,促进中欧民众就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思想和理念的交流。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墨卡托沙龙分别以“文化大都市——大都市文化”、“得与失”以及“知识分子以及科学在中国和欧洲所扮演的角色”为题,在京成功举办6场活动。

2014年墨卡托基金会联合Lens杂志共同举办新一期沙龙,聚焦于“未来”和“故乡”两个热点话题,将分别于夏、秋两季在北京与公众见面。

合作方

墨卡托基金会

墨卡托基金会是德国最大的私人基金会之一。基金会围绕着“多元融合”、“气候变化”和“文化教育”这三个主题群,目标明确地进行着社会改良实践,同时,也为公共社会政治话题进行议题倡导(Advocacy)。墨卡托基金会下设“科学”、“教育”和“国际沟通”三个事务部,事务部在直接运行的同时,也提供项目资助。墨卡托基金会于2008年制订了基金会行动大纲,确定了其在中国的工作方向。目前,墨卡托基金会在中国开展了多个项目,其中有学生、媒体和青年专业人员的交流项目,包括中德学生交流、为期两个月或一学年不等的奖学金项目等。其中部分项目涉及环境和气候保护主题。我们希望通过长期的合作与伙伴关系促进中欧间的理解。

Lens杂志

一本深度关注现实与人性的影像记录杂志,隶属于财讯传媒集团。创办于2005年,原《财经》杂志副刊。自创刊起,Lens杂志一直以其独特而高标准的选题角度、极致的影像和采访报道,为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并逐渐成为行业标杆。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杂志于2012年起独立发行。